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3 毫秒
1.
目的: 建立宫颈锥切术后孕妇发生早产的预测模型,并对模型的临床价值进行初步评估。方法: 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有宫颈锥切术史的73名孕妇妊娠病历资料,以此为训练数据集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早产的影响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选择宫颈锥切术后45名孕妇作为验证数据集,采用ROC曲线进行宫颈锥切术后孕妇早产预测模型的临床价值评估。结果: 对于宫颈锥切术后孕妇,年龄(OR=1.20,95% CI:1.01~1.43,P < 0.05)和孕中期子宫颈长度(OR=0.06,95% CI:0.01~0.21,P < 0.01)是早产的独立预测因素。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模型Logit(P)=1.408-2.903×孕中期子宫颈长度+0.186×孕妇年龄。训练数据集使用构建的模型预测早产的AUC值为0.93(95%CI:0.87~0.99),该模型预测早产的最佳阈值为-1.512,敏感度、特异度、约登指数、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分别为91.7%、81.5%、0.732、68.8%、95.7%、84.5%;测试数据集使用构建的模型预测早产的AUC值为0.94(95%CI:0.86~1.00),当最佳阈值为-0.099时,模型预测早产的敏感度、特异度、约登指数、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分别为92.9%、90.3%、0.832、81.3%、96.5%、91.1%。结论: 以宫颈锥切术后孕妇的年龄和孕中期子宫颈长度建立的早产预测模型可以较准确地预测早产的发生,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 采用低体温风险预测模型评估围手术期低体温的准确性。方法 纳入2019年10月至2021年8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择期行手术的全麻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学会分级Ⅰ~Ⅲ级,年龄≥18岁。通过围手术期低体温风险预测模型计算每例患者的风险因子得分,并在患者围手术期全程监测体温,保温措施由麻醉医生自行决定。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和Brier评分评价低体温风险模型的预测性能。结果 在纳入分析的472例患者中,术中低体温发生率29.9%(141/472),术中采用主动保温率为26.3%(124/472)。通过验证,该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在472例患者中,模型预测术中低体温AUC=0.729(95% CI=0.680~0.777);Hosmer-Lemeshow χ2=3.143,P=0.925;Brier评分0.34。其中非主动保温的患者中,模型预测AUC= 0.756(95% CI=0.704~0.808);Hosmer-Lemeshow χ2=7.457,P=0.488;Brier评分0.29。而主动保温的患者,模型预测AUC=0.747(95% CI=0.632~0.863);Hosmer-Lemeshow χ2 =4.754,P=0.783;Brier评分0.47。进一步将低体温风险分为低、中、高风险组后,术中低体温发生率分别为14.4%(95% CI= 9.6%~19.1%)、36.7%(95% CI=29.9%~43.5%)和58.2%(95% CI=46.1%~70.3%),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54.112,P<0.001)。结论 围手术期低体温风险预测模型总体区分度较好,不论是否实施主动保温患者,该风险预测模型均有一定的预测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多种抗抑郁药治疗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效果,为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治疗提供疗效与耐受性方面的依据。 方法:在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PsycINFO、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数据库中检索关于抗抑郁药治疗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截至2021年12月。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及数据提取,采用Stata 15.1软件对有效率、耐受性进行分析,采用累积排序概率曲线下面积(SUCAR)评估药物有效率和耐受性的累积概率。 结果:最终纳入32篇文献的33项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共6949例患者,涉及阿米替林、维拉唑酮、氟西汀、司来吉兰、帕罗西汀、丙咪嗪、地昔帕明、舍曲林、去甲替林、艾司西酞普兰、西酞普兰、文拉法辛、度洛西汀等13种抗抑郁药。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度洛西汀( OR=1.95, 95% CI: 1.41~2.69)、氟西汀( OR=1.73,95% CI:1.40~2.14)、文拉法辛( OR=1.37, 95% CI: 1.04~1.80)、艾司西酞普兰( OR=1.48,95% CI:1.12~1.95)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安慰剂(均 P<0.05),网状meta的累积概率排序为度洛西汀(87.0%)、阿米替林(83.3%)、氟西汀(79.0%)、艾司西酞普兰(62.7%)等。丙咪嗪(OR=0.15,95% CI:0.08~0.27)、舍曲林( OR=0.33, 95% CI: 0.16~0.71)、文拉法辛( OR=0.35,95% CI:0.17~0.72)、度洛西汀( OR=0.35, 95% CI: 0.17~0.73)、帕罗西汀( OR=0.52,95% CI:0.30~0.88)的不耐受发生率显著高于安慰剂(均 P<0.05),网状meta的累积概率排序为丙咪嗪(95.7%)、舍曲林(69.6%)、文拉法辛(68.6%)、度洛西汀(68.2%)等。