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9 毫秒
1.
水牛感染血清免疫筛选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文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筛选新的有潜质的日本血吸虫保护性抗原分子编码基因。方法 用水牛感染血清对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Sj)成虫cDNA文库进行免疫筛选,将阳性克隆的插入片段进行PCR扩增和序列分析。结果 3轮筛选后,将7个阳性克隆经辅助噬菌体自动剪切并PCR扩增显示,插入的日本血吸虫cDNA片段大小在0.8~2.0kb之间,选取其中4个经DNA测序分析,发现2个未曾报道过的日本血吸虫新基因,分别命名为Sj-IB1和Sj-Rho GTPase-like gene,并在Gene Bank登记注册。结论 水牛感染血清可识别日本血吸虫的特异性抗原分子,这些抗原分子的免疫保护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 筛选和分析日本血吸虫 (Schistosomajaponicum ,Sj)新基因 ,为血吸虫疫苗研究提供新的候选分子。 方法 以日本血吸虫雄性成虫抗原免疫兔血清为探针 ,筛选Sj成虫cDNA文库 ,对阳性克隆的插入片段进行PCR鉴定及测序分析。通过互联网对测序获得的核苷酸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 ,并预测新基因编码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结果 筛选获 11个阳性克隆 ,其插入SjcDNA片段大小在 0 7~ 2 3kb之间。对部分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分析 ,获两个Sj新基因 ,即Sj-MA及Sj -Cp8(登录号分别为AF5 1980 8和AF5 2 4 896 ) ,分别编码 2 4 9和 71个氨基酸的核内蛋白和胞浆蛋白。Sj-MA蛋白含有 9个蛋白激酶C磷酸化位点、3个酪蛋白激酶Ⅱ磷酸化位点、2个酪氨酸激酶磷酸化位点和 1个N -肉豆蔻酸化位点。Sj-Cp8蛋白含一个跨膜区、3个酪蛋白激酶Ⅱ磷酸化位点、2个N -肉豆蔻酸化位点。结论 筛选Sj成虫cDNA文库所获得两个新基因 ,其编码的蛋白可能为存在于胞浆和胞核内的日本血吸虫的重要信息传递分子 ,有望成为新的血吸虫病疫苗候选分子。  相似文献   

3.
自愈水牛血清免疫筛选日本血吸虫cDNA文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采用自愈水牛血清免疫筛选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文库并寻找日本血吸虫疫苗新候选抗原。 方法 用感染日本血吸虫后的自愈水牛血清免疫筛选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文库,将阳性重组子克隆、测序,对核酸序列进行分析,确定目的基因。 结果 从大陆株日本血吸虫成虫λZAPIIcDNA文库筛到26个阳性克隆,经初步鉴定获3种编码蛋白分子的基因:副肌球蛋白,谷胱甘肽S转移酶,羟基类固醇脱氢酶。 结论 感染日本血吸虫后的自愈水牛血清筛选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文库,可用于寻找日本血吸虫疫苗新候选抗原。  相似文献   

4.
目的 筛选与日本血吸虫尾蚴抗原有共同免疫原性的日本血吸虫成虫抗原分子,为血吸虫病诊断和疫苗研究提供新的候选分子。 方法 利用日本血吸虫尾蚴可溶性抗原免疫兔血清筛选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japonicum,Sj)成虫cDNA文库,对阳性克隆的插入片段进行PCR扩增和序列分析。 结果 共筛选出13个阳性克隆,PCR扩增出特异的插入片段。测序分析获4个新基因SjCAI、SjCA、SjCAI2和SjCAI3(登录号分别为AF495883、AF515834、AY118086和AY129303),分别编码353、161、137和72个氨基酸的蛋白。SjCAI蛋白含6个DNA结合锌指,与原肠胚锌指蛋白XLCGF48.2有一定同源性;SjCA蛋白、SjCAI2蛋白和SjCAI3蛋白含N糖基化和磷酸化位点。 结论 筛选Sj成虫cDNA文库获得了新的基因序列。  相似文献   

