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17受体(IL-17R)、IL-23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该院进行产检的122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GDM组(62例)和糖代谢正常(NGT)组(60例).比较两组孕妇的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冠心病(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RA合并CHD患者30例为RA合并CHD组,选取单纯CHD患者30例为CHD组,选取单纯RA患者30例作为RA组.采用流式荧光法检测3组患者IL-6、IL-17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脓毒症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细胞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联性.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64例脓毒症患者作为脓毒症组,其中生存48例,死亡16例,并以1:1配比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4例作为健康对照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心肌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心肌酶谱的关系及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60例(心梗组)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肺部感染分为合并感染组(n=42)和单纯心梗组(n=11...  相似文献   

5.
目的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16(IL-6)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检测在老年特发性肺纤维化(IPF)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湖北省建始县中医医院2016年1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00例IPF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IPF组),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4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在BALF、IL-17、IL-6表达水平等项目之间的差异。结果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PF组患者BALF和血清中的IL-17、IL-6含量均要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PF组肺功能检查中1s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及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检查指标均小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中IL-17、IL-6和BALF检测能够作为老年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的诊断指标,为临床提供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心房颤动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8、白细胞介素-6水平与心房颤动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急诊内科及心血管内科收治的71例房颤患者,按其房颤持续时间分为阵发性房颤组11例、持续性房颤组23例和永久性房颤组37例;同时选取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3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白细胞介素-18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并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其左心房内径。结果:永久性房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8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高于持续性房颤组,持续性房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8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高于阵发性房颤组,阵发性房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8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房颤患者左心房内径均大于对照组,永久性房颤组左心房内径大于持续性房颤组,持续性房颤组左心房内径大于阵发性房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介素-18水平与左心房内径成正相关r=0.26,P0.01;白细胞介素-6水平与左心房内径成正相关r=0.31,P0.01;白细胞介素-18与白细胞介素-6水平成正相关,r=0.34,P0.01。结论:房颤患者的白细胞介素-6和白细胞介素-18水平升高,左心房内径增大;白细胞介素-6和白细胞介素-18在心房颤动的发病机制中可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红细胞参数和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IL-17)和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并探讨IL-6、IL-17和IL-18在肝硬化贫血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检测114例乙型肝炎肝硬化组及30例健康对照组红细胞参数。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肝硬化组及健康对照组血清IL-6、IL-17和IL-18水平。结果乙型肝炎肝硬化组RBC、Hb和Hct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RDW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MCV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血清IL-6、IL-17和IL-18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肝硬化组Hb水平与血清IL-6、IL-17及IL-18水平呈负相关(P<0.01)。结论细胞因子IL-6、IL-17及IL-18在乙型肝炎肝硬化性贫血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甲减和亚临床甲减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的变化,探讨IL-2、IL-6、IL-8与甲减和亚临床甲减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将255例甲减(甲减组)、274例亚临床甲减患者(亚甲减组)作为研究对象,测定血清IL-2、IL-6、IL-8水平,选择1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各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甲减组IL-2水平低于亚甲减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IL-8水平高于亚甲减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甲减组IL-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8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L-2水平与血清TT3、TT4、FT3、FT4负相关,IL-6、IL-8水平与之呈正相关。结论 IL-2、IL-6、IL-8参与了甲减和亚甲减的发生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甲状腺功能状态的变化。监测患者血清IL-2、IL-6、IL-8的水平变化,对甲减和亚甲减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稽留流产(missed abortion, MA)患者血清及绒毛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7(IL-17)及白细胞介素-35(IL-35)的表达水平,探讨免疫因素对MA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9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MA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早孕终止妊娠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集两组人工流产术前外周静脉血检测IL-17及IL-35浓度;并在人工流产术后收集两组绒毛组织,采用SP染色法检测IL-17及IL-35阳性表达率;并进一步分析两组患者血清及绒毛组织中IL-17及IL-35表达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IL-17浓度高于对照组,IL-35浓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胚胎绒毛组织中IL-17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IL-35阳性表达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血清及胚胎绒毛组织中IL-17及IL-35表达均呈负相关(r=-0.756、-0.367,P0.05)。结论 MA的发生可能与IL-17的高表达及IL-35的低表达有关;早孕女性血清IL-17及IL-35水平可作为辅助诊断MA的指标,可早期预防妊娠不良结局。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0(IL-10)对人滋养层细胞中白细胞介素-6mRNA(IL-6mRNA)表达及对IL-6分泌的影响,探讨IL-10在早产合并绒毛膜羊膜炎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在28~36 6周分娩的早产胎盘绒毛组织进行培养,根据胎盘病理学检查有无绒毛膜羊膜炎分为早产感染组和早产非感染组,两组均为8例。体外培养的滋养层细胞经纯化后,分别向两组同时加入1ml生理盐水(未干预组)和50ng/L的IL-10(干预组)继续培养72小时,分别采用二步法RT-PCR法和ELISA法测定各组滋养层细胞IL-6mRNA的表达和培养液中IL-6的分泌水平。结果:早产感染组和早产非感染组中干预组IL-6mRNA的表达和IL-6分泌水平明显低于未干预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外源性IL-10可以抑制IL-6mRNA的表达,从而降低IL-6的分泌,推测IL-10在维持正常妊娠、控制炎症方面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外周血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在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哮喘患者各50例(哮喘组)、急性加期和缓解期COPD患者各50例(COPD组)及健康志愿者5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中IL-4、IL-8、IL-10的水平。结果:哮喘组急性发作期IL-4、IL-8水平均显著高于缓解期(P<0.01),且2期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哮喘组急性发作期IL-10水平显著低于缓解期(P<0.01),且2期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COPD组急性加重期IL-4、IL-8水平均显著高于缓解期(P<0.01),且2期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哮喘组急性发作期IL-10水平显著低于缓解期(P<0.01),且2期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哮喘急性加重期IL-4水平显著高于COPD急性加重期(P<0.01);COPD急性加重期IL-8水平高于哮喘急性发作期(P<0.01);哮喘急性发作期IL-10水平显著低于COPD急性发作期(P<0.01)。结论:IL-4、IL-8、IL-10均参与了哮喘和COPD的气道炎性反应,IL-4、IL-8是促炎因子,而IL-10是抑炎因子。IL-4在哮喘的气道炎症形成中起重要的作用。而IL-8、IL-10为COPD的主要炎症因子。  相似文献   

12.
