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 分析风湿免疫科长期口服糖皮质激素患者的知信行(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KAP)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考察药学监护对KAP的影响,促进糖皮质激素在临床的合理应用。方法: 选取某三甲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长期口服糖皮质激素患者24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1:1),入组时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自行设计的疾病与用药知识问卷、汉化的患者服药信念特异性量表(Brief medication questionnaire,BMQ)、Morisky药物依从性量表(Morisky medication adherence scale,MMAS-8)分析KAP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临床药师对干预组患者薄弱方面进行针对性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教育。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KAP维度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疾病控制情况。结果: 风湿免疫科长期口服糖皮质激素的患者知识得分(3.08±3.80)分,信念得分(0.96±2.95)分,行为得分(5.40±1.81)分,且自我管理知识、信念、行为三者之间均相关(P<0.01)。年龄和文化程度是影响患者自我管理知识的主要因素(P<0.01),病程是影响患者自我管理信念、行为得分的主要因素(P<0.01)。6个月后,干预组的KAP维度得分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5);干预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2.03 %vs 57.72%)、疾病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61.78 %vs 54.47%),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风湿免疫科长期口服糖皮质激素的患者自我管理KAP水平有待加强,临床药师针对其影响因素进行药学监护可显著提高其KAP水平,改善疾病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用药指导对肾病综合征患儿依从性和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 对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80名肾病综合征患儿进行个体化用药指导并进行调查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用药指导前(服药1个月)后(服药12个月)患儿的依从性有显著性差异(P<0.05)。看护人文化程度、居住地、是否独生子女分别为影响依从性的独立因素(P<0.05)。患儿的临床指标在指导后得到改善(P<0.05),且疾病未进展(P<0.05)。结论: 用药指导对肾病综合征患儿依从性和临床指标均有较为显著的影响,药师应通过更加积极的药学干预,提高患儿用药依从性并建立慢病的药学管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药学服务对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及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以2017年在某院收治的糖尿病出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方式分为口服降糖药组(A1、A2组)、注射胰岛素组(B1、B2组)、口服降糖药联合注射胰岛素组(C1、C2组),其中A1、B1、C1组为实验组,A2、B2、C2组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实验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与用药教育、电话随访等精准药学服务。治疗3个月后,比较治疗前后各组患者用药依从性及血糖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实验组与相应对照组之间用药依从性及血糖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血糖水平均显著下降,且实验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A1组、B1组患者血糖水平均优于C1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用药依从性均显著提高,且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A1组、B1组患者用药依从性均优于C1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临床药学服务可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有效控制血糖,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郑爽  林晨  侯欢  周磊  陈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22,42(12):1249-1253
目的: 探讨知信行(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KAP)模式对含口服糖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的全程管理及其效果。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就诊并含口服激素治疗的RA患者3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16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临床诊疗,干预组患者基于KAP药学服务模式实施全程管理[病情管理、用药方案管理、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管理、依从性管理],分别于3,6个月比较2组患者KAP情况(激素用药知识评分、服药信念、服药依从性)、疾病控制情况[28个关节的疾病活动评分(disease activity score uses 28 joint counts,DAS28)、28个关节中的触痛关节数目(28 tender Joint count,TJC28)、28个关节中的肿胀关节数目(28 swollen joint count,SJC28)、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整体评价(general health,GH)、健康评定调查问卷-残疾指数(health assessment questionnaire disability index,HAQ-DI)、疾病控制率]及激素相关ADR发生率。结果: 药师实施KAP药学服务模式的全程管理后,与干预前、对照组患者相比,干预组患者在6个月KAP各维度得分均显著提高(P<0.01),3、6个月的DAS28、TJC28、SJC28、ESR、GH、HAQ-DI均明显改善(P<0.05或P<0.01)。干预组患者3个月、6个月的疾病控制率分别为36.36%、57.58%(P<0.05)。两组患者激素相关ADR总发生率分别为45.45%、57.94%(P<0.05)。