5.
目的:筛选和分析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kponicum,Sj)新基因,为血吸虫疫苗研究提供新的候选分子。方法:以日本血吸虫雄性成虫抗原免疫兔血清为探针,筛选Sj成虫cDNA文库,对阳性克隆的插入片段进行PCR鉴定及测序分析。通过互联网对测序获得的核苷酸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并预测新基因编码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结果:筛选获11个阳克隆,其插入Sj cDNA片段大小在0.7-2.3db之间。对部分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分析,获两个Sj新基因,即Sj-MA及Sj-Cp8(登录号分别为AF519808和AF524896),分别编码249和71个氨基酸的核内蛋白和胞浆蛋白。Sj-MA蛋白含有9个蛋白激酶C磷酸化位点、3个酪蛋白激酶Ⅱ磷酸化位点,2个酪氨酸激酶磷酸化位点和1个N-肉豆蔻酸化位点。Sj-Cp8蛋白含一个跨膜区、3个酪蛋白激酶Ⅱ磷酸化位点、2个N-肉豆蔻酸化位点。结论:筛选Sj成虫cDNA文库所获得两个新基因,其编码的蛋白可能为存在于胞浆和胞核内的日本血吸虫的重要信息传递分子,有望成为新的血吸虫病疫苗候选分子。  相似文献   

6.
大鼠抗感染血清筛选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文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大鼠抗日本血吸虫 (Schistosomajaponicum ,Sj)感染的分子机制 ,为血吸虫病疫苗的研制提供新的抗原分子。方法 用Sj感染大鼠血清筛选Sj成虫cDNA文库 ,对阳性克隆cDNA插入片段进行PCR扩增及测序分析。 结果 对cDNA文库中约 3× 10 5个噬菌斑进行筛选 ,获 7个阳性克隆 ,其插入基因片段大小为 0 9kb~ 2 0kb。初步测序获 5个部分序列 ,其中R3与Sj线粒体基因明显同源 ;R5为新基因序列 ,命名为Sj-Cs2 (GenBank的登录号为AY0 36 5 80 ) ,经计算机分析该基因片段编码 2 0 6个氨基酸组成的跨膜蛋白 ,Sj-Cs2蛋白含有 3个蛋白激酶C磷酸化位点和 6个N -肉豆蔻酸化位点 ;其余序列亦为新基因片段 ,但无完整编码框。结论 筛选获得了与大鼠抗Sj感染有关的基因克隆 ,相关克隆cDNA全长的获取、新基因的结构与功能以及免疫学特性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血吸虫感染抗性人血清中起免疫保护作用抗体针对的日本血吸虫蛋白抗原谱,为日本血吸虫病疫苗研究提供新的候选抗原分子。方法采集血吸虫流行病区感染抗性人血清,免疫学方法筛选日本血吸虫童虫cDNA文库,对获得的阳性克隆核苷酸进行序列分析,并利用软件对所筛基因编码的抗原分子进行表位预测。结果共筛选出29个持续阳性克隆,对其进行测序,获得25个基因,包括5种已知基因(其中日本血吸虫肌球蛋白12个、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2个、细胞色素b1个、延伸因子1-α1个和线粒体编码区1个)和5个未知基因,软件分析显示不同抗原分别具有多个不同的抗原表位。结论获得的阳性克隆插入基因片段可能编码潜在的日本血吸虫病疫苗分子,其中日本血吸虫肌球蛋白为主要抗感染蛋白分子。  相似文献   

