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4 毫秒
1.
降钙素原(PCT)是降钙素的前体肽,是近年来发现全身严重感染性疾病的标志物,在细菌所致炎症或感染性疾病中可特异性升高。尤其对败血症、脓毒症、全身严重细菌感染、细菌性与非细菌性的鉴别及其他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中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及预测疾病的预后方面有重要的作用。与其他传统实验室指标相比,在诊断细菌感染性疾病中PCT有更好的特异性,是一个非常有应用价值的诊断感染状态的微生物学指标。PCT在多种感染性疾病的早期快速诊断、鉴别诊断、病程监测、指导用药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检测方法发展迅速,可进行快速定性或准确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测定在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胶体金测定法对40例细菌感染者组(18例重症感染,22例一般感染)和30例病毒感染者(病毒感染组)分别进行PCT检测,同时与3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进行PCT水平比较。结果以0.5μg/L为阳性阈值,细菌感染组PCT阳性率为92.5%(37/40),病毒感染组PCT阳性率为13.3%(4/3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症感染组、一般感染组及对照组PCT水平分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PCT水平检测可用于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及其与病毒感染性疾病的鉴别诊断,且PCT水平对判断病情轻重及患者预后有很好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降钙素原(PCT)在儿科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在儿科感染性疾病诊断中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夹心免疫发光测量法来测定患儿血浆(或血清)PCT.结果:以PCT值间互为比较得出结论,PCT值越高感染越重,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只提示感染严重程度.结论:PCT可作为儿科严重感染及败血症时一个新生的重要诊断参数和指标,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其也有助于临床鉴别感染性疾病与非感染性疾病、细菌感染与病毒及结核感染、局部轻症感染与全身重症感染.此外,通过监测PCT还能指导抗生素的临床使用,避免临床滥用抗生素以及盲目换用高档抗生素,在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中提供了较好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在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召陵区人民医院收治的细菌感染组61例、非细菌感染组39例,和健康对照组(健康体检人员)30例分别进行血清PCT、CRP水平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与非细菌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相比,细菌感染组血清PCT和CRP浓度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细菌感染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血清PCT和CRP浓度轻度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和CRP联合检测可作为细菌感染性疾病早期鉴别诊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细菌感染性疾病儿童WBC、PCT、CRP、SAA和血清IL-6均异常增加,PCT和CRP作为重症细菌感染诊断的灵敏指标。SAA针对病毒性感染的鉴别,都可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减少不必要的抗生素治疗。  相似文献   

6.
张丽华  吴炽勇  吴浩峰 《吉林医学》2014,(21):4659-4660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感染性疾病患儿98例进行PCT、CRP水平的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全部病例于入院治疗前使用药物前测定血清PCT、CRP水平。结果:降钙素原是用于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检测的一项重要指标,可以提高临床诊断的正确率。其是判断细菌感染非细菌感染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理想的生物学指标,较CRP在判断早期是否存在细菌感染更有价值。结论:PCT检查在儿童合理应用抗生素中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析联合使用降钙素元(PCT)和c反应蛋白(CRP)检测法对早期细菌感染性疾病进行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7月~2014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243例患者分为细菌感染组(97例)、病毒感染组(86例)和无感染组(60例),对这三组患者均进行PCT和CRP检测。结果:检测结束后,细菌感染组患者血清中的PCT、CRP水平显著高于病毒感染组和无感染组的患者,组间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联合使用PCT和CRP检测法对早期细菌感染性疾病进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3.5%和94.6%,显著优于单独使用这两种检测方法进行诊断的效果,组间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联合使用PCT和CRP检测法对早期细菌感染性疾病进行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此诊断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 (PCT)检测在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分析血清PCT水平与病毒或细菌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半定量固相免疫测定法测定 3 5 6例各种感染性疾病患者血清中的PCT水平。结果 :以血清PCT≥ 0 5 μg·L-1以上为阳性标准 ,并结合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 (SIRS)参数 ,其对细菌感染 (含立克次体病 )诊断的敏感性为 98 7% ,特异性为 72 0 % ,阳性预测值为 49 4% ,阴性预测值为 99 5 % ,阳性拟然比为 3 5 3 ,阴性拟然比为 0 0 18,诊断符合率为 77 80 %。血清PCT阳性患者SIR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血清PCT阴性患者 (P <0 0 1) ,5例死亡患者血清PCT均阳性。结论 :血清PCT半定量检测可用于细菌与病毒感染的鉴别诊断 ,结合SIRS参数可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并为抗生素的使用提供可靠依据 ;PCT水平的高低反映了病情的轻重 ,可作为评估病情、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利用胶体金比色法检测标本中降钙素原(PCT)诊断儿科感染性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疑似感染性发热患儿入院时采用半定量胶体金法测定标本中PCT,并同期检测患者标本中C反映蛋白(CRP)、白细胞(WBC)、血沉(ESR),然后追踪该患儿临床表现及其他辅诊资料;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对比PCT检测结果与其他检测结果,临床确诊感染类型以及临床最终诊断结果间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胶体金法检测PCT与CRP、ESR、WBC检测对于儿童细菌感染的鉴别诊断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胶体金法检测PCT对于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及抗干扰能力;胶体金法检测PCT诊断儿童细菌感染与临床确诊结果比较相符性较好.