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量子点标记的基因芯片在食源性致病细菌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基于链霉亲和素修饰的CdSe/ZnS量子点标记的基因芯片技术,建立快速、准确、高通量的检测食源性致病细菌的方法.方法 以16s rDNA为靶基因,针对待检的食源性致病细菌合成一系列寡核苷酸探针,制成寡核苷酸芯片,生物素化标记的PCR产物与芯片杂交,然后用链霉亲和素修饰的CdSe/ZnS量子点进行标记,应用激光共聚焦扫描仪进行信号的检测.对量子点标记的基因芯片技术平台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进行评估.结果 链霉亲和素修饰的CdSe/ZnS量子点标记的基因芯片可有效区分常见致病细菌,检测灵敏度为10 cfu/ml,变异系数<10%.结论 链霉亲和素修饰的CdSe/ZnS量子点标记的基因芯片可对致病细菌进行快速检测鉴定,其敏感性和重复性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 MP)感染早期诊断的重要生物标志物是抗肺炎支原体IgM抗体。本研究建立了基于量子点标记技术的免疫荧光层析法检测抗MP-IgM抗体的方法,旨在提高对MP的早期诊断。方法将制备好的肺炎支原体抗原和内控抗体分别作为检测线(T)和质控线(C),固定至硝酸纤维素(Nitrocellulose,NC)膜,然后将量子点标记的兔抗人IgM均匀喷洒在玻璃纤维上,干燥后组装、切割、包装成试纸条。用该试纸分别检测200例MP感染患者和健康人的临床血清,以PCR初筛结果作为对照,计算量子点荧光免疫层析法的检测特异性和灵敏度。结果本研究制备的试纸条的特异性为93.5%,灵敏度为89.0%,总体符合率为91.25%。结论本文采用量子点标记技术检测血清中的抗MP-IgM抗体,操作简单、快速,可实现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解决临床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微生物快速筛查诊断的难题,建立一种能同时快速检测多种病原体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多重PCR与Luminex xMAP多重分析技术平台相结合,以荧光微球为检测载体,建立快速、多重检测DNA或RNA技术平台。结果经14种(18个亚型)常见呼吸道病原微生物标准株检测,在反应体系中多重PCR产物只与相应的病原菌检测微球杂交,无非特异性反应;通过138例临床标本检测验证,肺炎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中,细菌检出率占总病原微生物的37.68%,其中结核分枝杆菌占18.84%;病毒检出率占总病原微生物的44.93%,支原体、衣原体占17.39%;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鼻咽拭子标本中流感病毒A型的检出率分别为18.75%和26.92%。结论多重检测技术平台对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的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具有实用价值,尤其在解决流行病病原学分析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非HIV感染临床病例肺孢子菌肺炎(PCP)的流行现状.方法 用六亚甲基四胺银(GMs)染色镜检和PCR对851例非HIV感染肺炎患者进行检测,从患者痰液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查到肺孢子菌包囊或DNA为确诊PCP的依据.结果 851例肺炎患者中,肺孢子菌GMS阳性123例(14.5%),PCR阳性202例(23.7%);有免疫功能低下表现的肺炎患者肺孢子菌检出率最高,GMS和PCR阳性率分别高达28.2%和39.4%;在高龄慢性病患者和无明确免疫受损史、肺感染原因待查患者中亦检出PCP患者,GMS阳性率分别为8.7%和10.9%,PCR阳性率分别为17.5%和19.6%.结论 非HIV感染临床病例发生PCP的风险较高,临床医师应注意鉴别有无PCP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聚合酶链反应在嗜肺军团菌性肺炎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聚合酶链反应在嗜肺军团菌肺炎快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53例呼吸系感染病原不明性肺炎住院患者,采集痰液标本47份,支气管灌洗液标本6份,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嗜肺军团菌DNA(LPN-DNA).结果 53例病原不明性肺炎患者检出LPN-DNA阳性5例,总阳性率为9.4%,其中47份痰液标本检出LPN-DNA阳性3例(6.4%),6份支气管洗液标本检出LPN-DNA阳性2例(33.3%).结论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临床标本中LPN-DNA诊断病原不明性肺炎具有良好的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及支气管肺泡灌洗(BAL)对免疫功能低下合并肺炎病原学诊断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近年来医院免疫功能低下合并肺炎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病原学检查结果。结果经纤维支气管镜和(或)BAL检测61.1%的患者可确定感染病原体,同时进行外周血和BALF巨细胞病毒(CMV)定量PCR检测19例,阳性率分别为14.3%和42.9%(P<0.05),同时行BALF CMV定量PCR和外周血CMV IgM检测15例,阳性率分别为47.1%和5.9%(P<0.05);经各种方法诊断CMV肺炎共9例,其中8例经BALF中CMV定量PCR检测确定,经纤维支气管镜取分泌物或BALF培养总阳性率50.0%;同时行分泌物和BALF培养的患者中,分泌物和BALF真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14.3%和42.9%,细菌培养阳性率均为28.6%,1例患者BALF检测卡氏肺囊虫阳性。