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郭红 《中国厂矿医学》2002,15(5):396-396
肝纤维化是大量结缔组织在肝中沉积所致,这种沉积与肝中结缔组织合成与分解代谢失衡有关,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至肝硬化的必经阶段,代谢过程中透明质酸(HA)在肝脏中摄取分解,在肝硬化中有较高检出率,血清人Ⅲ型前胶原(HPCⅢ)是合成肝脏Ⅲ型胶原的前体,其增加可反映肝纤维化。本组对肝硬化失代偿患者检测HA、HPCⅢ,探讨其肝储备功能之间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肝组织质量与肝血流动力学、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含量的关系。方法分别用彩超、放射免疫法及病理HE染色法检查100例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研究肝组织质量与肝血流动力学、肝纤维化指标及病理分期的关系。结果肝硬化患者肝质量越重,病理肝纤维化程度越明显,并随着肝质量的增加,肝血流减少;肝硬化患者肝组织不同质量的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HPCⅢ)和血清Ⅳ型胶原(CⅣ)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肝组织质量越重,血清HA、HPCⅢ和CⅣ含量越高;肝硬化患者肝组织质量与血清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r=0.5612,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肝组织质量与肝血流动力学、肝纤维化指标及病理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Fibroscan与血清肝纤维化检测在乙肝肝纤维化中的相关性。方法将2010年3月-2013年3月我院329例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分为慢性乙型肝炎组、乙型肝炎代偿期肝硬化组(Child-PughA级)、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组(Child-PughB、c级),分别测定患者LSM与血清肝纤维化四项: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 Ⅲ NP)、Ⅳ型胶原(CⅣ),比较HA、LN、PⅢNP、CIV与LSM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慢性乙型肝炎组中LSM与HA、LN、P Ⅲ NP、CⅣ均具有相关性。乙型肝炎代偿期肝硬化组中LSM与HA、P Ⅲ NP、CIV均具有相关性,LSM与LN不具相关性。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组中LSM与HA、LN、PⅢ NP、CIV均具有相关性。结论除乙型肝炎代偿期肝硬化组中LSM与LN不具相关性,其他各组中LSM均与HA、LN、PⅢ NP、CIV具有相关性。其中慢性乙型肝炎组HA与LSM相关性最高,乙型肝炎代偿期肝硬化组中HA与LSM相关性最高,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组中CIV与LSM相关性最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肝纤维化标志物与Child-Pugh分级的关系。方法:检测70例肝硬化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HPCⅢ)、Ⅳ型胶原(Ⅳ-C)及层粘连蛋白(LN)。结果:肝硬化患者肝纤维化指标血清HA、PCⅢ、IV-C、LN测定结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并且随着肝硬化Child-Pugh分级的增加而增高,同一标志物各分级之间的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肝纤维化指标随肝硬化Child-Pugh分级的递增而递增,肝纤维化标志物对判断肝硬化患者病情及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赵琴  刘兰 《海南医学》2011,22(12):86-87
目的探讨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与失代偿期酒精性肝硬化临床生化指标的差异及明确两者超声鉴别诊断。方法对74例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及65例失代偿期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生化和相关超声资料进行测定及分析。结果与失代偿期酒精性肝硬化相比,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谷丙转氨酶(ALT)的增高、白蛋白(A)的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γ-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的减少、球蛋白(G)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失代偿期酒精性肝硬化相比,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在超声描述方面,肝大、腹水、门静脉增宽的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二者肝弥漫性病变、脾大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生化指标及超声检测有助于二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对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收集2009年9月至2011年4月株洲市一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及住院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60例,随机分为恩替卡韦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30例;根据临床表现和肝功能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肝功能代偿期和失代偿期,恩替卡韦组和联合治疗组均有代偿期患者20例和失代偿期患者10例。恩替卡韦组予恩替卡韦治疗,联合治疗组加用复方鳖甲软肝片,疗程均为24周。治疗前和治疗后不同时间点检测血清HBVDNA水平、血生化指标及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III型前胶原肽(PC III)、Ⅳ型胶原(Ⅳ-C)水平,并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肝纤维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24周2组患者肝纤维化指标LN、HA、PCⅢ和Ⅳ-C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下降(均P〈0.05),联合治疗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较恩替卡韦组降低[LN:(76.01±38.76)ng/mL比(102.75±23.01)ng/mL;HA:(151.28±80.71)ng/mL比(236.12±92.12)ng/mL;PC III:(15.69±7.02)ng/mL比(26.88±8.44)ng/mL;IV-C:(88.25±31.92)ng/mL比(129.71±29.10)ng/mL,均P〈0.05]。