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儿童接种含A 群、C 群组分的国产脑膜炎球菌疫苗的免疫原性。方法 检索美国国 家医学图书馆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全文数据库等,筛选出有关含A 群、C 群组分的国产脑 膜炎球菌疫苗免疫原性的研究。以血清杀菌力试验(serumbactericidalactivity,SBA) 检测儿童接种1 剂 次或2剂次脑膜炎球菌疫苗的血清抗体阳转率(seroconversionrate,SR) 作为结局指标,采用R3.2.0软 件合并所有单个研究的SR 和对照研究的抗体阳转率率差(riskdifference,RD),按异质性判定标准选择 M H 法(maenszel haenszel)分析的固定效应模型结果和D L 法(dersimonian laird)分析的随机效应模型 结果。结果 纳入23篇文献,7篇为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meningococcalpolysaccharidevaccine,MPSV) 和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meningococcalpolysaccharide proteinconjugatevaccine,MPCV) 比较的对照 研究,其余均为非对照研究。2岁儿童接种2剂次MPSV 后A 群和C 群的SR 分别为78.54% 和62.82%。 2~15岁儿童接种1剂MPSV 后A 群和C 群的SR 分别为94.25%和94.71%;2岁儿童接种2剂次MPCV 后A 群和C 群的SR 分别为98.78%和98.44%;2~15岁儿童接种1剂次MPCV 后A 群和C 群的SR 分别 为98.54%和97.79%。在MPSV 和MPCV 比较研究中,2岁的儿童接种2剂次后A 群的抗体阳转率RD 为 0.19 (95%犆犐:0.03~0.35);2~15 岁接种1 剂次后A 群和C 群抗体阳转率RD 分别为0.05 (95%犆犐: -0.01~0.11)和0.06 (95%犆犐:-0.06~0.17)。结论 2岁儿童接种含A 群、C 群组分MPCV 的免疫 原性优于同组分的MPSV,含A 群、C 群组分的MPSV 和MPCV 均可在2~15岁儿童中产生良好的免疫 原性。 关键词: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脑膜炎球菌疫苗;免疫原性;血清抗体阳转;Meta分析 中图分类号:R1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7)07 0527 07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 了解舟山海岛地区孕早期妇女TORCH 感染状况,为有效预防TORCH 感染提供参考。方法  以2013年6月至2016年3月于舟山医院进行孕期检查的1972例孕早期妇女为试验对象。采用酶联免疫 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TORCH IgM 与TORCH IgG 抗体水平。结果 舟山海岛地区TORCH IgM 总阳性率为0.66%。99.95%的研究对象至少检出1项IgG 抗体阳性,以单纯疱疹病毒(herpessimplexvi rus,HSV)Ⅰ 型和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 阳性率最高, 均为94.52%。IgG 抗体分布以 HSVⅠ+CMV+RV 模式最多见。RV IgG、TOX IgG 抗体阳性率在各年龄段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 0.355、0.497,犘=0.551、0.481);HSVⅠ IgG、HSVⅡ IgG、CMV IgG 这三种病原体阳性率随着年龄增 大而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 趋势=7.809、35.343、11.726,犘=0.005、0.000、0.001)。结论 舟山 海岛地区孕早期妇女TORCH 感染情况不容忽视, 应加强孕妇对TORCH 危害认知的宣传工作, 将 TORCH 筛查作为孕前和孕早期常规检查项目,IgM 抗体和IgG 抗体同时检测很有必要,高龄孕妇更应加 以关注。 关键词:TORCH;感染;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G;抗体;孕早期 中图分类号:R1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7)09 0703 04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HBV感染孕妇血清HBVM与TORCH抗体阳性率。方法应用ELISA法筛查出93例HBV感染孕妇,并用PCR检测HBV-DNA。分娩时取脐血测弓形体(Tox)、风疹病毒(RV)、巨细胞病毒(CMV)、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Ⅱ)四种病原血清特异性IgM和风疹病毒IgG抗体。结果93例HBV感染孕妇中TORCH总感染率47.31%。单项抗体阳性率25.81%,7例为2项抗体阳性,2例3项抗体阳性。原发宫内感染以Tox最高(12.90%),CMV次之(6.45%),随后HSV-Ⅱ(5.38%),RV最低(3.23%)。孕妇HBsAg阳性组,PCRHBV-DNA阳性率76.92%,TORCH感染率61.54%。HBsAg阴性组,PCRHBV-DNA阳性率38.89%,TORCH感染率37.04%。结论脐血TORCH感染率与母血HBsAg、HBeAg、HBV-DNA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4、0.29、0.15)。乙肝感染孕妇TORCH的抗体筛查对优生优育是非常有用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山西地区原发性肝癌(PHC) 中丙型肝炎病毒(HCV) 和乙型肝炎病毒(HBV) 感染状况。方法 选择以山西省肿瘤医院为主的省级4 所医院PHC患者98 例,检测抗-HCV、HBsAg、抗- HBs、HBeAg、抗- HBe、抗- HBc、抗- HBcIgM 等指标,均采用ELISA 法进行测定。结果 PHC 组抗- HCV 阳性率8.16 % ,HBV 感染率68 .37%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阳性率( P<0 .05) 。两者的病因分值(ARP) 分别为94% 和91 % 。经1∶2 条件logistic 多元回归分析,抗- HCV、HBsAg 和抗- HBc 均作为独立的危险因素进入了回归方程,其OR值分别为55 .06、10 .18 和9.85 。叉生分析结果表明,抗- HCV和HBsAg 双阳性的OR值为61 .37,较两指标单一阳性的OR值明显为高,亦高于两者单独阳性的OR值之和。结论 HCV 和HBV 感染均是PHC发生的主要病原学因素。HCV感染在致肝癌作用中,是当地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HBV 仍是肝癌发生的主要因素。HBV和HCV双重感染对肝癌的发生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肺结核患者血清、肺泡灌洗液ATM检测的临床观察分析李兴文1王家翠2宋丰贵1黄宁玉1黄琛2赵健3应用免疫扩散法(RudialImmunoDifusicu,RID),测活动性结核标志物(ActiucTuberculosisMark,ATM)是鉴别和确诊结...  相似文献   