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及支气管肺泡灌洗对免疫功能低下合并肺炎的病原学诊断有较高价值,有助于早期明确诊断和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阜阳市发热伴呼吸道症候群患者细菌学病原谱。方法检测120例发热伴呼吸道患者标本,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流感嗜血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军团菌7种病原;咽拭子标本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病原;尿液标本用免疫胶体金方法,检测肺炎链球菌、军团菌病原。结果 120份血液标本培养全为阴性;120份痰液标本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各1株,培养阴性痰标本做核酸检测后测序,最终阳性以3例培养阳性和测序阳性为准;97份咽拭子标本,以PCR结果为最终阳性判断依据,肺炎支原体阳性率为2.06%,肺炎衣原体阴性;120份尿液标本,肺炎链球菌抗原阳性率为8.33%,军团菌为阴性。患者病原检出阳性率为24.17%。结论阜阳市发热伴呼吸道症候群患者致病菌感染主要以肺炎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支原体为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与肺炎支原体(MP)感染之间的相关性,为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324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哮喘组)与10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对照组)在入院后7d进行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咽拭子肺炎支原体-DNA、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及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检测.结果 肺炎支原体检测结果比较,哮喘组阳性率为37.65%,对照组阳性率为24.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组>6岁患儿肺炎支原体阳性率最高为46.67%,3~6岁患儿阳性率为27.12%,<3岁患儿阳性率为23.08%,不同年龄段肺炎支原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组肺炎支原体阳性患儿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为(486.29±242.18)×109,免疫球蛋白E为(650.96±257.84)U/ml,阴性患儿分别(368.52±129.76)×109、(417.42±274.46) U/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支气管哮喘发作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关系密切,在哮喘发作时常伴有肺炎支原体感染,对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进行肺炎支原体检测有助于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与实时荧光定量PCR在儿童支原体感染早期快速诊断中的价值,寻求更适合临床应用的肺炎支原体检测方法。【方法】对106例呼吸道感染儿童患者咽拭子标本,同时应用肺炎支原体快速鉴定培养法进行MP培养检测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P-DNA,并分析两种方法结果。【结果】106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咽拭子标本中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阳性31例,检出率是29.3%(31/106),PCR方法阳性28例,检出率是26.4%(28/106)。两种方法检出阳性病例不完全相符。联合检查检出率为46.2%。【结论】两种检测方法各有优、缺点,联合应用可以提高检出率,减少漏诊。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河北省秦皇岛地区成人肺炎支原体感染流行情况,为防治支原体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颗粒凝集试剂盒检测2 426份临床疑似肺炎支原体感染者的血清抗体,判断肺炎支原体感染者并分析其流行病学资料。结果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 M)总检出率为9.4%;女性阳性率11.8%(143/1 216),男性7.1%(86/1 210);春、夏、秋、冬4季阳性率分别为7.8%、5.8%、10.7%和12.0%;16~44岁、45~59岁、60岁以上患者的MP-Ig M阳性率分别为20.8%、7.6%、3.0%,以上性别、季节、年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门诊为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高的标本来源,门诊23.1%(82/355),病房7.1%(147/2 071)。结论河北省秦皇岛地区成人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女性高于男性,冬季和青壮年分别是成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高峰季节和高峰年龄组,门诊为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高的标本来源。  相似文献   

11.
