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手法推拿配合超声波治疗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疗效.方法:按揉及弹拨患侧胸锁乳突肌,并采用牵拉手法,同时配合超声波治疗本病48例.结果:总有效率95.8%.结论:推拿治疗先天性肌性斜颈起到了舒筋活血通络,软坚散结消肿的作用,超声波振动引起组织内微细的按摩作用可改善血液淋巴循环,使挛缩肌肉的纤维组织松弛.  相似文献   

2.
痉挛型小儿脑瘫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类型,以肌张力过高、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运用手法按摩,可缓解肌肉痉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调节神经系统功能,从而使痉挛的肢体松弛、挛缩的肌肉逐渐舒展,达到降低肌张力,增加肌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损伤退变性脊柱疾病是引起颈肩腰腿疼痛的主要原因,尤以颈、腰段脊柱为多见,单纯药物治疗临床疗效不甚满意.近年来,笔者采用中医正骨手法治疗本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结合有关文献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夏教授辨证运用平推法作用于慢性腰肌损伤的兔动物模型后,柔和及渗透是手法的重要因素,为临床推广夏教授平推法的辨证学术经验打下基础。方法取日本大耳白兔70只,随机分为不用手法对照组、作用时间长手法组、作用时间短手法组、频率快手法组、频率慢手法组、手下有压力组、手下无压力组,每组10只,采用人工固定家兔加桑枝击打腰部肌肉造模,经过周期治疗对比,测定兔血清中免疫功能、血液流变学,处死后腰肌病理切片,观察镜下肌肉组织的变化,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有压力且作用时间长的平推法能提高慢性腰肌损伤的免疫力水平(P0.05);其余平推法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夏惠明教授平推法能提高慢性腰肌损伤的免疫力水平,改善血流变学,在治疗慢性腰肌损伤手法的选择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是脑血管病主要并发症之一,主要是由于牵张反射亢进所致,属于中医学“痉证”范畴。临床治疗中应积极改善瘫痪肢体的肌肉痉挛状态,这样才有利于患肢的功能恢复,从而降低脑血管意外的致残率。近年来中医学者对本病进行了大量科学研究,并取得了许多成果。现将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儿童剧烈蛙跳与肌红蛋白尿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并且对儿童肌红蛋白尿的治疗进行了临床的分析;方法:对一例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患儿进行了诊断;结果:血液及其他的诊断均显示本病患儿为剧烈蛙跳运动后引起,其发病机制可能因全身肌肉剧烈运动后肌细胞缺氧受损、能量不足所致,本例入院后予迅速补液、碱化尿液等治疗,有效防止了急性肾衰竭的发生.结论:中学生正处于肌肉骨骼发育时期,体育训练应循序渐进,避免短期内剧烈过量运动,若运动后出现尿色改变等不适,应及时就医,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7.
菱形肌为人体主要收缩肌之一,由于肩关节属多轴运动关节,菱形肌是参与肩胛骨和肩关节活动肌群的主要肌肉,肩关节在大负荷受力条件下,菱形肌很容易拉伤,在超负荷快速用力情况下,易造成菱形肌急性损伤。肩关节长期大负荷地受力或动作不正确的肩关节运动,也能造成菱形肌慢性劳损疾病。菱形肌损伤不但能造成运动性功能障碍,而且会给身体带来一定痛苦,如肩、背、颈、脊、胸椎部疼痛或不适感等。菱形肌损伤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发病率较高,患者疼痛剧烈。传统的单一手法治疗,虽能使患者痊愈,但需要的时间较长,患者忍受疼痛的时间也相对较长。近几年来,我科采用推拿与超短波相结合的疗法治疗本病36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对于提高按摩技术、开展按摩业务有很大帮助,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痛可贴治疗腰背肌筋膜病的临床体会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一院韩寅生刘昱佟昕董华指导董清平肌筋膜病又称肌筋膜炎,肌纤维组织炎或肌肉风湿病。多发于30~50岁,其中女性较男性患者多。本病主要是筋膜、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的病变,引起局部疼痛、僵硬、运动受限...  相似文献   

9.
顾文跃 《浙江中医杂志》2009,44(12):902-902
腰椎小关节错位是因脊柱小关节的解剖位置改变,而导致脊柱机能失常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疾病,又称腰椎后关节紊乱症。本病多由脊柱小关节滑膜嵌顿和因部分韧带、关节囊紧张引起反射性肌肉痉挛,致使关节面交锁在不正常或扭转的位置上而致。笔者采用定点复位的手法治疗本病83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推拿手法中腕部动作的技巧运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较多手法的动作结构中有腕部的各种不同类型运动,各手法腕部动作的作用:在手法的运动周期内,可均匀增大或减小手法的作用力;向各方向均匀分布压力是,并使作用持久;控制手法的运动幅度;腕部运动多为互为相反的拮抗肌运动,这种运动方式是肌肉的交替收缩和伸展,因而肌肉不易疲劳,有利于动作的持久;有利于提高手法移动的灵活性等。笔者认为合理地运用腕部动作是手法达到“柔和”的关键,因此推拿手法腕部动作的正确与否,腕部动作的技巧运用是否合理,对于掌握手法“有力、持久、均匀、深透”的有机结合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脊柱手法治疗的中西方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柱手法是广泛应用于治疗损伤退变性脊柱疾病的主要保守治疗手段,在东西方都很流行,近年来,通过出访讲学,临床实际考察及会议交流等,笔者与西方从事整骨、整脊疗法和的法物理治疗的学者,治疗师和学生(包括私立学院和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及个体诊断的从业人员)就脊柱手法问题做了许我产为深入的讨论,对中西方脊柱手法治疗体系和原则略有一些浅薄认识,简要如下。  相似文献   

