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临床科室一般均设有抢救车,为了保证抢救工作及时、顺利地进行,要求车内的物品、药品、器械做到时刻处于备用状态,即定点放置、定量供应、性能良好、处于有效期内。于雪松等[1]提出在抢救车上贴“封条”的方法,对于抢救病人机会多、抢救车使用频率高的急诊等科室仍不能有效节约  相似文献   

2.
病区抢救车管理方法改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临床科室一般均设有抢救车以供抢救急、危患者时使用。为了保证抢救工作及时顺利地进行,要求车内的物品、药品、器械做到时刻处于备用状态,即定点放置、定量供应、性能良好、处在有效期内。我院护理部的要求是:护士班班查对数量、质量及有效期并签名,护士长每周查对1次并签名。我科的常规做法是:班班进行交接、清点、检查并签名。抢救车中常备有47种无菌物品,计200余件,采用常规的清点方法既浪费时间,又很难保证质量,往往只注重了物品的数量,而忽视了有效期。为此,我们结合实际工作中的体会,改进了抢救车物品有效期的管理办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正抢救车是供抢救危重病人时使用,保证抢救工作能及时顺利进行,是各个科室必备的抢救器材。抢救车的管理是医院急救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在对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中具有及时、准确、方便、易取的特点。抢救药品、物品确保在有效期内,是抢救病人的首要保证之一。这就要求护士定期对抢救药品、物品进行检查。传统的检查方法是每班把所有的抢救药品、物品逐个逐项进行检查。因检查程序繁琐,工作量大,耗时长,容易流于形式,护士每天清点药品时接触摩擦而导致针剂及物品  相似文献   

4.
适用于封存式管理的抢救车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0年于雪松等[1]借鉴香港各医院管理经验,提出了封存式管理抢救车的方法,即抢救车备用时,每周检查一次抢救车内各种药品、物品,然后贴上封条,注明有效期、签名,护士交接班时查看封条是否完整,有无过期即可.  相似文献   

5.
韩慧  沈丽娟  邹晓月  周勤学   《护理与康复》2016,15(12):1203-1205
正抢救车是存放抢救药品、物品的专用车,具有及时、便捷、易取的特点。随着医院管理的规范要求,抢救车已经成为每个护理单元及医技科室必备的急救设备之一,为了保证抢救工作能及时顺利进行,要求车内的急救药品、物品、器械的完好率达100%,并在有效期内。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发现,由于车内放置的抢救药品、物品数量多,种  相似文献   

6.
抢救车是供抢救急危重病人时使用,保证抢救工作能及时顺利进行,是各个科室必备的抢救器材。抢救车内的器械应性能良好、完整无缺、并在有效期内,各种抢救器材始终保持在备用状态,急救物品完好率保证100%[1]。本院护理部严格按照抢救车的管理要求认真执行“五定法”,结合本院的具体情况及针对存在的问题,本院护理部在严格执行抢救车管理的原则下,对原有的做法进行以下改进,运行1年,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临床科室一般均设有抢救车以供抢救急危重病人时使用,为了保证抢救工作能及时顺利进行,要求车内的急救药品、物品、器械应用性能良好、完整无缺、并在有效期内.而且各医院急救物品管理规章制度中明确规定:各种抢救器材必须始终保持在备用状态,急救物品完好率保证100%[1].因此要求每班必须严格交接班制度.  相似文献   

8.
周清萍  章玉玲 《全科护理》2014,(18):1708-1709
[目的]探寻科学合理的方法以保证抢救车内物品的数量及完整率,减少护士交班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并方便紧急情况下的使用,确保抢救质量。[方法]绘制抢救车立体效果示意图,设计抢救药品、无菌物品登记表和封条,专人负责,定期进行质量控制检查。[结果]采用抢救车示意图、药品与物品有效期一览表联合封条(改革法)管理抢救车比采用药品与物品一览表联合封条(传统法)管理抢救车,护士取用物品时间少,物品完好率,护士满意率高。[结论]抢救车联合图表管理可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正>抢救车作为医院各个护理单元必备的急救药品、物品存放车辆,是最基本的抢救设备,为了保证抢救工作顺利进行,提高抢救成功率,车内的抢救药品、物品需保持性能良好,完整无缺,随时处于应急备用状态,完好率应达100%。但由于车内放置的抢救药品、物品数量多、品种多、有效期管理难度大的特点,给护理人员的管理工作带来一定难度。目前许多医院  相似文献   

10.
抢救车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抢救车管理方法。方法:完善三级护理质量控制,统一设置急救物品、药品放置示意图、药品有效期一览表;抢救车封条管理。结果:急救物品完好率由原来的平均92.3%上升为100%,患者满意度由原来的平均95.6%上升为98.2%。结论:抢救车的三级质量控制,规范化、封条管理模式,方便抢救、节省时间、提高了急救物品管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封条在抢救车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08年1月~2010年6月,我院血液净化科、眼科、新生儿科使用改进法对抢救车进行管理,与传统检查方法进行检查花费时间、药品和物品合格率的比较.结果:两种检查方法检查花费时间及药品和物品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封条式管理抢救车,可减少清点环节,节约护理人力,避免抢救车内药品和物品短缺现象,确保抢救药品和物品的合格率,使用抢救车时方便、快捷、准确,使抢救工作得以顺利进行,提高抢救成功率,尤其适合危重患者少、抢救车使用频率较低的科室.  相似文献   