哮喘患者血浆IL-17、IL-10水平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华  何韶衡  孙丽  陈萍 《实用医学杂志》2004,20(11):1232-1233
目的 :探讨哮喘患者血浆IL 17、IL 10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共 60例 (重度3 0例 ,中度 3 0例 ) ,正常对照组 3 0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ELISA) ,检测其血浆IL 17、IL 10水平。结果 :急性期哮喘患者血浆IL 17值增高 (P =0 0 0 6) ,中、重度哮喘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 ;血浆IL 10值明显降低 (P =0 0 0 3 ) ,中、重度哮喘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 ;相关性分析表明IL 17与IL 10之间无相关性 ,而且与血涂片中的嗜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之间均无明显相关性 ,嗜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结论 :IL 17、IL 10参与哮喘的慢性气道炎症过程。  相似文献   

13.
食管癌患者外周血清IL-8、IL-18水平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8(IL-18)的水平及其与肿瘤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130名对照者及80例食管癌早期(Ⅰ-Ⅱ)患者和58例晚期(Ⅲ-Ⅳ)患者手术前后血清IL-8、IL-18水平。结果食管癌早期组血清IL-8[(85.88±6.13)ng/L]、IL-18[(301.28±45.66)ng/L]和食管癌晚期组IL-8[(120.42±6.12)ng/L]、IL-18[(412.30±50.81)ng/L]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IL-8[(54.38±11.18)ng/L]、IL-18[(181.36±50.32)ng/L,P〈0.01],晚期组较早期组升高(P〈0.01);转移组手术后血清IL-8[(148.36±9.56)ng/L]、IL-18[(451.66±50.35)ng/L]水平较手术前IL-8[(122.94±9.85)ng/L]、IL-18[(415.35±51.05)ng/L]高(P〈0.01),无转移组手术后IL-8[(71.68±9.66)ng/L]、IL-18[(225.99±41.78)ng/L]较术前IL-8[(85.86±9.70)ng/L]、IL-18[(311.58±40.35)ng/L]明显降低(P〈0.01)。结论食管癌患者存在IL-8和IL-18表达异常;IL-8、IL-18水平可作为食管癌临床分期、预后判断和病情监测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各种纤维增生性疾病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18(IL-18)以及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Ⅳ型胶原蛋白的水平,并分析IL-17、IL-18与肝纤维化的以上3项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各种肝病患者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病13例,急性暴发性肝炎19例,慢性病毒性肝炎22例,肝纤维化或肝硬化25例,肝癌18例,胃癌9例.30例健康献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血清中IL-17和IL-18水平检测方法为单克隆抗体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HA、LN、Ⅳ型胶原蛋白也采用ELISA方法.结果 106例肝病患者及胃癌患者血清中IL-17的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均有升高(P<0.01),IL-18水平除了在自身免疫性肝病和急性暴发性肝炎中有升高外,而在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癌和胃癌中较正常对照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同步检测HA、LN、Ⅳ型胶原蛋白水平,发现此3项指标变化水平与IL-17水平变化呈正相关,而与IL-18水平无明显关系.结论 慢性肝病患者血清中IL-17水平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IL-18除在自身免疫性肝病和急性暴发性肝炎中有升高外,在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癌及胃癌中均有明显的降低,其原因和意义有待于阐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应用罗哌卡因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进行分娩镇痛对产妇血清中IL-6、IL-8、IL-10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Ⅰ组)和对照组(Ⅱ组),每组100例.Ⅰ组在宫口开至2~3 cm时开始采用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方法进行分娩镇痛;Ⅱ组按产科常规处理.观察分娩镇痛前30 min、分娩镇痛后2h、分娩后24h、48 h和72 h五个时点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 10( IL- 10)水平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分娩镇痛后血清1L-6、IL-8、IL-10水平与分娩镇痛前值比较均升高(P<0.01),一般在分娩后24 h达峰值.比较血清IL-6、IL-8、IL-10浓度变化,Ⅱ组较Ⅰ组升高更为明显(P<0.05).结论 应用罗哌卡因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进行分娩镇痛可有效地降低产妇分娩后炎性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6.
