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多平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及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对风湿性心脏病左房及左心耳血栓诊断价值比较。方法对临床欲行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及房颤复律的256例风心病患者TTE检查后行TEE检查,对左房血栓(LAT)、左心耳血栓(LAAT)的检出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TTE:检出血栓者17例,检出率6.64%,血栓位于左房腔内12例,单纯位于左心耳部2例,左房与左心耳部并存3例,有自发云雾状回声者2例。TEE:新增检出血栓者32例,检出率12.5%,血栓位于左房腔内3例,单纯位于左心耳部28例,左房与左心耳部并存1例,有自发云雾状回声者13例。结论TEE对左心耳部血栓的检出率显著高于TTE,特别是新鲜血栓及左房云雾状回声优于TTE。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研究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与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左房及左心耳血栓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62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先后行TTE和TEE检查,对左房血栓、左心耳血栓的检出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TTE检出血栓者15例,检出率9.26%,血栓位于左房腔内9例,单纯位于左心房耳部5例,左房与左房耳部并存1例,有自发云雾状回声者2例。TEE检出血栓者42例,检出率25.9%,血栓位于左房腔内21例,耳部17例,左房与左心耳部并存4例,有自发云雾状回声者11例。结论TEE对左心房、耳部血栓的检出率显著高于TTE,且可降低TTE误诊率。  相似文献   

3.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中部分患者存在左心房血栓.因左心房增大易发生心房颤动(房颤),而房颤又使左心房血栓的发生率相应增高.当左心房存在血栓时,既增加了外周动脉系统栓塞的几率,又限制了这类患者进行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为了使瓣膜条件较好合并左心房附壁血栓的二尖瓣患者得以接受PBMV,同时避免动脉栓塞并发症的发生,尽快缩短治疗时间,我们对这类患者进行小剂量尿激酶溶栓后行PBMV,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多层螺旋CT(MSCT)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诊断房颤患者左心房/左心耳内血栓的准确性,同时探讨二者发生差别的可能原因。方法119名阵发性或持续性房颤患者于射频消融术前行16排增强螺旋CT(16CCT)及TEE检查,排除左心房/左心耳内血栓。结果16CCT发现3例患者存在左心耳血栓,而TEE则诊断7例患者存在左心耳血栓(其中2例患者与16CCT结果相符,另外5例患者,TEE诊断新鲜血栓形成者为3例,其余2例患者血栓位于左心耳入口靠近左上肺静脉处)。以经食管超声心动图为金标准,16排增强螺旋CT诊断左心房/左心耳内血栓的敏感性为28.6%,特异性为99.1%,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6.7%和95.7%,Kappa值为38.8%。结论16CCT与TEE诊断左心房/左心耳内血栓的符合率较低。  相似文献   

5.
超声心动图对左心房血栓经小剂量华法令治疗的随访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证明,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BMV)是治疗选择性风湿性二尖瓣狭窄(MS)首选的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方法,而左心房血栓(LATH)(含左心耳部位)一直被国内外公认为PBMV的禁忌证。但临术上MS伴发LATH并不是少见的并发症,尤其是伴发心房纤颤的患者其LATH更为常见。因此,对于MS合并LATH(含左心耳血栓LAATH)的病例,进行BPMV治疗明显受限。我院自1996.01月至1999.01月间用小剂量华法令干预治疗22例MS伴LATH(含LAATH)者,经胸超声心动图随访,观察血栓变化,14例患者及时为临床医生提示施行PBMV,取得满意疗效,大大拓宽了PBMV的治疗禁区,有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左心耳(left atrial appendage)为延续于左心房的一盲端结构,其特殊的解剖结构使其成为血栓易形成的部位。研究表明,15%的栓塞事件均源于心脏,特别是左心耳。