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刘茂玄  罗洁  王东亮  王凤山 《中草药》2014,45(3):380-385
目的 研究复方阿胶浆(FEJ)对肾性贫血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腺嘌呤制备肾性贫血大鼠模型;模型制备成功后,动物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模型组,FEJ低、中、高剂量(3、6、12 mL/kg)组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200 U/kg)阳性对照组;连续给药24 d后,检测各组大鼠外周血红细胞(RBC)计数、血红蛋白(Hb)水平、红细胞压积(Hct)和血清中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E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量以及红细胞脆性;采用HE染色法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形态,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肾皮质EPO和骨髓单个核细胞EPO受体(EPOR)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中、高剂量FEJ均可显著升高外周血RBC、Hb、Hct水平,显著降低BUN、Scr的量,显著升高血清SOD、GSH和GSH-Px的量(P<0.05),同时有升高血清EPO水平的趋势;低、中、高剂量FEJ均可以显著降低红细胞脆性(P<0.05);中、高剂量FEJ能够明显改善肾脏组织病理状态,同时显著上调肾皮质EPO和骨髓单个核细胞EPOR mRNA水平(P<0.05)。结论 FEJ能够在整体上有效治疗肾性贫血大鼠,其发挥治疗作用可能的机制为增强体内自由基清除系统的功能,延缓肾脏病变的进程,降低红细胞脆性;上调肾皮质EPO mRNA和骨髓单个核细胞EPOR mRNA的水平,促进体内EPO的表达,增强骨髓红系造血功能。  相似文献   

2.
摘 要 目的:探讨补肾养血祛浊方对肾性贫血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对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的影响。方法:运用腺嘌呤建立肾性贫血模型,以补肾养血祛浊方干预4周后,检测外周血血红蛋白(Hb)、血肌酐(Scr)、转铁蛋白饱和度(TAST)、铁蛋白(Fer)、促红细胞生成素(EPO)、NGAL水平, RT PCR检测肾组织NGAL mRNA、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POR) mRNA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NGAL、EPOR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Hb、EPO明显降低(P<0.01),TAST降低(P<0.05),NGAL升高(P<0.05),Scr、BUN、Fer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Hb、TAST、血清EPO明显升高(P<0.01),Scr、血清NGAL明显降低(P<0.01),Fer、BUN均降低(P<0.05)。模型组较正常组肾脏NGAL mRNA明显升高(P<0.01),EPOR mRNA降低(P<0.05);中药组较模型组肾脏NGAL mRNA减少(P<0.05),EPOR mRNA升高(P<0.05)。模型组较正常组肾脏NGAL 蛋白水平升高(P<0.05),EPOR蛋白水平降低(P<0.05),中药组较模型组肾脏NGAL 蛋白水平减少(P<0.05),EPOR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NGAL可能是CKD与贫血间的潜在联系点,补肾养血祛浊方能降低血清及肾脏NGAL水平,改善铁代谢情况,从而保护肾功能,纠正肾性贫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补肾生血颗粒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改善肾性贫血作用及血EPO、TNF的影响。[方法]采用腺嘌呤建立大鼠贫血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中药治疗组(补肾生血颗粒)、西药治疗组(促红素EPO)、中西药联合治疗组(补肾生血颗粒、EPO联用)。测血RBC、Hb、HCT、肾功、EPO及肿瘤坏死因子(TNF)的指标。[结果]与中药组及中西药联合应用组相比,补肾生血颗粒治疗肾性贫血的效果与EPO无明显差异(P>0.05),稍逊于中西药联合应用组(P<0.05),并能明显降低血BUN、Cr的含量(P<0.01),减轻肾组织病理损害,还可降低血TNF,提高血EPO的水平。[结论]补肾生血颗粒能有效治疗肾性贫血并能明显改善肾功能,提高血EPO含量,还有降低血TNF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自拟生血方配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自拟生血方配合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肾性贫血大鼠血红蛋白 (Hb)、红细胞压积 (HCT)、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 (EPO)、骨髓象、肾功及肾脏病理的影响。方法 :采用腺嘌呤建立肾性贫血大鼠模型 ,然后随机分为 4组 ;中西药治疗组、中药对照组、西药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肾性贫血大鼠Hb、HCT、EPO水平、骨髓象、肾功能及肾脏病理的变化。