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变应性鼻炎伴鼻息肉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变应性鼻炎伴鼻息肉患者116例,58例为变应性鼻炎伴鼻息肉Ⅰ期,另58例为变应性鼻炎伴鼻息肉Ⅱ期或Ⅲ期.2组均采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术.结果 Ⅰ期组总有效率96.6%,治愈率为13.8%;Ⅱ期、Ⅲ期组总有效率为77.6%,治愈率为1.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26,p<0.01),治愈率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x2=4.34,p<0.05).结论 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术能改善、恢复鼻通气、窦通气和保证鼻窦引流通道,对解剖结构异常者则难以纠正,对变应性鼻炎伴严重鼻息肉者效果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内镜等离子筛前神经切断加下鼻甲消融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按各组方案分别予以鼻内镜等离子筛前神经切断加下鼻甲消融术与微波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显效率78%,对照组分别为68.8%及39.6%,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鼻内镜等离子筛前神经切断加下鼻甲消融术治疗变应性鼻炎,治疗部位准确、术中出血少、不良反应轻、并发症少、疗效显著,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及影响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随机抽选2010年1月——2012年1月间于我院行鼻内镜手术200例患者临床资料为回顾性分析依据。结果 I-Ⅲ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治愈率分别为91.35%、84.31%.57.58%,三组患者治愈率经统计学分析显示P〈0.05(χ2=18.89),I型1期、I型2期、II型1期、II型2期手术疗效显著,II型3期、Ⅲ型患者的手术疗效相对较差;坚持随访治愈率为86.88%,而未坚持随访组治愈率为70%,定期坚持随访组疗效优于未能定期随访组。结论鼻内镜手术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理想治疗方式,临床疗效与病症分期、手术操作技巧、术后护理有着密切关系,而术后定期随访则是保障手术远期疗效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用鼻中隔成形和微波手术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患者分为两组,一组采取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成形和微波手术治疗(60例),另一组应用药物治疗(30例),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手术组与药物组6个月及1年的效率分别是95%、73%与88%、5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1)。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成形和微波治疗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0.9%氯化钠冲洗鼻腔辅助治疗变应性鼻炎伴鼻后滴流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8例变应性鼻炎伴鼻后滴流症状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9例,治疗组在规范使用抗组胺类药物、鼻用激素及鼻用减充血剂治疗的基础上,鼻用激素前用0.9%氯化钠冲洗鼻腔;对照组未用0.9%氯化钠冲洗鼻腔,疗程共6周,观察两组患者变应性鼻炎症状及鼻后滴流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变应性鼻炎临床控制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6.6%(28/29),对照组总有效率72.4%(21/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后滴流症状临床控制疗效:治疗组有效率89.7%(26/29),对照组有效率58.6%(17/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9%氯化钠冲洗鼻腔可有效改善变应性鼻炎的鼻部症状,同时可减轻鼻后滴流症状,是较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下鼻甲切除与鼻内镜下等离子射频技术在慢性肥厚性鼻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行鼻内镜下等离子射频技术治疗,对照组100例行下鼻甲切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愈率83.0%、有效率9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0%、86.0%,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2.7%,明显小于对照组的14.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等离子射频技术相比较于下鼻甲切除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临床治愈率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更好的临床应用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采取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对其通气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7月医院收治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82例,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鼻内镜下鼻窦术治疗,试验组则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总有效率、通气功能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术后总有效率、鼻腔最小横截面积、鼻腔容积均较对照组高,鼻阻力、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采取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可提高临床总有效率及通气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手术治疗肥厚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30例肥厚性鼻炎患者,在鼻内镜下用低温等离子手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变化。结果随访6个月,总有效率100%。结论低温等离子手术对肥厚性鼻炎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王建芬  王晔 《现代保健》2011,(22):98-99
目的探讨鼻中隔矫正术低温等离子消融联合治疗变应性鼻炎护理。方法对68例变应性鼻炎同时伴有鼻中隔偏曲、肥厚性鼻炎行鼻中隔矫正低温等离子消融联合术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和护理。结果随访1年,68例患者中,显效51例(占75%)、有效14例(占20.5%)、无效3例(占4.4%),总有效率95.5%。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联合低温等离子术能显著改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症状,做好患者围手术期护理配合,对促进患者康复,保证手术疗效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鼻内镜辅助腺样体低温等离子消融术与切除术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90例腺样体肥大患儿分为A组和B组各45例,A组实施鼻内镜辅助腺样体低温等离子消融术,B组实施鼻内镜辅助腺样体切除术,通过临床疗效判定、术后疼痛评分及围手术期情况对比分析两种手术治疗方案的疗效。结果 A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3.3%高于B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88.9%,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第2和第3天的疼痛评分逐渐下降,A组患儿评分改善效果明显优于B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手术时间、咽痛持续时间以及恢复至通气时间与B组患儿比较均缩短,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相当,但鼻内镜辅助腺样体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疼痛程度较轻,咽痛持续时间以及恢复至通气时间较短,可作为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的可靠手段,应值得临床进一步借鉴和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鼻内镜下半导体激光联合鼻炎贴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 对108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采用鼻内镜下半导体激光治疗,术后行鼻炎贴穴位贴敷治疗.术后3周观察患者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结果鼻内镜下半导体激光联合鼻炎贴治疗变应性鼻炎总有效率达96%.结论 鼻内镜下半导体激光联合鼻炎贴治疗变应性鼻炎是安全、有效、微创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慢性肥大性鼻炎336例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以来笔者采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慢性肥大性鼻炎的效果。结果336例中术后6个月随访323例,治愈301,有效22例,13例因在边远山区条件有限未能随访,随访者有效率达100%。结论慢性肥大性鼻炎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药物治疗无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鼻内镜鼻窦手术联合低温等离子下鼻甲射频消融术和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76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我院收治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71例为对照组,对照组行鼻内镜鼻窦手术,观察组先行鼻内镜鼻窦手术,再行下鼻甲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SNOT-20评分、Lund-Kennedy评分及手术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SNOT-20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SNOT-20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组内与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12个月,观察组Lund-Kennedy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90.1%,对照组有效率78.9%,差异显著(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可充分发挥两者的优点,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用于鼻窦炎、鼻息肉治疗临床效果,并分析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某院2008年9月~2012年6月收治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1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90例,采用包括药物、激光及微波在内等非手术治疗;鼻内镜组90例,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愈率及改善总有效率等.结果 对照组与鼻内镜组患者临床治愈率分别为12.2%,26.7%,而临床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67.8%,91.1%;鼻内镜组患者临床治愈率及临床改善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非手术治疗措施,鼻内镜手术用于鼻窦炎、鼻息肉治疗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临床治疗效果与分型、术中操作熟练程度及术后药物应用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5.