12.
分区与图表在抢救车管理中的应用与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抢救车管理是医院的急救和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而抢救车内盛载着各种抢救药品、物品、器械,品种数量繁多,给临床护理人员和护理管理人员带来诸多不便,我们经过不断的探讨与实践,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改进了抢救车管理方法,将物品分区与图表设计用于抢救车的管理之中,在各临床科室应用近一年,收到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保证急救药品、物品、器械100%处于应急状态,确保抢救效率。方法采用封条管理抢救车。将车内各类急救药品、物品、器械统一标准和规格,放置标识明确后,用医院统一制作的封条贴封。结果抢救车急救物资均完好,100%处于应急状态。结论使用封条管理抢救车的方法使抢救车真正处于应急备用状态,提高了护理人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方法在精神科抢救车安全管理方面的效果,提高抢救车管理水平。方法:汇总抢救车急救药品、物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将PDCA循环管理方法运用到抢救车管理中。结果:采用PDCA循环管理后抢救药品、物品完好率明显改善,护士工作量减轻,与管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方法可提高抢救车急救药品、物品的安全性,保证抢救车内急救药品、物品100%处于应急状态。  相似文献   

15.
为了确保抢救工作质量,根据护理工作制度的要求,所有的抢救物品、药品应保证齐备,完好率为100%.用传统的方法管理抢救车,按要求每班交接班或每周、每月查对抢救车内物品及药品时常需浪费护士很多时间和精力.而绝大多数科室抢救车并不经常使用,但例行的常规检查工作必不可少,使得该工作浪费时间及人力,工作效率低下,也不便于管理.自2008年9月,我们始使用独创新法管理抢救车(即封存管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抢救车内的药品、物品、器械的管理是否规范直接关系到抢救患者的成功与否,因此,医院各科室均将抢救车管理视为护理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两种抢救物品管理模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危重急诊病人的抢救是临床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抢救物品的应用和管理是抢救工作的关键,因此各个科室根据专科的特点备有抢救药品、物品、设备,如抢救车、吸痰盘、吸氧盘、心肺复苏盘、气管插管盘、呼吸机、除颤仪等,其中抢救车是存放抢救药品、物品的专用车,在抢救中具有及时、准确、方便、易取的特点.抢救成功与否依赖于医护人员的抢救技能、急救意识、对抢救物品的正确使用以及护理人员对抢救物品的有效管理,只有采取合理、有效、规范的管理,才能保证临床抢救工作的进行,才能体现一个医院抢救能力和技术水平.现将抢救物品的两种管理模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设计急救药品和物品智能化管理软件,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方法成立项目研发团队,编写抢救车急救药品和物品管理软件,由3个关联模块组成:基础数据、日常工作、统计查询。通过定人、定期收集急救药品、物品的有效期等相关信息,将这些信息导入软件中,利用软件可根据专科特点任意设置定时提醒期限,如有效期0d(过期)、30d、90d的药品进行三级预警。软件实施前后分别检查40次,比较药品物品检查情况清点时间、完好率及合格率,分析管理缺陷原因。并就护士对软件的接纳度进行访谈。结果智能化急救药品物品管理系统软件实施前抢救车药品、物品完好率为72.5%,合格率为90%,实施后完好率为92.5%,合格率为100%。智能化急救药品物品管理系统软件实施前后清点抢救车药品、无菌物品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软件实施后管理缺陷中的药品物品其数不符、过期等原因未再出现,护士对软件接纳度较好。结论智能化急救药品物品管理系统软件实现定时提醒功能的方法科学、有效,不仅优化了护士的工作流程,而且能提高药品有效期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其操作简单、方便、快捷。  相似文献   

19.
于红静  刘雪梅   《护理与康复》2017,16(9):989-991
目的总结运用PDCA循环进行抢救车质量管理的体会。方法确定抢救车质量管理负责部门,应用PDCA循环对全院抢救车进行质量管理。制定抢救车管理质量评价表、护士对急救药品药理作用掌握情况调查表、护士和医生对抢救车管理质量满意度调查表对抢救车管理质量进行评价,将抢救车质量管理前后的检查结果和调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运用PDCA循环进行抢救车质量管理,缩短了护士取出药品和物品时间、呼吸球囊从取出到给患者使用时间、检查喉镜时间、清点及自查药品及物品有效期时间、补充药品和物品时间。实施PDCA循环前后,抢救车管理质量评价分值、护士对急救药品药理作用掌握情况、护士和医生对抢救车管理质量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PDCA循环进行抢救车质量管理,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提升了护士的急救能力,提高了医务人员对医院管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五常法”在临床抢救用品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五常法"在临床科室抢救用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组织培训制订管理标准,应用"五常法"对全院临床科室抢救物品、药品进行管理,通过不断自查及质量管理委员会每月不定期检查,实现"五常法"实施习惯化。结果提高了抢救用品合格率及护理质量(P0.05)。结论 "五常法"是管理临床科室抢救物品、药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