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椎弓根钉矫形固定系统在治疗颈椎损伤失稳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矫形固定系统在治疗颈椎损伤后失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组选取颈椎损伤后失稳合并颈椎管狭窄患者7例,难复性颈椎骨折脱位患者11例。合并颈椎管狭窄患者术前X线片测量均有发育性椎管狭窄并椎体间不稳,磁共振显示脊髓受压明显;手术采用颈后路C3~C7单开门减压椎管成形术,不稳节段用自行研制的椎弓根矫形固定系统固定并突间关节间植骨融合。难复性颈椎骨折脱位患者术前均行颅骨牵引后未能复位,术中撬拔复位后用椎弓根钉矫形固定系统固定并植骨融合。结果:术中末出现并发症,术后神经症状明显改善,拍片检查提示置钉位置正确,随诊7~18个月,平均10个月,椎弓根固定系统牢靠,无松动。结论:应用椎弓根钉矫形固定系统一次完成颈椎的复位固定和脊髓减压是一种简捷、可靠的治疗方法,避免了前后路联合手术,近期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外伤性无脊髓损伤的颈椎骨折脱位的发病原因、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对63例外伤后颈椎骨折脱位者进行全面影像学检查,通过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改变分析颈椎骨折脱位的损伤机制,总结病变特点,提出治疗原则。结果:63例患者,7例失访,随访时间6个月至10年。不稳定型上颈椎骨折脱位的患者给予手术治疗,稳定型给予包上非手术治疗,颈部疼痛不适感均消失,有6例留有颈部轻度旋转受限。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患者非手术治疗组有5例仍有颈部不适,3例残留手指麻木,手术治疗组术后均无残留症状,术后1周内症状消失或缓解的有14例。术后3~6个月均植骨融合。结论:无脊髓损伤的颈椎骨折脱位,发病机制特殊,对于无脊髓损伤的上颈椎骨折脱位稳定型的可给予牵引、复位、Halo-vest支架固定,不稳定型手术治疗。而对于下颈椎骨折脱位宜选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依据术前检查及影像资料,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从而达到复位、减压、恢复颈椎生理曲度,重建颈椎稳定性,以防继发脊髓损伤。  相似文献   

3.
早在1958年,Robinson.Smith就提出应用颈前路减压、植骨术治疗颈椎病。本手术方法可通过颈前路途径去除脊髓前面致压物,解除脊髓压迫,改善脊髓功能,并通过植骨融合达到稳定颈椎的作用。术后多数病人可获得满意的效果。但这种不用内固定的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的主要缺陷是术后脊柱不稳定,从而引起植骨块移位、植骨不融合、进行性颈椎后凸、脊柱排列紊乱以及需要行长时间外固定等。针对上述问题近年来出现颈前路内固定系统,如各种型号钛板内固定。我院自2003年9月~2004年9月,采用记忆合金门型钉经颈前路内固定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20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6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颈椎骨折经颈前路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04-2007年,作者对采用颈前路减压、复位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术治疗的21例颈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病人进行围手术期精心的护理,收到满意疗效。现总结护理经验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1例,男17例,女4例。年龄26-71岁,平均41岁。车祸伤15例,坠落伤6例。颈椎骨折13例,骨折伴脱位8例。不全瘫者7例,截瘫2例,无脊髓损伤12例。均采用颈前路减压、复位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术。  相似文献   