结论:在13种抗抑郁药中,度洛西汀、氟西汀、艾司西酞普兰和文拉法辛治疗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效果优于安慰剂,但度洛西汀和文拉法辛的耐受性较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分析甲泼尼龙与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 检索的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万方、维普、CBM、PubMed、Medline、Embase、Cochrane等中英文数据库。检索关键词包括甲泼尼龙、地塞米松和突发性耳聋,质量评价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风险比(risk ratio,RR)值和95% CI作为本次研究的效应指标,异质性检验的指标选用I2P值。进行灵敏度检验及亚组分析,使用Egger's法定量分析是否存在发表偏倚,如果存在发表偏倚,使用剪补法进行评估。结果 两组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比较,Z=4.91(P<0.000 1)、RR(95% CI):1.20(1.12~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显示全身用药组Z=5.23(P<0.000 01)、RR(95% CI):1.28(1.17~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用药组Z=5.99(P<0.000 01)、RR(95% CI):1.30(1.19~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灵敏度分析Z=6.83(P<0.000 01)、RR(95% CI):1.19(1.13~1.26),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泼尼龙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优于地塞米松。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创伤性颅脑损伤(TBI)患者外周血可溶性髓系细胞表达触发受体-1(sTREM-1)、趋化因子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5月河北省沧州市人民医院120急救中心收治TBI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分为轻度组(n=49)、中度组(n=44)、重度组(n=33),选择同期于医院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外周血sTREM-1、MIP-1α水平及其对患者预后评估价值。结果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患者外周血sTREM-1、MIP-1α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重度组、中度组高于轻度组(P<0.01),重度组高于中度组(P<0.01);预后不良亚组患者外周血sTREM-1、MIP-1α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亚组(t=13.715、7.548,P均=0.000);重度组中死亡患者外周血sTREM-1,MIP-1α水平显著高于存活患者(t=7.716,4.570,P均=0.000);sTREM-1预测TBI预后不良的AUC为0.873,截断值37.92 pg/ml,敏感度为80.56%,特异度为83.33%;MIP-1α的AUC为0.851,截断值88.62 pg/ml,敏感度为77.78%,特异度为87.78%。sTREM-1对TBI患者死亡预测的AUC为0.981,截断值42.45 pg/ml,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90.00%;MIP-1α的AUC为0.865,截断值89.95 pg/ml,敏感度为92.31%,特异度为85.00%。结论 TBI患者外周血sTREM-1、MIP-1α水平升高,并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sTREM-1、MIP-1α水平越高患者预后越差,可作为TBI预后不良评估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分析氮卓斯汀鼻喷剂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 检索的数据库:中文数据库包括CNKI、万方、VIP、CBM等,英文数据库包括PubMed、Embase、Medline、Cochrane等。制定综合检索式,选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进行质量评估,使用RevMan5.3软件对本次研究的数据进行处理,统计学效应指标选用RR值和95% CI,I2P值为异质性检验的指标,然后进行敏感性分析、亚组分析、发表偏倚评估。其中发表偏倚评估使用Egger's法,如有必要使用剪补法进一步分析。结果 氮卓斯汀鼻喷剂联合地氯雷他定组与氮卓斯汀鼻喷剂组比较,Z=8.18(P<0.000 01)、RR(95% CI):1.21(1.16,1.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显示A组,Z=5.62(P<0.000 01)、RR(95% CI):1.18(1.12,1.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Z=3.62(P=0.000 3)、RR(95% CI):1.19(1.08,1.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Z=4.91(P<0.000 01)、RR(95% CI):1.33(1.19,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敏感性分析示Z=6.27(P<0.000 01)、RR(95% CI):1.19(1.13,1.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氮卓斯汀鼻喷剂联合地氯雷他定比单一使用氮卓斯汀鼻喷剂治疗变应性鼻炎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总结新生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CCHD)围术期神经功能特点及术后新发神经发育异常的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至2021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心脏重症监护中心收治的50例CCHD新生儿的围手术期资料,利用头颅超声、头颅CT/MRI、视频脑电图及临床症状进行术前和术后神经系统评估,任何一项有阳性意义即判定为神经发育异常。