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微创手术 精准导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医学影像设备、介入治疗器械、影像技术和介入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外科技术微创化,内科技术手术化成为了当今医学发展一大趋势,治疗方法也从以往单一的外科手术向血管腔内治疗,进而向融合了腔内和外科技术优势的方向转变,并通过医学影像设备将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一站式杂交手术(one-stop hybrid procedure)是同时用两类或两类以上的技术处理同一病变的新技术[1-2],虽然杂交手术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出现,但仅限于血管外科技术和血管腔内技术的结合,应用于血管切开取栓术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一站式"杂交手术高值耗材库在血管外科运行和管理模式。方法 2009年3月至2010年9月对解放军总医院高值耗材库各种品牌、不同规格的导管、导丝、球囊、支架等,根据日常手术量设定基本库存量,备齐每日手术所需的各种导管耗材,严格做好耗材的入库、出库登记;术前与术中准确核对所需导管耗材的种类、型号、规格等,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同时每日清点高值医用耗材的使用量并及时补充库存量。结果 2009年3月至2010年9月,杂交手术室共完成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100例、主动脉腔内修复术84例、颈动脉狭窄46例、下肢动脉栓塞切开取栓65例、下肢静脉切开取栓5例,其他外周血管介入治疗手术700余例,所有杂交手术均未出现导管耗材的缺货和支架错误植入的现象。结论严格执行杂交手术高值医用耗材库的系统化管理,是确保血管外科杂交手术顺利进行及避免医疗差错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因介入治疗引起的医源性假性动脉瘤及因吸毒引起的感染性假性动脉瘤呈明显的上升趋势[1].传统的外科手术创伤巨大,血管重建困难,常因移植物感染导致手术失败.目前,绝大多数假性动脉瘤都可以通过血管腔内技术治疗[2].血管腔内微创治疗作为一项新技术明显优于传统手术,但临床护理经验不多.我院血管外科1997年8月~2010年10月在国内率先开展此项技术,成功治疗与护理各类假性动脉瘤33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颅内动脉瘤是由于局部血管异常改变导致脑血管局限性瘤样突起,临床常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内血肿以及出血后血管痉挛发生的脑梗死,有较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手术方法主要有3种:开颅手术、经皮穿刺栓塞及颅外结扎颈内动脉.到目前为止,动脉瘤栓塞及开颅手术夹闭是动脉瘤最有效的治疗手段[1].由于三维CTA,MRA等血管成像技术、栓塞方法及栓塞材料的进步,血管内介入治疗手术适应证不断扩大,手术时机、血管造影技术及栓塞方法和材料等方面发展迅速,本文就此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血管内介入治疗的发展,特别是新型血管内支架的应用,使颈动脉狭窄的经腔内血管成形及支架植入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and stenting,PTAS)成为颈动脉内膜切除的有效替代治疗方法[1].PTAS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围手术期病死率低、康复迅速等优点,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华西医学》2014,(5):987-987
2014年5月10日,在北京成立的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管外科主任赵纪春教授当选副主任委员。 赵纪春教授在血管外科疾病诊断、手术和微创腔内血管治疗,尤其在破裂腹主动脉瘤外科和微创腔内救治、高危复杂腹主动脉瘤外科和微创腔内修复、外科和腔内杂交技术治疗复杂胸腹主动脉瘤和夹层、复杂颈动脉体瘤外科治疗、糖尿病足周围血管性病变、累及大血管的腹膜后肿瘤切除以及肝移植动脉重建方面有深入研究,并处于国内先进水平,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多次在国际国内大会上交流。  相似文献   

7.
先天性房隔缺损(ADS)传统手术方法是经胸骨正中劈开或右胸壁切口,在体外循环下直视修补.最近几年,随着腔内介入治疗学和影像医学的发展,一种微创心脏外科学技术应运而生,即"一站式杂交"手术(one-stop hybrid procedures).它的核心内容就是由外科医师使用介入器械,在一个较特殊的手术室,在实时影像学的指引下,结合其他常规心脏外科手术完成心脏病的治疗[1].我院于2006年5~6月收治的5例房隔缺损病人,采用该方法治疗,临床效果满意,现将其手术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徐玉蔚 《上海护理》2001,1(1):25-26
动脉瘤、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和动静脉瘘是血管外科领域中的三大疾病,也是引起老年人致死或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1]。以往采用传统手术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但是对于一些高龄并伴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和肝肾功能不全等疾病的病人,传统手术有较高的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腔内人造血管内支撑术是一种创伤小、恢复快、治疗腹主动脉瘤安全有效的新方法[2]。我院血管外科自1998年开始开展了腔内人造血管内支撑术,到2000年2月止我院已有9例病人成功的接受了腔内人造血管内支撑术的治疗。现将腔内人造血管内支撑术的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血管腔内介入与开放手术治疗外周假性动脉瘤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5月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外周假性动脉瘤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血管腔内介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及不同时间段疼痛情况.结果:观察...  相似文献   

10.
先红  陈玉成 《华西医学》2005,20(4):777-778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从而影响心功能的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目前治疗的主要方法有药物治疗,包括扩冠、减少心肌氧耗、抗血小板及抗凝等;血管介入治疗,包括经皮冠状动脉腔内球囊成形术(PTCA)及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等;以及外科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但是,对于冠脉远端的弥漫性病变、严重的多支病变和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传统的治疗方法难以奏效.因此,促进缺血心肌区域侧支循环的建立健全和动脉血管的新生,即治疗性血管生成,逐渐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1].  相似文献   

