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钙剂的合理选用及常用钙剂评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澄清补钙观念,合理选用钙剂,方法:从钙的生理药理作用、不同人群与疾病状况对钙的需求,常用钙剂含钙元素的高低及生物利用度方面,说明钙剂的选用原则。结果:名目繁多的200多种市售钙剂多为碳酸钙、葡萄糖酸钙等数种钙剂的不同组方或不同剂型,结论:碳酸钙制剂因其含钙元素量高、生物利用度尚可、价廉,应作为各种人群的补钙首选制剂。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补钙已成为广大群众生活中的一大热门话题。但是许多人却对钙的认识不足。补钙者面对市场上品种繁杂的钙剂无从下手,盲目补钙的情况屡见不鲜。现对钙制剂对人体的作用、人体利用钙的影响因素、目前钙制剂的特点、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钙制剂选用等问题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3.
卢轶欧 《黑龙江医药》2009,22(5):674-675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补钙已成为广大群众生活中的一大热门话题。但是许多人却对钙的认识不足。补钙者面对市场上品种繁杂的钙剂无从下手,盲目补钙的情况也就屡见不鲜。现对钙制剂对人体的作用、人体利用钙的影响因素、目前钙制剂的特点、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钙制剂选用等问题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4.
王海莲 《首都医药》1999,6(5):30-31
本文通过介绍目前市场上普遍使用的钙制剂和钙调节剂,研究钙剂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及补钙的重要性,以达到防治骨质疏松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口服钙剂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国人膳食钙量偏低 ,应按年龄与生理状态补钙达到RDA才有利于生理功能的正常运转。本文举 7种需补钙疾病为例 ,讨论补钙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如补钙时所需钙量的计算、不同钙剂的含钙量与价格比、肠钙净吸收率与影响因素、老年人与健康成人肠钙净吸收率的异同、不同钙剂的合理选择、补钙的安全性和每日总摄钙量上限等等。旨在抛砖引玉 ,促进口服钙剂的应用更加合理和科学  相似文献   

6.
正目前市场上的钙剂可谓是五花八门,让人不知所措。铺天盖地的补钙广告和市场上琳琅满目的钙制剂,实在令人眼花缭乱,不知道究竟应该怎样选择才好。其实,判断钙剂的好坏,还是有一定的客观标准。选择钙剂产品的标准是"四高一低"。一、含钙量高。不同钙剂的含钙量有极大的差别,生物类酪蛋白钙含钙量最高;其次是无机钙,如碳酸钙、磷酸钙;再就是有机钙,如乳酸钙、葡糖糖酸钙;最后是活性钙,如贝壳钙。  相似文献   

7.
曾群丽 《药学服务与研究》2006,6(3):168-168,229
钙剂在临床上使用十分广泛,常用的有葡萄糖酸钙、乳酸钙和氯化钙等,临床上以口服制剂较多。对于一般的低钙血症,常采用口服补钙。而尿毒症患者的。肾组织不能生成1,25-二羟维生素D3,常因肠道吸收钙减少而发生低钙血症,口服补钙效果不佳,而且大多数钙剂都有一定的副作用,表现为对胃肠道的刺激症状和便秘。氧化钙、碳酸钙等因消耗胃酸,对胃有刺激,引起恶心和胃肠功能失调;葡萄糖酸钙、乳酸钙等有加快肠蠕动作用,可导致腹泻,服用过量时可出现代谢性碱中毒、高钙血症、肾结石等。  相似文献   

8.
《医药保健杂志》2005,(7A):43-43
目前国内市场上的补钙产品繁多,有采取单一补钙的,这类产品中多数只含有一种钙成分,不含其他成分,这种钙剂通常需额外添加促钙吸收物质来服用;有的钙剂中加入促钙吸收物质如维生素D。这类钙剂弥补了只有一种钙成分的补钙剂的缺陷,在补钙的同时可以促进钙质的吸收,但由于维生素D是脂溶性物质,服用不当容易引起维生素D蓄积性中毒,故在服用时需加以了解该类补钙剂中维生素D的含量,以正确服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钙制剂的应用情况及趋势。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05年1~6月及2006年1~6月的口服补钙剂的品种、数量、金额,DDDs等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迪巧、凯思立D等碳酸钙在临床应用中占主导地位,老一代钙制剂已趋于淘汰。结论:该院钙制剂应用合理,但补钙人群主要集中在婴幼儿,其他人群补钙问题尚未得到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0.
对儿童补钙的见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特殊阶段,钙是最易缺乏的营养素,钙摄入不足易引起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但补钙过量也可造成严重危害。近年来,儿童如何补钙一直存在争议。怎样选择含钙食品和钙剂,是否需要补充维生素D以及如何补充维生素D等问题是争议的焦点。本文对钙剂吸收、预防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防止补钙过量,正确选择钙剂、维生素D,补钙与铅中毒等问题进行探讨,希望儿童能科学合理的补充钙剂。  相似文献   

