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改良小切口锁骨骨折内固定钢板取出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01—2016-01采用改良小切口取出锁骨骨折内固定钢板31例(观察组),并与开放手术取出钢板的33例(对照组)进行比较。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总长度、住院时间、止痛药物应用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64例均获得3~8(4.80±1.70)个月随访。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切口总长度更短、住院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痛药物使用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小切口锁骨骨折内固定钢板取出术手术时间缩短,创伤较小,同时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经跗骨窦切口3D打印空心钉导板辅助空心钉联合小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纳入自2019-10—2020-05诊治的48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观察组24例采用空心钉联合跗骨窦小钢板内固定,对照组24例采用跟骨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结果 48例均获得至少6个月随访,观察组术后未出现切口并发症,切口一期愈合。对照组9例术后出现不同程度切口浅层皮肤发黑坏死,通过换药及延长拆线时间后切口均愈合。观察组术前等待时间、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6个月跟骨高度、跟骨宽度、Bohler角、Gissane角、Marylan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跗骨窦切口采用3D打印空心钉导板辅助空心钉联合小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可缩短术前等待时间、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能有效保护皮瓣以减少切口并发症发生,跟骨形态维持良好,患者术后足部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微创小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方法根据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的不同切口,将68例跟骨骨折患者分为2组,各34例。对照组经L形切口,观察组采用微创小切口。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疼痛NRS评分、下床活动时间、术后随访6个月期间的骨折愈合时间、负重锻炼时间、末次随访的踝关节功Maryland评分、生活质量SF-36评分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小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有利于骨折早期愈合和踝关节功能的良好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微创小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12-2018-01间在新郑市人民医院接受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的90例跟骨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2组,各45例。予以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L"形切口,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微创小切口。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跟骨骨折采用微创小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创伤轻、术后并发症少,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采用斯氏针撬拨复位,足跟外侧微创小切口钢板全螺纹松质骨钉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9月至2012年6月共收治80例闭合性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23~64岁,平均(39.1±11.7)岁;采用自断型加压螺栓钢板内固定。治疗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21~67岁,平均(39.6±14.3)岁;应用全螺纹松质骨螺钉钢板内固定。记录术中松质骨螺钉与加压螺栓进行固定的时间及手术的出血量,观察术后足底内侧神经的损伤例数,术后1年复查时测量B觟hler角和Gissane角以及跟骨的宽度的矫正度数,1年后行内固定物取出,应用AOFAS踝-后足评分标准评定疗效。结果: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时间9~32个月,平均16个月。治疗组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B觟hler角及跟骨宽度恢复满意,减少了足内侧神经血管损伤,骨折愈合后易于取出,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螺纹松质骨螺钉替代自断型加压螺栓固定跟骨骨折临床疗效相同,但手术时间缩短、出血少、易于取出,避免了内侧神经血管的损伤,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微创小切口在胸腰段骨折术后内固定取出术中的应用。方法 40例腰段骨折术后患者行内固定取出,随机分为传统组和小切口组,每组20例。传统组经原手术切口取出内固定;小切口组在C臂X线机下定位或体表触摸定位取出。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记录术中出血量、术后体温及术后24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传统组:手术时间(64.6±13.1)min,手术切口(14.0±3.1)cm,术中出血量(310±160)ml,术后体温(38.6±1.2)℃,24 h VAS评分(8.4±0.5)分,住院时间(7.1±0.5)d。小切口组:手术时间(40.2±10.2)min,手术切口(4.1±0.7)cm,术中出血量(68±15)ml,术后体温(37.3±1.1)℃,24 h VAS评分(5.2±0.6)分,住院时间(3.0±0.2)d。两组手术效果各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传统内固定取出术比较,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微创小切口取出内固定有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发热及疼痛程度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应用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疝气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行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患儿行小切口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恢复情况。结果患儿均获痊愈,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且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对照组出现2例切口感染及1例睾丸肿胀。观察组未出现相关并发症病例,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疝气,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低,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跗骨窦切口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根据信封法将156例跟骨骨折患者分为研究组(n=78)和对照组(n=78)。研究组采用经跗骨窦切口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外侧扩大入路切开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采用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评价两组术后6、12和24个月的足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24~81个月。