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疏香灸法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2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疏香灸法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气滞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气滞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使用疏香灸治疗,对照组使用莫沙必利片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4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香灸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气滞型)具有良好疗效,且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2.
疏香灸法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2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疏香灸法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气滞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气滞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使用疏香灸治疗,对照组使用莫沙必利片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4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香灸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气滞型)具有良好疗效,且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朱琏针法配合疏香灸、中医五音疗法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60例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乳果糖联合枸橼莫沙必利片治疗,观察组给予朱琏针法配合疏香灸、中医五音疗法治疗,疗程均为2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疏香灸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对患者心理应激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72例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生成法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乳果糖口服溶液、枸橼酸莫沙必利片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疏香灸进行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4周后的症状积分、心理应激程度、血清胃肠激素水平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4周后,两组排便困难、粪便性状异常、腹痛、腹胀评分及其总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血清5-羟色胺(5-HT)、神经肽Y(NPY)、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均降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疏香灸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可明显减轻患者心理应激程度,并可改善胃肠功能,进而有助于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恢复,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疏香灸法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气滞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0例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气滞型随机分为疏香灸组、常规灸组、西药组。疏香灸组使用疏香灸治疗,常规艾灸组使用常规艾条治疗,西药组使用酚酞片治疗,治疗4周。观察对比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疏香灸组治愈30例,显效4例,有效2例,无效4例;常规灸组治愈16例,显效6例,有效4例,无效14例。西药组治愈10例,显效6例,有效2例,无效22例。疏香灸组疗效显著优于西药组及常规灸组(P≤0.05)。结论:疏香灸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气滞型具有良好疗效,且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方配合心理疏导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健脾益气方配合心理疏导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及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两组均治疗30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观察并比较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腹痛、腹胀、大便性状及排便不尽感4项症状的积分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00%,对照组为6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4项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益气方配合心理疏导可有效提高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疏香灸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疏香灸治疗组(疏香灸组)及心身同治组。3组患者各为20例,其基本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对比3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身心同治组治愈16例,显效2例,有效1例,无效1例;疏香灸组治愈14例,显效2例,有效1例,无效3例;常规治疗组治愈7例,显效3例,有效1例,无效9例。结论身心同治治疗法疏肝解郁通便,可显著改善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四磨汤口服液联合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C-IBS)的疗效。方法治疗组80例用四磨汤口服液联合莫沙必利分散片、对照组40例用四磨汤口服液治疗,观察两组有效率,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5%、对照组8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治疗组症状总积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四磨汤口服液联合莫沙必利分散片能快速消除和改善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陈丽  张衡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5):59-60
目的:观察穴位灸贴疗法联合穴位注射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72例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患者,随机2组,对照组32例,口服蒙脱石散配合枯草杆菌肠溶二联活菌;治疗组40例,采用中医外治三位一体疗法(穴位注射、穴位贴敷、温和炙),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中医症状积分的改善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7.1%,对照组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灸贴疗法联合穴位注射治疗IBS-D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点灸特定穴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疗效观察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观察点灸与常规针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的疗效差异.方法:将50例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点灸组(30例)采用周氏万应点灸笔点灸法,针刺组(20例)采用常规针刺法,两组均取肝俞、脾俞、胃俞、肾俞等穴.治疗15次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1),两组患者单项症状积分差值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点灸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3%,明显优于针刺组的75.0%(P<0.05).结论:点灸治疗可明显改善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患者的临床症状,其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疗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精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精灸组及针刺组,每组36例。精灸组采用精灸疗法,针刺组采用常规针刺疗法,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各单项积分以及总积分变化。结果:治疗后精灸组患者IBS-SSS各单项症状积分、总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精灸组总有效率为94.44%,针刺组为86.11%,精灸组总有效率高于针刺组(P0.05)。结论:精灸对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腹痛、腹胀、排便情况、生活干扰度等症状的改善优于普通针刺。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麻枳降浊方结合针刺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麻枳降浊方结合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西沙比利片治疗。综合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0%,对照组为88.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症状积分治疗前后组内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枳降浊方结合针刺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确切,在肠道症状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两方面都显著优于西药对照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隔药灸治疗配合护理脾肾阳虚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总结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将60例脾肾阳虚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匹维溴铵口服治疗并配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与护理基础上加穴位隔药灸治疗与护理。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3.3%,对照组为5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症状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观察组为20.7%,对照组为40.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药灸能提高脾肾阳虚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及TDP神灯照射辅助治疗肝郁气滞型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肝郁气滞型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穴位贴敷(通便贴)及TDP神灯照射治疗。治疗14 d后,比较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为(1.23±0.7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4±1.5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2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及TDP神灯照射可以提高常规方法治疗肝郁气滞型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可作为辅助性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香砂六君子汤联合隔物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诊断标准的11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马来酸曲美布汀片口服,观察组予香砂六君子汤口服联合隔物灸,疗程均为2周,治疗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中医临床症状积分变化。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9.0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72%,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排便次数、食欲不振等与对照组相比较方面,两组差异明显(P0.01);在食后腹胀、大便溏薄等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与同组治疗前相比较,观察组在排便次数、食后腹胀、食欲不振、大便溏薄等症状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1);两组不良反应率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香砂六君子汤联合隔物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显著的疗效,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附子理中丸联合当归生姜羊肉汤治疗脾肾阳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进行研究。依据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每组55例。对照组:附子理中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当归生姜羊肉汤治疗。观察中医症状积分、疗效、复发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对于脾肾阳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采取附子理中丸联合当归生姜羊肉汤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复发率,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中药治疗脾肾阳虚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观察。方法:2013年8月—2015年7月选择在医院诊断治疗的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便秘型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8例。两组患者均服用芪蓉润肠口服液,14 d为1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留针30 min,14d为1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症状评分以及两组患者排便间隔时间以及粪便性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9.4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57%,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大便干结、排便困难、脘腹胀满、腹痛、四肢不温等症状积分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积分均大幅度下降,观察组积分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排便时间及粪便性质评分等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两项积分均大幅度下降,观察组积分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针刺疗法联合芪蓉润肠口服液治疗脾肾阳虚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加减在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虚弱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62例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虚弱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给予补中益气汤加减,对照组给予西沙比利和聚卡波非钙治疗。结果治疗组腹痛、便秘及其他伴随症状积分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93.55%)显著优于对照组(7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虚弱证疗效确切,优于一般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附子理中丸联合当归生姜羊肉汤治疗脾肾阳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进行研究。依据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每组55例。对照组:附子理中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当归生姜羊肉汤治疗。观察中医症状积分、疗效、复发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对于脾肾阳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采取附子理中丸联合当归生姜羊肉汤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复发率,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联合黄芪汤治疗肺脾气虚证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9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黄芪汤加减水煎口服,并联合参麦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给予枸椽酸莫沙必利分散片口服治疗。4周后观察总体疗效及各种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P5.56%,对照组总有效率72.7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排便困难、排便不尽感、疲倦乏力及神疲懒言四个症状方面的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Bristol粪便评分、腹痛和腹胀三个方面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明显改善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肺脾气虚证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黄芪汤联合穴位注射治疗肺脾气虚证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