采用二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CCHD患儿术后新发神经发育异常的影响因素,并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影响因素对术后新发神经发育异常的预测价值。 结果 术前神经发育异常组22例(44.0%),正常组28例(56.0%),两组在性别、出生体重、入院年龄、胎龄、术前动脉血氧饱和度水平、是否早产、是否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是否呼吸机支持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新发神经发育异常组22例(44.0%),无新发异常组28例(56.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24 h乳酸峰值(OR=1.537,95%CI:1.170~2.018,P<0.01)和术后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时间(OR=1.172,95%CI:1.031~1.333,P<0.05)是术后新发神经发育异常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术后24 h乳酸峰值预测术后新发神经发育异常的AUC为0.829,最佳截断值为4.95 mmol/L,诊断敏感度为90.9%、特异度为64.3%;术后ICU住院时间预测术后新发神经发育异常的AUC为0.712,最佳截断值为18.0 d,诊断敏感度为50.0%、特异度为96.4%;两者联合检测预测术后新发神经发育异常的AUC为0.917,诊断敏感度为95.5%、特异度为64.3%。 结论 CCHD患儿围术期神经发育不良风险较高,部分患儿术前已存在异常。术后24 h乳酸峰值和术后ICU住院时间是术后神经发育不良的危险因素,两者联合检测对术后不良神经发育结局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估血液炎症相关指标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 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lymphocyte ratio, PLR)、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ymphocyte-monocyte ratio, LMR)、白蛋白(albumin, ALB)及联合炎症指标在晚期胰腺癌中的预后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2年7月至2020年10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VIP-Ⅱ病区收治的晚期胰腺癌患者诊断时的基线资料。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确定炎症相关指标临界值,根据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估计预后因素的准确性。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评估预后价值。结果 50例晚期胰腺癌患者中位生存时间7.2个月(95%CI:3.568~10.699)。炎症相关指标的临界值分别为:NLR=4.5(AUC=0.840,95% CI:0.732~0.948,P<0.001),PLR=138(AUC=0.671, 95% CI:0.517~0.826,P=0.038),LMR=4.0(AUC=0.873,95% CI:0.770~0.975,P<0.001),ALB=41.5(AUC=0.726, 95% CI:0.582~0.870, P=0.006)。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NLR≥4.5(HR=11.936, 95%CI:4.571~31.169, P<0.001)、PLR≥138(HR=2.246, 95%CI:1.045~4.828, P=0.038)、ALB<41.5 g/L(HR=3.214, 95%CI:1.463~7.060, P=0.004)为独立危险因素;LMR≥4(HR=0.336, 95%CI:0.165~0.687, P=0.003)为独立保护因素。联合炎症指标NLR_ALB、PLR_ALB、LMR_ALB为独立预后指标,评分越高,预后越差。结论 NLR、LMR、PLR、ALB可以作为晚期胰腺癌的预后指标,联合血液炎症相关指标有助于简便、迅速地评估预后,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和比较Logistic回归和决策树分析用于预测急性心肌梗死(AMI)事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19年4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因心绞痛或不明原因胸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29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5例诊断为AMI。分别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和决策树分析建立AMI事件预测模型,并在是否根据Logistic回归结果条件下建立决策树分析模型(决策树1和决策树2),继而利用ROC曲线评估上述三组模型预测AMI的价值。结果: 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冠心病史、冠状动脉多支病变、他汀类药物史和载脂蛋白A1是AMI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 < 0.05)。不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建立的决策树模型(决策树1)显示,冠状动脉多支病变为根节点,其后分别是冠心病史、载脂蛋白A1水平(以1.314 g/L作为分界点)和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史作为子节点;而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建立的决策树模型(决策树2)显示,冠状动脉多支病变为根节点,其后是冠心病史和载脂蛋白A1作为子节点。