Acar等[1]报道在伴随瓣膜疾病的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中,左心房血栓约60%位于左心房心耳部。90%非风湿瓣膜性房颤患者血栓都是在左心耳形成[2]。在一些疾病中,左心耳结构及功能会发生一定程度变化,可促进左心房血栓的形成,使体循环栓塞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诊断左房血栓,追踪抗凝溶栓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经胸或经食管超声诊断了33例适宜于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BMV),又合并有左房血栓的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并用TEE随访观察抗凝溶栓治疗经过,指导决定PBMV时间.结果33例血栓患者,左房耳血栓28例,左房血栓5例.最大血栓6.0cm×4.0cm,最小血栓0.8cm×0.6cm.所有患者均用华法令进行抗凝溶栓治疗,定期复查PI及INR调整用药.治疗两周后开始反复用TEE检查,观察到左房血栓均有不同程度减小直至消失.结论TEE不仅可定性诊断左房血栓,还可评价抗凝溶栓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脑卒中为房颤重要致死及致残的并发症。左心耳血栓是房颤患者血栓的主要来源,现认为经皮左心耳封堵术(PLAAC)是防治左心耳血栓栓塞的有效手段。通过PLAAC中的特殊病例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PLAAC中的作用。方法利用TEE对PLAAC进行术前评估、术中引导及术后即刻评价、术后随访。结合PLAAC手术的各个阶段的特殊病例,阐述在PLAAC各个阶段中TEE评估时的重点内容。结果TEE在评估时应主要注意左心耳的形态、大小及血流状态,评价时间应包括术前筛查,术中引导其评价封堵效果,术后随访。结论TEE在PLAAC的各个阶段尤其是特殊病例的评价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超声医师应与临床医师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经胸及经食管超声在心房纤维性颤动(房颤)射频消融术前检测左、右心耳血栓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经胸(TTE)及经食管(TEE)超声心动图对分为阵发性房颤组(A组)及持续性房颤组(B组)的140例受检者进行研究.结果 A组中, TTE技术没有检测到左心耳血栓,TEE技术在90例中检测出6例左心耳血栓,占6.6%;B组中,TTE技术在50例中发现4例左心耳血栓,占8%; TEE中发现20例左心耳血栓,占40%;右心耳血栓3例,占6%;在左心耳血栓中有15%的患者TEE检查发现2块左心耳的附壁血栓.左、右心耳同时发现血栓者占3%. 结论TTE及TEE在房颤射频消融术前检测左、右心耳血栓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手术方式选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7例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患者术前作经胸超声(TTE)和TEE检查,重点探查左房血栓、左心耳血栓、左房雾影、瓣膜返流和瓣膜病变等情况。结果:TTE检查拟行二尖瓣置换术21例,球囊成形术46例。46例球囊成形术者又经TEE检查后,新发现左心耳血栓12例,改二尖瓣置换术;10例二尖瓣轻度返流,TEE证实为中度返流,改二尖瓣置换术。结论:TEE在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手术方式选择中有决定性的作用,对左房血栓、左心耳血栓、左房雾影检出及二尖瓣返流的定量判断较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1.
12.
13.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二尖瓣修复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TEE)在二尖瓣反流性病变修复术中的指导作用。方法 对 19例二尖瓣反流 (MR)患者 ,体外循环 (CPB)前及修复术后 ,应用TEE评价二尖瓣结构的异常。在相同的仪器条件和相近的血流动力学状态下 ,以实时目测法估测MR。结果 CPB前TEE检查纠正术前诊断 1例。CPB前MR(3 .4± 0 .5 )级 ,修复后残余MR(1.2± 1.0 )级 (P <0 .0 0 0 1)。 2例因残余MR 3级 ,再次转机行二尖瓣替换术。17例修复术患者出院前经胸超声心动图 (TTE)示残余MR与术中TEE残余反流量无显著性差异 [(0 .9± 0 .7)级vs (0 .9± 0 .8)级 ,P >0 .0 5 ]。后叶病变修复效果明显优于前叶。结论 TEE在二尖瓣修复术前后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二尖瓣结构和血流的信息 ,以指导手术治疗。