11.
关于补钙的争议与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钙不仅是维持骨健康的基本元素,也是参与全身多系统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质,补钙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基础措施。近期,美国WHI的研究结果对补钙引起了争议,本文认为该研究设计和实施方面的局限性影响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并限制了其推广价值。本文还进一步阐述了对钙的吸收,补钙与肾结石的关系,以及钙剂选择标准和专家共识意见,提出了科学、安全补钙的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2.
钙是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剂,是保证人体健康长寿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然而,当今市场钙制剂种类繁多,在药学一线工作这么多年,发现大家补钙都是盲目地选择钙制剂,有时甚至是滥用滥补,合理服用钙制剂才是提高钙制剂吸收、达到补钙效果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我院口服补钙剂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口服补钙剂的应用情况.方法:通过检索该院药剂科信息系统,调查2003年1~6月、2004年1~6月的口服补钙剂的品种、数量、金额、DDDs等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迪巧、凯思立D等碳酸钙类制剂最为常用,其次是氨基酸螯合钙.结论:补钙剂应合理应用,过量补钙会给人体带来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钙剂合理应用的原则和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钙代谢平衡的有关理论及关于钙剂的几个基本概念,同时对钙剂应用的原则和方法:怎样补钙、补什么钙、补多少钙、依据我国佝偻病防治科研协作组多年研究结果提出了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5.
几种口服钙制剂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不同方面对钙制剂进行比较 ,帮助人们经济、合理、有效的选择钙制剂进行补钙。 1 钙制剂按来源及理化性质分 4类 (见表 1)表 1 钙制剂分类类型品种原料特点中药钙剂龙牡壮骨冲剂石膏、龙骨、牡蛎、珍珠、龟板、贝壳、动物骨粉含钙元素量极低 ,生物利用度差有机钙剂葡萄糖酸钙、巨能钙、钙素母葡萄糖酸钙、乳酸钙、醋酸钙、苏糖酸钙含钙元素量低 ,生物利用度差活性钙剂盖天力、活性钙 以牡蛎、贝壳等为原料经高温煅烧或电解制成 ,主成分为氧化钙或氢氧化钙碱性强 ,胃肠刺激较大 ,有重金属污染危险 ,生物利用度较低。碳酸钙类钙尔奇无…  相似文献   

16.
<正>(接上期)目前我国市场上可以买到的补钙产品包括国产与进口的钙制剂产品约有400多种,大至可归为三大类:第一类是无机钙,又称为第一代补钙产品,如:碳酸钙、磷酸钙、氧化钙,或者来自于经过加工的动物贝壳、骨骼的钙(其实是氢氧化钙);第二类是有机酸钙,即第二代钙剂,如:葡萄糖酸钙、乳酸钙、柠檬酸钙等;第三类是有机钙,为第...  相似文献   

17.
钙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是骨与齿结构的重要成分,钙还参与许多生理功能,如神经兴奋、肌肉收缩、心脏活动、血凝过程等。近来许多学者经调查指出,国人普遍存在钙摄入不足的问题。对处于生长发育旺盛阶段的儿童来说,缺钙可造成多汗、夜啼、牙齿和骨骼发育不良,导致佝偻病、软骨病的发生等。因此儿童补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通过对常用钙剂的比较及在儿科临床应用情况的调查,就儿童如何合理补钙进行了探讨。1方法和结果1.1几种常用钙剂的钙元素含量及价格比较儿童药用钙剂有多种,均为化合物,而补充钙剂应按其钙元素含量计算,…  相似文献   

18.
我国居民需安全有效的补钙和阻钙,为了科学应用钙制剂和钙阻断剂,作者提出钙有双向作用,犹如双刃剑,作者从介绍钙代谢基础知识入手,阐述过度补钙和细胞内钙超载的不良作用和可能的危害,以趋利避弊,更好地应用和发挥钙制剂和钙阻断剂的效用。  相似文献   

19.
许小蓉  张丽红 《中国医药》2006,1(7):430-431
目的 观察妊娠期不同钙剂的补钙效果以及对妊娠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孕20周的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服用复方氨基酸螯合钙,对照组50例服用普通钙剂。分别于服药前测血压,补钙期间每2-4周查一次血压、宫高、腹围。观察缺钙症状发生情况及药物顺应性。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缺钙症状明显少于对照组,且妊娠期高血压、胎儿生长受限发病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妊娠期补充复方氨基酸螯合钙有益于减少缺钙症状的发生,降低妊娠期高血压和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是预防孕期低钙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20.
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钙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倡导合理应用钙制剂防治骨质疏松症。方法探讨钙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并对当前国内钙制剂进行再评价。结果与结论钙代谢障碍是引致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原因,补钙被认为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手段。但目前流行的补钙“多多益善”的观点欠妥,应根据各种钙制剂自身的不同特点及具体情况合理选用补钙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