在对AMI事件的预测中,Logistic回归模型的AUC为0.826,而决策树模型的AUC分别为0.765(决策树1)和0.726(决策树2)。三组模型间比较结果显示,Logistic回归模型的AUC优于决策树2(95% CI:0.041~0.145,Z=3.534,P < 0.01),但与决策树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 CI:-0.014~0.121,Z=-1.173,P>0.05)。结论: 在对AMI事件的预测分析中,不根据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建立的决策树模型效力与Logistic回归模型相当,未来有望应用于AMI患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脑、肠、肾区域血氧饱和度(rSO2)预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急性肾损伤(AKI)发生的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进行体外循环先天性心脏病纠治术、体重大于2.5?kg且年龄在1岁及以下的患儿57例。采用近红外光谱连续监测患儿术后48?h内脑、肠、肾rSO2。比较AKI组与非AKI组,以及发生与未发生2级及以上AKI患儿脑、肠、肾rSO2的变化差异,并采用ROC曲线分析肠、肾rSO2对术后发生AKI及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结果:57例患儿中,38例(66.7%)发生AKI,其中AKI 1级18例(47.4%),AKI 2级9例(23.7%),AKI 3级11例(28.9%),AKI总发生率约为66.7%。AKI组与非AKI组脑rSO2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12,P>0.05),但AKI组肠rSO2和肾rSO2明显低于非AKI组(F=5.017和5.003,均P<0.05)。发生与未发生2级及以上AKI患儿脑rSO2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11,P>0.05),但发生2级及以上AKI患儿肠rSO2和肾rSO2均低于未发生2级及以上AKI患儿(F=6.431和14.139,均P<0.05)。对术后AKI的预测效能进行分析发现,24?h内肠rSO2的诊断效能较好,其中术后3?h肠rSO2诊断AKI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23,以术后3?h肠rSO2低于85%预测AKI的敏感度为66.7%、特异度为89.5%;24~48?h肾rSO2的诊断效能较好,其中术后31?h肾rSO2诊断AKI的AUC为0.918,以术后31?h肾rSO2低于84%预测AKI的敏感度为72.2%、特异度为84.2%。对术后发生2级及以上AKI的预测效能进行分析发现,24?h内肠rSO2的诊断效能较好,其中术后3?h肠rSO2诊断2级及以上AKI的AUC为0.829,以术后3?h肠rSO2低于84%预测2级及以上AKI的敏感度为62.2%、特异度为90.0%;24~48?h肾rSO2的诊断效能较好,其中术后34?h肾rSO2诊断2级及以上AKI的AUC为0.826,以术后34?h肾rSO2低于71%预测2级及以上AKI的敏感度为91.9%、特异度为55.0%。结论:肠、肾rSO2不仅对术后AKI发生有较好的预测作用,同时对AKI的严重程度也有较好的预测效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associated pneumonia,SAP)患者发生神经功能恶化(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ND)的影像标志物,并对其预测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12月急诊或神经内、外科收治的SAP患者,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MEWS)联合体温校正休克指数(ASI)在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 院前急救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于泰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接诊的上消化道 出血患者212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析观察组的MEWS和ASI情况,比较患者的临床转归。根据上 消化道出血的病情将患者分为轻度上消化道出血组(失血量<500 ml),中度上消化道出血组(失血量500~ 1 000 ml),重度上消化道出血组(失血量>1 000 ml),对患者的MEWS和ASI进行分析。结果 随着上消化道出血的 严重程度增加,MEWS、ASI 均显著增加(P <0.05)。MEWS 与ASI 呈正相关(r =0.533,P <0.05)。随着MEWS 与 MEWS+ASI的升高,患者的病死率明显增高,MEWS评分临界值为6.3分时评估预后病死的AUC、敏感性和特异性 分别为0.900(95% CI:0.735,0.979)、86.67%(95% CI:59.33,100.00)和80.00%(95% CI:69.00,100.00);MEWS+ASI 分别为0.980(95% CI:0.849,1.000)、93.33%(95% CI:69.00,100.00)和93.33% (95% CI:69.00,100.00),MEWS+ ASI的AUC、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MEWS高。结论 MEWS+ASI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院前急救中的病情诊断和 急救处理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系统评价黑升麻提取物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导致低雌激素状态的有效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至2020年1月,在Medline、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和维普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检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镜手术后GnRHa疗程中加入黑升麻提取物辅助治疗以缓解GnRHa造成的低雌激素状态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man 5.3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7篇随机对照研究,总计74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黑升麻提取物的加入不会影响患者体内激素水平,包括血清雌二醇水平(MD=1.24,95% CI:-4.58~7.08,P>0.05)和促黄体激素水平(MD=-0.02,95% CI:-0.15~0.11,P>0.05)。