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眼肌型重症肌无力2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叶桃  徐惠英 《中医研究》2006,19(10):25-2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疗效。方法:33例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0例采用泼泥松、吡啶斯的明治疗,治疗组23例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服童康片、百令胶囊治疗,均观察1年。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占73.9%,对照组占30.0%;复发率治疗组13.04%,对照组70.00%。两组对比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确有很好协同作用,可以提高治愈率,缩短病程,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2.
《陕西中医》2015,(5):575-576
目的:观察益气托邪汤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疗效。方法:将本院2012~2014年住院确诊为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患者1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对照组65例,对照组配合西药采用升阳托举汤治疗,治疗组采用益气托邪汤配合西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48%,复发率10.77%;对照组总有效率89.34%,对照组复发率50.77%;治疗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益气托邪汤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效果显著,可显著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重症肌无力性上睑下垂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愈延 《四川中医》2006,24(8):95-96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肌无力性上睑下垂的治疗方法。方法:分别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和单纯西医治疗重症肌无力性上睑下垂患儿,随访观察一年以上,再将两组的疗效、副反应、复发率等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愈率为92%、1个疗程治愈率为73.6%、复发率为3.5%;而单纯西医治疗组治愈率为77.4%、1个疗程治愈率50.9%、复发率为13.2%。两组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前者疗效明显优于后者。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重症肌无力性上睑下垂比单纯西医治疗具有更佳的疗效、更少的副反应和复发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眼肌型重症肌无力8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愈延 《陕西中医》2006,27(10):1210-121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疗效。方法:治疗组87例采用西医强的松和中药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对照组53例单纯口服强的松治疗,并随访观察1年以上。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92%,对照组治愈率为77.4%,后者副作用也高于前者,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可提高疗效,缩短了使用激素的总量和时间,减少了副作用和复发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升阳举托汤配合针灸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疗效。方法:6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1例。对照组用溴吡斯的明治疗,观察组用升阳举托汤配合针灸治疗。结果: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96.78%、对照组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观察组3.23%、对照组3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升阳举托汤配合针灸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疗效显著,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6.
健脾益气法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2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法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2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中益气汤加减,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3%,优于对照组的65.4%(P0.05)。结论:脾胃虚弱、中气下陷为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主要病机,健脾益气法是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主要治法,补中益气汤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临床观察益气托邪汤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疗效与复发率,进行客观评价。方法治疗组60例采用益气托邪汤并用低剂量泼尼松治疗,对照组30例应用补中益气汤并用低剂量泼尼松治疗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3个月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变化,以及2组患者2年内复发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6.97%,对照组为83.33%;复发率治疗组26.67%,对照组为40%。复发率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益气托邪汤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临床疗效及复发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医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8例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方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无效5例、有效5例、显效4例,总有效率为64.3%;观察组患者无效1例、有效6例、显效7例,总有效率达92.7%,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患者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谢强教授升阳祛霾针灸法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脾胃气虚型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升阳祛霾针灸法)及对照组(吡啶斯的明片),共观察7d。结果治疗组30例患者中,显效22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对照组30例患者中,显效15例,有效6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升阳祛霾针灸法能有效地激发并振奋全身之阳气,治疗由脾胃失养所致的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温针灸和溴吡斯的明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疗效差异,寻找最佳治疗方法。方法 70例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患者,随机分为温针灸治疗组及常规西药溴吡斯的明对照组,每组35例,两组同时服用强力益气汤剂。观察6星期,随访3个月。分别选择重症肌无力临床绝对评分法和相对评分法评分、脾气虚型中医证候量表对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进行量化比较及疗效评定。结果温针灸配合中药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总有效率为85.7%,高于对照组。结论温针灸配合中药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印度传统医学与中医药的相互影响,临床诊断、治疗方法与中医药的异同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精准医学”、“精确医学”、“个体医学”等相近名词的大量出现造成人们概念性混乱。本文从概念出发,阐述了作者认为的“精准医学”概念,并对“中医”是不是“个体医学”,是不是“精准医学”进行了尝试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中医学基于中国文化背景源于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其哲学观为有机、辨证唯物主义,以取象思维为主,方法为思辨;西医学基于古希腊文化背景源于400多年前的欧洲,其哲学观为机械唯物主义,以逻辑思维为主,方法为还原分析;量子中医学是中医现代化研究的成果,用量子理论等现代理论转化中医理论而成,其哲学观为有机、辩证唯物主义,以逻辑思维为主,方法为还原分析、综合。中医学的支撑学科为中国古哲学,西医学的支撑学科为经典物理、化学等近代科学学科,量子中医学的支撑学科为量子理论等现代科学学科。中医学诊断以定性为主,西医学和量子中医学诊断以定量为主。中医学和量子中医学以天然中药、针灸等治疗方法为主,主要是调整机体状态治未病;西医学以化学药物、手术等治疗方法为主,主要是直接控制逆施性对抗疗法,治已病。认识三者之间的差异,寻求三者的共同点和可以交融的契合点,对医学研究、临床诊治及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转化医学与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介绍了转化医学产生的背景、概念及当前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了转化医学在中医药研发应用中的模式,并针对中医药的特点及我国疾病谱的变化,提出加强中医学和中西医结合转化研究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5.
