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曙光  张东伟 《安徽医学》2009,30(10):1166-1167
目的观察卡培他滨单药治疗老年晚期结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5例具有可测量指标的老年晚期结肠癌患者采用卡培他滨2500mg/(m^2·d),分早晚2次服用,连服14d,21d为1周期,连用2个周期以上。化疗后休息1个月评定疗效。结果25例患者中CR 0例、PR 8例、SD 7例、PD 10例,有效率32%,肿瘤控制率为(CR+PR+SD)为60%。主要毒副反应为手足综合征、恶心呕吐腹泻、厌食、皮肤色素沉着、白细胞减少、转氨酶升高等。不良反应轻微,多为I/Ⅱ级。结论卡培他滨单药治疗老年晚期结肠癌有较好疗效,毒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卡培他滨单药连用3周方案治疗老年晚期消化道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用药治疗,观察组进行优化用药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2个周期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相比没有差异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主要是手足综合征、恶心呕吐、口腔炎、白细胞下降、皮肤色素沉着以及腹泻,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晚期消化道肿瘤采用卡培他滨单药连用3周方案治疗患者的耐受性较好,治疗后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老年晚期大肠癌的近期疗效及其对机体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0例老年晚期大肠癌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患者采用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对照组35例患者单纯应用卡培他滨治疗。治疗3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毒副作用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可以提高卡培他滨治疗老年晚期大肠癌的疗效,减低不良反应,改善生活质量,是老年晚期大肠癌患者治疗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转移性大肠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32例中晚期大肠癌患者使用奥沙利铂加卡培他滨治疗,3周为1个治疗周期,每个患者进行>4个周期的治疗,观察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14例,稳定(SD)11例,进展(PD)5例,总有效率(CR及PR)为50%.不良反应为Ⅰ~Ⅲ级,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还出现不同程度的手足综合征、贫血、感觉性神经毒性等症状.结论: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转移性大肠癌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患者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王岚  孙艳  蔡立本 《吉林医学》2009,30(9):783-785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卡培他滨联合恩度治疗老年晚期大肠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23例均为术后有残留病灶或复发转移有可测量病灶的晚期大肠癌患者。第1天静脉滴注奥沙利铂130mg/m^2;卡培他滨2500mg/m^2,分早晚2次口服,恩度15mg加入生理盐水500ml中匀速缓慢静脉滴注。第1—14天连续给药,间歇7d重复,3周为一周期。结果:23例患者CR完全缓解2例,PR部分缓解10例,SD疾病稳定6例,SD〉6个月5例,PD疾病进展5例,近期有效率(CR+PR)为52.17%,临床获益率为78.26%。不良反应主要为手足综合征、神经毒性、心脏毒性,多为Ⅰ-Ⅱ度。结论:奥沙利铂、卡培他滨联合恩度的方案治疗老年晚期大肠癌疗效高,不良反应小,老年患者能耐受,临床可以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李莹  麻日虎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2):151-152
目的观察卡培他滨(xeloda)治疗老年晚期胃癌术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术后经病理学确诊30例均为进展期患者,应用卡培他滨2500mg/m2,每天分2次口服,第1—14天,休息7d,21d为1周期,至少2周期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30例中完全缓解(CR)I例,部分缓解(PR)13例,无变化(SO)10例,进展(PD)6例,总有效率为(CR+PR)46.7%,中位生存期11.2个月。不良反应相对较轻,主要为腹泻、恶心、呕吐,I~Ⅱ级手足综合征,未出现Ⅲ级以上的手足综合征。结论卡培他滨单药方案治疗老年晚期胃癌术后患者有效率较高,不良反应轻,患者耐受性好,使用方便,可门诊口服且观察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进展期大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进展期大肠癌患者56例,第1、8天静脉滴注奥沙利铂85 mg/m2,每次持续2 h;第1~14天餐后30 min口服卡培他滨2 500mg/(m2·d),分成2次。21 d为1个周期,至少化疗2个周期以上。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56例患者均可列入评价对象进行评价疗效,CR 6例,PR 42例,SD 5例,PD 3例,总有效率为85.71%。治疗期间不良反应主要为消化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8例,白细胞降低2例,转氨酶升高2例。不良反应均为Ⅰ~Ⅱ级,给予对症处理均好转,不影响继续化疗。结论: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进展期大肠癌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卡培他滨单药连用3周治疗老年晚期消化道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老年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64例,经患者及家属同意,分成对照组和常规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卡培他滨2000 mg/m2/d,2次服用,连用3周(21天),4周重复的用药方法;常规组采用卡培他滨2500mg/m2/d,2次服用,连用2周(14天),3周重复的用药方法。用药2个周期后评价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的有效率为34.4%(11/32),临床获益率为75.0%(24/32);常规组的有效率为31.2%(10/32),临床获益率为71.9%(23/32),2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不良反应(恶心呕吐,手足综合征,口腔炎,腹泻)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且多为Ⅰ~Ⅱ度。