IL-8和IL-10在家兔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的机制.方法 用间隔24h注射内毒素(LPS)制作家兔内毒素性肺损伤模型.成年雄性家兔静脉注射LPS 3μg/kg,24h后在机械通气下用微泵缓慢输注50 μg/kg LPS,待动态肺顺应性(Cdyn)下降到75%时分为两组:治疗组(n=8)静脉注射地塞米松(DEX)1 mg/kg;对照组(n=8)静脉注射与治疗组同等容积的生理盐水.动态观察不同时点血浆IL-8和IL-10水平的变化.将兔在地塞米松治疗后6 h处死作形态学检查,并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PMN计数、肺组织和BALF中IL-8和IL-10的水平.结果 两组血浆IL-8和IL-10水平均在Cdyn 75%时,与基础状态相比,显著性升高(P<0.05).血浆、肺组织、BALF中IL-8水平在DEX治疗后均显著性降低(P<0.05).肺组织、BALF中IL-8与IL-10的比值在DEX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性降低(P<0.05).形态学结果表明DEX可明显减轻肺组织的损伤.结论 IL-8与IL-10可能参与内毒素性肺损伤的发生发展.在Cdyn下降至75%时给予1 mg/kg DEX可能通过抑制IL-8的产生而减轻肺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IL-2、IL-10与早期梅毒血清固定形成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20例梅毒血清固定患者IL-2、IL-10浓度,同时以20例经治疗后血清反应阴性梅毒患者及30例健康献血者为对照。结果:与阴转组和正常组比,试验组患者IL-2水平较低,而IL-10水平较高(P<0.05);阴转组和正常组IL-2及IL-10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梅毒血清固定的形成可能与Thl/Th2比例失衡有关。  相似文献   

18.
白细胞介素10与白细胞介素18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抗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0与促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8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中的表达。方法将42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SAP组,采用3.5%牛磺胆酸钠(1mlkg)胰胆管内逆行注射诱导大鼠SAP模型。动态定量测定肺湿重系数、腹水量、血清淀粉酶、IL10、IL18的水平和以半定量RTPCR法检测肺组织中IL10mRNA与IL18mRNA的表达,并在光镜下观察胰腺及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SAP组肺湿重系数、肺损伤评分、腹水量、血清淀粉酶、IL10、IL18水平和肺组织中IL10mRNA与IL18mRNA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增高和增强(P<0.05),IL18与IL10水平呈负相关(r=-0.60,P<0.01)。SAP组大鼠血清中IL10与肺组织IL10mRNA水平均与肺损伤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0.66,P<0.01与r=-0.60,P<0.01),而IL18与肺组织IL18mRNA水平均与肺损伤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74,P<0.01与r=0.79,P<0.01)。结论IL18在SAP并发肺损伤中有重要的作用,而IL10对肺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8(IL-18)的水平及其与肿瘤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130名对照者及80例食管癌早期(Ⅰ~Ⅱ)患者和58例晚期(Ⅲ~Ⅳ)患者手术前后血清IL-8、IL-18水平。结果食管癌早期组血清IL-8[(85.88±6.13)ng/L]、IL-18[(301.28±45.66)ng/L]和食管癌晚期组IL-8[(120.42±6.12)ng/L]、IL-18[(412.30±50.81)ng/L]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IL-8[(54.38±11.18)ng/L]、IL-18[(181.36±50.32)ng/L,P<0.01],晚期组较早期组升高(P<0.01);转移组手术后血清IL-8[(148.36±9.56)ng/L]、IL-18[(451.66±50.35)ng/L]水平较手术前IL-8[(122.94±9.85)ng/L]、IL-18[(415.35±51.05)ng/L]高(P<0.01),无转移组手术后IL-8[(71.68±9.66)ng/L]、IL-18[(225.99±41.78)ng/L]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在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机理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138例,其中48例为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男34例、女14例,年龄19 ̄58岁;52例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男41例、女11例,年龄23 ̄69岁;38例为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男31例、女7例,年龄21 ̄70岁。正常对照组60例,均为健康献血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各组乙型肝炎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血清中IL-6、IL-12水平。结果三组IL-6、IL-12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重型乙型肝炎组与急性及慢性乙型肝炎组比较,IL-6有显著性差异(P<0.01);急性乙型肝炎组与慢性及重型乙型肝炎组比较,IL-12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余各组之间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L-6的变化与乙型肝炎肝细胞损害程度密切相关,而IL-12则在机体的抗病毒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其值升高可能预示肝病向良好转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