结论:利用胶体金法检测PCT对于儿童细菌感染具有较好的检测效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细菌感染性疾病、非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的水平与临床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将179例住院患儿分为细菌感染组97例、病毒感染组59例和非感染组23例,比较3组患儿血清PCT水平变化。将细菌感染组中符合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诊断标准者52例进行危重病例评分(PCIS),观察患儿PCT水平与临床感染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细菌感染组PCT水平均高于病毒感染组和非感染组(P0.01);以0.5 ng/ml为临界值,PCT对于诊断细菌感染的灵敏度为80.41%,特异度为82.93%;以2.0 ng/ml为临界值,PCT对于诊断细菌感染的灵敏度为30.93%,特异度为98.78%。PCIS评分与PCT水平呈负相关关系,与临床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PCT可以早期鉴别细菌与非细菌感染,指导抗生素合理使用,同时可以预警全身严重感染,指导临床治疗,判断疾病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 PCT)和C反应蛋白( CRP)对粒细胞缺乏患者合并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应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采集并分析2013年7月~2014年7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血液科收治的132例粒细胞缺乏患者,入院第2天、第4天、第6天、第8天、第10天测定PCT、CRP水平动态变化。结果入院第2天,细菌感染组PCT和CRP测定值及阳性数均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其中PCT诊断细菌感染的敏感度为98.7%,特异性为98.2%,阳性预测值为98.7%,阴性预测值为98.2%,约登指数为0.969;与CRP的各项评价指标相比,PCT具有更佳的敏感度、特异性及准确率。细菌感染组经给予抗生素治疗,入院第6天PCT水平明显下降者,疗效佳,部分PCT无明显下降者,经调整抗生素治疗后,第8天、第10天PCT明显下降,治疗有效。 CRP无法提示感染类型,对疗效判断敏感度差。结论在粒细胞缺乏合并细菌感染的患者中,PCT比CRP具有更佳的敏感度、特异性,其鉴别诊断价值更高;通过检测PCT可及时了解患者感染程度、指导抗生素应用、调整治疗时间、判断疾病预后。  相似文献   

12.
 脓毒症是指机体对感染的反应失调而导致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并可导致脓毒性休克(脓毒症合并出现严重的循环障碍和细胞代谢紊乱),其死亡风险较单纯脓毒症显著升高,已成为全球人类十大死因之一,且为重症监护室患者常见并发症和死亡原因。因此,对脓毒症的早期鉴别诊断、合理抗生素治疗是决定患者预后的关键。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是降钙素的前体物质,在健康人血中浓度很低。当全身性细菌感染时,血中PCT水平迅速升高,且其升高程度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这一特点使得PCT可作为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诊断的血清标志物之一,并较传统血清标志物(C反应蛋白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而动态监测PCT水平可反映机体对抗生素治疗的敏感性,并进一步指导抗生素治疗的疗程。本文总结了PCT在早期诊断脓毒症和指导抗生素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PCT可以作为早期诊断脓毒症的良好指标,并可用于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进一步指导抗生素治疗、减少抗生素耐药与缩短疗程。单一的PCT指标在检测准确性和应用范围上仍有一定局限,PCT与其他生物标志物组合作为更可靠的诊断和治疗指标是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检测(PCT)在儿科呼吸道感染中的诊断价值,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将8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分为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每组40例,测定所有患儿的血清PCT水平,PCT检测阳性患儿给予抗生素治疗。结果细菌感染组PCT检测阳性率高于病毒感染组(x^2=45.112,P〈0.05);细菌感染组PCT检测值高于病毒感染组(t=22.641,P〈0.05);38例PCT检测阳性患儿抗生素治疗有效率为86.8%。结论血清PCT是儿科早期判断呼吸道细菌感染的敏感指标,并为儿科医生早期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对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诊断价值,为疾病诊断以及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分别收集10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标本,其中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各50,并与50例健康体检儿童进行对照,采用相关检测方法对PCT、hs-CRP、IL-6等指标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细菌感染组血清PCT、hs-CRP与IL-6水平明显比病毒感染组与对照组都要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病毒感染组PCT、hs-CRP与IL-6水平正常或轻度升高,与健康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CT、hs-CRP与IL-6水平对诊断细菌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断价值以PCT最高.结论:血清PCT与hs-CRP、IL-6相比较,血清PCT对小儿细菌性急性上呼感染肺炎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这对于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早期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降钙素原(procalcition,PCT)与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联合检测对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及病情评估的价值。方法:选择2008-2010年入院的60例细菌性感染的新生儿,分为重症感染组32例和局部感染组28例,检测患儿血清PCT、CRP的含量及动态变化,并与30例非感染组进行比较。结果:重症感染组血清PCT、CRP浓度平均值分别为25.3μg/L和24.3mg/L;局部感染组血清PCT、CRP浓度平均值分别为3.5μg/L和15mg/L,与非感染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经有效的抗菌治疗后,细菌感染组患儿的PCT、CRP浓度均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CT的敏感性和CRP相似(93.3%),PCT的特异性(83.3%)高于CRP(63.3%)。结论:PCT、CRP联合检测对新生儿细菌性感染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PCT的特异性要优于CRP,动态检测PCT水平有助于评估治疗效果,协助判断疾病的转归。  相似文献   

16.