转化医学是将基础生物医药的成果和技术快速转化并应用到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基础与临床双向互动(BtoB)的一门新学科。中药是我国的特色、优势产业,正处于从传统中药经过中药现代化到创新中药的发展阶段,继承与创新、基础与临床相结合是创新中药的核心思想。这与转化医学BtoB的研究模式关系十分密切。在这个转化过程中,充分利用中医药理论指导的优势和中药整体调节的特色,探求还原与整合结合的思路和方法对于中药新药创制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学的发展及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紧密结合,检验医学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检验医学为临床诊治提供资料和数据,已逐步成为我国临床医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加强检验医学和临床医学沟通和交流,促进检验科与临床科的结合,提高检验质量,指导临床用药,明确检验目的,可促进临床诊疗水平的提高,保证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17.
通过查阅文献,对蒙古族医学(以下简称蒙医)中矿物药应用历史、分类、炮制、功效、剂型等进行梳理研究。蒙古族药(以下简称蒙药)三大本草著作《认药白晶鉴》《识药学》《蒙药正典》中有诸多关于矿物药的记载。蒙医中矿物药传统分类采用三级分类法,即“大类”“类”“种”;现代分类主要采用矿物晶体化学分类法和阳离子分类法。矿物药的炮制方法有259种,可归纳为火制、液体制、火液体合制、干制4类38型;功效多集中在破痞、燥协日乌素(黄水)、止腐、接骨、消食、祛巴达干等。《内蒙古蒙成药标准》等标准收载的成药(或制剂)共552首,含矿物药成分的有231首,其中应用最多的药材为石膏,其次为白矾、寒水石、光明盐、硇砂等;在剂型方面,散剂、丸剂较多,汤剂较少,极少使用外膏剂、洗剂、颗粒剂、口服液、胶囊剂、片剂、搽剂、酒剂、灰剂等。介绍了特色蒙药万年灰、赤铜灰、青金石。  相似文献   

18.
转化医学作为一种新的理念,是连接基础研究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其核心是打破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屏障,使患者更快地受益于生命科学。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中医儿科研究所以转化医学理念指导,依据基础和临床相结合的研究模式,对新的形势下中西医结合儿科的发展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9.
基于国内各类中医药专业循证医学教育的现状,学生们对循证医学的内涵理解还不透彻,掌握循证医学方法学有限,现代软件工具的使用操作性差,这极大程度限制了我国中医药人才现代化以及国际化.此文浅析循证医学在中医药类专业的教育现状,根据中医药类专业的学科特点和课程设置,试图通过具体的循证实践方法,剖析循证教育所遇到的瓶颈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调查阿鲁科尔沁旗蒙古族民间药用植物及相关传统知识的前提下,从植物种类、药用部位、治疗的疾病和用药方法等方面,同蒙药与中草药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有不同程度的一致性的同时,民间药也有它本身的特色而存在某些不一致性。民间药与蒙药的一致性说明了它们属于相同的系统;民间药与中草药的一致性说明了蒙古族和汉族之间存在着传统药知识的交流和文化的渗透现象;而不一致性则反映了当地蒙古族民间药用植物知识的丰富性及进一步深入挖掘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