结果 :中西药治疗组、中药对照组及西药对照组均可显著提高肾性贫血大鼠的Hb、HCT及EPO水平 ,且中西药治疗组与西药对照组治疗后同期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同时 ,3组治疗组均可促进骨髓造血功能。另外 ,中西药治疗组与中药对照组均可显著改善肾性贫血大鼠肾功能 (P <0 0 5 )。结论 :自拟生血方配合促红细胞生成素能明显改善模型大鼠的肾性贫血 ,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补肾生血颗粒对慢性肾衰肾性贫血大鼠的抗氧化作用,改善肾性贫血效果及血EPO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腺嘌呤建立大鼠贫血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中药治疗组(补肾生血颗粒)、西药治疗组(促红素EPO)、中西药联合治疗组(补肾生血颗粒、EPO联用)。测血RBC、HCT、肾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血EPO含量。结果:补肾生血颗粒治疗肾性贫血的效果与EPO无明显差异(P>0.05),稍逊于中西药联合应用组(P<0.05),并能明显降低血BUN、Cr的含量,减轻肾组织病理损害,提高血SOD及EPO的水平(P<0.05)。结论:补肾生血颗粒能有效治疗肾性贫血并能明显改善肾功能,提高血EPO含量,还有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温肾益精降浊法组方对腺嘌呤所致大鼠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对照组、西药治疗组、中药治疗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均采用腺嘌呤灌胃大鼠建立肾性贫血模型;中药采用温肾益精降浊法方药灌胃治疗,西药采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皮下注射治疗;测定各组大鼠的血常规及肾功能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并取肾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模型组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血细胞比容(HCT)、EPO值均低于正常组;温肾益精降浊法治疗组Hb、RBC、HCT、EPO值均高于模型组;且温肾益精降浊法治疗组尿素氮(BUN)、肌酐(SCr)值低于西药治疗组。组织学变化温肾益精降浊组较模型组和西药组明显减轻。结论:温肾益精降浊法对慢性肾衰后贫血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并且对肾功能的恢复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成药》2015,(10)
目的探讨健脾生血颗粒对肾性贫血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通过灌胃腺嘌呤,制作大鼠肾性贫血模型。实验组大鼠分别灌胃健脾生血颗粒、中药浸膏、硫酸亚铁,模型组、正常对照组给予等容量的0.9%氯化钠溶液。给药6周后,考察外周血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比容(HCT)、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指标,考察血尿素氮(BUN)、肌酐(Cr)以及红细胞脆性。结果给药后,健脾生血组、硫酸亚铁组及浸膏组BUN、Cr水平无明显差异,但健脾生血颗粒能明显提高EPO的量(P0.01),提高RBC、HGB、HCT水平(P0.01),并可使红细胞溶解率降至正常水平。结论健脾生血颗粒能有效改善肾性贫血大鼠血象指标,降低BUN、Cr的量,改善肾功能,降低红细胞脆性。健脾生血颗粒对治疗大鼠肾性贫血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温肾益精降浊法中药对腺嘌呤致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肾功能尿素氮(BUN)、肌酐(Scr)及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血细胞比容(HCT)、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中西药结合治疗组,西药治疗组,中药治疗组,除正常对照组外采用腺嘌呤给大鼠灌胃,经7周后建立大鼠肾衰模型,用相应药物治疗4周,观察比较各组肾衰大鼠用药后血中RBC,HB,HCT,EPO,BUN,Scr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中药治疗组在BUN,Scr的治疗效果上明显优于西药治疗组(P〈0.01),在RBC,HB,HCT治疗效果上与西药治疗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上述指标均不如中西药结合治疗组。结论:温肾益精降浊法对腺嘌呤致大鼠慢性肾功能衰竭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在改善肾功能的同时还能纠正贫血,优于单纯应用西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补肾生血颗粒对慢性肾衰肾性贫血大鼠的抗氧化作用,改善肾性贫血效果及血EPO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腺嘌呤建立大鼠贫血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中药治疗组(补肾生血颗粒)、西药治疗组(促红素EPO)、中西药联合治疗组(补肾生血颗粒、EPO联用).测血RBC、HCT、肾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血EPO含量.