5.
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是较为严重的创伤,常导致颈椎稳定性破坏,椎管形态改变,脊髓损伤,如治疗不当常会造成严重后果。目前越来越倾向于早期减压、植骨融合并颈椎前路带锁钛板内固定手术,有效解除脊髓压迫,恢复颈椎管容积,重建颈椎稳定性,为脊髓功能的恢复创造有利条件。作者从2005年9月-2010年1月应用减压植骨融合并颈椎前路带锁钛板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并脊髓损伤35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后路减压植骨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随机将52例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采用后路减压植骨术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2组术后5周Cobb’s角、伤椎高度及运动觉和触觉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均0.05),且研究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减压植骨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可有效促进术后恢复,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临床因外伤骨肿瘤或畸形均可产生寰枢椎不稳,易导致脊髓神经及椎动脉受损,具有潜在的生命危险,而寰枢椎融合术是治疗寰枢椎不稳的有效方法。ApOfix固定系统是在椎板夹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用于颈椎后路的内固定装置。我科自2001年4月~2002年8月对5例创伤性寰枢椎不稳患者采用了ApOfix内固定寰枢椎植骨融合术,术后采取了有效的护理措施,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颈椎管狭窄伴外伤性脊髓损伤患者常表现为损伤轻,症状重,X线检查多无骨折、无脱位。手术治疗以往多采用后路单开门减压术,此术式虽然完成了减压目的,但却忽视了退变性颈椎管狭窄多伴脊椎不稳,外伤后常合并间盘损伤,加重了不稳,导致预后不良。我院自2002—2007年,采用后前路一期手术减压,前路固定治疗退变性颈椎管狭窄伴外伤性脊髓损伤病人15例,取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朱彩香 《中医正骨》2004,16(8):57-57
颈椎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属于创伤中的危急重症,并发症多,致残率高.颈椎前路植骨融合和内固定手术是处理本创伤首选方式.我院自2000年6月~2003年,采用颈前路减压复位、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45例,临床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颈脊柱创伤是一种严重损伤,往往造成颈椎不稳和高位截瘫。该类患者原则上应尽早手术,通常采用前入路手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以恢复重建颈椎正常序列,维护其稳定性,解除脊髓压迫,从而减轻脊髓损伤。2005年9月-2006年4月我院在C臂下行颈椎骨折椎体减压内固定术2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手术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脊髓型颈椎病是骨科的常见病,它是指脊髓外在致压物导致脊髓功能障碍而表现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颈椎前路手术是目前脊髓型颈椎病外科治疗常用的术式,除了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外,为了促进植骨愈合及患者早期活动,常同时采用内固定。我院2003年9月~2004年6月采用颈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带锁钢板固定术治疗36例脊髓型颈椎病,获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许汉权 《新中医》2016,48(2):123-125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配合颈椎前路带锁型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3例采用颈椎前路带锁型钢板内固定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35例采用中药熏蒸配合颈椎前路带锁型钢板内固定手术进行治疗。随访12月,观察2组患者术后神经恢复情况、植骨融合率、椎间高度情况、有无内置物并发症以及患者的轴性症状。结果:全部患者术中及术后未发生椎动脉或神经根损伤、脊髓损伤或脊髓损伤加重等严重并发症,无手术期死亡。术后复查X光片见病理颈椎生理曲度维持良好,植骨块位置满意,钢板螺钉位置正确可靠、无松动。观察组植骨融合率达100%(35/35),对照组植骨融合率达96.97%(32/33),观察组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轴性症状情况较对照组轻,VAS评分较对照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蒸配合颈椎前路带锁型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可以保证术后颈椎即刻稳定性,提高植骨融合率,改善神经功能和轴性症状。  相似文献   

13.
自SmithRobinson和Doward首先报道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以来 ,该术式已被广泛应用于颈椎损伤、颈椎退行性变的治疗 ,但该术式可有骨不连、植骨块滑脱、椎间塌陷等并发症。而颈椎前路带锁钢板为植骨提供了有效的固定 ,植骨融合率明显提高。我院自 1 998年2月— 2 0 0 1年 9月开始应用Orion带锁型颈椎前路钢板系统手术治疗颈椎损伤患者 1 2例 ,现将手术配合和体会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 2例中 ,男 8例 ,女 4例 ;年龄 2 6~ 68岁 ,平均 3 0 .5岁。颈椎骨折脱位合脊髓损伤 7例 ,FrankelA级 3例 ,B级…  相似文献   