刘海华  陶晓根 《安徽医学》2015,36(11):1342-1345
目的:研究重症患者抗感染治疗前及过程中血清降钙素原(PCT)、C 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计数(WBC)的变化对指导抗菌药物的选择和疗效判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200例住院患者,在明确感染的前提下结合细菌培养结果分为细菌感染组130例和非感染组70例,对其进行血清 PCT、CRP 和 WBC 检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过程中 PCT、CRP 及 WBC 计数之间的差别,并计算 PCT、CRP 和 WBC 诊断细菌感染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细菌感染组患者 PCT 和CRP 检测值高于非感染组患者( P <0.05),而 WBC 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PCT 升高诊断细菌感染的敏感性(95.4%)和特异性(91.4%)要高于 CRP 和 WBC(P <0.05);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革兰阴性菌(G -菌)感染组患者的 PCT 高于革兰阳性菌(G +菌)感染组(P <0.05)。抗菌药物治疗后,PCT 水平下降幅度较 CRP 大(P <0.05),WBC 变化幅度较小(P <0.05)。结论 PCT 可作为感染性疾病初步诊断的指标之一,并可用于初步判断病原体及指导判断抗菌药物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在结缔组织病所致间质性肺病合并肺部感染早期预测作用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5月我院确诊结缔组织病所致间质性肺病伴发热患者120例,其中痰培养阳性、痰培养阴性但胸部CT有典型影像学改变且对规范抗生素治疗有效归为细菌感染组(n=80),其余患者归为非细菌感染组(n=40),两组都进行了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的检测,同时进行了常规白细胞(WBC)水平和中性粒细胞百分率(N)的检测。结果:细菌感染组的血清CRP与PCT值明显高与非细菌感染组,而两组的WBC与N含量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RP与PCT水平与结缔组织病所致间质性肺病患者细菌感染的发生具有正向相关性。CRP与PCT诊断结缔组织病所致间质性肺病发生细菌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明显高于WBC与N,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降钙素原对间质性肺病合并感染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能早期、特异、敏感地鉴别细菌感染与非细菌感染,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作为一种系统性炎症介质,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新型炎症标志物之一。在临床应用中,相较于WBC、IL-6、CRP等生物学指标,PCT拥有相对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能够更有效的区别细菌感染和其他炎症过程。PCT不仅是筛查感染性疾病的良好指标,而且PCT在病毒感染、细菌感染(G+菌及G-菌)、真菌感染或是其他非典型病原菌感染中的浓度有所差异,故也是鉴别不同病原菌感染的有效指标。PCT起始浓度对于启用抗生素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而在整个治疗过程中PCT的监测管理对于是否继续使用或是停用抗生素也尤为重要,血中PCT的动态变化对于评估疾病感染的严重程度及预后、判断疗效等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PCT指导抗生素的治疗可减少抗生素使用疗程、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及降低住院费用,从而在整体上减少抗生素耐药率的发生、减少社会成本和增加社会效益。虽然目前对于PCT的研究很多,但是在不同的研究中,由于PCT检测手段不同、实验设计不同、选择偏移等的存在,对于鉴别感染类型、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临界值难以统一界定。而PCT对于指导抗生素治疗的成本-效益评估缺乏大样本以及强有力的证据支持,故仍需进一步探讨研究。本文就降钙素原在临床感染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采用C反应蛋白(CRP)联合降钙素原(PCT)针对早期感染性疾病进行预测,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5月就诊的120例疑似感染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感染类别分为细菌感染组、非细菌感染组、对照组;感染组分为全身感染组与局部感染组;采用ELISA免疫法和比浊法测定所有患者的PCT及CRP水平。结果将PCT阈值设定为0.5ng/ml预测感染的敏感性为70.5%,特异性83.2%,阳性预测值83.2%,阴性预测值29.4%;CRP阈值设定为5mg/L时,敏感性为76.5%,特异性66.9%,阳性预测值83.3%,阴性预测值38.5%;全身感染组PCT水平显著高于局部感染组(P〈0.05);细菌感染组PCT水平显著高于非细菌感染组(P〈0.05),各组间CRP水平无显著差异性(P〉0.05),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CRP和PCT均可以用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它们的水平可能同感染的发生存在一定相关性,在感染性疾病的早期预测中将两者联合检测结果更为可靠,具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