结论: 基于KAP药学服务的全程管理有效提高了RA患者KAP水平、疾病控制率,减少了激素相关ADR的发生,值得在其他慢性病管理中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合作药物治疗管理(CDTM)模式在肿瘤营养规范化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取亳州市人民医院肿瘤营养不良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五阶梯营养治疗法,干预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CDTM模式干预。比较2组肿瘤患者综合营养(PG-SGA)评分、总热量及蛋白质摄入量、生活质量(QOL)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营养治疗成本。结果:治疗后,2组PG-SGA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少(P<0.01),且干预组PG-SG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2组首日总热量及蛋白质摄入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干预组蛋白质摄入量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QOL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干预组恶心、呕吐、腹胀、腹泻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头晕、乏力、皮疹、感染不良反应发生率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检查费用、总药物费用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TM模式应用于肿瘤营养规范化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住院成本,在肿瘤营养规范化治疗药学服务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临床药师主导、基于远程的慢病药学服务实践模式,并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接受药学服务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设计,纳入符合研究标准的老年高血压出院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出院后两组患者分别接受临床药师不同周期及监护级别的随访:干预组前3个月每2周随访1次,后3个月每4周随访1次,由临床药师进行远程用药指导和药学服务;对照组每3个月随访1次,进行一般慢病管理建议。两组随访时间均为6个月。随访方式包括远程药学服务平台、电话及微信,具体选择方式根据患者需求决定。结果: 研究共纳入109例符合纳排标准的老年高血压出院患者,有93例患者完成6个月随访,其中干预组48例,对照组45例。出院6个月时,干预组血压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7.30%vs.63.89%,P<0.05);药物了解程度评分干预组优于对照组[(1.44±0.65)分vs.(2.17±0.66)分,P<0.05];用药依从性评分干预组优于对照组[(1.41±0.69)分vs.(2.17±0.82)分,P<0.05];不良反应的错误处置率显著低于对照组(0.00%vs.61.53%,P<0.05);体质指数(BMI)改善干预组优于对照组(87.80%vs.32.43%,P<0.05)。结论: 临床药师主导的远程慢病药学服务可有效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率、对药物的了解程度、用药依从性、不良反应的错误处置率及BMI。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北京地区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及达标率现状,分析依从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和药师提供药学服务后患者依从性的改善情况,以期为后续制定社区药学服务干预措施提供数据支持。方法:设计依从性及影响因素调查问卷,药师通过面对面访谈的形式开展前瞻性调研并提供药学服务,跟踪随访3个月,比较依从性变化。结果:共调研高血压患者1382人,药学服务前后依从性差的患者例数为447(32.34%)和356(25.76%),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显示年龄、吸烟、饮酒、自行经验购药、体育锻炼和生活方式是依从性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我国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现状仍然不太理想,药学服务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针对依从性危险因素,今后药学干预措施应侧重于高血压用药知识宣教、加强体育锻炼、戒烟宣传及健康生活方式指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在基层医院痛风患者管理中的工作模式与效果。方法: 选取某院110例痛风反复发作再次入院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临床药师进行为期6个月的用药指导和健康管理,包括住院期间、出院时以及出院后6个月的药学监护、用药教育、健康宣教、生活方式指导和干预。监测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第3,6个月血尿酸水平及痛风复发情况,并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患者干预前后痛风相关知识知晓率及自我管理依从性改变情况。结果: 最终全部完成资料收集的患者有93人。干预第3,6个月,患者血尿酸达标率分别为54.84%和73.12%,痛风相关知识知晓达标率分别是61.29%和81.72%,均较干预前(分别是3.23%和21.51%)明显升高(P<0.001);干预后6个月内痛风发作率为24.73%,较干预前(40.86%)明显降低(P<0.05);干预后,患者自我管理依从性总分以及合理饮食、遵医用药、主动就医与随访这3个维度的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升高(P<0.001),但规律运动、控制体质量依从性评分升高不明显(P>0.05)。结论: 临床药师参与基层医院痛风患者的管理,可提高患者对痛风的认知水平,增强自我管理依从性,提高尿酸达标率,降低复发率,对于痛风及其伴发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武汉市第一医院采取药学干预措施(信息系统干预、行政干预、治疗药物监测、基因检测)后对降低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发生率的效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统计分析干预前后ADR发生率差异。结果: 采取干预措施后,抗菌药物和中药注射剂的ADR发生率(P<0.01,P<0.05)显著降低;6种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的药品中,地高辛、甲氨蝶呤(P<0.01)和他克莫司(P<0.05)的ADR发生率明显降低;7个进行基因检测的药品中,氯吡格雷和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的ADR发生率显著下降(P<0.05)。