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观察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并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90例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并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联合治疗组口服稳心颗粒和胺碘酮片;稳心颗粒组口服稳心颗粒;胺碘酮组口服胺碘酮片.3组治疗时间为4周,分别观察治疗前后动态心电图和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 联合治疗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93.3%,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96.7%;稳心颗粒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66.7%,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76.7%;胺碘酮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66.3%,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80.0%.联合用药组临床症状疗效、心电图疗效,与稳心颗粒组和胺碘酮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稳心颗粒联用胺碘酮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并室性早搏的效果比单用稳心颗粒和胺碘酮明显增高,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小剂量胺碘酮治疗扩张性心肌病伴发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和预防心脏性猝死的疗效。方法 扩张性心肌病患者65例,分为小剂量胺碘酮治疗组(n=33)及对照组(n=32),基础治疗用利尿药、强心苷、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及硝酸酯,随访12个月,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心功能指数,动态心电图监测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和猝死率,进行两组病例比较。结果 治疗12个月后,两组心功能指数均较治疗前改善,小剂量胺碘酮治疗组患者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两组猝死率没有明显区别。结论 小剂量胺碘酮对于改善心功能和治疗扩张性心肌病患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有效.可减少新发室性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3.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多数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患者无症状或仅轻度症状,可不治疗或仅予药物治疗。对5%伴中、重度症状的患者,如药物治疗无效可予介入治疗,包括经主动脉途径的室间隔心肌切开-切除术、经皮经腔间隔心肌消融术及永入性双腔起搏器治疗等,以降低LVOTG并缓解症状。对伴发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等猝死高危者或心搏骤停后复苏者应予胺碘酮和(或)ICD作心脏性猝死的一级或二级预防。对伴明显左心房增大的HOCM者应予抗菌素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匹维溴胺联合贝飞达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并且与单用匹维澳胺和贝飞达作对照。方法将90例肠易激综合征病人随机分为匹维澳胺治疗组,贝飞达治疗组和匹维溴鞍联用贝飞达治疗组进行临床观察。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匹维溴胺治疗组(P〈0.05)和贝飞达治疗组(P〈0.01)。结论匹维溴胺和贝飞达联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胺碘酮与心肌缺血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胺碘酮为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同时治疗心肌缺血也有良好的疗效。本文就近年来胺碘酮在心肌缺血时能量代谢,脂质代谢,心脏血流动力学,心律失常及临床相关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6.
于平  侯传启 《山东医药》1996,36(2):19-19
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23例疗效观察枣庄矿务局枣庄医院(277001)于平枣庄市立医院侯传启,赵强1993~1995年,我们应用辅酶Q10和卡托普利治疗23例扩张型心肌病,取得了显著效果。23例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均为住院病人,男15例、女8例,年龄21~...  相似文献   

7.
目的浅析在心衰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疾病的治疗中采用胺碘酮的可行性。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纳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心衰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110例入组。取其中55例作常规组,予以常规治疗干预;另55例作胺碘酮组,基于上述常规组治疗基础,联合注射用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最终疗效差异。结果胺碘酮组治疗后疗效收益、心率(HR)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之常规组呈优势表达,均P0.05;两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对比,P0.05。结论推荐在心衰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的对症治疗中采用胺碘酮联合常规治疗,可获进一步疗效收益。  相似文献   

8.
沙立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有较好疗效,多数学者认为沙立度胺治疗MM与其抗血管作用有关,但其确切的机制仍不清楚。为此,我们观察了沙立度胺单药治疗难治或复发MM(RRMM)的疗效,并同时测定了治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和骨髓微血管密度(MVD)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胺碘酮在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量临床研究发现胺碘酮在治疗和预防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上疗效肯定,因此正确认识和评价胺碘酮对心律失常治疗的研究有重要意义.现就胺碘酮的作用机理、应用现状和不良反应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0.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心律失常方面的研究情况,HCM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很高,与猝死、晕厥和心功能的下降有关,它的发生有其病理学和电生理基础,对HCM患者抗心律失常治疗最有效的药物是胺碘酮。  相似文献   

