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南药学》2019,(6):976-980
目的构建按疾病分组(DRGs)付费为主的综合管控模式,降低医院住院药占比,促进医保药品合理使用。方法实施临床药师参与下的DRGs付费、结合三大类药物(辅助用药、中药注射剂和质子泵抑制剂)重点监测等措施的综合管控模式,比较管控前阶段(2017年2-4月)、管控第一阶段(2017年5-7月)、管控第二阶段(2017年8-10月)和管控第三阶段(2017年11月-2018年1月)的住院患者人均药费、人均住院费用、药占比、三大类药物金额及占比。结果住院患者次均药费、人均住院费用、药占比、三大类药物使用金额和使用金额占比均下降。结论以DRGs付费为主的综合管控模式在降低住院药占比中能发挥重要作用,促进了医保药品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2.
李锐  李忻 《中国药事》2022,36(10):1182-1189
目的:为加强临床合理用药管理,规范临床用药行为,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方法:完善组织架构,通过制定医院重点监控药品品种管理制度,编制医院重点监控药品品种目录,搭建“合理用药防控预警体系”,使用“ATC/DDDs系统”工具为临床药物选择提供更科学的参考意见等措施,对比管控前后的重点监控药品品种销售金额及占比、门诊及住院次均药费、药占比等药事管理指标,评价其实践效果。结果:重点监控品种的用药合理性有了明显提高,尤其是适应症和联合用药方面的合理率提高更为显著。重点监控药品品种销售金额由2019年22443.07万元降至2021年6857.18万元,销售占比由 2019年19.18%下降至2021年7.06%;门诊次均药费由2019年105.13元降至2021年74.57元,住院次均药费由2019年6669.61元降至2021年5310.09元;药占比由2019年28.7%下降至2021年20.76%。结论:精细化信息化管理模式有效降低重点监控品种销售金额及占比、门诊及住院次均药品费用、药占比,促进了重点监控药品品种的合理使用,极大地提高了我院的合理用药水平及医院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中国药房》2018,(7):882-885
目的:探索医院重点监控药品的管理模式,促进其合理使用。方法:从管控方案、管控措施、管控效果(以我院销售金额排名前10位药品中重点监控药品品种数和排名、重点监控药品销售金额占总药品销售金额比值、住院患者人均重点监控药品用药金额等数据为评价指标)等方面描述我院对重点监控药品的药事管理模式。结果:我院通过制订并实施重点监控药品目录,确定管控目标和管控指标等管控方案,采取将重点监控药品的管控纳入绩效考核管理、采购源头管理、超常预警管理等措施,建立了重点监控药品的药事管理模式。我院从2016年5月起开始实施管控,到2017年5月,药品销售金额前10位中重点监控药品排名后移且品种数下降;重点监控药品销售金额占总药品销售金额比值、住院患者人均重点监控药品用药金额由管控前(2016年1-4月)的34.33%、2 318.98元下降至2017年5月的21.72%、1 209.31元(分别下降了36.73%、47.85%)。结论:我院重点监控药品管控成效显著,可有效促进重点监控药品的合理使用,节约医保费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医院辅助用药合理管控的价值与途径。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31日医院辅助用药的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应用excel统计分类,对当前医院辅助用药管控的现存问题及改善对策进行分析。结果:药事委员会根据医保自费、价格较高、中药制剂筛选共计36个药品进行监测。2017年淘汰14个,2018年淘汰6个。使用数量从2017年的76704支降至2018年的40204支,金额由2017年的272万降至2018年的112万余元,医院药占比由2017年的21.51%降至2018年的18.67%。2017年与2018年的药占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医院辅助用药合理管控与实践的价值较高,利用临床药师检查合理用药与医院行政干预手段,淘汰部分辅助性药品,能够有效控制药占比,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公立医院改革要求,发挥合理用药控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加强辅助用药的管控,促进医院合理用药。方法:建立多元性辅助用药预警监控体系,评价管理前后辅助用药使用的变化。结果:管理后某院辅助用药(注射剂型)品种数及品规数均明显减少,辅助用药销售金额较之前下降了16.16%;医院药占比由管理前的40.75%下降至35.98%;辅助用药销售占比由35.46%下降至31.32%。但全院销售前20位药品中辅助用药仅由12种减少为8种,辅助用药所占比重仍然较高;人均总药费由管理前的5 000元左右下降到3 700元以下,人均辅助用药费用也平均下降了约600元。结论:加强辅助用药的管控,能降低药品费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促进合理用药;但该项管理工作仍存在难点,应进一步加强对临床科室全覆盖管控及对临床医师和患者的宣教。  相似文献   

6.