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手术时间延长,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出血量减少,骨折愈合时间缩短,术后6、12和24个月的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优良率升高,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术后感染、延迟愈合、皮瓣坏死、足外侧麻木、后足僵硬感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经跗骨窦切口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微切口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72例从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住院跟骨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组,治疗组采用微切口手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L"型切口手术,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术中都采用撬拨法先复位,再采用跟骨"Y"型钢板固定。以Bohler角、Gissane角、术中的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伤口愈合情况、术后肿胀消退时间及术后疼痛评分(VAS评分)为临床观察指标。结果治疗组除了手术时间相对对照组长以外,其它观察指标,即术后复查Bohler角和Gissane角恢复、术中的出血量、术后伤口愈合情况、术后肿胀消退时间及术后疼痛评分(VAS评分)皆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传统"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相比,微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更具优势,临床患者更容易接受,术后并发症更少,临床上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跗骨窦切口全螺纹空心钉与跟骨外侧L形切口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12—2018-12诊治的49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26例采用跗骨窦切口全螺纹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空心钉组),23例采用外侧L形切口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钢板组)。比较2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末次随访时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高度、跟骨宽度、足部功能Maryland评分。结果49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1~13个月(中位时间11.9个月),术后复查X线片显示所有患者跟骨宽度、跟骨高度、Bohler角、Gissane角较术前明显改善。空心钉组切口长度较钢板组短,手术时间较钢板组缩短,术中出血量较钢板组明显减少,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较钢板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心钉组与钢板组末次随访时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高度、跟骨宽度、足部功能Marylan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跗骨窦切口全螺纹空心钉与跟骨外侧L形切口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SandersⅡ、Ⅲ型骨折均能有效恢复跟骨解剖结构及术后足跟部的功能,但跗骨窦切口空心钉内固定手术创伤更小,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SURGIPRO*Ⅱ非吸收性单股聚丙烯惰性缝线应用于皮内美容切口缝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12月期间在我院施行手术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92例,分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5-0/SURGIPRO*Ⅱ非吸收性单股聚丙烯惰性缝线皮内缝合切口,对照组使用4-0/POLYSORBTM可吸收缝线皮内缝合切口,出院后随访6月,对比观察分析两组切口组织的过敏反应、炎性反应、疼痛程度、瘢痕横径、异物反应、切口愈合情况等多项指标。结果:①对照组和观察组初期炎性反应和过敏反应、疼痛程度差异不大,(P>0.05);②7日后对照组有13例患者开始出现缝线异物反应,观察组第5日拆除缝线,患者皮内没有缝线异物残留,切口整齐,切缘对合良好,瘢痕纤细,切口甲级愈合率达100%;对照组的有1例出现缝线异物反应,切口出现红肿、渗液,甲级切口愈合率略微偏低;半年后随访发现,对照组瘢痕横径≥1mm达7例,比观察组高出13.1%。结论:5-0/SURGIPRO*Ⅱ缝线用于皮内美容切口缝合,容易拆除,皮内缝线异物残留时间短,皮肤局部反应小,切口整齐,切缘对合良好,瘢痕纤细,甲级愈合率高,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陈从柏 《中国美容医学》2013,22(15):1595-1597
目的:探讨小切口切开法重睑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门诊手术治疗的160例有重睑手术需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观察组84例患者采用小切口切开重睑术,而对照组76例患者采用传统的切开重睑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拆线时间、手术费用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5.2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小切口切开法重睑术在目前临床上得到了越来越多整形医师与患者的认可,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有限切开锁定钢板内固定在胫骨Pilon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胫骨Pilon骨折患者66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和有限切开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用时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切口Ⅰ期愈合率、下地负重时间与骨折愈合时间无显著差异;经随访,观察组踝-后足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有限切开锁定钢板内固定可促进胫骨Pilon骨折患者骨愈合,早期及中期预后良好,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星型钢板小切口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5月~2012年12月我院采用星型钢板微创治疗17例肱骨大结节骨折,均为闭合性损伤且肱骨大结节骨折块均向上移位超过5mm和(或)向后移位超过10mm。臂丛神经阻滞麻醉(15例)或全麻(2例)下,取仰卧位,经肩部正中切口约3.5via,依次切开皮肤及各层组织,直至显露骨折块,撬拨复位,选用星型钢板固定撕脱的大结节骨块,若撕脱的骨块偏大加用1—2枚空心螺钉协助固定。术中被动活动肩关节,见骨折固定牢固,无松动。术后患肢悬吊胸前固定,术后1周开始被动进行肩关节的功能锻炼,2周拆线,3周后进行肩关节主动功能锻炼。结果17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35min(30~40min),术中出血量平均42ml(35—48m1),住院时间平均7d(6~9d)。均无切口感染、骨不愈合、神经损伤、内固定松动等并发症。17例随访12—24个月,平均18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17例术后4~6个月x线显示骨折愈合,均达到影响学解剖复位标准。末次随访肩关节Constant评分平均96.2分(94.5—97.8分)。结论星型钢板治疗单纯肱骨大结节骨折具有骨折不易移位,内固定牢靠,肩关节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小切口去脂联合埋线术在不对称双眼皮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1月- 2023年12月收治的60例不对称双眼皮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 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切开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切口去脂联合埋线术治疗,比较两组美容效果 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指标及疼痛程度。