肺炎支原体(MP)是引起呼吸道严重感染和造成地方性流行的常见传染病。该菌临床培养时间长,易受污染。我们用自行合成的引物,建立了PCR直接检测临床标本中MP的方法,通过标本前处理,68例病人标本PCR直接检测的阳性率可达到38.2%,并可在半天内报告结果,为人类原发性非典型肺炎的临床快速诊断提供了简便快速和特异敏感的检测手段,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ELISA法在检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0年6月- 2011年9月126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进行研究,将患儿分为ELISA检测组和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组,各63例,统计各组患者检测的阳性率及肺炎患病类型.结果 ELISA检测组有15例阳性,阳性率为23.81%,支气管哮喘2例占13.33%,支气管肺炎6例占40.00%,急性支气管炎4例占26.67%,上呼吸道感染2例占13.33%,其他1例占6.67%;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组有26例阳性,阳性率为41.26%,支气管哮喘4例占15.38%,支气管肺炎11例占42.31%,急性支气管炎6例占23.08%,上呼吸道感染3例占11.57%,其他2例占7.69%.结论 使用ELISA法在检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效果好,建议在检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探究儿童下呼吸道病原菌检测结果的临床分布特点,为实际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方法收集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在天津市某儿童医院初诊为呼吸道病原菌感染的2517例患者,采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或深部痰标本,采用环介导恒温扩增芯片法检测下呼吸道的13种病原菌,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应用环介导恒温扩增芯片法检测2517例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共检出1771例病原菌阳性(痰液1174例(46.64%),肺泡灌洗液597例(23.72%))。芯片法检出的主要病原菌为肺炎支原体934例(37.11%)、肺炎链球菌557例(22.13%)、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397例(15.78%)、流感嗜血杆菌295例(11.72%)和金黄色葡萄球菌214例(8.50%)。不同季节感染呼吸道病原菌的阳性率不同,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全年均有发生,以秋冬季多见,肺炎链球菌冬季多见,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春季多发,流感嗜血杆菌以春夏多发。单一病原菌感染1179例(46.84%),混合感染1338例(53.16%)。 结论对儿童检测下呼吸道病原菌感染,芯片法具有操作简单、快速、准确,明显缩短标准周转时间(TAT),且灵敏度更高、病原体覆盖面广等优势,能更好地服务于感染性疾病的快速诊断、抗生素的早期筛选以及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支原体感染情况。方法入选2007年12月~2008年9月ICU住院患者共65例,对每例患者取其各种标本,进行肺炎支原体、解脲脲支原体、穿透支原体、发酵支原体培养,对培养阳性标本进行生化及PCR方法鉴定。结果65份标本,血培养检出肺炎支原体8株(25.8%)、解脲脲支原体1株(5.6%);咽拭子培养检出肺炎支原体23株(74.2%);泌尿生殖道分泌物培养检出解脲脲支原体17株(94.4%),未检出穿透支原体、发酵支原体。结论ICU患者支原体感染情况严重,且存在与细菌等混合感染现象,在选用抗菌药物时应考虑抗菌谱覆盖支原体。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婴幼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哮喘抗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和RSV抗体水平。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接受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哮喘的婴幼儿患儿120例和对照组100例无相关呼吸道疾病婴幼儿的血清抗肺炎支原体(MP)抗体、抗肺炎衣原体(CP)抗体和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抗体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观察组血清抗MP抗体阳性率最高,为35.83%,抗CP抗体阳性率最低,为22.5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78,P<0.05;χ2=7.22,P<0.05)。②婴幼儿患儿各年龄段中MP IgM、CP IgM和RSV IgM分布情况,血清MP IgM和CP IgM阳性率在1~3岁组最高,RSVIgM阳性率30天~1岁组中最高。③抗RSV抗体在支气管哮喘中阳性率最高分别为55.56%,抗MP抗体阳性率在非典型肺炎中最高,为46.27%。④观察组患儿MP抗体、抗CP抗体和抗RSV抗体检测,单项指标的临床诊断实验评价抗MP抗体的敏感性和真实性最高,分别为37.66%和54.00%。结论:抗MP抗体、抗CP抗体和抗RSV抗体的检测是诊断婴幼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哮喘中重要的参考指标,对病因诊断和治疗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昆明地区5年间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cute lower respiratory infection, ALRI)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为该病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对住院儿童进行三种常见非典型病原体感染临床流行病学回顾性分析。 