6.
广西吸毒成瘾者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及其分子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选择283名静脉吸毒者(IVDAs)和121名献血员(BDs)进行Anti-HCV、HCV血清基因型、HCV基因型和HCVcDNA序列的检测。结果表明,IVDAs和BDs的Anti-HCV检出率分别为91.17%和0.83%;IVDAs的HCV血清基因型为1型81.85%(221/270),2型1.48%(4/270),l+2型0.37%(1/270),不能定为1和/或2型16.30%(44/270);HCV基因型为1a型:28.6%(34/119);lb型:38.7%(46/119);2a型10.9%(13/l19);2b型14.3%(17/l19);3a型26.9%(32/119);3b型40.3%(48/119);6a型8.4%(10/119);6b型26.7%(31/119);其中14.3%的病例有4~5种不同基因亚型的混合感染现象。  相似文献   

7.
血液制品丙肝病毒与艾滋病毒检测   总被引:22,自引:12,他引:10  
目的了解1993~1995年度临床使用的新鲜冰冻血浆(FFP)和血液制品中艾滋病毒(HIV)、丙肝病毒(HCV)的感染情况。方法用ELISA、WB和PCR对110批FFP、人血丙种球蛋白、人血白蛋白检测了抗HCV、HCVRNA、抗HIV(1+2)、HIV-1RNA。结果所有血制品抗HCV的平均阳性率为19.1%,HCVRNA为17.3%;1993~1994年度FFP的抗HCVHCVRNA阳性率比1995年度高(30%、26%和0.5%);人血丙球的抗HCV和HCVRNA阳性率明显高于人血白蛋白(30%、20%和0.5%);89批抗HCV阴性血制品HCVRNA的阳性率为5.6%,所有血制品的抗HIV(1+2)和HIV-1RNA均阴性。结论1993~1995年度临床上所使用的血制品,特别是1993~1994年度的FFP,有传播HCV的危险,这与当时没有对所有供血者进行抗HCV筛检有关。  相似文献   

