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六经辨证是张仲景《伤寒论》首创的辨证理论体系,是根据外感病发生发展、证候特点和传变规律而创立的辨证方法。六经辨证临床应用广泛,张仲景将外感疾病演变过程中的各种证候群进行综合分析,根据邪之所在的部位、寒热表现的趋势以及邪正交争的盛衰,区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病。疾病的发展传变可以按照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的顺序循经“传”,也有越经“变”证。文章介绍临床并不常见的变证论治一例。  相似文献   

2.
喻培勋  姬晓花  刘静  王刚 《河南中医》2020,40(4):497-499
广义的伤寒是一切外感病的总称,温病亦属其中,六经辨证亦可运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各期的治疗中。预防期,以调节阴阳平衡,祛除湿邪为主,方用桂枝汤加茯苓、白术。素体痰湿较重者,方用防己黄芪汤加减。初期,病主在太阳或太阴。病在太阳,依证选用麻杏石甘汤加减、大青龙汤加减、桔梗汤等。病在太阴,方用理中汤加减。若太阳、太阴合病,方用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加减。若太阳、少阴合病,方用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减。中期,病主在少阳或阳明。病在少阳,方用小柴胡汤加减。病在阳明,依证选用白虎汤加减、小承气汤加减等。若少阳、阳明合病,方用大柴胡汤加减。若太阳、太阴合病,依证选用射干麻黄汤加减、葶苈大枣泻肺汤、小陷胸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等。若阳明、少阴合病,方用猪苓汤加减。极期,病主在阳明、少阴或厥阴。阳气暴脱证,可予参附注射液静脉滴注,气阴两虚证,可予生脉注射液静脉滴注。病在阳明,方用大承气汤加减。病在少阴,方用真武汤加减。病在厥阴,方用乌梅丸加减。恢复期,病主在阳明或太阴。病在阳明,方用竹叶石膏汤加减。病在太阴,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运用六经辨证可以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然疾病之传变方式多样,不可一概而论,辨证施治仍为第一要义。  相似文献   

3.
张磊  袁梦琪  罗璠  万冬桂 《中医药导报》2021,27(11):191-194,197
总结李佩文教授基于六经辨证治疗化疗相关性呕吐经验.李佩文教授认为化疗相关性呕吐并不完全按照《伤寒论》所述六经传变规律发展变化,初起可以太阴病、少阳病为主,而后易传入相表里之经脉而见阳明病、厥阴病,病程迁延则以少阴病、太阳病为主.太阴病阶段方用理中汤加减;阳明病阶段以增液汤、橘皮竹茹汤为主;少阳病阶段方用小柴胡汤加减;厥阴病阶段以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吴茱萸汤为主;太阳病阶段主要表现为太阳病变证之痞病,方选半夏泻心汤加减;少阴病阶段要积极配合西医治疗措施.李佩文教授临床谨守病机,基于六经辨证体系,随证选用经方治疗化疗相关性呕吐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六经辨证是中医最常用的辨证方式之一,主要应用于外感疾病,也可用于眼病的整体辨治。中医学认为,津液代谢障碍能够导致干眼,其病机有津液缺乏、津液停滞两种,可发生于六经传变的各个阶段。本文即运用六经辨证,从津液角度将干眼分为太阳证、阳明证、少阳证、太阴证、少阴证、厥阴证6大类。太阳证中,正气充盛,若未传变,则尚未耗及津液;太阳蓄水可引起膀胱气化津液不利,太阳、少阴两感则直接影响肾水。阳明证中,阳明之热可以灼耗津液;少阳证中,气机郁结可导致津液通道受阻;太阴证中,脾肺湿热与脾肺寒湿都可导致全身水液代谢失常;少阴病中,肾阴虚,则津液供给不足;肾阳虚,则阳气推动津液无力;厥阴证中,寒热错杂,肝木不得肾水所养。则津液代谢障碍,发为干眼。六经辨证进一步完善了中医对干眼的认知,有利于发挥中医的整体观念;辨证施治,则有利于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
一、六经病传变的涵义六经病系指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的病变。传变系指外感热病的发展变化,即从一经证候演变为另一经证候的过程。一般认为“传”指病情循着一定的趋向发展,“变”则是指病情不循一般规律而发生厂性质的转变。《伤寒论》六经病传变,最早见于《内经》的“受之”等。六经病传经与经传不是一回事,经传只是代表病程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连续,并不代表病情的变化。经传则是由这  相似文献   

