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微量元素锗在人类的生命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与人体健康有密切的关系.尤其是有机锗具有抗肿瘤、消炎与免疫调节、抗病毒、抗氧化、抗衰老、降血脂等多重功能[1~2],为我们进行抗肿瘤药物的研究提供了更广阔的前景.本文根据国内外文献报道,对锗的发现、锗的生物特性、有机锗化合物抗肿瘤作用的研究以及有机锗的毒性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
自德国Winkle教授在1886年发现稀有金属元素锗以来,人们对其在医学领域的用途,经近十几年的深入研究才被认识;现已探明适量有机锗在机体内具有:抗肿瘤、抗衰老,增强免疫能力[1];并对脑血栓,胃溃疡、哮喘、心肌梗塞、植物神经失调等多种疾病有防治作用[2]。可见检测人体血清中有机锗含量,对探求锗与疾病的关系及有机锗在医疗保健中的作用将有着重要的意义。但目前在国内尚未见有文献报道对血清有机锗的荧光测定。本文采用ApplaRain的二苯乙醇酮荧光测定法[3]进行改良,用于检测血清澈具有机锗;现报告如下:1基本原理有机铝和二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有机锗化合物(咖啡酸锗)对小鼠肝癌H22的抑制作用。方法:通过体内抗肿瘤实验,观察咖啡酸锗对小鼠肝癌H22的影响(抑瘤率),并采用HE染色和迈-格-姬(MGG)染色在光镜下观察肿瘤细胞的病理形态变化。结果:咖啡酸锗能有效地抑制小鼠肝癌H22的生长,咖啡酸锗低、中、高剂量组的抑瘤率分别为46.48%、50.00%、52.11%,光镜下见咖啡酸锗各剂量组肿瘤细胞生长受抑,浸润程度、核分裂数、血管数目明显减少,而且坏死程度较严重。结论:咖啡酸锗对小鼠肝癌H22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华灵芝宝抗肿瘤作用、机理及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志宏 《临床医学》2002,22(10):44-45
灵芝属真菌类名贵中药,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药。历代医药学家认为它能滋补强身和治疗多种疾病。现代研究肯定了灵芝的抗肿瘤作用,“中华灵芝宝”采用仿野生栽培的优良赤芝菌种为原材料,以特殊工艺制成,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的灵芝抗肿瘤制剂。灵芝的抗肿瘤作用与多种成份有关,“中华灵芝宝”是灵芝的全草制剂,含有多糖类、多肽类、核苷类、三萜类、有机锗等活性成份,抗肿瘤机理比较复杂,本文仅就近期的一些研究结果做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5.
锗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大致可分为无机态和有机态两大类:1.无机锗:属于电子材料的一种,只能外用贴敷,用于消炎.人的肠道对无机锗的吸收效果差,吸收过多会引起中毒,因此应避免服用.2.有机锗:又分(1)合成有机锗:羟乙基锗倍半氧化物,即Ge-132.螺锗、呋喃锗衍生物等一类抗病毒、抗炎、抗癌有机锗,是具有广泛药理作用的化合物,但服用过多易引起缺钙.(2)天然有机锗:由天然植物中提取,或直接食用,对人体无任何毒副作用.(3)生物有机锗:是将锗化合物植入生物体内,如酵母、细菌、大型真菌、蔬菜等.  相似文献   

6.
雷公藤属植物化学成分的药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国内外学者,对雷公藤属植物中化学成分所进行的抗肿瘤、抗雄性生育、抗炎、免疫抑制等的药理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白藜芦醇的抗肿瘤作用已得到公认,关于其对肿瘤的作用机制国内外的研究也逐步深入,鉴于癌症的形成是一系列基因突变所致,而白藜芦醇可以对基因的表达进行特异性的调控,现就白藜芦醇在肿瘤基因调控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介绍丹参酮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方法:实验研究证明丹参酮对肺癌、肝癌、鼻咽癌、宫颈癌等细胞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丹参酮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9.
青蒿素类药物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青蒿素(artemisinin)是从青蒿中提取的内含过氧化基团的倍半萜内酯类的新一代抗疟药。目前其衍生物包括:二氢青蒿素(dihydroartemisinin)、蒿甲醚(artemether)、蒿乙醚(arteether)及青蒿琥酯(anesunate)。临床上用于抗疟有显著的疗效。近年来被报道具有抗肿瘤作用,引起广泛关注。本文就国内外学者对其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他汀类药物抗肿瘤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他汀类药物的抗肿瘤作用近年来备受关注。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能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其分化或凋亡,而对正常细胞无明显毒副作用。体外实验证明,他汀类药物可抑制Ras、RhoGTPase和核纤层蛋白异戊二烯化,影响细胞周期进程和凋亡相关基因表达,抑制血管形成等。现综述他汀类药物抗肿瘤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厚朴是我国传统中药,和厚朴酚(Honokiol, HNK)是厚朴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抑制血管生成、抗痉挛、抗抑郁、抗病毒和抗肿瘤等广泛的药理作用。特别是其显著的抗肿瘤作用被广泛关注。作为天然来源、安全性高的抗肿瘤活性成分,HNK主要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阻滞肿瘤细胞周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转移、诱导自噬、激活内质网应激、诱导活性氧生成等机制发挥抗肿瘤作用。本文基于近年国内外HNK的抗肿瘤相关文献,对其抗肿瘤作用及机制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为HNK的进一步新药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2.