结果:补肾生血颗粒治疗肾性贫血的效果与EPO无明显差异(P>0.05),稍逊于中西药联合应用组(P<0.05),并能明显降低血BUN、Cr的含量,减轻肾组织病理损害,提高血SOD及EPO的水平(P<0.05).结论:补肾生血颗粒能有效治疗肾性贫血并能明显改善肾功能,提高血EPO含量,还有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益气养血补肾药为主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益气养血补肾中药联合小剂量重组人血红细胞生成素 (EPO)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 (CRF)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 将 6 4例肾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30例应用益气养血补肾中药联合小剂量EPO ,对照组 34例应用常规剂量EPO。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 (HCT)、血压 (Bp)、血清总蛋白 (TP)、血肌酐 (Scr)变化及对中医症状积分影响。结果 治疗后两组Hb、HCT均有非常明显的提高 (P <0 .0 1) ,组间对照无明显差异 ;治疗组在提升TP和降低及改善中医症状方面显示了较好疗效 ,且对血压的影响较小。结论 益气养血补肾药可起到节省EPO药物剂量、保护残存肾功能、改善中医症状、减少EPO升高血压的副作用等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益气养血补肾中药联合小剂量重组人血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将64例肾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应用益气养血补肾中药联合小剂量EPO,对照组34例应用常规剂量EPO.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压(Bp)、血清总蛋白(TP)、血肌酐(Scr)变化及对中医症状积分影响.结果治疗后两组Hb、HCT均有非常明显的提高(P<0.01),组间对照无明显差异;治疗组在提升TP和降低及改善中医症状方面显示了较好疗效,且对血压的影响较小.结论益气养血补肾药可起到节省EPO药物剂量、保护残存肾功能、改善中医症状、减少EPO升高血压的副作用等作用.  相似文献   

12.
Dai HY  Cao KJ  Zhao AB  Chen XY 《中药材》2011,34(2):250-253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活血法分别对红系血细胞及其造血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为化疗后骨髓抑制贫血的中医药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实验第14、28天骨髓抑制造模小鼠外周血常规检查(RBC,HGB等);使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实验第14天与第28天骨髓抑制造模小鼠脾脏EPO、EPOR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六味地黄汤、补中益气汤、复方丹参饮均能显著提高骨髓抑制贫血小鼠RBC、HGB;六味地黄汤组和补中益气汤组EPO、EPOR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而复方丹参饮组EPO、EPOR mRNA表达水平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补肾、健脾、活血法对骨髓抑制贫血均有稳定且可靠的提升外周血血象的作用;补肾、健脾法可通过提高EPO、EPOR mRNA的表达水平,促进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向红系血细胞分化以升高红系血细胞;而活血法促进造血的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悬针疗法刺激肾俞穴对慢性肾衰模型大鼠的肾功能、贫血及肾间质纤维化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药物组和悬针组,每组10只。采用腺嘌呤混悬液灌胃法制作慢性肾衰模型,药物组和悬针组在造模的同时分别采用灌胃尿毒清药液、悬针疗法刺激肾俞穴进行治疗,造模及治疗为期4周。造模及治疗结束后,检测各组大鼠的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Smad7的表达。结果:悬针组的RBC、Hb、HCT显著提高(P0.05),肾组织TGF-β1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Scr、BUN显著降低(P0.05)。结论:悬针疗法能明显改善贫血状态,减轻肾间质纤维化,增强肾脏功能。提示无痛无创的悬针疗法确实通过外气调整发挥了经穴脏腑的直接调理效应。  相似文献   

14.
滋肾生血冲剂对肾性贫血患者红系祖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滋肾生血冲剂对肾性贫血患者红系祖细胞的影响。方法:将52例肾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采用滋肾生血冲剂治疗,对照组(20例),铁剂、叶酸、输血治疗。观察8周,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Hb、RBC、HCT,骨髓红系祖细胞CFU—E、BFU—E变化。结果:用药后治疗组较对照组Hb、RBC、HCT有显改善;骨髓有核细胞、CFU—E、BFU—E亦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滋肾生血冲剂可提高红系造血祖细胞增殖分化能力,改善骨髓微环境,延长红细胞寿命,纠正肾性贫血。  相似文献   

15.
