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通过系统的调查,找出改水降氟工程水氟回升的原因,探讨影响工程水氟含标.方法为保证水氟含量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查询资料的可靠性,一是统一采集改水工程水源水样2份,采用国际通用氟离子电极法测定水氟含量,取其均值作为该工程水氟含量代表值;二是对井壁结构和井周密封土质的调查采用查阅工程档案和实地调查考核的办法.结果正在使用的198处改水工程水氟含量超标的有76处,占38.38%,其中井深20m的有9处工程,水氟含量全部超标,而井深80m以上的23处工程有2处超标,同时找出了改水降氟工程水氟超标的原因.结论打深水井在80 m以上,使用钢管井壁结构和用红黏土密封井周是保证改水降氟工程水氟含量符合要求的3项关键技术指标;经过推广应用,证明了此项调查结果的实用性,先进性和推广价值,对此类工程进行动态观察,水氟含量也无明显波动与回升.  相似文献   

2.
影响改水降氟工程水氟含量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影响改水降氟工程水氟含量的因素。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办法,对被调查县1996年之前的所有打井工程水含量、打井深度、井壁结构材料和井周封闭土质进行逐项调查。结果 ①井深在≤40.41-59.60-79,80-99m和≥100m改水降氟工程合格率分别为71.24%,81.25%,83.32%,90.85%和94.23%。②井深在80m以上的钢管井壁结构工程水氟合格率明显高于水泥管井壁结构工程水氟合格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③在井深59m以内,虽呈现粘土密封工程水氟合格率高于砂土密封工程,但差异无显著意义;井深60m以上工程水氟含量合作率粘土封闭工程坑于砂土封闭工程。结论 ①改水降氟工程水氟合格率伴随打井的深度增加而增高,二者呈现高度正相关关系。②改水降氟工程在打深水井的基础上,使用钢管井壁材料并用粘土密封井周,可以有效防止浅层高氟水的渗漏和水氟回升。  相似文献   

3.
一般认为潜水高氟区在地质地层中具有氟的上富下贫、高钙镁伴生等特征,但是低水氟水体存在于何种特征的地质地层、如何被钻井过程所掌握,一直是有关学者所关注的问题,本研究拟以潜水高氟区域58眼降氟井同等深度上的水体水氟与地层地质的相互关系揭示该问题。1材料与方法 区域内58眼降氟进地质、成井、水氟监测等资料。离子电极法测定水氟含量。 区域地质地层特征描述利用求同法分别归纳区域断面深度地质地层特征。 降氟井分类改水井的第一个滤水层起点到井的最深点,作为改水井的滤水区间。10年间枯水期监测水氟3次连续最高水氟…  相似文献   