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必须依靠新生血管的形成,抗肿瘤血管生成是新的肿瘤治疗靶点和临床研究热点,而一些中药及其有效成分也有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本文就相关方面研究进行一些归纳。  相似文献   

13.
怀牛膝药理作用研究及临床应用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牛膝药理作用研究及临床应用概况,为牛膝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参阅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牛膝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功能、抗衰老作用、抗炎和镇痛作用及抗肿瘤作用。结论:牛膝药理作用明显,应用广泛。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从分子水平探讨咖啡酸锗对小鼠宫颈癌(U14)细胞的抑制效应及作用机制.方法:抗肿瘤活性实验采用:(1)药理试验;(2)普通染色光镜观察;(3)免疫组化观察PCNA、p53、bcl-2、ER、PR的表达;(4)甲基绿.派诺宁染色法;(5)流式细胞仪(FCM)测定DNA含量.结果:(1)咖啡酸锗及环磷酰胺组瘤重明显减轻,抑瘤率分别为47.28%和54.27%;(2)咖啡酸锗及环磷酰胺组的凋亡率分别为23.32%和20.61%;(3)咖啡酸锗组在DNA直方图上出现"亚G1"峰(即凋亡峰),生理盐水组无明显"亚G1"峰;咖啡酸锗对U14细胞周期有明显影响,使U14细胞G2~M期减少、细胞周期延长、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增强.结论:咖啡酸锗对小鼠宫颈癌(U14)细胞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诱导瘤细胞凋亡可能是其抑制U14细胞生长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中药抗肿瘤血管生成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量实验证明,多种肿瘤的生成、转移、复发和预后均与肿瘤血管生成密切相关.因此,以肿瘤血管生成为靶点,开发血管生成抑制剂在抗肿瘤研究中是一个新的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随着对抗肿瘤新生血管形成机制的深入研究和对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的开发,许多研究者在探讨中药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中,对部分中药有效成分及复方制剂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些进展,现将肿瘤血管生成机制及中药的肿瘤血管抑制作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茅莓总皂苷体外抗肿瘤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茅莓(Rubus parviflolius L.),别名天青地白草、红梅消、三月泡,为蔷薇科悬钩子植物,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等作用。本研究选择了HR8348直肠腺癌细胞、A375黑色素瘤细胞、Hut-78人皮肤T细胞淋巴瘤细胞和A431人表皮癌细胞为癌细胞株,用茅莓总皂苷对它们进行体外抗肿瘤试验,同时检测了茅莓总皂苷对HR8348直肠腺癌周期的影响,结果显示对前三种肿瘤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通过将细胞周期阻滞在S期在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7.
金雀异黄素抗肿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雀异黄素是一种从大豆中提出的异黄酮类化合物,属植物雌激素,其抗肿瘤作用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金雀异黄素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及抑制癌基因表达等功效。本文就金雀异黄素抗肿瘤作用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抗肿瘤药物性静脉炎的防护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综述了抗肿瘤药物性静脉炎的发生机制、评估标准以及国内外防护研究进展,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纳米雌黄对K562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雌黄纳米粒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K562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初步探讨雌黄纳米粒抗肿瘤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一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法检测雌黄纳米粒对K562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同时与传统剂型的雌黄作用进行比较。结果雌黄纳米粒对K562细胞的端粒酶活性有强烈的抑制作用,与未加药组及传统剂型的雌黄组相比,雌黄纳米粒组端粒酶活性下降更明显。结论雌黄纳米粒能显著下调K562细胞端粒酶活性,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剂型的雌黄,可能是其发挥抗肿瘤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树突状细胞(DC)瘤苗的抗肿瘤免疫保护治疗作用,进一步探索DC为基础的肿瘤免疫治疗的新途径。方法以腺病毒为载体转染IL-18和/或印100-DC,制备DC瘤苗,以ELISA、RT—PCR、FACS及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检测所制备的DC瘤苗的效果,以黑色素肿瘤动物模型鉴定DC瘤苗的抗肿瘤免疫保护作用。结果本研究成功制备了DC瘤苗。IL-18/gp100-DC的抗肿瘤免疫保护作用明显强于IL-18-DC或gp100-DC瘤苗。结论Th1型细胞因子IL-18和印100共转染能显著增强DC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