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湿论治小儿肾病基因性蛋白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湿邪的致病特点及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角度探讨小儿肾病蛋白尿发生、发展与湿邪的关系,湿邪贯穿于小儿肾病的始终,指出益气化湿法是治疗小儿肾病的大法。  相似文献   

2.
从湿论治小儿肾病顽固性蛋白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湿邪的致病特点及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角度探讨小儿肾病蛋白尿发生、发展与湿邪的关系 ,湿邪贯穿于小儿肾病的始终 ,指出益气化湿法是治疗小儿肾病的大法  相似文献   

3.
孙鹏 《江苏中医药》2020,52(1):11-13
慢性胃炎是指因各种因素引起的胃黏膜的慢性炎症,为消化科常见病。本病临床表现多样,属于中医学"胃脘痛""痞满""嘈杂"范畴。慢性胃炎的中医治疗要补益脾胃以治其本,重视运脾;胃气宜降,以和为顺,常用疏肝和胃法与化湿和胃法;"久病入络",凡病程较长者均应考虑血瘀而用化瘀之法。在化湿和胃法的运用中,因湿邪可随体质不同寒化或热化,化湿之法根据寒热虚实不同有温中、清热、健脾之分。另外,还应适当结合胃镜表象进行微观辨证,达到宏观与微观辨证结合治疗。  相似文献   

4.
蔡扬 《西部中医药》2012,25(8):41-43
以《内经》和历代医家理论为依据,论述湿邪的起源、分类以及湿邪的特点,并总结前人提出的治湿四法,对湿邪因致病部位的不同而给予不同的治法,即湿在上焦,宜宣气化湿;湿在中焦,宜健脾燥湿;湿在下焦,宜清利湿邪;湿在四肢,宜疏风胜湿。  相似文献   

5.
以<内经>和历代医家理论为依据,论述湿邪的起源、分类以及湿邪的特点,并总结前人提出的治湿四法,对湿邪因致病部位的不同而给予不同的治法,即湿在上焦,宜宣气化湿;湿在中焦,宜健脾燥湿;湿在下焦,宜清利湿邪;湿在四肢,宜疏风胜湿.  相似文献   

6.
徐景藩教授提出,在治疗脾胃病时应注重运用芳香化湿药,以达到健脾燥湿、化湿和胃的目的。根据湿邪特性常用辛温或苦温药化解湿邪,并根据兼证酌情加减,常用药如苍术、藿香、厚朴、砂仁等。湿邪是脾胃病关键的致病因素,既是病因,又是病理产物。因此治疗胃脘痛、泄泻、呕吐等疾病时常运用化湿药物,使湿邪得化,气机得畅,脾胃得运。  相似文献   

7.
吴门医家叶天士不仅是温病大家,对内伤杂病尤其是妇科病造诣颇深。叶氏常谓:"吾吴(今江苏苏州地区)湿邪害人最广。"叶氏诊治妇科病重视湿邪致病因素,从湿论治,现将其特色总结为宣肺渗湿法、温阳化气法、通阳劫湿法、清热化湿法、淡渗利湿法、疏风化湿法等。对于临床具有较大的启示,亦能推动现代中医妇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清热化湿舒胃法治疗湿热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100例慢性胃炎患者,治疗以清热化湿舒胃法及非药物疗法,4周后观察治疗前后改善情况.结果 100例慢性胃炎患者,采用以上方法治疗,有效率高.结论 清热化湿舒胃法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李瑞环 《光明中医》2012,27(8):1661-1662
湿邪致病在温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治疗湿热温病,拟清热利湿法,先化湿而后清热,使湿去则热不能独存,祛湿法在湿热温病中起着非常重要作用,至今仍有效地指导着临床.本文就其祛湿法的用药规律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10.
李海松 《吉林中医药》2011,31(6):518-519
梁苹茂老师认为湿浊是2型糖尿病的基本病理特征之一,糖尿病病变日久,湿邪阻滞络道,致病情缠绵难愈,所以当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中医辨证属湿浊为患时,治疗原则应以化湿通络、透达络邪为主,兼以通络达邪,方剂用雷氏芳香化浊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景岳全书》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湿证的病因病机、治则、方药等进行整理研究,探析张景岳在湿证方面的理论和临床特色,为现代临床中湿证的治疗提供借鉴。张景岳认为,湿邪为湿证的病因,脾肾亏虚最易生湿。湿证有在皮肤肌表、经络、肌肉、脏腑的不同,湿邪易生杂病。其治疗湿证之法可概括为健脾温阳化湿法、清热利下化湿法、滋阴化湿法。特别是张景岳认为阴虚亦可化湿,对湿证的治疗提出独具特色的滋阴化湿法。  相似文献   