2组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的疗效均优于失代偿期患者(均P〈0.05);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中,联合治疗组的疗效优于恩替卡韦组(P〈0.05),而失代偿期患者中2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能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清糖类抗原125 (CA125)水平与肝硬化肝纤维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10月~2020年9月收治的81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血清CA125检测,同时检测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肽(PCⅢ)、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并分析CA125与肝硬化肝纤维化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81例患者经Child-Pugh分级后,A级26例,B级28例,C级27例;C级组血清CA125、HA、PCⅢ、LN、Ⅳ-C水平最高,B级次之,A级最低,三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双变量Pearson直线相关检验结果显示,肝硬化患者血清CA125水平与HA、PCⅢ、LN、Ⅳ-C呈正相关(r>0,P<0.05)。结论:CA125与肝硬化肝纤维化指标呈正相关,能够准确反映肝硬化患者的肝纤维化进程,为疾病早期评估及预后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肝组织质量与肝血流动力学、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含量的关系。方法分别用彩超、放射免疫法及病理HE染色法检查100例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研究肝组织质量与肝血流动力学、肝纤维化指标及病理分期的关系。结果肝硬化患者肝质量越重,病理肝纤维化程度越明显,并随着肝质量的增加,肝血流减少;肝硬化患者肝组织不同质量的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HPCⅢ)和血清Ⅳ型胶原(CⅣ)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肝组织质量越重,血清HA、HPCⅢ和CⅣ含量越高;肝硬化患者肝组织质量与血清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r=0.5612,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肝组织质量与肝血流动力学、肝纤维化指标及病理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肝纤溶胶囊的临床研究.方法:用肝纤溶胶囊和甘利欣分别治疗病毒性肝炎,肝纤雏化患者88例和66例进行比较,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肽(HPCⅢ),透明质酸(HA),肝功能(ALT)、(TBiL),A/G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肝纤溶胶囊治疗前后患者对血清肝纤维指标HPCⅢ、HA,肝功能ALT、TBiL有明显下降,且A/G比值明显上升,与甘利欣对照组比较也同样有显著的差异.结论:肝纤溶胶囊治疗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可以有效地改善肝功能,减轻和压制肝纤雏化的发生、发展,有效地阻止肝硬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血清总胆红素与肝硬化病情预后及肝纤维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血清总胆红素(SB)变化与Child-pugh及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检测98例肝硬化患者的血清SB,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胶原(Ⅳ-C)及层黏蛋白(LN);计算Child-pugh记分。结果:随着Child-pugh分级的递增,血清PCⅢ、Ⅳ-C、HA及SB水平进级升高,C级与A级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清SB与PCⅢ、Ⅳ-C、LN及HA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SB升高与肝纤维化及Child-pugh分级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周福康  府兴明 《重庆医学》1993,22(5):257-259
本文测定167例各种慢性肝病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透明质酸(HA)与常规肝功能试验。结果:慢活肝和肝硬化各组血清PCⅢ和HA显著升高,在代偿性肝硬化组中PCⅢ的诊断敏感性显著高于HA,而白蛋白降低、A/G倒置和Y球蛋白升高的敏感性均低于30%。因此诊断肝纤维化和早期肝硬化,仅测常规肝功能试验可造成多数患者漏诊,测定血清PCⅢ和HA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黄海  任芳  吴一峰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24):2918-2920
目的:研究代偿与失代偿期肝硬化在不同因素下声像改变的特点,探讨超声检查和肝功能检测对肝硬化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21例疑为代偿与失代偿性肝硬化的乙型肝炎(乙肝)患者均经二维灰阶、彩色多普勒、血清肝功能检测后,以超声及肝功能检测结果对照分析,并定期复查。结果:(1)21例代偿与失代偿期肝硬化因病变结构及程度不同、某些病变引起的声学改变、因治疗使用药物不同以及饮食结构失调等因素而声像表现不一,造成对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判断困难。代偿与失代偿期肝硬化在某些因素影响下也可能出现误、漏诊的发生。(2)肝纤维化血清检测结果:早期肝功能正常时纤维化标志物测定各项指标无明显增高而出现假阴性;两对半阳性者是肝纤维化的主要病因。结论:超声检查与肝功能的检测是诊断肝硬化的重要手段,但两者各有不足,临床上应将两者有机结合、互为补充。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肝功能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8月成武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抗病毒、保肝等对症治疗,根据治疗结果和预后状况分为治疗成功组(400例)和治疗失败组(200例)。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及两组患者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及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水平。结果:治疗后,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移酶(CGT)、总胆红素(TBIL)、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HBV-DN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成功组ALT、AST、CGT、TBIL、HA、LN、PCⅢ、HBV-DNA水平均低于治疗失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功能检测可以有效评估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ALT、AST与GGT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CⅣ)的相关性。方法收集78例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血清,采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ALT和AST的水平,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肝纤维化标志物(HA、LN及CⅣ)水平。结果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和ALT、AST、GGT显著高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P〈O.01),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与ALT、AST、GGT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血清HA、LN及CⅣ作为肝硬化分期的指标,动态监测其变化很重要。肝纤维化指标联合肝功能检测有利于临床对丙型肝炎肝硬化演变的监测和治疗。  相似文献   

15.
