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皮肤伤口愈合是一个复杂而有序的生物学过程.基质金属蛋白酶尤其是明胶酶(MMP-2与MMP-9)参与皮肤伤口愈合过程中的炎症反应、上皮与血管再生、组织重塑等阶段.通过了解明胶酶在皮肤伤口愈合过程中的表达及其调节机制,有望开发以明胶酶为靶向的促进皮肤伤口愈合的治疗药物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皮肤中存在复杂的神经纤维网络,神经通过释放神经肽等信号物质,调节皮肤病理生理过程。神经肽在正常的皮肤中存在很少,当皮肤受到损伤或刺激,神经纤维及细胞会产生神经肽参与伤口愈合过程。但神经肽在愈合过程中的机制仍待完善,了解神经肽在正常伤口愈合中的作用可对了解病理性愈合产生的机制及治疗提供新方向。  相似文献   

3.
有研究表明,磷酸化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P-Stat3)对于皮肤伤口愈合过程是必需的[1].皮肤伤口愈合的表皮再形成过程和银屑病有很多相似之处,一些学者认为,银屑病的斑块表现了持久的伤口愈合反应[2].新生血管的形成为银屑病的重要病理特征之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重要的血管生成因素之一.我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了35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中P-Stat3和VEGF的表达,并探讨二者之间表达的关系以及与银屑病皮损严重程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扁平苔藓皮损MMP-2、MMP-9的表达及外周血MMP-9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在扁平苔藓皮损及外周血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33例扁平苔藓及20例正常皮肤组织MMP-2、MMP-9的表达进行观察,进一步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2例扁平苔藓和16例正常人血清中MMP-9水平.结果: MMP-2在扁平苔藓及正常皮肤组织几乎均无免疫组化着色.MMP-9在扁平苔藓强烈表达于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及真皮淋巴细胞胞浆,其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皮肤(P<0.01).扁平苔藓患者血清MMP-9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MMP-9在扁平苔藓基底膜带降解中发挥了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止痛生肌散联合生肌象皮膏对下肢静脉痛性溃疡治疗前后伤口渗出液和组织中MMP-1、MMP-2及相关TIMPs的影响。方法应用DESIGN工具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小腿静脉痛性溃疡患者32例,收集止痛生肌散联合生肌象皮膏治疗前、后渗出液和组织,同时收集32例乳腺癌术后伤口渗出液作为急性疮面参照对象,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Western blot检测渗出液和组织中MMP-1、MMP-2及相关TIMPs浓度。结果渗出液和组织中MMP-1、MMP-2、TIMP-1、TIMP-2、MMP-2/TIMP-2水平经"去腐止痛"治疗后均呈明显下降趋势,各检测指标0 d与6 d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前后0 d、6 d渗出液与组织中MMP-1、MMP-2、TIMP-1、TIMP-2、MMP-2/TIMP-2水平均存在正相关(P<0.001)。结论止痛生肌散联合生肌象皮膏治疗下肢痛性溃疡的机制为实现慢性疮面急性化,通过降低MMP-1、MMP-2及相关TIMPs含量实现疮面愈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复方黄柏液对皮肤破损大鼠创面细胞因子表达、血管生成和创口愈合的影响,并探讨复方黄柏液促进伤口愈合的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复方黄柏液组、复方黄柏液+GSK组(复方黄柏液+GSK-690693 20 mg/kg),每组12只。构建皮肤缺损大鼠模型后,复方黄柏液组采用复方黄柏液冲洗创面,复方黄柏液+GSK组在用复方黄柏液冲洗创面的同时灌胃GSK-690693,对照组给予等体积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创面和灌胃,1次/d,连续干预21 d。在干预后第7、14和21天观察创面恢复情况,计算伤口愈合率;HE染色观察伤口组织病理学变化,并计算再上皮化率;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IL-10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血管生成;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伤口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表皮生长因子(EGF)、Ⅰ型胶原α2(COL1α2)、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的mRNA表达;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检测伤口组织中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AKT(p-...  相似文献   