8.
目的 用致弱疫苗免疫血清、感染血清筛选文库获取新的日本血吸虫特异性未知抗原基因。 方法 用紫外线致弱童虫免疫兔血清、感染血清免疫筛选日本血吸虫成虫cD?鄄NA文库 ,对阳性重组子进行克隆、测序 ,利用软件对核酸序列进行分析 ,确定目的基因。 结果 筛选出 6种蛋白分子基因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GAPDH)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serpin) ,线粒体编码蛋白 ,肌球蛋白 (myosin)部分重链基因以及两个未知新基因。 结论 紫外线致弱疫苗免疫血清筛选cDNA文库为寻找新的抗血吸虫病疫苗提供了又一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寻找紫外线致弱日本血吸虫尾蚴中起免疫保护作用的候选抗原分子,为血吸虫疫苗研究提供新的候选靶位抗原.方法用紫外线照射致弱尾蚴免疫猪血清筛选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文库,测定用于筛选的cDNA文库滴度,选用最佳滴度的cDNA文库用于筛库.结果测得最佳cDNA文库的滴度为1.89×109 ρfu/mL,经3轮筛选,致弱尾蚴组分别获得20个、10个阳性克隆,经3轮筛选获7个阳性克隆;对照尾蚴组获15个和9个阳性克隆,经3轮筛选获3个阳性克隆;无尾蚴感染组未获阳性克隆.结论获得的阳性克隆可能为寻找编码抗日本血吸虫感染的抗原基因提供了材料与方向.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筛选日本血吸虫 (Schistosomajaponicum ,Sj)新的疫苗候选基因或雌虫性别特异性基因。 方法 用Sj雌虫抗原免疫家兔制备血清 ,对Sj成虫cDNA文库进行免疫筛选 ,将阳性克隆的插入片段进行PCR扩增 ,采用Sanger双脱氧核苷酸末端终止法对阳性克隆插入子进行测序 ,与GeneBank中的已知序列进行比对分析。 结果 共获得 2 6个阳性克隆 ,其PCR产物大小约 0 .5~ 3kb。在进行测序的 8个阳性克隆中发现了GeneBank未报道的Sj肌球蛋白的部分基因序列 (GeneBank登录号为AY3 2 2 14 8)和 1个新基因 (命名为Sj F1,GeneBank登录号为AY2 61995 )。Sj F1编码的蛋白理论分子质量为 13 .45ku ,等电点为 6.2 9,富含α螺旋和随机卷曲 ,含多个蛋白激酶磷酸化位点 ,1个酪氨酸激酶Ⅱ磷酸化位点和 1个豆蔻酸位点。 结论 Sj雌虫免疫血清可识别Sj特异性抗原分子 ,该抗原基因是否为雌虫性别特异性基因及其作为日本血吸虫病疫苗候选基因的价值 ,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重组日本血吸虫脂肪酸结合蛋白在几种佐剂条件下的免疫预防效果。方法用E.coli表达日本血吸虫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制备日本血吸虫脂肪酸结合蛋白与GST的重组融合蛋白(rSj14/GST),分别以福氏完全佐剂(FCA)/福氏不完全佐剂(FIA)、卡介苗(BCG)和免疫刺激复合物(ISCOM)作为佐剂免疫昆明系小鼠,比较攻击感染后的减虫效果。结果以BCG为佐剂皮内免疫和以ISCOM为佐剂皮下免疫分别诱导了34.3%和36.0%的减虫率;而以FCA/FIA为佐剂进行免疫,虽然诱导了较高的抗体反应,但几乎没有产生明显的减虫效果(8.5%)。结论BCG和ISCOM均是rSj14/GST的适宜佐剂。  相似文献   

12.
Wu HW  Hu XM  Wang Y  Kurtis JD  Zeng FJ  McGarvey ST  Wu GL  Zhang ZS  Hua ZC 《Acta tropica》2006,99(2-3):200-207
New antigens and strategies are necessary for vaccine development against schistosomiasis japonica. Using a pool of 43 high titred anti-SWA sera from individuals residing in an Schistosoma japonicum endemic area of China, we have cloned a S. japonicum gene by cDNA library screening. The recombinant Sj338 protein has 44-46% identity to a mitochondrial precursor receptor protein of humans and rats. Immunization of mice with the recombinant Sj338 conferred 27-32% (p<0.01) reduction in worm burdens following cercarial challenge. In an effort to identify protective epitopes in Sj338 and increase the level of protection, we screened a random 12-mer peptide library constructed in M13 using a polyspecific anti-Sj338 rabbit serum. After five rounds of biopanning, we identified 30 reactive clones consisting of 11 distinct peptide sequences. These clones shared limited primary sequence homology with the recombinant Sj338 protein. Anti-sera raised against these phage clones recognized recombinant Sj338 and SWAP by Western blot. In murine vaccination experiments using whole recombinant phage without adjuvant, four of these clones demonstrated worm reductions of 11.6-25.1% (p=ns - 0.05) compared to M13 vaccinated animals. Animals vaccinated with all four of these phage demonstrated 34.2% (p<0.01) worm reduction compared to controls vaccinated with M13 clone. These data suggest that mimotope peptides are potential vaccine candidates for S. japonicum.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筛选日本血吸虫雌虫抗原的模拟表位 ,并探讨其抗日本血吸虫的免疫保护效果。 方法 用日本血吸虫雌虫免疫兔血清IgG作配体对噬菌体随机 12肽库进行 3轮亲和筛选 ,随机挑取 18个噬菌体克隆用Dot ELISA检测其特异性 ,并对其中的 4个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分别在 0、2、4周用混合噬菌体克隆免疫小鼠 3次 ,第 6周每鼠经腹部感染 40条日本血吸虫尾蚴 ,42d后剖杀冲虫 ,计数虫数和每克肝卵数。 结果 经 3轮筛选 ,特异性噬菌体富集了 2 0 0多倍 ,随机挑取的 18个克隆经Dot ELISA鉴定有 17个能与雌虫抗原免疫兔血清呈阳性反应。DNA自动测序的 4个序列与GenBank的已知序列均无同源性。与对照组相比 ,混合噬菌体克隆免疫小鼠的减虫率为 2 6.5 7% ,减卵率为 65 .3 4%。 结论 采用噬菌体随机肽库技术可获得模拟日本血吸虫雌虫特异性抗原表位的短肽分子 ,这些短肽分子能诱导一定程度的保护性免疫。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日本血吸虫重组BCG-Sj26GST疫苗对小鼠脾细胞产生TNF-α和IL-1的影响。方法:实验1分别采用10 6CFU和10 8CFU疫苗皮下免疫BALB/C鼠,免疫后8W用日本血吸虫尾螺进行攻击感染,感染后66W剖杀小鼠,同时设有PBS对照组,实验2用10 6CFU疫苗皮下和注射分别免疫小鼠,于免疫后,0,4,8,10,14和16W各剖杀4只,分离脾脏,用Sj26或丝裂原刺激脾细胞,用ELISA法检测脾细胞上清液中TNFα水平,用成纤维细胞增殖法检测IL-1于免疫后4-8W达最高水平,静脉注射组TNF-α和IL-1分别于免疫后16w和4-8W达较高水平。结论:日本血吸虫重组BCG-Sj26GST疫苗促进小鼠脾细胞较早分泌TNF-α和IL-1,它们在血吸虫保护免疫中起重要作用。αααα  相似文献   