6.
不寐证属当今时代多发疾病,由于口服促眠药物的普及,强制患者入眠,导致病情缠绵,病机趋于复杂。徐书教授认为,在治疗上除脏腑辨证外,可从伤寒六经入手,可分为太阳蓄血证、少阳阳明太阴合病、厥阴证、少阴证。  相似文献   

7.
分析《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中小柴胡汤证的相关条文看出,小柴胡汤证不能等同于少阳病,小柴胡汤不能简单地视为少阳病主方,半表半里不能理解为小柴胡汤证病位而主要是指在有太阳表证的同时兼有少阳、阳明、太阴、少阴或厥阴病证。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伤寒论》之六经,乃百病之六经”之说入手,将《伤寒论》六经辨证理论与盆腔炎性疾病发展不同阶段的病机特点相结合,初步探讨盆腔炎性疾病的六经证治规律。急性盆腔炎以三阳证为主,极少见三阴证,三阳证中以少阳证最常见,亦常出现太阳少阳合病证及少阳阳明合病证;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以三阴证为主,未见三阳证,常见厥阴证、少阴证、太阴证,因正气虚弱,亦可见太阴少阴合病证、太阴厥阴合病证。盆腔炎性疾病的治疗原则为就近祛邪,通过脏腑在人体的开窍来祛除邪气。在表以汗法解之;在里则以温法或下法治之;在半表半里则以和法治之。循经论治,简单易行,重视邪气的不同,重在除湿。  相似文献   

9.
肠易激综合征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功能性疾病,主要以腹痛及伴有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可运用六经辨证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三阳经辨证多以太阳阳明合病、太阳少阳合病或少阳病及阳明经证为多见,临床多以葛根汤、柴胡桂枝干姜汤、小柴胡汤、葛根芩连汤等加减治疗.三阴经辨证中太阴、少阴、厥阴病均常见,临床多用理中汤、四逆散、乌梅丸或泻心...  相似文献   

10.
《辽宁中医杂志》2017,(1):141-143
对病变层次的准确判断是决定推拿临床疗效的关键。"六经形层理论"将人体病变层次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太阳主皮毛,阳明肌肉,少阳主腠理,太阴主胸腹,少阴主血脉、骨,厥阴主筋膜,推拿依据此理论作用于不同的层次从而产生不同的临床效应。  相似文献   

11.
周建龙 《江苏中医药》2021,53(11):44-47
六经理论是整体恒动观最重要的运用形式,从六经论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能够更好地把握疾病整体动态的发生发展规律.从六经分析,因本病的基本病机是肺虚伏痰,其始在太阴,常先病手太阴而后兼足太阴;病久传至少阴,以手少阴君火式微为主要病理变化,亦可见足少阴精气亏耗之证;病重则多在厥阴,可见邪热内陷、正虚喘脱等证;若因外感,常兼三阳,在太阳则多成外寒里饮证,在少阳常为小柴胡汤证,在阳明则有腑气不通之证.总之,观其脉证,随六经形证治之,常有良效.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12.
《新中医》1983,(10)
太阳病发病过程中,若体质较好,胃气充沛,治疗得当,则外邪不能内侵,否则就有随时传变的可能。《素问·热论》认为六经传变的规律是: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四日太阴,五日少阴,六日厥阴。仲景虽沿用《素问》的六经排列,但并不是伤寒六经的传变秩序。太阳病的传变,不应拘于日数,而应  相似文献   

