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2):1878-1880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退变性腰椎滑脱、腰椎退变性侧凸、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椎间盘源性或小关节突源性导致的严重的下腰痛属于胸腰椎退变疾病。该病发生后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与工作质量,外科手术是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案,包括传统手术与微创手术两种。而与传统手术相比,脊柱微创术具有较小的创伤性、较少出血量、快速恢复、并发症少、影响脊柱程度轻等优点,其中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是当前较为经典的术式,越来越广泛用于腰椎退变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基于此,本研究综述脊柱微创术中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是导致老年人腰腿痛的常见疾病。传统的全椎板减压术易导致医源性的腰椎不稳,腰椎滑脱等并发症,因此,近年来不主张大范围减压的术式。微创内镜下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由于创伤小、恢复快、对脊柱稳定性影响小等优点,已逐步应用于临床。但目前仍存在适应证把握不准、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等问题,本文拟就微创内镜下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与传统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58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3例行传统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设为对照组,余75例行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月的VAS评分、ODI评分、JOA评分以及椎间融合率、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与传统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类似,但前者手术损伤更小,出血量与引流量更少,神经损伤发生率更低,具有较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腰椎退行性变是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坏、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引起的一组病症,是腰腿疼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传统治疗腰椎退行性变失稳多采用融合手术,但融合手术同样破坏了脊柱的生理结构,从而引起邻近节段的加速退变且患者术后常常遗留反复的腰痛[1],对于早期的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使用非刚性固定的力学支持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技术手段,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脊柱非融合技术之一[2],具有安全性高、操作简易等优点.能有效预防和治疗腰椎退变,减少近邻节段退变及退变引起的顽固性下腰痛.我科2007年4月至2008年8月采用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早期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38例,早期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经Quadrant通道微创单侧椎弓根固定椎体间融合与开放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150例,随机分成传统开放TLIF组(接受开放双侧TLIF术治疗)和Quadrant微创组(接受经Quadrant通道微创单侧椎弓根固定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各75例。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Quadrant微创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引流量、下床活动时间明显低于传统开放TLIF组(P0.05);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Quadrant微创组VAS评分均低于传统开放TLIF组(P0.05);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Quadrant微创组ODI评分均低于传统开放TLIF组(P0.05);两组椎体间融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Quadrant通道微创单侧椎弓根固定椎体间融合术是一种有效、微创的腰椎手术方法,安全可靠,适用于1~2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  相似文献   

6.
腰椎退行性变是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坏、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引起的一组病症,是腰腿疼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传统治疗腰椎退行性变失稳多采用融合手术,但融合手术同样破坏了脊柱的生理结构,从而引起邻近节段的加速退变且患者术后常常遗留反复的腰痛,对于早期的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使用非刚性固定的力学支持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技术手段,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脊柱非融合技术之一,具有安全性高、操作简易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棘突间植入物Coflex治疗腰椎不稳症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腰椎棘突间植人物内固定(Coflex)技术,是脊柱系统动态固定技术的一种,它能够在解除神经压迫的同时,采取动态固定的方式,既恢复腰椎的稳定性,又保留了手术部位腰椎的运动功能,用于腰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突出症、退行性腰椎间盘疾病等(或伴有腰椎不稳)的非融合治疗,并可作为年轻腰椎退变患者行腰椎融合的过渡手术,  相似文献   

8.
徐练  孔清泉 《华西医学》2014,(3):582-587
腰椎融合术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患、腰椎感染、创伤、肿瘤以及腰骶部畸形等疾病的传统术式,其开展历史已近百年。然而,由于传统腰椎融合术需对肌肉等软组织进行广泛剥离和长时间牵拉,致使术后慢性腰痛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增加。近年来,伴随脊柱微创外科技术的飞速发展,结合传统腰椎融合术与微创技术的全新手术方式——微创腰椎椎间融合术应运而生。其优势在于能获得与传统腰椎融合术相同或相近手术疗效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对椎旁软组织的损伤,同时减少术中失血量,缩短术后住院及康复时间,降低术中、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等。因而近年来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脊柱工作者的青睐。现就该类技术的If缶床应用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腰椎棘突间植入物内固定(Coflex)技术,是脊柱系统动态固定技术的一种,它能够在解除神经压迫的同时,采取动态固定的方式,既恢复腰椎的稳定性,又保留了手术部位腰椎的运动功能,用于腰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突出症、退行性腰椎间盘疾病等(或伴有腰椎不稳)的非融合治疗,并可作为年轻腰椎退变患者行腰椎融合的过渡手术,延迟脊柱融合时间[1].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在本院治疗的90例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Mast Quadrant可扩张通道微创系统下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S-TLIF)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后路开放椎体间融合术(TLIF)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JOA评分、ODI评分、VAS评分均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疼痛评分JOA评分、ODI评分、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JOA评分、ODI评分、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S-TLIF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疗效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苏钰斌 《全科护理》2011,(30):2778-2779
腰椎退行性疾病是临床中引起慢性下腰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主要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等。传统的脊柱融合术容易导致患病节段活动度丧失,并且会加大临近脊柱节段的应力,进一步导致继发性腰椎不稳和椎管狭窄的复发[1]。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是现代非融合技术的代表该系统不需椎体融合,是一种静态的棘突间稳定装置,能够部分保留正常腰椎活动,可以减少传统的脊柱融合术带来的负面影响[2-6]。  相似文献   