8.
选择283名静脉吸毒者(IVDAs)和121名献血员(BDS)进行Anti-HIV、HBsAg、Anti-HBs、Anti-HBc、Anti-HCV和Anti-HTLV-1的血清学检测。结果表明,283例IVDAs的Anti-HIV、HB-sAg、Anti-HBs、Anti-HBc、Anti-HCV和Anti-HTLV-1的检出率分别为0%、23.67%、44.17%、91.17%、97.17%和0%;121例BDs的上述6项指标分别为0%、11.57%、88.43%、65.29%、0.83%和0%。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预测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CHC)疗效的临床上适用、简便、易行的指标。方法:对采用干扰素(IFNα-1b)治疗32例CHC临床资料进行观察,包括治疗前后肝功能(ALT、SB、GGT)、抗-HCVOD水平、HCV基因型、HCVRNA、SIL-2R、β2-MG等,治疗结束时有效者为肝功能复常同时HCVRNA阴转,其余反应模式均为无效者。结果:HCV基因型为Ⅲ型患者疗效(5/10)明显高于Ⅱ型(2/19)(P<0.05),有效者治疗前血清抗—HCVOD明显低于无效者(P<0.05),治疗后有效者β2-MG升高水平(3.45±1.08)mg/L明显高于无效者(1.33±0.95)mg/L(P<0.05),而两者治疗前ALT、SB、GGT、IgM、β2-MG患者的年龄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感染HCV基因型,治疗前抗—HCVOD水平及治疗后β2-MG变化对预测IFN治疗CHC疗效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检测108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一DNA,在不同类型的HBV感染标志物(HBVM)的血清中结果有所不同:(1)在HBsAg、HBeAg和抗HBc阳性血清中,PCR阳性率86.11%(31/36);(2)在HBsAg、抗HBe和抗HBc阳性血清中,PCR阳性率55.88%(19/34);(3)在抗HBs、抗HBe和HBc阳性血清中,PCR阳性率为20%(2/10);(4)在抗HBe和抗HBc阳性血清中,PCR阳性率为25%(2/8);文中就PCR检测的结果及临床意义作了扼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11.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103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DNA,在不同类型的HBV感染标志物(HBVM)的血清中结果有所不同:(1)在HBsAg、HBeAg和抗HBc阳性血清中,PCR阳性率86.11%(31/36);(2)在HBsAg、抗HBe和抗HBc阳性血清中,PCR阳性率55.88%(19/34);(3)在抗HBe和HBc阳性血清  相似文献   

12.
活动性结核标志物′H—多肽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题研究是经免疫学途径直接检测人体感染结核菌的情况,为现代结核病的实验诊断、临床监测、流行病调查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检验指标。作者首先发现了一种仅存在于活动性结核病患者体液中的蛋白成份-活动性结核标志物(Active TuberculosisMTM)^1H-多肽并主之创立了独特的检测方法,经四年多临床19460例样本调查中确定了ATM临床价值。将ATM检测与OT皮试、酶联免疫ELISA、DNA探针、  相似文献   

13.
乙型肝炎病毒宫内传播危险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ELISA法对159例孕产妇及新生儿血分别检测HBsAg,HbeAg进行HBV宫内传播率的分析及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新生儿出生时HBsAg阳性者16例,HBV宫内传播率994%(16/159),HBsAg、HBeAg双阳性母亲宫内传播率1739%(16/69)。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将母血HBeAg阳性、性别、产后出血、产程及羊水污染选入模型(剔除P值为010),OR值(OR95%可信区间)分别为843(204—3476)、486(133—1738)、143(103—196)、112(100—125)及014(002—105)。  相似文献   

14.
应用逆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RT-nPCR)法检测柳州市7例散发性戊型肝炎病人急性期血清,6例HEVRNA阳性(85.8%)。对其中2份阳性PCR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定其核苷酸序列,并与HEV墨西哥株(M)、缅甸株(B)、中国流行株CH1.1进行比较。该2株HEV散发株与HEV(M)、HEV(B)、HEVCH1.1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80.8%、92.4%~92.7%、97.5%~97.7%。结论,该2株HEV散发株与HEV(B)和CH1.1为同一亚型。  相似文献   

