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8 毫秒
1.
《陕西医学杂志》2017,(9):1213-1214
目的:探讨单纯外侧锁定钢板固定和双切口双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双髁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胫骨平台双髁骨折患者64例均分为两组,A组行单纯外侧锁定钢板固定治疗,B组行双切口双钢板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治疗总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骨愈合时间、负重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膝关节锻练时间明显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感染及膝关节僵直、胫骨平台内翻角(TPA)和后倾角(PSA)并发症发生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外侧锁定钢板固定和双切口双钢板固定方式对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均有良好作用,单纯外侧锁定钢板固定方式治疗后患者骨愈合时间、负重时间、住院时间短,但切口感染及膝关节僵直、成角畸形等并发症发生率高,双切口双钢板固定方式固定牢固,患者可行早期膝关节功能康复锻炼,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是治疗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的良好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并植骨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共选择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于本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组,两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钢板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并植骨治疗,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及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完全负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90.0%显著高于对照组70.0%,P<0.05.结论: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并植骨方法利于加快骨折愈合,进一步改善膝关节功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3.
李林  何久圣  陈楚鹰 《当代医学》2021,27(16):146-147
目的 探究锁定钢板内固定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及骨折愈合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5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每组25例.参照组采用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实验组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术后4、8、12个月的膝关节功能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开始下地负重锻炼时间及平均骨折愈合时间.结果 术后4、8、12个月,实验组膝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00%,明显低于参照组的4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开始下地负重锻炼时间、平均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较为理想,有利于膝关节各项功能的恢复,提高骨折愈合率,减少并发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双钢板固定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7月~2012年6月在我院骨科治疗的102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观察组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用双钢板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及完全负重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和双钢板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治疗效果均确切有效,但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骨折愈合时间及完全负重时间明显少于双钢板固定治疗,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邢建辉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7):119-120,F0003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加重建钢板治疗Schatzker 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对26例闭合性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行膝前纵行切口下复位并予锁定钢板加重建钢板植骨内固定术。结果2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7个月~2年(平均13个月)。26例骨折均获得骨陛愈合。按照Rasmussen评分标准评价膝关节功能,优16例,良7例,可3例,优良率88.5%。结论锁定钢板结合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能降低软组织损伤的并发症,固定牢固、稳定,并遵循尽早解放膝关节的原则,有利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锁定钢板加重建钢板是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及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市骨科医院82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41例。观察组实施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取普通钢板加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情况;术后进行1 a随访,比较两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术后1 a随访显示,观察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0.24%(37/41)]高于对照组[70.73%(2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提升患者膝关节功能,促进其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7.
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晏林  吴雷 《重庆医学》2012,41(30):3169-3170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8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骨折类型按Schatzker分型,Ⅳ型15例,Ⅴ型11例,Ⅵ型12例。观察组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钢板加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膝关节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负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2个月时膝关节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具有愈合快、膝关节恢复好等特点,是一种较佳的内固定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刘勇  邸鸿强  孙炜 《铁道医学》2013,(11):860-862
目的:探讨双钢板固定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选取2009年7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骨科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病人共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双钢板固定治疗组)51例和观察组(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组)51例,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统计学分析显示,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及完全负重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缩短(P〈0.05)。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和双钢板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疗效确切,但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骨折愈合时间及完全负重时间比双钢板固定治疗明显更短,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分型Ⅴ、Ⅵ型)28例的疗效。方法应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28例,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骨折愈合时间,术后1年参考Merchant标准对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估。结果患者骨折均愈合,4例患者出现创伤性关节炎,2例患者出现关节僵硬,按Merchant评分标准优14例,良9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为82%。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具有固定牢靠、骨折愈合好、并发症较少、关节功能恢复较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锁定钢板内固定并植骨用于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共43例,均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并植骨治疗。结果本组病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3~28个月(平均12.9个月),X线片显示3—6个月内所有骨折均骨性愈合,依据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65.1%(28/43),良25.6%(11/43),可9.3%(4/43),优良率为90.7%。随访期间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在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方面,锁定钢板内固定并植骨具有微创、骨折愈合时间短、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I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0年1月∽2013年3月在我院接受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32例设为观察组,将同期在我院接受暴露双钢板治疗的患者34例设为对照组,手术结束后观察2组患者的预后情况,术后随访2组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少、骨折愈合速度快、负重时间短,比较差异显著(P<0.05);术后1年的随访显示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1.2%和75.0%,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能够促进骨折的愈合和术后的恢复,利于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改善。  相似文献   

12.