13.
赵慧  全毅  袁红霞 《河南中医》2020,40(2):167-170
太阳烦证有太阳本经郁热不宣导致的烦证和误汗、误吐、误下、误火攻导致的变证,太阳本经烦证有桂枝汤证、麻黄汤证、大青龙汤证和五苓散证,太阳病误治导致的变证有误汗、误吐所致栀子豉汤证、误下所致大陷胸汤证、误用火疗和下法所致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证、误用汗、下所致干姜附子汤证和误用汗、下所致茯苓四逆汤证。阳明烦证有阳明热证、阳明实证和阳明变证,阳明热证为白虎加人参汤证,阳明实证为调胃承气汤证,阳明变证为栀子类方证和大陷胸汤证。少阳烦证有小柴胡汤证、大柴胡汤证、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柴胡桂枝汤证和柴胡桂枝干姜汤证。太阴烦证有小建中汤证和甘草干姜汤证。少阴烦证有少阴寒化证和少阴热化证。厥阴烦证有寒极致烦证和热极致烦证。烦证总病机为热扰心神,但热有虚热、实热之分,临证须审证求因,根据不同病因,抓主证、辨病机,灵活审慎论治方可取得良效。  相似文献   

14.
2型糖尿病(T2DM)是当今多发疾病。由于口服降糖药与胰岛素的普及、现代人体质变化,直接改变了糖尿病的自然进程,现今糖尿病是以太阴、少阴,厥阴为主的三阴病。徐书教授多从伤寒三阴法论治T2DM,并将其分为太阳少阴合病、阳明少阴合病、少阳太阴少阴合病、少阴阴虚阳浮证、厥阴证五型论治,临床中取得了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六经辨证,出自《伤寒论》,它将外感病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中,各不同阶段所表现的各种证候,进行分析综合、提纲挈领地归纳为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六类病证,以指导临床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16.
目前,祖国医学对《伤寒论》少阳位置的认识,尚未统一,因此对少阳病的生理病理以及对寒热往来的解释亦有争议,故笔者不揣荒陋,陈以拙见,请教于同道。一、从阴阳消长看少阳的位置《素问·六微旨大论》云:“少阳之右,阳明治之;阳明之右,太阳治之;太阳之右,厥阴治之,厥阴之右,少阴洽之;少阴之右,太阴治之;太阴之右,少阳治之”,在《素问·经脉别篇》文中亦提出“一阳少阳,二阳阳明,三阳太阳,一阴厥阴,二阴少阴,  相似文献   

17.
杜雨茂教授对伤寒六经本义阐释精确独到,认为伤寒六经是仲景对《素问.热论篇》六经分证的继承和发展,三阴病是对《灵枢.经脉篇》分经论治理论的发展和运用;伤寒六经病的传变顺序应为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厥阴→少阴;六经辨证应从属于八纲辨证,六经辨证使八纲辨证更加系统化、具体化,八纲辨证是对六经辨证的继承、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唐瑛 《河南中医》2008,28(5):4-6
四肢骨节疼痛在《伤寒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诸篇都可以见到,但以太阳和少阴篇多见,共涉及原文十三条次,汤方六个。一般来说,时间短,疼痛范围广,疼痛程度较轻,并兼有外感症状为太阳伤寒证;疼痛局限于骨节,疼痛较剧烈,兼有少阳证,为太阳少阳合病;四肢疼痛明显,兼有太阴寒湿证,为太阴中风证;疼痛时间较长,病情缠绵,疼痛剧烈,可为肌肉,可为骨节,结合当地气候是否湿邪为患,首先考虑风湿;本为少阴体质,疼痛反复发作,四肢沉重疼痛,兼有水肿,多为肾阳虚衰,水饮内停证;而疼痛剧烈,伴有冷痛,多为肾阳虚,阴寒内盛证。  相似文献   

19.
题一、六经病的传变规律有那些? 答:六经病的传变有循经传,越经传、表里传等不同的说法。所谓“循经传”,即是按六经顺序依次相传,如太阳病传阳明;太阴病传少阴等。所谓“越经传”,即不按六经顺序的传变,如太阳传入少阳,或太阳经入三阴等。所谓“表  相似文献   

20.
从厥阴病提纲谈伤寒厥阴病“热闭阴劫”的实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伤寒六经病各有提纲一条,用以提示六经病的实质.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病提纲所述证候,均较明确地提示了各自的病理性实质.唯厥阴病所论证候不甚明了,以至历代医家众说不一,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