12.
背景:腰椎退行性疾病为骨科常见病之一,是否行手术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的方法一直以来都存在着很大争议。 目的:分析腰椎退变性侧弯植入物置入内固定治疗的疗效,对患者的症状、腰椎退变节段以及影像学等相关病情进展性的评估,系统回顾相关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文献。 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2年8月在解放军第306医院骨科治疗的腰椎退变性侧弯患者共61例,男30例,女31例;年龄范围在42—78岁,平均年龄59.02岁。其中行腰椎后路减压植入物置入内同定植骨融合患者32例:后路动力系统腰椎置入内固定患者29例。术后随访时间为6—29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16个月。采川目测类比评分、ODI评分、JOA评分系统进行术前、术后以及随访评估。并检索腰椎退变性侧弯植入物置入内同定治疗的孝H关研究文献,对文献的实验方法和实验结果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3.
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是导致下腰痛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通过对相关研究的综合和分析,认为年龄大于50岁、绝经后女性、椎小关节改变、腰椎间盘退变及L4-5节段是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危险因素。正确认识这些高危因素能有效预防退行性腰椎滑脱症导致的下腰痛。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2):2282-2283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26例老年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经患者同意后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3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开放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结果进行分析、对比。对照组显效4例,有效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69.23%,观察组显效10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2.31%,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采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老年腰椎退变性疾病能够有效提升疗效,对减少并发症也有极大作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2):300-302
目的分析探讨直视下微创腰椎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9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62例,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行开放式腰椎融合术,观察组行直视下微创腰椎融合术。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以及术后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腰椎JOA评分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治疗中,直视下微创腰椎融合术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相较于传统开放式腰椎融合术,其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患者的腰椎JOA评分更高,对患者病情的改善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腰椎退变性疾病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常伴腰椎不稳和椎管狭窄,以出现腰腿痛为主,严重者可导致大小便功能障碍甚至截瘫。本院2010年6月--2012年12月采用腰椎非融合技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26例,现将围术期正确的指导和护理经验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椎间盘退变所导致脊柱退变性疾病如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脊柱不稳定、椎间盘源性腰痛、骨关节炎等常见病多发病,随着老龄化的到来这一问题日益突出。长期以来人们对此进行了不懈探索和实践,常规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类固醇注射封闭、理疗和手术治疗等。但这些方法只是处理终末期的症状,不能逆转疾病进展,随着人类对椎间盘退行性变疾病更深入的认识和组织工程的发展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临床应用,用细胞移植的生物方法来治疗椎间盘退变成为可能,人们对此进行了实验研究,希望可以用于临床,以修复重建退变的椎间盘,给椎间盘退变疾病的患者带来福音,笔者就细胞移植治疗椎间盘退变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腰椎融合术为治疗脊柱退变性疾病、畸形、创伤、结核及肿瘤等的基本技术。随着手术入路、器械及植骨材料的不断改进和发展,脊柱融合术得到了不断发展和完善,目前常用的术式包括后外侧(横突间)椎体融合术、后路椎间融合术、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前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360°融合术及微创腰椎椎间融合术等。目前腰椎融合术的适应证以及手术方式的选择仍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临床应用有一定的盲目性。伴随人们不断地探索和改进,腰椎融合术必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加椎间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症的效果。方法对75例退变性腰椎不稳症行后路椎体间融合和相应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结果 75例经14~30个月随访,优良率88%。结论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加椎间融合术是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症的有效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Quadrant通道下行微创TLIF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3例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术前通过视频进行疾病、手术知识教育、功能锻炼指导及训练,同时做好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护理,加强功能锻炼等围术期护理措施。结果:本组23例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均手术顺利,无一例发生并发症,患者满意度100%。结论:全面细致的围术期护理可使患者快速了解疾病相关知识,掌握功能锻炼方法,正确进行功能锻炼,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