4.
潜水高氟区域改水井水氟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有效的打井改水方法。方法 依据成井水氟和枯、丰水期监测水氟的高低对改水井进行分组,比较各组井深、封井深、井管壁分布的差异,并对差异因素与水氟进行相关回归分析。分析各井组监测水氟波动规律。结果 封井深与成井水氟成显著的直线负相关关系(P〈0.01)。监测水氟的波动特点:双低井组稳定;低高井组突然升高并保持稳定;双高井组在11年内呈现两年高峰,其间隔为3年。井位之间水氟差异显著。结论 改水井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改水降氟工程使用现状   总被引:10,自引:16,他引:10  
目的:了解山东省改水降氟工程运转使用的现状。方法:对山东省所有改水降氟工程的运转使用情况按统一表格进行调查。结果:自1980年至2001年,山东省共建设改水降氟工程5934处,以打低氟井为主;运转基本正常的工程4159处,占70.09%,不正常的工程26处,占0.44%,停用报废的工程1749处,占29.47%。5934处改水降氟工程共涵盖病村7880个。已改水病村中,有5689个村的工程运转基本正常,占73.54%;有2110个村的工程运转不正常和停用报废,占26.46%。停用报废的主要原因是管理不善、工程质量差、管道断裂和水氟超标。在改水工程运转基本正常的病村中,有4050个村的饮水氟≤1.00mg/L,占改水村的51%,占全部病村的35%;改水实际受益人口324万余人,占病区总人口的1/3。结论:山东省改水降氟工程的水氟超标和停用报废现象严重,急需改进。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山东省地方性氟中毒防治工作的现状.方法按照<山东省地方性氟中毒防治工作现状调查方案>的要求,对山东省所有改水降氟工程和改水病村接统一表格进行调查登记.结果山东省共建改水降氟工程5 934处,以打低氟井为主;运转基本正常的工程4 159处,占70.09%,不正常的工程26处,占0.44%,停用报废的工程1 749处,占29.47%.山东省病区已改水病村7 880个,占67.60%;未改水病村3 776个,占32.40%.已改水病村中,有5 689个村的工程运转基本正常,占73.54%;有2110个村的工程运转不正常和停用报废,占26.46%.在改水工程运转基本正常的病村中,有4 050个村的饮水含氟量≤1.00mg/L,占改水村的51%,占全部病村的35%.改水实际受益人口324万余人,仅占病区总人口的1/3.结论山东省现仍有7 600多个村、655万余人遭受高氟的危害,地方性氟中毒防治形势十分严峻,须进一步加大防治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降氟改水工程管理新路子朱新波常子伟郑胜河南省是地方性氟中毒重病区,现有氟病村共18588个,氟病村人口156278万人。其中轻病村8647个,中病村8049个,重病村1862个,氟病患者661万。河南省地氟病调查和改水工作始于80年代初,改水降...  相似文献   

8.
高氟区改水后不同年限儿童尿氟水平动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研究高氟区改水后儿童尿氟水平动态,探讨降氟后不同病区、不同年限氟中毒的防治效果。方法 对轻、中、重病区改水1、3、5、7、9年各抽取2个病村(共30个村),每村8—12岁儿童随机抽取10例测定晨尿氟。结果 饮用低氟水的年限越长,尿氟水平越低。轻、中病区较重病区下降明显,改水后不同年龄儿童尿氟均值差异不大,但个体间差异较大。总体尿氟均值已由改水前的5.28mg/L下降到1.91mg/L,差异显。结论 改饮低氟水后机体摄氟减少,亦反映了改水降氟防治氟中毒的效果。儿童尿氟可作为防治氟中毒效果考核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9.
滑县改水降氟打井工程水氟含量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了解滑县降氟改水工程水氟含量和工程使用情况。方法对该县已建的226处降氟改水打井工程全部进行调查。结果正常使用的工程有184处,占81.4%;停止使用1年以上的工程42处,占18.6%,造成工程停用的主要原因为水井喷沙、管道损坏和管理不善。对184处正常使用的改水工程进行水氟含量测定,水氟超标工程32处,占17.4%。40m以内和41~60,61~99,100m以上的不同井深工程水氟含量超标率依次递减,分别为41.47%,15.5%,6.5%和0;32处水氟超标工程均为水泥管井壁,而该县的8处钢管井壁工程均未出现水氟超标。结论改水降氟打井工程水氟含量与井深的高度两者之间呈负相关;钢管井壁结构能够有效地防止地下水氟相互渗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高氟区改水后儿童尿氟水平动态,探讨降氟后不同病区、不同年限氟中毒的防治效果.方法对轻、中、重病区改水1、3、5、7、9年各抽取2个病村(其30个村),每村随机抽取8~12岁儿童10例,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晨尿氟含量.结果饮用低氟水的年限越长,尿氟水平越低.轻、中病区较重病区下降明显,改水后不同年龄儿童尿氟均值差异不大,但个体间差异较大.总体尿氟均值已由改水前的5.28 mg/L 下降到1.91 mg/L,统计学处理(t=29.27,P<0.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结论改饮低氟水后机体摄氟减少,儿童尿氟水平随饮用低氟水年限延长而逐渐下降,亦反映了病区人群改水降氟防治氟中毒的效果.因此,儿童尿氟可做为防治氟中毒效果考核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1.
我省三年来共建改水降氟档案卡3527份,受益人口353万人(占病区人口43%)。为了使改水降氟工作得到巩固发展,因此对已经改水降氟的村(单位)行了调查研究,其中打低氟井3254眼,引泉水130处,物理和药物降氟143处。改水井含氟量在0.5—1.0ppm之间为69%,同时还对135眼井的水质进行了分析,1989年各地、市、县对1342眼井进行了水中含氟量的监测。  相似文献   

