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述了俯卧位通气的概念、作用机制及应用的安全性,提出俯卧位通气是一种重要的肺保护通气策略,其护理措施包括做好俯卧位机械通气前的准备、严密监护患儿病情变化、加强气道及管道护理及体位护理等.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急性肺损伤(ALI)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俯卧位通气的理论基础、俯卧位通气的优越性和改善ALI/ARDS患者氧合状况的机制,分析了俯卧位通气治疗的适应证、应用时机、禁忌证、并发症及治疗时间,提出俯卧位通气治疗的实施方法和护理,以期为临床俯卧位通气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急性肺损伤(ALI)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俯卧位通气的理论基础、俯卧位通气的优越性和改善ALI/ARDS患者氧合状况的机制,分析了俯卧位通气治疗的适应证、应用时机、禁忌证、并发症及治疗时间,提出俯卧位通气治疗的实施方法和护理,以期为临床俯卧位通气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李琳  李纯  陈静 《护理学杂志》2020,35(22):11-14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耐受评估表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行俯卧位通气患者早期肠内营养(EN)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4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ARDS行俯卧位通气患者30例,按入科时间分为对照组(n=12)和观察组(n=18)。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方法实施早期肠内营养,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肠内营养耐受评估表指导早期肠内营养的实施。比较两组俯卧位通气治疗期间EN耐受情况、72 h内70%目标热量达标率、达70%目标热量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俯卧位通气时间、俯卧位通气前后前白蛋白指标及ICU住院时间等。结果 观察组达70%目标热量的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喂养量及72 h内70%目标热量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指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表在指导行俯卧位通气治疗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中具有重要的价值,能规范早期肠内营养方案,及早发现并积极防治肠内营养不耐受情况,对提高俯卧位通气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成功率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急性重度有机氟中毒患者的急救治疗和护理措施。方法对12例急性重度有机氟中毒患者行无创或有创机械通气、俯卧位通气,予糖皮质激素及营养心肌、保肝等综合急救治疗措施。予特级护理,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重点做好呼吸机使用的护理、俯卧位通气的护理和心理护理。结果 11例痊愈出院,1例死亡。结论尽早进行机械辅助通气、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加强呼吸机使用的护理和心理护理是抢救急性重度有机氟中毒患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ICU护士俯卧位通气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开展相关教学培训提供依据。方法 便利选取北京市5所综合医院209名ICU护士作为研究对象,自行设计ICU护士俯卧位通气知信行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190份,ICU护士对俯卧位通气知信行总分(148.75±23.64)分,知识维度得分(75.22±15.33)分,态度维度(37.20±4.59)分,行为维度(36.34±6.89)分;是否是带教老师、是否接受过俯卧位通气培训以及是否护理过俯卧位通气患者是俯卧位通气知信行评分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ICU护士对俯卧位通气的信念和行为较好,但知识层面有待提高。管理者应根据不同ICU护士的特征开展相应的俯卧位通气培训,以提高护士的知信行水平,促进俯卧位通气在ICU的有效应用。  相似文献   

7.
俯卧位通气是一种改善严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氧合的体位治疗方式。对于发生严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孕妇,俯卧位通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肺部区域塌陷,降低妊娠子宫的压力,改善患者氧合。本文对已有的严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孕妇俯卧位通气成功案例进行综述,以期从临床差异、作用机制、临床应用、病情观察和应用效果对严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孕妇俯卧位通气的护理进行总结,为临床干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 提高心脏开胸术后患者低氧血症俯卧位护理效果与安全。方法 将110例患者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取“信封法”实施俯卧位操作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制定和实施俯卧位操作清单。结果 观察组俯卧位准备时长、俯卧位治疗结束后机械通气时长、面部水肿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俯卧位总时长显著长于对照组、转换仰卧位后氧合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清单式管理优化了心脏开胸术后患者俯卧位操作流程,有效提高护理效率,增加俯卧位通气效果,减少相关并发症,有利于保障患者安全和尽早脱离呼吸机。  相似文献   

9.
陈婷  李秋萍  姜利 《护理学杂志》2020,35(22):15-18
介绍俯卧位通气技术的国内外应用现状、研究进展,重点对俯卧位通气的主要并发症包括颜面部水肿、压力性损伤、气道相关并发症、胃内容物反流/误吸及血流动力学紊乱等进行综述,并对以上并发症的预防管理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护理实践及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俯卧位机械通气的临床监护要点。方法选择ICU、呼吸内科住院治疗的30例老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予俯卧位机械通气,并实施密切的循环、呼吸、并发症及生命体征监护。结果俯卧位通气治疗后1h、2h患者的SpO2、PaO2显著升高(均P0.01),心率、呼吸显著减慢(均P0.01),而平均动脉压、PaCO2、pH值的变化无显著差异(均P0.05)。结论俯卧位机械通气可提高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氧合状态,改善临床症状,而对患者呼吸循环及并发症等的密切监护是其护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