黑升麻提取物可以有效改善由于GnRHa造成患者体内低雌激素所产生的围绝经期症状:改善患者潮热出汗(OR=0.1,95% CI:0.02~0.47,P < 0.01),减少失眠症状的发生(OR=0.23,95% CI:0.13~0.39,P < 0.01),改善乏力(OR=0.09,95% CI:0.04~0.20,P < 0.01),减少阴道干燥的发生(OR=0.04,95% CI:0.01~0.30,P < 0.01)。黑升麻提取物的加入会影响手术12周后患者Kupperman绝经指数(KMI)评分(MD=-11.50,95% CI:-20.09~-2.90,P < 0.01)及24周后KMI评分(MD=-23.68,95% CI:-39.66~-7.69,P < 0.01)。结论: 目前有限的证据表明,黑升麻提取物能够有效地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GnRHa治疗造成体内雌激素含量降低所引起的围绝经期症状,且不会影响体内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基于肿瘤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 TCGA)数据库筛选潜在泛癌生物标志物,为多种肿瘤的诊断和预后评估提供帮助。方法: 利用“GDC Data Transfer Tool”和“GDCRNATools”软件包获取TCGA数据库,完成数据整理,将13种肿瘤纳入研究。以错误发现率(false discovery rate, FDR) <0.05且差异倍数(fold change, FC) >1.5作为差异表达标准,筛选在13种肿瘤中均上调或均下调的基因和微小RNA(microRNAs,miRNAs)。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最佳截断值及对应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反映诊断价值。利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概率后进行对数秩(log-rank)检验并计算风险比(hazard ratio, HR)反映预后评估价值。利用DAVID工具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 (Gene Ontology)、KEGG (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富集分析。利用STRING和TargetScan工具对差异表达基因和miRNAs进行调控网络分析。结果: 共发现48个基因和2个miRNAs在13种肿瘤中均差异表达,其中25个基因均表达上调,23个基因和2个miRNAs均表达下调。多数差异表达基因和miRNAs区分病例和对照的能力较好,AUC、灵敏度和特异度可达0.8~0.9。生存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表达基因和miRNAs与多种肿瘤患者的生存显著相关,且多数上调基因是患者生存的危险因素(HR>1),而多数下调基因是患者生存的保护因素(0<HR<1)。GO和KEGG富集分析显示,差异表达基因多富集于与细胞增殖有关的生物学事件。在调控网络分析中,共13个基因和2个miRNAs存在调控和相互作用关系。结论: 在13种肿瘤中均差异表达的48个基因和2个miRNAs可能作为潜在泛癌生物标志物,为多种肿瘤的诊断和预后评估提供帮助,并为发展肿瘤治疗的广谱靶点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无对比剂1.5T 磁共振自由呼吸全心冠状动脉成像(MRCA)对冠心病≥50%及≥70%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性能。方法 前瞻性纳入41例冠心病拟行介入冠状动脉造影(ICA)的患者,行无对比剂1.5T 自由呼吸全心MRCA。同时判断是否存在≥50%及≥70%管腔狭窄,以ICA为参考标准评估诊断效能,比较两者的敏感性、特异性及诊断准确性。结果 41例患者均完成MRCA,平均扫描时间(10.1±2.2)min。MRCA诊断≥50%及≥70%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在患者水平分别为100%(95%CI:89%~100%)及82%(95%CI:63%~94%)、38%(95%CI:9%~76%)及54%(95%CI:25%~81%)、88%(95%CI:73%~95%)及73%(95%CI:57%~85%);在血管水平分别为95%(95%CI:87%~99%)及86%(95%CI:73%~95%)、58%(95%CI:45%~71%)及76%(95%CI:65%~85%)、78%(95%CI:69%~84%)及80%(95%CI:71%~86%)。 MRCA在血管节段水平诊断≥50%狭窄的敏感性明显高于诊断≥70%狭窄(97%比88%;χ 2=5.73,P=0.017),特异性明显低于诊断≥70%狭窄(86%比94%;χ 2=14.12,P<0.001)。结论 无对比剂1.5T自由呼吸全心MRCA诊断冠状动脉≥50%及≥70%狭窄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准确性。与诊断≥50%狭窄相比,MRCA诊断≥70%狭窄在血管节段水平的敏感性较低,特异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后48 h累积液体平衡量(cumulative fluid balance postoperative 48h,FB 48 h)与术后胰瘘(postoperative pancreatic fistula,POPF)发生率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外科重症加强治疗病房(surgical intensive care unit,SICU)连续收治的237例PD术后患者,收集并整理其术前、术中和术后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发生POPF将患者分为胰瘘组(POPF)和非胰瘘组(Non-POPF),采用单自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POPF的危险因素,采用多自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去除混杂因素,最终确定POPF的危险因素。