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而且多数是Ⅲ~Ⅳ度。结论:卡培他滨单药减量并延长用药时间为3周的方案治疗老年晚期消化道肿瘤疗效好,并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卡培他滨维持治疗老年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8月漯河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给予观察组患者卡培他滨维持治疗,对照组患者不进行维持治疗,连续应用2个周期后评价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但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均缓解,未影响治疗。结论对老年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进行以氟尿嘧啶类为主的联合化疗后再采用卡培他滨维持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耐受性及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奥沙利铂、 卡培他滨联合恩度治疗老年晚期大肠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择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56例老年晚期大肠癌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奥沙利铂、卡培他滨联合恩度治疗.3个周期后,观察患者的治疗情况,并统计不良反应情况.随访半年统计患者生存率.结果 3个周期后,56例患者中23例完全缓解、27例部分缓解、6例未缓解,治疗总有效率89.29%.治疗过程中,4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2例出现腹泻、1例出现神经毒性症状、1例出现贫血情况,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4.29%.随访6个月,56例患者中生存48例,死亡8例,生存率85.71%.结论 奥沙利铂、卡培他滨联合恩度治疗老年晚期大肠癌的临床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尤其是对耐受能力较差的老年患者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研究卡培他滨和替吉奥单药对于老年晚期乳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的比较。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接收的老年晚期乳腺癌患者70例,平均分为两组,每组35例,一组用卡培他滨治疗,一组用替吉奥单药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疾病总控制率及不良反应率。结果替吉奥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为55.6%,明显高于卡培他滨组的35.1%(P0.05);替吉奥组患者的疾病总控制率为93.7%,明显高于卡培他滨组的70.6%(P0.05);两组患者部分不良反应如骨髓抑制、乏力等情况相差较小(P0.05),而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手足综合症等不良反应情况,卡培他滨组明显比替吉奥组严重,发生率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范围的比较,替吉奥单药治疗老年晚期乳腺癌明显比卡培他滨的疗效好,不良反应轻,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2.
王红丽 《中外医疗》2016,(1):148-149
目的 探讨中等剂量卡培他滨单药治疗老年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方法 整群选择2012年3月—2014年2月来该院治疗老年转移性乳腺癌的患者76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大剂量卡培他滨,治疗组患者采用中等剂量卡培他滨.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肿瘤控制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中等剂量卡培他滨单药治疗老年转移性乳腺癌的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较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以小剂量卡培他滨持续给药的节律化疗方式与常规化疗方式治疗老年女性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了解前者是否存在优势。方法:研究对象为2013年4月-2014年10月本院收治的54例老年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其中31例给予小剂量卡培他滨的持续给药方式(口服卡培他滨1500 mg/m~2,1次/d,连服4周,休息1周,每5周为1个化疗周期)进行治疗,共完成2~12个化疗周期,中位化疗周期数为3个。23例给予卡培他滨单药常规化疗(卡培他滨1250 mg/m2,2次/d,连服2周,休息1周,每3周为1个化疗周期),共完成2~19个化疗周期,中位化疗周期数为4个。对至少接受过2个化疗周期的患者进行疗效评估。结果:卡培他滨节律化疗组,疾病控制率(DCR)为38.7%(12/31),中位TTP为3.8个月,中位OS为7.1个月;卡培他滨常规化疗组,疾病控制率(DCR)为39.1%(9/23),中位TTP为3.0个月,中位OS为7.3个月。两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卡培他滨节律化疗组,消化系统不良反应、骨髓抑制、手足综合征大多为Ⅰ~Ⅱ度,患者能够很好耐受治疗,中途无需中断治疗。常规化疗组Ⅲ~Ⅳ度毒性反应明显,主要表现在白细胞降低、血小板下降、乏力、手足综合征等。卡培他滨节律化疗组患者生活质量较卡培他滨常规化疗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小剂量卡培他滨节律化疗方式治疗老年晚期乳腺癌患者与常规化疗方式比较,对疾病控制及疗效相似,而不良反应较轻,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作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卡培他滨单药节拍化治疗在老年晚期胃癌中的临床运用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 整群选取该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所收治的老年晚期胃癌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前者予以卡培他滨单药节拍化治疗,后者予以XELOX方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RR、DCR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Χ2=3.115);两组患者的依从性相比较,80.6%vs4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5.614).结论 对老年晚期胃癌患者给予单药卡培他滨治疗,效果好,且用法简单,依从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行.  相似文献   

15.