郑亚婷  张智霖  丁小美  熊雪丹  李茵 《医疗装备》2023,(22):142-144+148
目的 探讨慢性鼻-鼻窦炎(CRS)患者鼻内镜术后发生嗅觉功能障碍的高危因素,为临床采取相关护理措施提供指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医院收治的85例CRS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鼻内镜手术,术后3个月进行嗅觉测试。采用单因素、多因素分析探讨影响CRS患者术后发生嗅觉功能障碍的高危因素。结果 85例患者中,术后发生嗅觉功能障碍14例,发生率为16.4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伴鼻息肉、分型分期≥Ⅱ型2期、吸烟、并发变应性鼻炎、病变部位为鼻中隔偏曲与患者术后嗅觉功能障碍有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伴鼻息肉、分型分期≥Ⅱ型2期、吸烟、并发变应性鼻炎、病变部位为鼻中隔偏曲是CRS患者鼻内镜术后发生嗅觉功能障碍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 伴鼻息肉、分型分期≥Ⅱ型2期、吸烟、并发变应性鼻炎、病变部位为鼻中隔偏曲是CRS患者鼻内镜术后发生嗅觉功能障碍的高危因素,可据此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以促进患者术后嗅觉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析对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在医治过程中使用鼻内镜手术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 此研究随机选取的116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选取时间为2018年6月—2020年6月,分为使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的对照组(n=58)和加用鼻内镜手术的试验组(n=58),比较治疗前后患者鼻腔通气状况、血清炎...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鼻内镜修正术对多发性鼻窦炎鼻息肉进行再次修复手术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的56例多发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28例,给予鼻内镜修正术治疗,对照组患者28例,给予常规的手术治疗,手术后两组患者均给予同样的术后护理,制定统一的复查方案,并均随访半年。最后统计两种手术方法的有效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7.1%,从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的显效率,有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大于对照组的显效率,有效率和总有效率,p〈0.05,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用鼻内镜修正术治疗多发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效果要明显好于采用常规手术治疗取得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盐酸氮卓斯汀鼻喷雾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5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2例予盐酸氮卓斯汀鼻喷雾剂喷鼻,对照组63例予口服西替利嗪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对治疗前后喷嚏、鼻涕、鼻塞、鼻痒及鼻腔情况进行评分.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11%(62/72)和74.60%(47/6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94%和7.9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盐酸氮卓斯汀鼻喷雾剂治疗变应性鼻炎有显著疗效,是临床治疗变应性鼻炎值得推荐的一线用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患者接收不同物理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2月到2019年2月收治的99例变应性鼻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A、B、C三组,患者人数分别为31例、37例和31例,其中A组患者接受微波治疗,B组患者接受低温等离子治疗,C组患者接受聚焦超声治疗。三组患者都在鼻内镜协助下完成治疗,对患者总体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经过系统的治疗和护理之后,三组患者都产生显著的效果,其中A组患者有效率为80.6%(25/31)、B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1.9%(34/37)、C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7%(30/31)。三组患者治疗后不同组差异效果较为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温等离子、聚焦超声在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应用中具有显著的效果,并且要优于微波治疗;聚焦超声在对变应性鼻炎进行治疗时,能够进一步保护患者的鼻腔生理功能,具有术后恢复快、反应轻、远期疗效显著的优势,值得在临床治疗中使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聚焦超声联合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伴鼻中隔偏曲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疗效.方法 将100例合并鼻中隔偏曲的常年变应性鼻炎患者按入院时段随机选取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60例为试验组,采用鼻内镜下海极翼聚焦超声刀治疗联合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另40例患者为对照组,单独行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术后随访1年.试验组中显效32例,有效2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0% (54/60);对照组中显效12例,有效18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5%(30/4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例术后无鼻中隔穿孔、鼻腔粘连、下鼻甲坏死等并发症.结论 聚焦超声联合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伴鼻中隔偏曲的常年变应性鼻炎创伤小、术后反应轻、恢复快,近期可获得满意疗效,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