15.
选择广西不同地市的肝病患者103例(AH8、CAH36、CPH36、LC7、HCC16)和献血员355例进行Anti-HCV阳性率、HCVSerotype和Genotype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结果表明:肝病患者Anti-HCV阳性12例(AH1/8。CAH2/36。CPH9/36。LCO/7、HCC0/16),阳性率为11.65%,明显高于同室检测兰州和南京肝病患者的Anti-HCV阳性率4.3%和4.2%(P<0.01);240例献血员中检出Anti-HCV阳性11例(4.58%),明显低于同室检测兰州献血员的Anti-HCV阳性率35.00%(P<0.01);本文两组的Anti-HCV阳性率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肝病患者组的HCVSerotpye1型、2型、1+2型和无法定为1和/或2型者分别为33.33%、0、0和66.67%;而献血员组的HCVSerotype分别为65.95%、1.10%、2.20%和30.77%。此外,肝病患者组的HCVGenotype均属lb型(50.00%)和lb混合型(50.00%);献血员组的HCVGenotype中la型、lb型、lb混合型和无法定为1和/或2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HBsAg阴性应招飞行学员中的HCV感染情况,对体检合格的434名HBsAg阴性健康应招飞行学员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的抗-HCV,对抗-HCV阳性血清用套式PCR法检测了HCV RNA。结果发现,抗-HCV阳性率为0.46%(2/434),在2例抗-HCV阳性者中,1例HCV RNA阳性。提示,为防止慢性HCV感染者进入航校,对入学前的飞行学员进行抗-HCV检测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用随机六聚寡核苷酸引物法,以同位素和地高辛(Digoxigenin)标记了HCMVAD169DNAHindⅢY片段(3.8Kb),以此为探针,采用DNA-DNA斑点杂交的方法,检测了321例城乡1~6岁学龄前儿童HCMV感染情况。结果表明,这些儿童中HCMV阳性率为45.8%;城市儿童为46.1%,农村45.5%。城市1~2岁组儿童的感染率高于3~6岁(X2=7.21,P<0.01)。而农村各年龄组无差别。对儿童HCMV检出情况作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影响儿童感染HCMV的主要因素为幼儿园环境、儿童年龄、喂养方式等。说明幼儿园是学龄前儿童获得HCMV感染的重要场所,而儿童的年龄,个人卫生习惯及喂养方式也是影响儿童感染HCMV的重要因素,表明人获得HCMV感染主要在幼年期。  相似文献   

18.
对262例确诊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清HBV-DNA,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HBV的五项标志。结果显示,HBsAg、HBeAg、抗-HBC同时阳性者,HBV-DNA的阳性率为97.06%,HBsAg、抗-HBe、抗-HBc同时阳性者,HBV-DNA的阳性率为89.47%,HBsAg、抗-HBc同时阳性者,HBV-DNA阳性率为81.82%。提示:PCR对HBV及其传染者的检测更敏感、直接。  相似文献   

19.
HBV、HCV感染与HCC发生关系的病因学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启东肝癌高发区的调查资料和血清检验资料,对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感染与原发性肝细胞型肿癌(HCC)的关系进行了病因学研究。结果显示:110例HCC中,HBV、HCV的流行率分别为85.45%和17.27%,显著高于对照的50.45%和4.09%,单因素及多元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均显示HBV感染指标HBsAg、Pre─S2蛋白和HCV感染指标抗-HCV为HCC的重要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0.22、2.96和2.68,饮茶为唯一的保护因素,OR值为0.36.HBV与HCV同时感染引起HCC发生的OR值校高为6.48,HBV、HCV分别感染的OR值相似,分别为3.90和3.89,但由于启东人群HBV的感染率较高,其引起HCC的归因危险度最高,为启东HCC的首要病因,HCV也有相当的病因作用,此外尚有ll.82%的病例可能由其它环境或遗传因素引起。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十年前河南地区302名献血员的丙型肝炎病毒(HCV)血清学指标进行了回顾性调查,结果抗-HCV、抗-HCV-IgM和HCVRNA检出阳性者分别为3例、1例、1例,阳性率各为0.99%、0.33%和0.33%。男女献血员抗-HCV检出率分别为1.10%和0.83%,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其中1例抗-HCV-IgM、HCVRNA均阳性,而抗-HCV阴性,故HCV总感染率为1.32%。结果显示,十年前河南地区献血员与一般人群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相似,感染率很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