结果 观察组美容效果满意度为93.33%,高于对照 组的70.00%(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30.00%(P <0.05);观察组手 术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小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 组(P <0.05)。结论 小切口去脂联合埋线术治疗不对称双眼皮的临床效果良好,可有效提升患者的美容 效果满意度,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有利于加快伤口愈合,减轻疼痛,且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较低,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卢彬  金惠玲  庞晓纲 《中国美容医学》2006,15(2):141-142,i0002
目的:研究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GF,商品名:贝复新)对美容外科手术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采用自体配对对照法,共计60例美容外科手术切口,手术后切口处,每天1次自行涂抹贝复新,持续至伤口拆线。对照组伤口常规处理,观察两组切口的愈合时间和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数据用统计学方法处理。结果:rb-bFGF组切口愈合质量显著好于对照组,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结论:rb-bFGF对美容外科手术切口的愈合作用肯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不同切口手术对乳腺纤维瘤患者乳晕区美观效果及感觉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0年4月-2022年4月我院收治的74例乳腺纤维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 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放射状切口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环乳晕切口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 标、乳晕美观效果、乳晕区触觉、痛觉恢复时间、乳晕感觉神经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 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瘢痕长度均小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乳晕色素沉积、乳头感觉、切口瘢痕、 乳房外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乳晕区触觉、痛觉恢复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 <0.05); 观察组乳晕感觉神经功能正常占比大于对照组,减退、缺失占比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 发生率为8.11%,低于对照组的21.62%(P <0.05)。结论 不同切口手术对乳腺纤维瘤患者乳晕区美观效果 及感觉神经功能的影响存在差异,环乳晕切口手术效果优于传统放射状切口,可提高患者乳房美观度,降 低对乳晕感觉神经功能的影响,同时能够缩短乳晕区触觉、痛觉恢复时间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较小, 术后瘢痕轻微,且并发症发生几率较小,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用解剖型锁定钢板经皮微创与常规开放性手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我院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对两组胫骨远端骨折患者实施手术,29例(观察组)应用解剖型锁定钢板经皮微创治疗,27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开放性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日、踝关节功能保留及Johner-wruh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8~24个月,平均随访16个月。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内固定物松动,无骨不连、骨延迟愈合的发生。观察组:按Johner-wruhs评分,优20例,良6例,可3例,优良率为89.66%。手术时间(85±10)min、术中出血量(110±20)mL、平均住院日(10±2)d,平均临床愈合时间15周,踝关节背伸(20±3)°,踝关节跖屈(38±3)°。对照组:按Johner-wruhs评分,优10例,良10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为74.07%。手术时间(116±10)min、术中出血量(200±30)mL、平均住院日(12±2)d,平均临床愈合时间18周踝关节背伸(10±2)°,踝关节跖屈(26±3)°。两组间各指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钢板经皮微创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创伤小,骨折愈合率高,伤口并发症少,是一种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单孔胸腔镜联合环抱式接骨板治疗多根多处肋骨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胸心外科收治的54例多根多处肋骨骨折患者,依据是否手术分为观察组(n=25)和对照组(n=29)。观察组采用单孔胸腔镜联合环抱式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胸部护板外固定与加压包扎保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指标及并发症。 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8.0%;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5.2%,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χ2=15.195,P<0.01)。观察组临床疗效总优良率为84.0%,对照组临床疗效总优良率为69.0%,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χ2=6.280,P<0.05)。 结论采用单孔胸腔镜联合环抱式接骨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多根多处肋骨骨折临床效果好,且具有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小切口纯钛合金肋骨接骨板固定术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疗效。方法:抽取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80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n=42)与对照组(n=38)。观察组行胸腔镜下小切口纯钛肋骨接骨板固定术,对照组接受非手术保守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4 h血气分析水平、肺通气功能、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自主下床活动、住院时间、治疗有效率、骨折愈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气分析水平、肺通气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自主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24%,骨折愈合率为100.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76.32%与86.84%)(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6.19%)显著低于对照组(52.63%)(P<0.05)。结论:胸腔镜下小切口纯钛合金肋骨接骨板固定术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