进一步根据FB 48 h将患者分为液体负平衡组(FB 48 h ≤ 0 mL·kg-1·h-1)、少量液体正平衡组(0 mL·kg-1·h-1 < FB 48 h ≤ 0.5 mL·kg-1·h-1)、中等量液体正平衡组(0.5 mL·kg-1·h-1 < FB 48 h ≤ 1 mL·kg-1·h-1)和大量液体正平衡组(FB 48 h>1 mL·kg-1·h-1)等4个亚组,分析FB 48 h与POPF之间的关系。结果 30例(12.7%)患者发生了POPF,其中B级POPF 24例(10.1%),C级POPF 6例(2.5%)。多自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男性)(OR=23.917,95% CI:3.775~151.526,P=0.001)、高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OR=1.313,95% CI:1.059~1.628,P=0.013)、罹患糖尿病(OR=9.120,95% CI:2.262~36.771,P=0.002)、入院时低白蛋白浓度(OR=0.876,95% CI:0.783~0.981,P=0.022)、术前高胆红素浓度(OR=1.008,95% CI:1.002~1.013,P=0.005)和FB 48 h(OR=4.870,95% CI:1.906~12.443,P=0.001)为POPF的独立危险因素。大量液体正平衡组患者C级POPF发生率显著高于少量液体正平衡组(P=0.002)和中等量液体正平衡组(P=0.002)。结论 PD术后FB 48 h是POPF的独立危险因素,FB 48 h>1 mL·kg-1·h-1时,C级POPF发生率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预后相关因素,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2014年2月至2019年7月346例CR-BSI患者临床资料,对其预后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346例CR-BSI患者死亡62例,病死率为17.92%;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t=2.838,P=0.006)、糖尿病史(χ2=5.966,P=0.015)、感染后拨管时间(t=5.026,P=0.000)、是否入住ICU(χ2=6.885,P=0.009)、置管部位(χ2=5.468,P=0.019)、是否使用糖皮质激素(χ2=4.731,P=0.030)、发生CR-BSI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t=3.556,P=0.00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χ2=10.209,P=0.001)、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感染(χ2=22.668,P=0.000)、耐碳青酶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感染(χ2=16.758,P=0.000)、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细菌感染(χ2=7.784,P=0.005)、真菌感染(χ2=6.576,P=0.010)、感染发生前使用抗菌药物(χ2=5.315,P=0.021)、感染发生前联用抗菌药物(χ2=4.260,P=0.039)、感染后开始使用抗菌药物时间(t=2.805,P=0.006)、感染后根据药敏试验使用抗菌药物时间(t=2.877,P=0.005)、血清白蛋白浓度(t=-2.976,P=0.003)、血糖(t=2.632,P=0.010)等18个因素是CR-BSI死亡的相关因素;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高血糖(OR=5.047,95%CI=1.805~14.114,P=0.002)、MRSA感染(OR=18.278,95%CI=3.732~89.527,P=0.000)、MDR-PA感染(OR=42.380,95%CI=9.477~189.528,P=0.000)、CRKP感染(OR=72.834,95%CI=16.061~330.286,P=0.000)、发生CR-BSI后APACHEⅡ评分高(OR=6.615,95%CI=2.625~16.667,P=0.000)、感染后至拨管时间(OR=4.071,95%CI=1.743~9.508,P=0.001)与感染后至根据药敏试验使用抗菌药物时间(OR=5.047,95%CI=1.805~14.114,P=0.001)等6个因素是CR-BSI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白蛋白浓度(OR=0.365,95%CI=0.136~0.978,P=0.045)是CR-BSI死亡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 高血糖、低蛋白血症、危重症、多重耐药菌感染是增加CR-BSI病死率的危险因素;早期拨管、早期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指导使用抗菌药物可减少CR-BSI病死率,临床应采取针对性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肝硬化合并肠系膜上静脉栓塞(superior mesenteric venous thrombosis, SMVT)长期预后的影响因素,构建2年预后预测模型并进行预测效果评价。方法 采集2016年12月至2020年3月确诊的肝硬化合并SMVT患者254人的临床信息,以2019年3月30日为时间节点分为建模组(170例)和验证组(84例)。建模组依据随访2年时的结局分为生存组(148例)和死亡组(22例),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建立模型并绘制列线图;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校准曲线和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评价预测模型的准确性、区分度和校准度;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 DCA)评估预测模型的临床有效性。结果 年龄(HR=4.625,95%CI:1.493~14.322,P=0.008)、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s/lymphocyte ratio, NLR)(HR=4.650,95%CI:1.3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