血清HA,HPCⅢ,LN,RIA三项分析在各型肝病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凌 《海南医学》1998,(1):59-61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11例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HPCⅢ)、层粘蛋白(LN)含量。结果发现: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各肝病组血清HA、LN含量均明显升高,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急性肝炎组患者血清HPCⅢ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升高,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而慢性肝炎组和肝硬化组HPCⅢ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升高,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  相似文献   

16.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同时测定急、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病人113例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和透明质酸(HA)含量。与正常人比较,急、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血清PCⅢ和HA均显著升高(P<0.05),以慢活肝和肝硬化更为明显。血清PCⅢ含量与常规肝功能指标无相关性,而血清HA则呈正相关。在15例代偿性肝硬化中血清PCⅢ的阳性率(82.4%)高于HA(58.8%),而在30例失代偿性肝硬化中HA的阳性率(87.5%)反而高于PCⅢ(59.4%)。因此,血清PCⅢ对肝纤维化的诊断是有价值的,与HA联合检测,可互补不足,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17.
本组应用放免法检测60例正常人,84例肝硬化失代偿患者HA、HPCⅢ、TP、A/G、SALT。结果表明:肝硬化失代偿期HA、HPCⅢ有明显增高,与常规肝功SALT、TP、A/G有显著差异,HA与HPCⅢ升高幅度与肝储备功能Child一Pugh分级相一致,提示HA及HPCⅢ对判断肝纤维化程度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乙肝病毒(HBV)A1762T/G1764A变异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基因芯片方法对11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HBV A1762T/G1764A变异检测,分析A1762T/G1764A变异与临床类型、HBV-DNA、HBeAg及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ⅢP)、Ⅳ型胶原(CL-Ⅳ)、层粘蛋白(LN)的关系。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轻度、中度、重度及肝炎肝硬化中A1762T/G1764A变异率分别为43%、55%、61%、89%(P〈0.05);A1762T/G1764A变异组病人肝纤维化指标HA、PⅢP、CL-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HBV A1762T/G1764A变异与与疾病进展及肝纤维化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血清透明质酸与Ⅲ型前胶原对肝硬化诊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组应用放免法检测60例正常人,84例肝硬化失代偿患者HA、HPCⅢ、TP、A/G、SALT。结果表明:肝硬化失代偿期HA、HPCⅢ有明显增高,与常规肝功sALT、TP、A/G有显著差异,HA与HPCⅢ 升高幅度与肝储备功能Child-Pugh分级相一致,提示HA及HPCⅢ对判断肝纤维化程度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软肝煎穴位导入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研究.方法 120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60例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软肝煎穴位导入治疗.2组均治疗45天,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的变化,并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ALT,AST、TBIL、ALB、A/G、PTA)及血清肝纤维化指标(HA、LN、PC-Ⅲ、JV-C).结果 2组症状、体征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而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显著(P<0.05);治疗组肝功能及肝纤维化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软肝煎穴位导入治疗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有治疗作用,能够修复肝脏损伤,纠正蛋白质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