实时目测法半定量评估MR是术中可靠且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以狭窄为主的病人采用“钮扣状”转移保留全瓣装置二尖瓣置换的方法及对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对80例二尖瓣狭窄需行二尖瓣置换的患者,分为:A组(术中“钮扣状”保留全部二尖瓣瓣下结构).B组(术中仅保留二尖瓣后瓣及瓣下结构)和C组(术中未保留瓣下结构);术前、术后3~6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A组术后左室舒张末(LVEDV)、收缩末(LVESV)容积,左室射血分数(LVEF)、短轴缩短率(LVFS)的改善优于B、C组,对于射血分数的改善A组显著优于B、C组。A、B组主动脉阻断时间较C组延长,但A、B两组无显著差异。总体转流时间C组较A、B两组缩短。结论:风湿性心脏病以二尖瓣狭窄为主的病人行瓣膜置换时可采用“纽扣状”转移保留全部瓣下装置;病人术后早期心功能的改善优于部分保留组和不保留组。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目的研究二尖瓣脱垂患者成形术前、术后瓣叶及瓣环各参数的改变,探讨各参数与二尖瓣反流面积的关系。方法 2012年2月至2013年6月选取中日联谊医院心外科因单纯二尖瓣脱垂行二尖瓣成形术患者,20例患者入选。采用经食管三维超声探头存储图像,二尖瓣定量分析(MVQ)软件对二尖瓣成形术前、术后复跳即刻二尖瓣进行定量分析,分析参数包括:瓣环的前外侧至后内侧直径(DAIPm)、前结合长度(LCA3dLf)、后结合长度(LCP3dLf)、前中部小叶节段的长度(L2DDA2)、后中部小叶节段的长度(L2DDP2)、前小叶面积(A3DTant)、后小叶面积(A3DTpost)、最大脱垂高度(HProl)、小叶脱垂体积(VProl)。同时记录术前、术后复跳即刻的二尖瓣反流面积(MR)。结果术前MR、DAIPm、LCA3dLf、LCP3dLf、L2DDA2、L2DDP2、A3DTant、A3DTpost、HProl、VProl分别为(16.64±6.24)cm2、(43.58±7.72)mm、(42.66±10.00)mm、(45.45±10.89)mm、(24.00±5.91)mm、(17.09±3.82)mm、(1 227.28±392.72)mm2、(774.79±221.18)mm2、(7.07±4.13)mm、(1.29±1.17)ml,术后上述参数分别为(1.53±1.30)cm2、(31.15±4.12)mm、(29.93±8.53)mm、(29.77±7.95)mm、(21.41±2.94)mm、(9.18±3.54)mm、(731.66±162.40)mm2、(348.23±112.56)mm2、(3.30±1.85)mm、(0.18±0.16)ml,术后各参数均小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1.176、8.108、5.789、7.343、2.201、6.861、7.344、10.441、4.193、4.398,P均〈0.05)。术前LCP3dLf较LCA3dLf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23,P〈0.05);术后LCA3dLf与LCP3dL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93,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程为:Y(MR)=-0.037+0.031X1(A3DTpost)-0.361X2(L2DDA2),L2DDA2、A3DTpost是MR的独立影响因素,且L2DDA2与MR成反比,A3DTpost与MR成正比。测试者内部及测试者之间MR、A3DTpost及L2DDA2的测量结果于Bland-Altman图上?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RHD)二尖瓣狭窄(MS)伴轻中度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BMV)的效果。方法:将33例二尖瓣狭窄伴轻度关闭不全(A组)和30例二尖瓣狭窄伴中度关闭不全(B组)及36例单纯二尖瓣狭窄(C组)的PBMV术后即刻及随访结果作对比研究。结果:A组左房平均压(MLAP)从术前(25.2±5.6)mmHg降至术后(10.2±3.2)mm-Hg,B组左房平均压(MLAP)从术前(26.3±5.2)mmHg降至术后(10.9±4.2)mmHg,C组左房平均压(MLAP)从术前(23.8±7.1)mmHg降至术后(9.5±4.2)mmHg,三组间比较P>0.01,差别无显著性。A组二尖瓣返流术前(14±3.5)%,术后(15±2.6)%,P>0.01,差别无显著性;B组二尖瓣返流术前(30±6.8)%,术后(35±4.5)%,P>0.01,差别无显著性;C组术前0%,术后(2±0.2)%,P>0.01,差别无显著性。A组、B组、C组随访左房内径逐渐缩小。结论:MS合并轻中度二尖瓣返流,PBMV是一种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措施,可列入PBMV的手术适应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