卡培他滨单药治疗老年乳腺癌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卡培他滨单药治疗老年性乳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对31例老年性乳腺癌患者接受卡培他滨单药化疗.卡培他滨第一个周期1.5g/m2,d1~d3;2.0g/m2 d4~d14;第二~第六个周期2.0g/m2,d1~d14.结果 31例患者,有效率为67.7%(21/31),临床获益率为93.5%(29/31);主要不良反应为手足综合征、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口腔炎、腹泻、肝功能损害等.结论 对老年性乳腺癌,卡培他滨单药治疗是比较好的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胰腺癌患者术后吉西他滨单药与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化疗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胰腺癌根治术后患者40例,随机分为单药组和联合用药组各20例。单药组给予吉西他滨单药化疗,联合用药组采用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化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无病生存期(DFS)以及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40例胰腺癌术后患者中有3例失访,吉西他滨单药组患者全部完成6个疗程治疗,联合化疗组有2例患者不能耐受,主要为血小板减少,4周期后终止治疗。单药组中位无病生存时间为9.7个月,联合用药组为12.3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手足综合征、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发生率高于单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腺癌术后采用吉西他滨单药或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化疗,患者无病生存期无明显差异,联合化疗手足综合征、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7.
《陕西医学杂志》2016,(10):1313-1315
目的:评价乳腺癌肝转移患者化疗临床获益后卡培他滨维持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乳腺癌肝转移患者53例,给予多西他赛、吉西他滨或长春瑞滨联合卡培他滨化疗,疾病控制患者给予卡培他滨2000mg/(m~2·d)维持治疗,连用14d,21d为1周期,直至PD或不良反应不能耐受。主要观测指标为至疾病进展时间(TTP)和有效率(RR),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53例患者247周期化疗,中位化疗数为4周期。其中CR 7例(13.21%),PR 22例(41.51%),SD 15例(28.30%),PD 9例(13.21%),RR为54.72%(29/53),疾病控制率(DCR,DCR=CR+PR+SD)为83.02%(44/53)。给予卡培他滨单药维持治疗至PD,中位TTP为9.5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及手足综合征。结论:乳腺癌肝转移患者采用含卡培他滨联合化疗方案达到缓解或稳定后给予卡培他滨维持化疗,患者耐受性及安全性良好,TTP明显延长。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 比较吉西他滨(泽菲)单药或联合卡铂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1年生存率。方法 老年晚期NSCLC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单用吉西他滨治疗组18例(单药组);吉西他滨加卡铂联合化疗组22例(联合组)。21 d为1个周期,每2个周期评价一次疗效。观察两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及1年生存率。结果 单药组和联合组有效率分别为27.8%、40.9%;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两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患者均可耐受;1年生存率联合组高于单药组(P<0.05)。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卡铂治疗老年晚期NSCLC疗效优于单药治疗,耐受性好,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晚期大肠癌采用卡培他滨与草酸铂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I3年3月辽宁大石桥市中心医院收治40例晚期大肠癌患者,采用卡培他滨与草酸铂联合治疗。结果cR4例(占10%),PR20例(占50%),SD11例(占275%),PD5例(占125%),总有效率为(CR+PR)60%,临床获益率(CR+PR+SD)为875%;KPS评分化疗后下降5例,无变化9例,提高10~23分26例。KPS评分提高病例率明显高于其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神经毒性、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为主要不良反应,以I~II度为主,症状在治疗休息后明显减轻。结论晚期大肠癌采用卡培他滨与草酸铂联合治疗,临床效果较为理想,具有较高安全性,可显著改善预后,保障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卡培他滨联合鸦胆子油乳剂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43例晚期胃癌患者接受如下方案治疗:(1)卡培他滨单药组:卡培他滨1000mg/m 2,口服,2次/d,第1-14天 ,21d为1个周期.(2)卡培他滨联合鸦胆子油乳剂组:卡培他滨1000mg/㎡,口服,2次/d,第1-14天21d为1个周期;鸦胆子油乳剂30ml qd 1个月为一个疗程.2个月后评价疗效.结果 43例患者总客观有效率为20.6%,中位生存时间为8.5个月,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5.2个月,客观有效率为40.0 %,疾病控制率为76.7%.卡培他滨联合鸦胆子油乳剂组的中位生存期为12.88个月.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卡培他滨联合组较单药治疗组的患者生存时间略长,有生存优势,而不良反应未增加,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