15.
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本文报道应用PCR技术或RT-PCR技术从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文库或成虫mRNA中扩增到Sj28GST、C-Sjparamyosin、H-Sj23、Sj14、Sj22.6和Sj.TPI6个编码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抗原的基因,并把它们克隆入适合载体中,在大肠杆菌系统和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系统中进行表达.免疫学检测证明这6种基因重组抗原都具有较好的抗原性。我们进一步应用4种比较成熟的基因重组抗原Sj26GST、Sj28GST、C-Sj.paramyosin和H-Sj23进行3批绵羊试验和1批黄、水牛田间试验,评估这几种重组抗原在绵羊和黄、水牛中的免疫保护效果,rSj26GST和rSj28GST分别获得62.1%和50.4%-68.5%的显著保护;n-paramyosin获得42.9%-55.3%、r-C-paramyosin获得44.2%-47.1%的显著保护,r-H-Sj23为51.2%-66.1%的显著保护.各组免疫后的粪便虫卵数和组织虫卵数也有不同程度的减少.用r-C-Sjparamyosin、r-Sj28GST和r-H-Sj23免疫典、水牛在血吸虫重疫区田间试验的结果表明,减虫率水牛高于黄牛,显示上述试验的3种日本血吸虫重组分子抗原有希望成为家畜日本血吸虫病的候选疫苗抗原.  相似文献   

16.
为了获取日本血吸虫特异的cDNA克隆,用日本血吸虫病流行区化疗后再感染人群血清筛选构建于表达载体λt11的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文库,再以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鉴定免疫筛选的阳性cDNA克隆。结果对cDNA表达库中约8.6×104个噬菌斑进行了筛选,初筛时共挑出59个可能的阳性斑,经两次复筛后,有11个噬菌斑仍呈阳性反应。以阳性噬菌斑DNA为模板,经PCR均扩增出一定大小的片段,从564bp到740bp不等。  相似文献   

17.
日本血吸虫重组线粒体相关蛋白免疫学活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分子筛进一步纯化并复性的融合蛋白均能刺激家兔产生特异性抗体 ,粗提包涵体蛋白免疫家兔 ,血清抗体滴度为 1∶2 5 6 0 0 ,复性蛋白及经分子筛纯化的蛋白免疫的家兔血清抗体滴度均为 1∶5 12 0 0 ,Westernblot结果显示 ,粗提包涵体蛋白、复性蛋白及经过分子筛进一步纯化并复性的蛋白均能被重感染兔血清和rSj338/2 6GST特异性免疫兔血清所识别。攻击实验中 ,粗提包涵体蛋白和经分子筛纯化的蛋白分别可诱导小鼠产生 2 7.8% (P <0 .0 1)和 30 .4 % (P <0 .0 1)的减虫率 ,4 0 .4 % (P <0 .0 1)和 4 3.5 % (P <0 .0 1)肝总减卵率。粗提包涵体蛋白中rSj338和经分子筛纯化的蛋白中rSj338分别可诱导小鼠产生 13.9% (P <0 .0 5 )和 2 0 .0 % (P <0 .0 5 )的减虫率 ,30 .0 % (P <0 .0 1)和 4 1.7% (P <0 .0 1)肝总减卵率。结论 获得的日本血吸虫线粒体相关的重组融合蛋白(rSj338/2 6GST)具有良好的免疫学活性 ,重组融合蛋白 (rSj338/2 6GST)及rSj338均可诱导宿主抗血吸虫感染的部分保护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