11.
腹主动脉瘤腔内搭桥术是近年来血管外科取得的重大进展.其原理是通过远离动脉瘤的股动脉在透视下将预先设计的带膜支架放置在动脉瘤的恰当位置上实现腔内搭桥,从而在瘤腔内形成一个新的血流通道防止动脉瘤破裂.因此该技术也是血管外科与血管内介入技术相结合的结果[1,2,3].由于该技术大大减少了传统手术带来的创伤,因此更适合老年体弱不能接受传统手术的患者.鉴于该手术在手术原理、适应症、并发症与传统手术有很大不同,要求的护理要点自然与传统手术有很大差别.然而,目前对该技术围手术期尚缺乏护理规范.本文针对我院近几年来开展该技术状况讨论围手术期护理要点.  相似文献   

12.
只德建 《天津护理》2012,20(3):138-139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是血管外科常见病.血管腔内成形术(PTA)因其具有微创和可重复操作性等优点而在临床应用中逐渐得到推广,现将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8月腔内介入治疗3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一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下肢缺血性疾病.2000年泛大西洋协作组织(Transatlantic Inter-Sociey Consensus,TASC)提出了下肢动脉病变的分型[1],并于2007年对该分型进行了修订(TASCⅡ),其中对于TASC D型病变(包括主髂动脉和股胭动脉病变)推荐首选开放手术[2].但该类患者多为流出道不佳或伴有严重脏器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不适合行创伤较大的旁路手术,往往丧失治疗机会,甚而截肢,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近来随着血管腔内技术的不断进步,联合开放手术与腔内技术的杂交手术成为治疗TASC D型下肢动脉病变的重要方式[3].我科2006年1月~2009年12月采用杂交手术治疗TASC D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46例患者(共48条患肢),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周舸  陶敏  胡迪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8):91-93
主动脉夹层是血液通过主动脉内膜裂口进入主动脉壁并造成动脉壁的分离,是一种发生于主动脉的常见疾病,如不及时治疗,预后极其凶险。近年来,随着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和影像学的发展,杂交手术应运而生,成为新的研究热点[1]。杂交手术是由血管介入与外科手术结合医学影像学的技术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综合技术。主动脉夹层的杂交手术是指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糖尿痛下肢血管病变介入治疗围术期的护理特点.[方法]对于已明确诊断的糖尿痛下肢动脉闭塞或严重狭窄的病人运用seldinger技术,经一侧或两侧股动脉穿刺行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在围术期做好心理护理、饮食指导、患肢的观察等.[结果]通过血管腔内介入治疗,病人足部皮肤温度升高,末梢血液循环明显改善,足部动脉搏动增强,近期疗效明显,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介入治疗创伤小,安全有效,临床症状改善明显.通过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及观察,提高手术成功率,预防手术并发症,缩短了病人住院天数,减轻痛苦,提高了其生活生命质量,降低了致残率.  相似文献   

16.
肢体血管的重建术用于糖尿病外周大中血管病变,能够手术重建的血管包括自腹主动脉下段至踝下,足背动脉弓以远的小血管及微血管病变则很难直接用外科手段进行重建。血管重建的主要方式包括传统的开放式手术及血管腔内治疗,由于糖尿病血管病变相对于普通的动脉硬化闭塞症来讲,具有更广泛、严重、复杂等特点,所以近年来2种手术的结合越来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7.
Bentall手术,即应用带瓣人造血管替代升主动脉根部和主动脉瓣膜,并移植左右冠状动脉的手术,是马凡氏综合征外科治疗的首选手术方法[1].病人行Bentall手术治疗,可防止瘤体破裂所致大出血,重建因内膜片或假腔造成的血管阻塞区域的血流[2].  相似文献   

18.
下肢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是指由于腹主动脉末端至下肢动脉的多节段动脉的粥样硬化,引起硬化管腔不同程度狭窄、闭塞而造成肢体急、慢性缺血[1].近年来,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对31例患者实施主髂动脉腔内治疗联合肢体远端血管手术重建,经精心的围手术期的严密观察和预见性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陈颖  李虹彦  韩洁 《现代护理》2007,13(8):765-766
近年来,随着血管内介入治疗的发展,特别是新型血管内支架的应用,使颈动脉狭窄的经腔内血管成形及支架植入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and stenting,PTAS)成为颈动脉内膜切除的有效替代治疗方法[1]。PTAS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围手术期病死率低、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治疗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7例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患者术前行下肢血管超声、CTA或MRA检查,患者下肢动脉有不同程度的狭窄与阻塞同时存在,细小动脉多有闭塞,27例43条下肢节段性狭窄动脉采用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其中6例9条大血管腔内支架植入,术后3—6个月后行血管造影或血管超声检查随访。结果术后24例患者中32条患肢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足背动脉搏动良好。溃疡面治愈;2例3条血管复发再次行腔内血管成形术;1例2条血管患肢于血管成形术后在血管外科拉栓术后截肢。结论血管内介入治疗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具有微创、疗效高等优点,可作为临床治疗下肢动脉闭塞性疖变的首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