目的控制医院不合理费用增长,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应用JCI标准对医院用药情况进行管控,并对比2016年(管控前)、2017年(管控中)、2018年(管控后)医院合理用药指标数据,分析其变化。结果医院采取一系列措施后,药占比、次均药品费用、质子泵抑制剂使用金额及重点监控辅助用药使用金额及占比均有明显下降。结论医院借助信息化干预等系列措施,有效降低了药占比、次均药品费用,促进了抗菌药物、辅助用药和质子泵抑制剂的合理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医院的合理用药水平及医院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摘 要 目的:加强监管医院重点监控的药品,在新医改形势下降低药品费用,提升临床用药管理水平。方法:通过制定医院重点监控药品目录、药师监控全方位覆盖、结合医保每日点评、三级培训、厂家约谈、停药公示、目录优化调整、信息化管控、绩效考核等措施建立重点监控药品合理使用长效管理体系,并对我院建立重点监控药品监管前(2017年5月)与监管后(2018年5月)药占比、重点监控药品占比、基本药物使用比例、重点监控药品不合理用药比例、销售金额前10位药品排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监管前比较,监管后我院药占比从45.52%降至32.46%,降幅为28.69%;重点监控药品占比的降幅为37.03%,不合理用药比例的降幅为41.35%;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降幅为11.6%;基本药物使用比例的增幅为6.64%;人均住院用药品种数量从8.17种降至6.96种,降幅为14.81%;销售金额前10位药品中出现了临床治疗指南推荐的治疗用药。结论:医院应结合院内用药特点、当地重点监控药品监管办法及医保政策从停药、针对性的医师处方权限制、信息化监管、重点监控药品目录调整、合理用药点评及培训等环节进行相应监管,从而促进重点监控药品的监控管理,降低药占比,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 加强辅助药品的管控和干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通过多种管控和干预手段的实施,评价实施前后辅助药品使用的变化。结果: 综合培训、点评、反馈、约谈、奖惩、信息化管理等多种干预手段,辅助药品的使用合理率明显提升。经过管控,我院的辅助药品已基本不在全院药品销售金额排名前20名中,住院人均药品费用与住院人均辅助药品费用稳步下降,分别由2018年第一季度3511.70元和138.50元降至第四季度3344.40元和111.25元。辅助药品销售占比和医院药占比分别由2018年第一季度的2.60%和33.54%下降至第四季度2.24%和31.56%,乌司他丁冻干粉的使用合理率由干预前41.82%升高至100%,芪珍胶囊合理率由51.65%增加至100%。结论: 培训、点评、反馈、约谈、奖惩、信息化管理等多种干预手段相结合能显著减少辅助药品的不合理使用,切实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优化和完善后的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合理用药措施对于医院合理用药的效果。方法:根据合理用药管理需要对动态监测和超常预警的周期及监测内容进行改进,收集近3年我院的处方及药品销售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评价优化后的动态监测与超常预警的效果。