11.
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重度扩张型心肌病多形室速1例浙江绍兴市人民医院,绍兴312000谢培怡,房溶娟胺碘酮作为Ⅲ类抗心律失常药已被人们所熟悉,但在多种药物抢救无效而又威胁生命的顽固性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尝试不多。最近我院应用法国产胺碘酮(cordarone)...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匹维溴胺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的临床疗效以及对回盲部肥大细胞脱粒的影响,探讨其治疗腹泻型IBS的可能机制。方法应用匹维溴胺治疗符合入选标准的IBS患者48例,观察其对腹泻型患者的疗效,并以便秘型患者作对照,同时检测治疗前后IBS患者回盲部脱颗粒肥大细胞的数目变化。结果匹维溴胺治疗腹泻型IBS疗效明显,治疗前后腹泻型IBS患者脱颗粒肥大细胞数目有显著变化。结论匹维溴胺治疗腹泻型IBS有效,可能与抑制了肥大细胞的脱粒有关。  相似文献   

13.
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丙炔苯丙胺具有广泛的生化作用,在治疗神经系统变性病方面已取得了肯定疗效。其潜在的神经保护作用今后进一步开展的临床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文对其代谢,生化作用,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现状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病例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近年报道较多,国内对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亦有不少论述,但对本病的心电图分析报道尚少。现将近年来确诊的72例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心电图改变作一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和结果1.1临床资料本组72例均为住院患者,全部病例均经过详细询...  相似文献   

15.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临床特点和诊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治过程。方法:5例慢性房性心动过速伴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患者服用胺碘酮治疗,对比治疗前后的心率、心脏大小和心功能变化。结果:胺碘酮治疗后,5例患者转复为窦性心律,平均心室率由166.0±18.0降至80.4±9.6次/分(P<0.01),左心室舒张末径和心胸比率均显著性减少(63.70±7.10比52.50±6.10mm,和0.56±0.05比0.50±0.03,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则提高101%(P<0.01),随访2年,患者的心脏功能进一步改善。结论:慢性心动过速可成为心脏扩大和心功能不全的原发病因,控制心室率后心脏功能可完全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6.
血管生成与恶性血液病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血管生成与恶性血液病的关系近年备受关注。本文就血管生成的定义,恶性血液病骨髓血管生成程度,血管生成与恶性血液病的发生发展、疾病活动性、生存期及临床疗效间的关系,具抗血管生成作用的药物沙利度胺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临床疗效作一综述,提出抗血管生成疗法有望成为恶性血液病的一种新型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7.
扩张型心肌病抗肽抗体及免疫治疗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依据心肌线粒体腺苷酸转位酶(ANT)的氨基酸序列合成了一个11肽,用间接微固相放射免疫法检测了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IDC)患者的抗ANT抗体。发现用此多肽和天然ANT作抗原,检测的抗体结果符合率达94%,且相关性良好。48例IDC患者抗ANT抗体阳性15例,阳性率为31%;抗体阳性患者的心力衰竭病程多短于1年;风湿性心脏病、缺血性心脏病及健康对照者均未发现此种抗体。对抗ANT抗体阳性的15例患者,短程(6周)应用强的松治疗,11例好转,4例稳定,疗效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毒副作用。表明:人工合成ANT抗原11肽可替代制备困难的天然ANT,在IDC病因及发病机理研究、临床诊断、指导免疫治疗上具有重要价值。短程应用免疫抑制剂强的松治疗IDC疗效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静脉用胺碘酮致严重肝功能损害一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胺碘酮是一个广谱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临床上胺碘酮致严重肝功能损害较少见。现报道扩张性心肌病患者静脉用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所致严重肝功能损害,经联合护肝治疗后室速消失、肝功能恢复的1例病例。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9.
环磷腺苷葡胺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环磷腺苷葡胺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77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环磷腺苷葡胺静脉滴注,疗程1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环磷腺苷葡胺治疗各种心血管病引起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有明显疗效,近期疗效好,副作用少,其远期疗效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心可舒与胺碘酮联合治疗对器质性心脏病的房颤的疗效。方法将93例房颤患者采取随机双盲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胺碘酮治疗,治疗组予心可舒加胺碘酮治疗。结果治疗纽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为82.9%,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O.05)。结论心可舒与碘酮联合治疗与单用胺碘酮相比,更能安全有效地控制房颤,并能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