戚学政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6):155-156
目的 探讨分析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2009年10月~2012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中选取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均根据患者病情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术后观察组患者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普通钢板固定治疗.将两组患者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术后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较普通钢板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好,显著缩短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骨折恢复快,明显改善膝关节功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在临床普遍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3.
梁立伟 《医学综述》2014,(24):4596-4597
目的分析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价值及优越性。方法选取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保定市恒兴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35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锁定钢板内固定组(19例)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锁定钢板内固定+关节恢复器(CPM)组(16例)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并伴有CPM训练。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治疗后的效果。结果术后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0.6个月。锁定钢板内固定+CPM组在进行手术后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显著高于锁定钢板内固定组(93.7%vs 63.16%)(P<0.05);锁定钢板内固定+CPM组胫骨平台后倾角为(5.6±0.8)°,高于锁定钢板内固定组的(4.7±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锁定钢板内固定的方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具有手术效果好、术后恢复快以及并发症较少等优点,可以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再结合CPM康复训练,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高笛 《中原医刊》2014,(4):54-57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术与开放性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需要手术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Ⅰ~Ⅳ型)患者72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微创组(37例)采用关节镜下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对照组(35例)采用开放性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并发症及膝关节功能优良率。结果微创组的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1),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H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4.8572,P〈0.05),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5.7312,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关节镜下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SchatzkerⅠ~Ⅳ型胫骨平台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固定可靠、骨折愈合时间短、膝关节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能同时发现和处理关节内并发症等优点,效果较切开复位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解剖型支持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01—2014—01期间我院骨科收治的5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普通钢板固定,观察组采用解剖型支持锁定钢板固定,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手术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8.5%,对照组患者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73.1%,观察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完全负重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剖型支持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效果显著,与普通钢板比较,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愈合快等特点,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价值及优越性。方法:选取2007年12月~2010年12月在我科经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34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我科采用普通暴露双钢板治疗的3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1.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观察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负重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0.05)。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具有手术效果好、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诸多优点,是目前治疗复杂胫骨平台的一种较佳手术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复杂胫骨平台骨折40例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采用标准双钢板技术固定及外侧胫骨近端锁定钢板结合内侧拉力螺钉固定,两组各20例,术后随访并比较两种方法临床效果。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18个月,术后X片:均对位对线满意,A组切口表浅感染及愈合延迟4例,切口皮肤坏死钢板部分外露1例,B组表浅感染1例,无深部感染;平均住院时间A组25.2d,B组18d;平均手术时间A组130±5.6min,B组100±4.5min,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两组均无关节面塌陷及复位丢失,无骨折畸形愈合;A、B两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固定技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均可获得良好复位及足够强度固定。锁定钢板固定技术与双钢板固定技术相比,切口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拆线时间较早并能较早开始CPM机锻炼,更有助于病人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年,观察组总有效率、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和12个月膝关节活动度、胫骨平台内翻角(TPA)和后倾角(PA)度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对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较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采用普通解剖钢板和锁定钢板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7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锁定钢板治疗的35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普通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的35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患肢完全负重时间、胫骨平台内翻角(TPA)和后倾角(PA)变化、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和优良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①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患肢完全负重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②两组术后当天、3个月和12个月的TPA和P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③两组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和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与普通解剖钢板临床疗效相比,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解剖钢板、锁定钢板和双切口双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将129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分为A、B、C三组,每组各43例。A组选用解剖钢板方法,B组选用双切口双钢板方法。C组选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方法。术后比较各组患者胫骨平台内翻角(TPA)、后倾角(PA),以及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评分(HSS)、骨折愈合时间。结果三组患者术后1d、9个月、15个月TPA、PA比较,术后患膝关节活动度、术后15个月HSS值、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剖钢板、锁定钢板和双切口双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稳定性和疗效基本相当,在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时.可参照医疗技术水平、术者手术经验、患者经济承受能力和意愿等因素来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