结果:门诊及住院患者次均药费,药占比等均有所下降,处方合格率上升,辅助用药用量明显下降。结论:优化动态监测,在药品销量季度动态监测及预警的基础上增加药占比,均次药费,公示销售金额排名,规范的处方干预动态监测等措施是促进合理用药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有效的重点监控药品管控模式,旨在合理用药、降低医疗费用,积极推进医保控费工作。方法国药东风总医院引进医保控费系统,药学部、医保办、全面质量管理办公室、医务部等多部门协作,成立医保控费管理小组,制订重点监控药品目录及限制使用适应证,落实医嘱点评制度、加强合理用药能力、严格监督与考核,初步建立了基于医保控费系统的重点监控药品管控模式。结果住院药占比由管控前的 37.18%下降至 21.83%,住院人均药费从管控前的 4 159元下降至管控后 2 169元,重点监控药品使用总金额管控后下降 56%,同时违规情况明显减少,节约费用成本,促进合理用药。结论我院基于医保控费系统的重点监控药品管控模式初步形成,药师价值逐渐凸显,临床合理用药有待进一步加强,最终形成“以病人为中心”的多部门协作的药事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合理用药管理系统,与行政干预相结合,加强对医院重点监控药品的管控,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制定宁波市北仑区人民医院重点监控药品目录;基于合理用药管理系统,依据药品说明书和指南、共识等证据,对重点监控药品进行规则精细化设置;建立重点监控药品动态监测与预警制度,开展处方/医嘱专项点评,结合行政干预手段,对重点监控药品进行管理;对宁波市北仑区人民医院应用合理用药管理系统后重点监控药品各季度人工抽样点评不合理率、使用强度、使用金额和占比等进行统计分析,考察合理用药管理系统上线后对重点监控药品管控成效。结果 通过合理用药管理系统规则精细化设置,结合行政干预,加强了对重点监控药品的管理。合理用药管理系统上线后重点监控药品的不合理率从2018年第4季度的34.2%降至2019年第4季度的14.6%,使用强度从101.4降至74.7,销售金额占总药品金额的占比由7.8%下降至5.7%。结论 应用合理用药管理系统加强对重点监控药品的管控,不仅能减少药品费用,还能促进医院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通过信息化手段,保障"4+7"带量采购药品约定用量的有效落实,引导医师、患者优先选择集采药品,为集采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方法:利用信息化管理理念与手段搭建集采药品监测体系,从医院信息系统中收集2020年1-9月及2019年同期通用名相同的集采药品及非中选药品使用情况,对比分析政策执行前后的药品销售金额、次均药费、医保资金支出药费、医保次均药费及药占比等相关数据指标,评价实践效果。结果:自搭建监测体系后,截至2020年9月,第一批集采药品(共计20种),已完成约定用量的149.42%,其中有18个品种已超额完成约定用量;对通用名相同的集采药品及非中选药品同期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药品总费用、次均药费、医保资金支出药费、医保次均药费均有大幅下降;医院整体药占比由29.15%降至23.53%。结论:医院基于信息化手段搭建集采药品监测体系,为其用量得以顺利落实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13.