结论: 采取的药学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减少ADR的发生率,这对预防ADR的发生、促进临床安全用药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FeNO)指导支气管哮喘患者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nhaled corticosteroids,ICS)治疗效果的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在南京鼓楼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共38例,根据初始FeNO值分为观察组(FeNO>30 ppb)与对照组(FeNO≤30 ppb),2组患者均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或沙美特罗替卡松粉雾剂,对比2组患者用药后的支气管哮喘症状控制情况、炎症改善情况、症状缓解和消失时间、支气管哮喘症状控制水平和用药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支气管哮喘症状总控制率(100%)明显大于对照组(73.68%)(P<0.05);使用药物治疗后,观察组的FeNO值出现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相比ACT评分显著提高(P<0.01),症状缓解时间与症状消失时间明显减少(P<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用药依从性良好,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FeNO指导支气管哮喘患者使用ICS具有其独特的优势,是个性化评估和管理炎症性气道疾病的有利工具。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特布他林联合多索茶碱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疗效及患者呼吸动力学的影响。方法:以随机抽样法选取2018年1月至12月于开滦总医院就诊的8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多索茶碱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联合使用特布他林,对比2组疗效、呼吸动力学变化以及肺功能指标和不良反应变化情况。结果:2组治疗前肺动态顺应性、肺静态顺应性和呼吸系统顺应性指标变化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治疗后各指标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肺功能指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治疗后呼气峰流速(PEF)、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效果更好(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OPD患者中给予特布他林联合多索茶碱治疗不仅可以改善患者呼吸动力学以及肺功能,还能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唑吡坦对中青年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SAP)伴自述失眠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青中年冠心病SAP伴自述失眠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9例。2组均给予SAP一般用药,治疗组在SAP一般用药基础上加用唑吡坦10 mg睡前口服,对照组则给予同等样式安慰剂。治疗4周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C反应蛋白(CRP)和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评价SAP治疗效果。并运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国际统一睡眠效率公式评估患者的睡眠质量,同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2组H-FABP、CRP和Lp-PLA2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2组H-FABP、CRP和Lp-PLA2水平均有所下降,但对照组下降不明显(P>0.05),治疗组下降明显(P<0.05),治疗组下降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的PSQI各因子及总计评分均有下降,但对照组下降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较前下降明显(P<0.05),组间比较存在差异(P<0.05)。治疗组自述失眠临床总有效率为91.5%,优于对照组的67.8%(P<0.05);治疗组SAP治疗总有效率为91.5%,优于对照组的71.2%(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8%和5.1%(P>0.05),2组均无明显影响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唑吡坦治疗中青年冠心病SAP伴自述失眠患者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SAP治疗效果和睡眠质量,且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接受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的重症感染患者多黏菌素B血药浓度、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30名重症感染患者(CRRT组8人,非CRRT组22人)接受静脉用多黏菌素B治疗48 h后测定多黏菌素B谷浓度(Cmin)、中浓度(C1/2t)和峰浓度(Cmax),收集2组患者临床信息,并分析CRRT对药物浓度、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结果:CRRT组CminC1/2tCmax分别为(0.983±0.872)μg·mL-1、(2.141±1.116) μg·mL-1、(4.644±1.597) μg·mL-1,非CRRT组分别为(2.333±0.967) μg·mL-1、(3.502±1.191) μg·mL-1、(7.252±2.272) μg·mL-1,2组间各浓度差异显著(均P>0.01)。疗效方面,CRRT组临床有效率(25.0%)低于非CRRT组(40.9%),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CRRT组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无相关关系(P>0.05),非CRRT组Cmax与临床疗效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显示临床有效的Cmax最佳阈值为8.352 μg·mL-1。不良反应方面,CRRT组和非CRRT组皮肤色素沉着发生率分别为25.0%和9.1%(P>0.05),非CRRT组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发生率为54.5%,均与血药浓度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CRRT会降低多黏菌素B的血药浓度,非CRRT组中Cmax浓度与临床疗效相关。对接受多黏菌素B治疗的重症感染患者进行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是有必要的,特别是接受CRRT治疗的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