12.
张宗礼教授认为"湿邪困脾"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针对其病理机制,运用"醒脾法"治疗,以助脾运、开脾郁、复升清、畅枢机。将"湿邪困脾"分为4型,即脾虚湿困、湿热蕴脾、湿困脾阳、湿浊中阻,分别采用醒脾行气化湿、醒脾清热化湿、醒脾温阳化湿、醒脾化湿泄浊进行辨证治疗,并阐述醒脾法治疗该病时的配伍用药特点。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湿邪致病特点与元气化生异常为切入点,阐述湿邪在卵巢癌发生、发展中的表现及后期耐药的原因.结合现代免疫因子、脂质代谢在卵巢癌中的表达,从侧面说明湿邪与卵巢癌的紧密联系.基于因机证治理论,探讨卵巢癌的治法治则,即以扶正解毒通络为基础,配伍健脾化湿之剂,从多途径、多层次、多靶点来治疗卵巢癌.  相似文献   

14.
孟祥震主任认为湿邪是类风湿性关节炎首要的病理因素,祛除湿邪应贯穿治疗始末。孟主任在临证过程采用宣肺、健脾、利尿以及清热祛湿、温阳化湿、祛风除湿等单法或多法合用的方法祛除湿邪,疗效显著,并可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15.
慢性胃炎从湿论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胡一莉 《光明中医》2002,17(5):19-20
本文论述了慢性胃炎从湿论治的理论依据 ,提出了慢性胃炎湿证的诊断 ,分析了慢性胃炎湿证的病因病机 ,探讨了苦温燥湿、清热化湿、理气化湿、温阳化湿、健脾化湿、活血化湿六种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6.
溃疡性结肠炎的病机为脾胃虚弱,湿邪为患,故祛湿是其主要治则。根据湿邪相兼邪气的不同,总结祛湿四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临证运用清热化湿法、温阳祛湿法、苦辛燥湿法、健脾运湿法时,应明确其适应症,理法方药,环环相扣。灵活运用上述四法,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儿科常见病之一,其起病隐匿,病程冗长,症状易反复,与中医湿邪致病特点相似.根据湿邪所致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病因病机与证候特点,治以解表化湿、肃肺止咳,燥湿宣肺、理气化痰,清热利湿、降气止咳,健脾益气、燥湿化痰,补肾助阳、祛湿平喘,化痰健脾、活血通络,可获良效.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18.
湿邪作为肿瘤病的核心病机,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以气机升降理论为指导,结合花宝金教授经验,对"三焦"概念重新梳理,阐述了三焦作为"一腔之大腑",是湿邪停滞的主要部位;论证了条畅三焦气机升降,尤其是调中焦升降的"升降相因"用药法是达到"三焦气化,气化则湿化"的根本,并提出三焦气分和血分同调是肿瘤化湿的关键环节。这不仅是对传统祛湿法的有益补充,而且更加明确了调理三焦以化湿的具体方法,是肿瘤病化湿法的又一重要拓展。  相似文献   

19.
盛夏之时,气候闷热,如果防护不当,容易中暑。中医认为,长夏酷暑,湿土当令,暑多挟湿,湿邪极易困阻脾胃伤人致病,中医常常选用藿香防暑,解暑,化湿浊。  相似文献   

20.
李丽芸 《新中医》2002,34(11):3-5
湿邪是六淫邪气之一,亦是妇科疾病的常见致病因素,并可导致不孕,变化多端,既可单独致病,也可与其他病邪合并致病。故在辨证时应根据其证候分为湿热、湿毒、寒湿、痰湿、湿瘀等不同的证型,其中湿毒、痰湿、湿瘀致不孕症最为常见,常用治法总体上是化湿除浊,扶正祛邪,以调补脏腑、调理冲任、健固督带而达到助孕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