12.
黄旭秋 《新中医》1996,28(3):37-38
手法按摩治疗肩周炎的临床体会黄旭秋肩关节周围炎又称冻结肩,属中医痹症范畴。本病多发生在50岁左右的人,所以又有“五十肩”之称,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主要表现是肩部疼痛,活动受限,肌肉萎缩。1980年至1991年笔者采用手法按摩治疗本病26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脊柱运动枢纽对脊柱运动的调控制约作用,揭示中医整脊手法的科学原理,为提高整脊手法的科学性和规范标准化,杜绝误伤提供依据。方法:从形态解剖,特别是椎体与下关节突关节面夹角测量,运动力学作用力线和X线片观察。结论:枢纽对脊柱运动起带动、制约的调控作用。中医整脊主要手法是依据枢纽对脊柱运动的调控原理。  相似文献   

14.
宣氏颈脊柱深层肌群(多裂肌、回旋肌)推拿经典手法,由我国著名的软组织外科学创始人宣蛰人教授所独创,是治疗颈脊柱椎管外软组织损害引起疼痛的经典治疗手法,就目前而言,在推拿手法有记载的文献中,尚未发现.  相似文献   

15.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多采用推拿手法治疗.笔者采用脊柱短杠杆微调手法治疗本病,取得较好成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脊柱退行性病变随着发病率的逐步升高对人们社会生活及心理健康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研究表明核心肌群的力学改变与脊柱病变相关,而髂腰肌作为核心肌群之一对于维持脊柱的稳定性及活动度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查阅近10年的文献资料,我们发现目前针对脊柱退行性病变以髂腰肌为主的治疗方式较局限,现对其与脊柱退行性病变的相关性及与髂腰肌治疗相关的手法、针灸等治疗方案进行总结以期推广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陈映霞 《光明中医》2013,(11):2379-2380
Isaacs综合征又称连续性肌纤维活动综合征(syndrome of continousmuscle fibraactivity)是目前认为病因未明,发病可能与K 通道的抗体有关,病变位于神经终末运动终板处或运动轴索末梢分叉处.本病好发于青壮年,临床特征为自发性连续肌肉颤搐、僵硬、无力和放松迟缓,主要累及四肢的肌群,偶尔也累及躯干和面肌,睡眠时不消失,可合并有多汗、肌肉疼痛和腱反射明显降低或消失,其他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腰大肌拉伸带动脊柱伸展应力的生物力学关系。背景资料:脊柱三维结构之六大自由度是刚体运动,未包括肌肉动力作用的纵轴伸缩运动。人类椎曲形成于二足支撑诱导的应力功能性适应,未知主要源自何肌力。颈腰痛导致脊柱所致力学改变问题远未解决。方法:取家兔12只,分3组,每组4只,解剖后保留枢椎以下完整之脊柱及骨盆、髋关节、股骨,不损伤脊柱前纵韧带及所附着之腰大肌、以及附着于脊柱背侧的肌肉韧带。置于生物力学拉伸测试仪(日本岛津制作所产AGS-J系列)上端十字头分别夹枢椎(颈胸腰段)。第1胸椎(胸腰段)和第12胸椎(腰段)下端十字头夹股骨上部,分别作有腰大肌状态下和切断腰大肌状态下,股髋自屈曲位到过伸带动脊柱自屈曲位到过伸位拉伸试验,测定两种不同状态下脊柱各节段的伸展应力(N/mm^2)。结果:有腰大肌状态和切断腰大肌状态下,股-髋-脊柱拉伸后脊柱伸展应力分别为:颈胸腰全段平均为306.6675N/mm^2:78.7167N/mm^2胸腰段为680.8417N/mm^2:373.0375N/mm^2;腰段为1990.7944N/mm^2:523.0608N/mm^2经统计学分析,具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腰大肌拉伸对脊柱伸展应力影响显著,是脊柱伸展运动主要作用力,颈胸腰段占75%、胸腰段占45%,腰段占74%的伸展应力源自腰大肌。脊柱运动在腰大肌作用下产生纵轴伸缩活动度;二足步态在腰大肌拉伸脊柱伸展一过伸动态下形成颈、腰曲;牵引下肢、过伸悬吊腰椎可解决因病所致脊柱力学紊乱临床问题。  相似文献   

19.
宣氏颈脊柱深层肌群(多裂肌、回旋肌)推拿经典手法,由我国著名的软组织外科学创始人宣蛰人教授所独创,是治疗颈脊柱椎管外软组织损害引起疼痛的经典治疗手法,就目前而言,在推拿手法有记载的文献中,尚未发现。  相似文献   

20.
软组织损伤系指人体肌肉,肌腱,筋膜,韧带,关节囊等组织损伤性疾患,是引起颈肩腰腿疼痛的最常见病症.一般引起颈肩腰腿疼痛的病症有脊柱椎管外软组织损伤,脊柱骨关节损伤与疾病,脊柱椎管内病变和某些内脏疾患等等.此类病症的病因病理比较复杂,但从目前我们所知道和常见的始发原因是急性损伤,劳损及风寒湿邪,由后者引起的,以往多诊断为肌筋膜炎,肌纤维组织炎,也称为"肌肉疼综合症"其真正的致病因素不明确,临床上表现为疼痛范围广,好发于肩背部,压疼点多便.总的说来软组织损伤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三个重要的环节,即无菌性炎症及其所形成的粘连变性,疼痛和肌肉痉挛.三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使软组织病变日渐严重,逐渐发展成广泛性颈腰疼痛.中医手法治疗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门类众多,治疗手法多样,本人就自己多年来在临床上治疗软组织损伤的手法和大家有个初步交流希望多提宝贵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