12.
开封市地处豫东平原,属碱性土壤,为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地氟病)病区,病区人口约157.20万人。自1982年至2000年对病区470个病村进行降氟改水,使20余万病区群众摆脱了高氟水的危害。为了科学评价降氟改水防治地氟病的措施,作者对开封市尉氏县苗庄村进行了降氟改水预防儿童氟斑牙16年(1985~2000年)的效果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吉林省松原市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现状,评价40年来地方氟中毒病防治效果.方法 选择有防治工作基础的病区进行高氟水源筛查和改水工程水氟含量检测.测定水氟含量,计算算术平均值.查8~12岁儿童的氟斑牙(用Dean氏法)患病情况.成人临床氟骨症患病情况,计算氟斑牙的检出率和氟骨症的检出率.结果 高氟水源筛查,超标水样(水氟含量大于1.0 mg/L)2 270份,占所检水样的55.5%.5个水样氟含量的算术平均值超标的屯共454个,占所筛检村数的55.5%.改水降氟工程质量监督检测,正常使用的322处,使用率为56.99%.使用的防氟自来水有40处氟含量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占使用井数的12.42%.未使用防氟井病区526个,其中未改水病区屯308个,已改水(防氟井损坏)的病区屯218个.结论 松原市防氟改水工程的超标情况较多,停用损坏严重,井水氟含量与井深呈明显的负相关,病区人群仍存在严重的氟中毒流行.  相似文献   