7.
伤口愈合是一个复杂有序的动态过程,其中包括凝血系统的激活、炎症介质的释放及炎症细胞的聚集、组织固有细胞的增殖、基质的产生、沉积与降解等一系列生物过程,最终使伤口愈合,且常以瘢痕的形式闭合.最初人们认为凝血酶(thrombin)只在损伤愈合的早期发挥作用,后来研究发现凝血酶在伤口愈合的整个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促进多种炎症介质的释放、促进细胞的增殖与分化、促进细胞生长因子及酶的合成释放与激活,进而影响各个过程的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8.
目的 HIF-1α作为调控血管新生的一种核转录因子,可通过VEGF促进微血管形成.HIF-1α及VEGF在人类糖尿病皮肤表达改变可能是糖尿病足创面愈合延迟的原因之一.观察糖尿病足患者足部溃疡伤口周围皮肤微循环结构改变及HIF-1α、VEGF水平变化,探讨糖尿病足溃疡的难愈合机制.方法 免疫组化观察糖尿病足皮肤微循环结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在扁平苔藓皮损及外周血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33例扁平苔藓及20例正常皮肤组织MMP-2、MMP-9的表达进行观察,进一步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2例扁平苔藓和16例正常人血清中MMP-9水平。结果:MMP-2在扁平苔藓及正常皮肤组织几乎均无免疫组化着色。MMP-9在扁平苔藓强烈表达于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及真皮淋巴细胞胞浆,其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皮肤(P〈0.01)。扁平苔藓患者血清MMP-9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MMP-9在扁平苔藓基底膜带降解中发挥了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诊外科处置颜面部皮肤裂伤的治疗经验,总结采用医用胶对伤口清创粘合处置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自2011年6月至2012年1月海军总医院急诊外科救诊的208例颜面部皮肤裂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医用胶组为106例应用医用胶清创粘合伤口;缝合组为102例常规的清创缝合伤口.对手术时间、疼痛指数及伤口愈合外观满意指数进行比较.结果 医用胶组手术时间较缝合组明显缩短(经x2检验,P<0.001);医用胶组疼痛指数为(4.24±0.96),缝合组疼痛指数为(7.08+1.12);医用胶组术后伤口愈合满意度:优良为66.03%,满意为31.13%,不满意为2.83%,缝合组术后伤口愈合满意度:优良为11.77%,满意为56.86%,不满意为31.37%,患者对清创粘合术后的伤口愈合满意指数明显高于传统的清创缝合术(经x2检验,P< 0.05).结论 采用医用胶清创粘合伤口操作简便,缩短了手术时间,无需拆线,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烦恼,也减少患者就诊次数.避免了皮肤裂伤因清创缝合产生的针线反应红斑、硬结及瘢痕增生,达到了外伤美容修复,特别深受儿童和女性患者的欢迎,清创粘合术在急诊外科处置颜面部皮肤裂伤时易于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该部分围绕皮肤微生态在相关皮肤疾病,如特应性皮炎、银屑病、痤疮、玫瑰痤疮、脂溢性皮炎、化脓性汗腺炎及伤口愈合等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深入研究皮肤微生态与皮肤疾病的关系对揭示相关疾病的发生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皮肤微生态与皮肤疾病相关性的研究尚处于早期阶段,未来仍需进一步推进该领域的研究,探索基于微生态治疗和预防皮肤疾病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伤口渗液能够为伤口提供湿性愈合环境,但过度潮湿的环境容易导致伤口尤其是慢性伤口周围皮肤发生浸渍,加剧创面疼痛,因此有必要明确伤口渗液与创面预后之间的关系,该文对有关伤口渗液病理生理学、分型、性状、评估工具以及管理等方面的认识现状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局部外用脂肪干细胞培养上清液在二氧化碳点阵激光焕肤术后伤口愈合过程中的作用。方法9名受试者的双侧前臂内侧分别接受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随机选择受试者一侧前臂激光治疗处外敷脂肪干细胞培养上清液,另一侧则外敷DMEM细胞培养基。分别在上述处理后第1,4,7,14,21天检测受试部位经皮水分丢失、皮肤颜色及皮肤弹性。结果经过局部外用脂肪干细胞培养上清液一侧的红斑指数、黑色素指数和经皮水分丢失均显著低于对照侧。而皮肤弹性与对照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局部应用脂肪干细胞培养上清液是促进二氧化碳点阵激光焕肤术后伤口愈合和减少不良影响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吸烟与皮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吸烟与严重的内脏疾病密切相关 ,对皮肤的影响也不容忽视。综述吸烟对皮肤功能和皮肤疾病的有害作用 ,包括对皮肤病、皮肤癌、口腔病变以及对伤口愈合、皮肤移植和面部皱纹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长期日光曝露可导致光老化及日光相关性肿瘤.光损伤主要表现为皮肤松弛及皱纹形成,与胶原含量进行性下降有关,其发生机制为I型原合成减少及被金属基质蛋白酶(MMP)过度降解,基中MMP-1是皮肤胶原降解的关键酶.  相似文献   

16.
瘢痕的产生多见于各类手术、外伤、烧伤后, 其中随着外科和皮肤美容操作的增加, 所引发的瘢痕问题正不断增多。瘢痕在心理上可能导致患者自信心受挫, 影响日常生活, 甚至造成焦虑抑郁, 在生理上则可能出现干燥、瘙痒、疼痛等症状。良好的术中操作、术后护理和患者管理能减小伤口张力, 缩短愈合时间, 从而减少瘢痕形成。很多外科医生在术后2 ~ 3周待清洁伤口闭合后便停止干预, 任其自然愈合。实际上, 伤口闭合后的组织重塑和瘢痕形成过程可持续数月至1年, 这一过程还会受到患者因素的影响。由于相关循证证据不足, 皮肤创伤后瘢痕的长期管理和皮肤护理在临床实践中存在很大差异。本文通过总结相关文献报道, 为预防外科和皮肤美容术后瘢痕提供皮肤护理建议。  相似文献   

17.
肿瘤侵袭和转移是一个主动过程。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及其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TIMP)在这一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为探讨MMP-2及TIMP-4在皮肤肿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采用免疫组化法对MMP-2和TIMP-4在皮肤肿瘤及正常人皮肤中的表达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长期日光曝露可导致光老化及日光相关性肿瘤.光损伤主要表现为皮肤松弛及皱纹形成,与胶原含量进行性下降有关,其发生机制为I型原合成减少及被金属基质蛋白酶(MMP)过度降解,基中MMP-1是皮肤胶原降解的关键酶.  相似文献   

19.
长期日光曝露可导致光老化及日光相关性肿瘤.光损伤主要表现为皮肤松弛及皱纹形成,与胶原含量进行性下降有关,其发生机制为I型原合成减少及被金属基质蛋白酶(MMP)过度降解,基中MMP-1是皮肤胶原降解的关键酶.  相似文献   

20.
长期日光曝露可导致光老化及日光相关性肿瘤.光损伤主要表现为皮肤松弛及皱纹形成,与胶原含量进行性下降有关,其发生机制为I型原合成减少及被金属基质蛋白酶(MMP)过度降解,基中MMP-1是皮肤胶原降解的关键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