14.
内固定技术近年来被广泛地应用于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治疗,在手术复位减压同时采用植骨或钛网及前路颈椎钛板固定,解决创伤后颈椎不稳、防止植骨块移位或塌陷、维持颈椎高度与生理前凸和序列关系,以及提高融合率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作用。自2007年以来,笔者采用前路复位减压植骨或钛网及前路颈椎钛板固定治疗25例下颈椎骨折伴不全瘫的患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孙秀娟 《中医正骨》2009,21(4):74-75
外伤引起的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的病人必须尽快手术,才能有效地稳定脊柱。现将我院2006年8月以来15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病人进行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行椎管减压并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手术治疗陈旧性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陈旧性颈椎骨折脱位应用同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21例经颅骨牵引未能复位的陈旧性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患者,在颅骨牵引下,先从后路松解关节突交锁与脊髓后方压迫,然后行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结果:21例均完全复位,症状改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全部病例均获6个月以上随访,椎间植骨融合良好,颈椎生理曲度、椎间高度、颈椎的稳定性均维持良好,15例脊髓损伤患者中14例按Frankel分级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同期前后路联合手术可完全恢复颈椎的序列和高度、解除脊髓压迫,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手术有一定风险,应严格掌握适应症,谨慎操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颈椎椎弓根钉置入技术在下颈椎骨折脱位治疗中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16例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颅骨牵引复位,伤后7~10 d行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植骨融合治疗。结果:患者均复位良好、固定,65枚椎弓根螺钉成功置入,术中未出现脊髓、神经根及椎动脉损伤,术后X线及CT显示65枚螺钉完全位于椎弓根内,15例患者单节段固定,其中1例因单侧置钉困难增加一椎体固定。结论:对单节段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常规术前颅骨牵引复位,应用后路关节突解锁,椎弓根钉置入技术进行脱位椎体复位及固定、植骨融合治疗能早期实现三柱固定,恢复脊柱稳定性,最终达到颈椎生理曲度恢复,骨性融合稳定,神经功能部分改善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寰椎不稳是脊椎外科的常见病,不讼有或无脊髓症状,常使患者处于危险状态,多而施行 椎的稳定性手术,后路手术显露容易,便于安置内固定,对于大部分患者适用。但目前传统的后路融合术大多采用块状植骨加内固定,而融合过程“漫长”,且块状植骨不带血液循环又呈游离状态,自1996-1999年,我们应用后路钢丝复位头后大直肌蒂骨瓣移植固定术治疗寰枢椎不稳18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加后路双侧侧块内固定术加关节突关节植骨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伴颈椎不稳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2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伴颈椎不稳症患者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加后路双侧侧块内固定术加关节突关节植骨融合术。结果 32例患者术后JOA评分均明显提高。术后摄片示椎间小关节间隙模糊,提示小关节已骨性融合,螺钉位置良好,无松动现象,开门侧维持7~10mm间距,无出现再关门现象。术后颈椎生理曲度维持良好。1例术后出现颈5神经根牵拉症状,治疗1周后症状消失。未出现医源性椎动脉、颈神经或颈髓损伤。结论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合并双侧侧块内固定并关节突关节植骨融合术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伴颈椎不稳症的一种比较安全、可靠、效果满意的手术方法,在达到充分椎管减压、获得满意神经功能恢复的同时,稳定了颈椎不稳节段,预防了远期颈椎后凸畸形发生及颈椎不稳加重。  相似文献   

20.
上颈椎创伤、肿瘤等易引起颈椎不稳,而出现上颈髓、神经根、椎动脉受压症状和体征,需手术治疗来解除压迫以稳定颈椎。由于颈椎解剖结构特殊,手术难度大、风险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Cervifix系统作枕颈部内固定加枕颈融合,具有减压彻底,枕颈融合牢固可靠,植骨床面积大,便于植骨后骨性融合,术后元需卧石膏床及缩短外固定时间等优点。2002年1月-2006年7月,共对12例患者进行Cervifix系统固定加枕颈融合术,效果满意,现将手术配合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