14.
山西省改水降氟工程质量及其与成井工艺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改水降氟工程质量与成井工艺之间的关系.方法在山西省由南至北依次选择驼城市盐湖区、临猗县、临汾市襄汾县、晋中市平遥县、忻州市忻府区大部分改水降氟工程.收集各县(区)改水降氟工程资料,现场调查及采集末梢水样品进行测定.对水氟、井管材质、井深、封闭深度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县应改水村数981个,已改水村数591处,改水率60.2%.本次共对622处打井工程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其中已停止使用1年以上工程149处,占25.2%.对473处正在启用的改水工程氟含量进行了测定,其中水氟超标工程294处,趋标率62.2%.井管材质为水泥管的工程372处,水氟平均值为(1.93±1.65)mg/L;井管材质为钢管的工程95处,水氟平均值为(1.01±0.31)mg/L(t=3.31,P<0.001),仅为水泥管工程水氟均值的一半.从超标率来分析,钢管工程的水氟超标率为33.7%,同样仅为水泥管工程的水氟超标率70.4%的一半.改水工程水氟超标率随着井深的增加而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二者呈高度负相关关系(r=-0.9235,P<0.01).5个县所有改水工程浅层水封闭者(封闭深度40~270m之间)其超标率明显低于浅层水未封闭的工程(x2=11.74,P<0.005).结论总的看来,饮水氟的总量较以前大大降低,从而使儿童氟斑牙患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骨X线阳性检出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井管材质、浅层水封闭、井深等是影响改水降氟工程水氟含量的主要成井工艺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山西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现状,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按照《2012年度国家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防治项目技术方案》要求,随机选取6个病区县作为监测点;在每个监测点抽取3个村,对未改水村进行水源水氟检测,对已改水村进行降氟改水工程运行情况调查和水氟测定;在每个村用Dean氏法检查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结果监测已改水村17个,调查降氟改水工程17个,水氟含量合格9个,占监测工程总数的52.94%;监测未改水村1个,水氟平均值3.41mg/L;在降氟改水工程正常运转且水氟含量符合国家标准的村,检查8.12岁学生686人,氟斑牙检出率21.14%,氟斑牙指数0.4;在降氟改水工程水氟含量超过国家标准的村,检查8~12岁学生649人,氟斑牙检出率40.52%,氟斑牙指数0.9;在未改水村检查8~12岁学生27人,氟斑牙检出率44.44%,氟斑牙指数0.9。结论改水工程正常运转且水氟含量合格的病区村,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基本达到国家控制标准;水氟含量超过国家标准或未改水的病区村,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大多达不到国家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改水降氟工程的效用 ,以期对改水降氟工作有所启示 ,我们对山东省改水降氟工程成本进行了调查 ,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改水降氟工程的选取 :根据全省不同的病情、地形和改水工程类型 ,选择桓台、莒南、博兴、寒亭、肥城、嘉祥、梁山、郓城、莘县和平度 10个县 (市、区 )为防氟改水工程调查县。每县的工程按建成年代分层 ,每层按5%~ 10 %的比例随机抽样。1 .2  调查内容 :工程覆盖轻、中、重病村数及人口数 ;工程建设费用 ,包括工程建设总投资、扩建和改建投资 ,工程建设用义务工数及每一用工价值等 ;经常性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掌握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北省供水区供水前地方性氟中毒的流行范围、危害程度及改水降氟现状,探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对河北省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的影响.方法按南水北调中线供水区地方性氟中毒调查实施方案要求,对所途经的河北省7个地市106个县27 891个村的水氟含量和改水现状进行普查,对饮水含氟量超过1.0mg/L病区村按轻、中、重分层,随机抽取51个村进行重点调查,调查氟斑牙和氟骨症患病情况.结果地方性氟中毒在南水北调中线供水区流行分布广泛,一些地区改水降氟成效显著,但低氟水源难寻,改水难度大的地区,病情较为严重.结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后为河北省改水难度大的地区彻底改水降氟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村水氟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目的了解山东省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水氟分布。方法按照《山东省地方性氟中毒防治工作现状调查方案》的要求,采集山东省地方性氟中毒病村饮用水水样,进行水氟测定。结果共测定了11288个病村的水氟,占全部病村的96.84%。在测定的7729个已改水病村中,水氟≤1.00mg/L的4740个(61.33%),>1.00mg/L的2989个(38.67%),水氟最高为12.60mg/L。在测定的3559个未改水病村中,水氟≤1.00mg/L的仅有427个(12.00%),>1.00mg/L的3132个(88.00%),水氟最高为11.86mg/L。在改水降氟工程运转基本正常的5683个病村中,水氟≤1.00mg/L的4046个(71.19%),>1.00mg/L的1637个(28.81%),最高达9.00mg/L。结论山东省改水降氟工程的水氟超标现象严重。现仍有7600余个病村、600余万人遭受高氟的危害,防制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19.
连云港市降氟改水氟病区村8~12岁儿童氟斑牙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连云港市降氟改水措施对氟病区村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的影响。方法对连云港市部分已改水的氟病区村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进行调查,并检测居民饮水氟含量。结果 (1)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由改水前的74.91%降至44.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降氟改水工程一直正常运行的氟病区村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23.32%(〈30.00%),达到了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控制标准要求;(3)居民饮水氟含量均值为0.71 mg/L,范围为0.19~3.04 mg/L。结论连云港市降氟改水有一定成效,病情呈现下降趋势但未得到完全控制,需要加强对降氟改水工程的管理与维护,确保有效控制病情。  相似文献   

20.
本次调查应用秩和比法 ,对安阳市降氟改水监测点内黄县后化村地方性氟中毒 (地氟病 )防治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以反映降氟改水工程运行状况和防治效果 ,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法 ,指导安阳市的降氟改水工作。1 材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源自安阳市降氟改水监测点内黄县后化村 1991— 1998年监测数据 ,见表 1。1.2 评价表编制及评价方法  1编秩 :将 4项地氟病防治效果评价指标编排秩次 ,4项指标均为低优指标 ;2求秩和 (Σ R) :将各年份按不同指标秩次相加求和 ;3求秩和比值 (RSR) :RSR=Σ R/m n,m为评价指标数 ,n为评价年份数 (表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