【方法】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对2003—2007年12 083例本院收治的ALRI住院患儿,进行肺炎支原体(M-pneumoniae, MP)、嗜肺军团菌1型(L-pneumoniae, LP1)、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e, CPn)血清IgM抗体联合检测,根据研究结果对5年间病原谱、病原流行概况、阳性患儿病原年龄分布特点进行临床流行病学资料汇总分析。 【结果】 5年间ALRI儿童非典型病原体感染总阳性率30.1%。MP、Lp1、CPn阳性率分别为17.3%、11.3%、1.4%。MP感染率秋、冬季最高, 2003年夏秋季、2007年秋冬季出现MP流行趋势;Lp1夏、秋季感染率高于春、冬季; CPn全年均可发病,呈散发。MP是1岁以上ALRI儿童的重要病原;Lp1、CPn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是年长儿ALRI 的主要病原。 【结论】 昆明地区儿童非典型病原体感染病原以MP、Lp1感染为主;感染率存在季节差异。随年龄增长非典型病原体感染率增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北京市顺义区2016年-2018年3年发热呼吸道感染病例中肺炎支原体的流行特征,为地区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016年-2018年北京市顺义区医院的呼吸道感染病例为研究对象,收集咽拭子、痰液呼吸道标本,采用实时荧光PCR法检测样本中肺炎支原体及其基因型。结果肺炎病例中肺炎支原体检出率为19. 01%(119/626),上呼吸道感染病例和重症肺炎病例中也有少量检出。在肺炎病例中,10岁~20岁年龄组的肺炎支原体检出率高于其他年龄组。秋季(9月-11月)是肺炎支原体检出率最高的季节,为26. 34%(49/186)。P1-Ⅰ型为主要基因型。春季是唯一P1-Ⅱ型阳性率比P1-Ⅰ型阳性率高的季节。成人和未成年人中不同P1基因型MP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逐年递增,在各季节均有散发,夏秋季(6月-11月)为感染高发季节。0岁~40岁人群为肺炎支原体的高发人群,P1-I型为北京顺义区肺炎支原体主要基因型,不同年龄和季节易感基因不同。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妓女中Uu、Mf、Mh、Mg、Mpn、Mpe、Mpi7种支原体感染状况,进一步丰富支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资料。[方法]收集75名妓女和42名产科就诊者生殖道拭子标本,采用套式PCR方法检测,电泳后紫外光下观察结果。[结果]75名妓女中Uu、Mf、Mh、Mg、Mpn、Mpe、Mpi检出率分别为78.67%、10.67%、36.00%、17.33%、12.00%、13.33%、4.00%;42名妇科门诊患者的Uu、Mf、Mh、Mg、Mpn、Mpe、Mpi检出率分别为40.48%、4.76%、11.90%、21.43%、2.38%、4.76%、14.29%。经统计学检验,其中Uu、Mh、Mpi在两组差别有显著性(P小于0.01或0.05)。75名妓女中,年龄、婚姻状况、安全套使用等因素与7种支原体的检出率相关性无统计学差异;在最近一个月安全套每次用、有时用、从未用三组中7种支原体平均检出率分别为19.05%、24.54%、25.71%。[结论]在妓女的STD高危人群中,Uu、Mf、Mh、Mg、Mpn、Mpe、Mpi等7种支原体检出率较高;提示每次使用安全套具有一定保护作用。今后应加强性病高危人群支原体感染的监测和防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2002年11~12月北京地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爆发的病原。方法 收集2002年11~12月北京地区80例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儿童咽拭子标本,应用经典病毒学方法(病毒分离和血凝试验)进行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及腺病毒分离鉴定,应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进行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及肺炎支原体(Mp)的检测。结果 80例标本中检测到B流感病毒18例(阳性率22.5%)、A3型流感病毒2例(阳性率2.5%)、肺炎支原体13例(阳性率16.3%),未检测到A1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及腺病毒;其中2例同时检测到B型流感病毒与Mp,1例检测到A3型流感病毒与Mp。结论 B型流感病毒是此次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首要病原,Mp感染是第二位病原。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本地区肺炎支原体(MP)感染状况。方法:用被动凝集法检测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中肺炎支原体抗体(MP-Ab),并对6795例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检测结果总阳性率为46.4%;男、女性患者阳性率分别为41.7%、5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岁~14岁阳性率最高;季节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秋季阳性率最高。结论:本地区MP感染率较高;3岁~14岁儿童为高危人群;女性感染机会高于男性;秋冬季高发;被动凝集法可作为支原体肺炎实验室诊断的常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