云南灯盏花胶囊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制剂云南灯盏花胶囊对慢性肾衰大鼠血常规、血脂、肾功能及肾小球纤雏化的影响。方法:制作大鼠5/6肾切除肾衰模型,分别给予云南灯盏花胶囊及尿毒清颗粒剂灌胃。8周后检测各组大鼠的肾功能(Scr、BUN),血脂(CHO、TG、HDL、LDL),血常规(HB、RBC、HCT)及实验鼠肾组织纤维连接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灯盏花组的HB,RBC、HCT,Ser数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TG差异不显著(P〉0.05):尿毒清组的HB、RBC、HCT、TG数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Scr差异不显著(P〉0.05)。光镜下可见,灯盏花组肾小球体积接近正常组,球囊粘连较模型组最轻,肾小球系膜细胞轻度增生,系膜基质轻度增宽:模型组及各治疗组大鼠肾小球系膜区纤维连接蛋白(FN)抗体染色阳性,灯盏花组肾小球FN抗体染色阳性程度低于模型组。与尿毒清组相当。结论:云南灯盏花胶囊可以改善肾性贫血。明显降低CRF实验大鼠血Ser数值,明显减轻CRF实验大鼠的肾脏病理损窖.防止慢性肾衰纤维化的彤成.从而延缓慢性肾衰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髓血宝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验方髓血宝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肾性贫血(RA)的疗效.方法:将60例肾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口服髓血宝,对照组给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益比奥).治疗后均检测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红细胞压积(HCT)、血清铁(SI)、铁蛋白(SF)、转铁饱和度(TS)、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6.67%)不如对照组(90.00%)(P<0.05),且治疗后RBC、Hb、HCT三项指标也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但SI、SF、TS、Scr、BUN比较则无差异(P>0.05),不过治疗组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明显改善,副作用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髓血宝也可明显改善CRF患者的贫血状况,保护残存肾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补肾解毒通络方对腺嘌呤所致大鼠慢性肾衰的影响。方法:通过腺嘌呤灌胃建立大鼠慢性肾衰模型,观察补肾解毒通络方对大鼠血尿素氮(BUN)、肌酐(Scr)、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其mRNA的影响。结果:经补肾解毒通络方治疗的大鼠,血清BUN、Scr降低,TGFβ-1和TGFβ-1mRNA的表达下调,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结论:补肾解毒通络方能有效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进展,可能与其抑制TGFβ-1和TGF-β1mRNA的表达来减轻肾间质纤维化有关。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贫血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贫血患者的临床疗效, 32例慢性肾功能不全腹膜透析患者分为对照组16例,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组1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观察2组治疗前后肾功能(BUN,Scr),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浆总蛋白(TP)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BUN、Scr、Hb、HCT、TP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 .05,P<0. 01),且治疗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 .01);EPO的维持量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 01)。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较单纯西医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贫血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9.
自拟生血方治疗肾性贫血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自拟生血方对肾性贫血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腺嘌呤诱导建立肾性贫血大鼠模型,给予自拟生血方灌胃,以当归补血汤为对照组,疗程1个月,观察该方治疗前后肾性贫血大鼠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及尿素氮(BUN)、肌酐(SCr)的变化.结果:经自拟生血方治疗后,肾性贫血大鼠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明显上升,尿素氮、肌酐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拟生血方能明显改善肾性贫血,与提高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及改善肾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20.
《光明中医》2021,36(9)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生血汤辅助治疗尿毒症血液透析肾性贫血的效果。方法选取尿毒症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84例(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 EPO)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自拟益气生血汤辅助治疗。比较2组疗效,治疗前、治疗8周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水平、rh EPO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78.57%(P 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Hb、HCT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rh EPO用量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14%低于对照组23.81%(P 0.05)。结论自拟益气生血汤辅助治疗尿毒症血液透析肾性贫血疗效显著,能提高Hb、HCT水平,减少rh EPO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