丁建强  吴爱京  朱军  胡倩 《中国药房》2012,(26):2416-2419
目的:了解我院2006-2011年的药品应用情况,总结我院控制药品费用占医疗总收入比例(简称"药占比")的经验和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06-2011年药占比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与全国平均药占比进行比较。结果:我院各年度各类患者药占比均低于30%,低于全国各年度平均水平,但呈逐年增高趋势;省、市、铁路"医保"患者药占比上升趋势明显;2010-2011年军队"医改"类患者药占比明显低于前4年。结论:药品价格和用量是导致我院药占比明显上升的2个关键因素。改革医疗体制和药品定价机制中的不合理问题,主动采取合理有效的监管和干预措施,实行临床路径管理,推行单病种收费,制订各科药占比控制目标,加强医疗专业素质培训等控制药品的价格和用量,从而有效控制药占比的做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李旭东  李忻  于倩  关丽英 《中国药事》2021,35(1):138-143
目的:探索通过信息化手段,保障“4+7”带量采购药品约定用量的有效落实,引导医师、患者优先选择集采药品,为集采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方法:利用信息化管理理念与手段搭建集采药品监测体系,从医院信息系统中收集2020年1-9月及2019年同期通用名相同的集采药品及非中选药品使用情况,对比分析政策执行前后的药品销售金额、次均药费、医保资金支出药费、医保次均药费及药占比等相关数据指标,评价实践效果。结果:自搭建监测体系后,截至2020年9月,第一批集采药品(共计20种),已完成约定用量的149.42%,其中有18个品种已超额完成约定用量;对通用名相同的集采药品及非中选药品同期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药品总费用、次均药费、医保资金支出药费、医保次均药费均有大幅下降;医院整体药占比由29.15%降至23.53%。结论:医院基于信息化手段搭建集采药品监测体系,为其用量得以顺利落实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市属公立医疗机构对重点监控药品进行目标性管控的成效分析,为优化管控策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国家级和省级重点监控药品目录纳入重点监控药品调查,对比市属公立医疗结构2018年10月—2020年9月的采购金额、药占比、限定日剂量等数据并进行分层分析,通过帕累托图分析法对监控后数据分析,评价重点监控药品使用情况及管控实施效果。结果 根据目录及临床应用纳入18种重点监控药品,管控前后对比,采购金额从9 941.86万元下降至4 343.27万元,用药频度下降41.34%,占总药品采购金额比例从3.80%下降至1.98%。其中,二级医院的重点监控药品占总药品比例显著高于三级医院和基层医院;心脑血管辅助用药、中药注射剂在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中降幅较大;而丁苯酞、胞磷胆碱等口服制剂在三级医院下降较大。结论 重点监控药品的目标性管控有显著成效,三级以下公立医疗机构应进一步加强管控,对重点监控药品使用情况分析,有助于优化管控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医疗保险付费模式的改革对医院药学的影响,提出医院药学适应付费模式改革的发展方向。方法:描述我国医疗保险付费模式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发展趋势,阐述付费模式改革对医院药品使用的影响。结果:付费模式改革能够降低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的速度,对医院药品使用、医师用药习惯等方面产生影响。结论:医院药学要适应国家付费模式改革,在降低医疗费用的前提下,为病人提供安全、有效、经济的药疗服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在新医改政策下医院药学部门的发展路径,为医院开展药学服务变革提供参考。方法:调取2015年4月至2019年3月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药品使用数据,通过比较实施改革前后我院药占比、门诊和住院次均药品费用及处方合理率等情况,评价我院药剂科在改革中发挥的作用。结果:我院药剂科通过多措并举,在提高合理用药水平、降低患者用药负担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我院药占比由实施改革前的约50%降至实施改革后的约30%;门诊次均药品费用由实施改革前的184元降至实施改革后的147元,降低了20.11%;住院次均药品费用由实施改革前的4600元降至实施改革后的3489元,降低了24.15%。结论:我院药学服务转型激发了药师工作积极性,实现了药剂科职能转变和价值提升,有效降低了医院医保药品费用支出。  相似文献   

18.
丁晓英 《中国药房》2012,(4):361-363
目的:为合理用药、加强医疗保险管理和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提供参考。方法:对某统筹区26家医院2011年1-6月药品使用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以药品费用、限定日剂量、用药频度(DDDs)、日均用药金额(DDDc)等作为指标,采用金额、DDDs、DDDc排序法进行分析。结果:三级医院基本医疗保险药品品种使用率为30.53%,二级医院为48.61%,一级医院为5.01%。三级医院药品费用占住院医疗费用百分比(药占比)为50.42%,二级医院为59.74%;一级医院为77.35%。作用于循环系统类和抗微生物类药品费用占较大比重。结论:该统筹区住院基本医疗保险药品品种使用率有待提高;二级医院药占比控制较好,三级和一级医院药占比偏高,应加强用药管理和指标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