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卵巢交界性Brenner瘤3例临床与病理分析与文献复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卵巢交界性Brenner瘤的临床与病理学特点。方法:分析3例少见的卵巢交界性Brenner瘤,同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交界性肿瘤有明显乳头状结构和细胞异型性,可见到良性瘤形态,上皮巢大小不一,层次增多,巢间排列紧密但不融合,细胞多与良性瘤相同,核仁小,出现核沟,见核分裂象,无间质浸润。结论:交界性Brenner瘤是一种少见的肿瘤,根据组织学特点,可以做出明确诊断,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卵巢勃勒纳瘤的生物学特征及病理形态学特点。方法:对该瘤良性、恶性各2例进行临床病理学、组织化学、免疫组化回顾性分析。结果:良恶性勃勒纳瘤之间具有过渡形态,间质浸润是恶性勃勒纳瘤的诊断要点,组织化学AB-PAS良性者表达( ),恶性者表达(-)。结论:上皮巢和纤维间质共存是两者共同点,上皮巢和巢中细胞形态的差别是鉴别要点。由于两者治疗、手术和预后不同,卵巢恶性勃勒纳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3.
胃肠道间质瘤——附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组织发生,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对4例胃肠道间质瘤标本,用10%福尔马林固定,常规石蜡切片,经HE、免疫组化染色,光镜观察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 瘤细胞呈鱼骨状、栅栏状,车辐状和编织状排列,肿瘤内以梭形细胞为主,上皮样细胞占少数,核呈胖梭形、椭圆形,核染色质较细,核仁不明显。恶性的瘤细胞丰富(例1、3、4),排列紧密,核分裂象(6-20)/50HFP,有粘液和坏死。良性的细胞较少,排列疏松,核分裂象少或无。免疫组化(ABC法)染色:CD1174例均为弥漫强阳性,S-100蛋白(侈14)、α-SMA(例2)为局灶性阳性,CD34均为阴性。例1、3、4诊为恶性胃肠道间质瘤。例2诊为良性间质瘤。结论 胃肠道间质瘤形态结构与平滑肌、神经鞘肿瘤不易鉴别,免疫组化有助于诊断。恶性胃肠道间质瘤,切除后复发率高而且预后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并发食管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观察1例食管癌并发食管间质瘤的病理形态和免疫组化特点,并进行文献复习和讨论.结果 患者女性,77岁.进食哽噎20余天.巨检见食管黏膜局部有一息肉状肿物突入管腔,紧邻该肿物另见一溃疡型肿物;镜检见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多为基底细胞型,呈巢状、弥漫排列,侵及肌层;食管间质瘤由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组成,呈束状、编织状排列,病理核分裂象> 10个/50HPF.免疫组化标记CD117呈强(+).结论 食管鳞状细胞癌并发食管间质瘤属少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掌握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征对该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肢端色素痣的病理学特征,并与其他部位痣和恶性黑色素瘤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选取2010-07—2018-02肢端色素痣17例和肢端恶性黑色素瘤1例,分析两者显微镜下特点,同时查阅多篇国外文献报道。结果 17例病变中,皮内痣1例,交界痣6例,混合痣10例。10例的痣细胞不仅仅位于深皮脊(皮脊标志表皮下方的表皮突部分),还位于深皮沟(皮沟标志表皮下方的表皮突部分),6例患者的痣细胞呈派杰样向表皮内扩散, 16例的黑色素颗粒主要垂直排列于角质层的皮沟内,1例主要排列于角质层的皮脊内。1例恶性黑色素瘤的瘤细胞粘附性差、融合,瘤细胞呈派杰样向表皮内扩散,角质层内的黑色素颗粒排列杂乱,真皮内较多淋巴细胞浸润。结论肢端色素痣的痣细胞可以在表皮内呈派杰样扩散,黑色素颗粒也可以垂直排列于角质层的皮沟内,而恶性黑色素瘤的瘤细胞可在表皮内呈派杰样扩散,黑色素颗粒可垂直排列于角质层的皮脊内或杂乱排列,这是两者的鉴别要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恶性神经束膜瘤的病理形态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应用光学显微镜及免疫组化方法观察1例正中神经恶性神经束膜瘤(MP),并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及复习文献。结果肿瘤来自神经束膜细胞,呈上皮样排列,局部可见旋涡状排列方式,在肿瘤周边可见残留的神经轴索;肿瘤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多见。免疫组化显示肿瘤细胞表达上皮标记物,CK和EMA均强(+),CD34(+),而S-100(-)。结论恶性神经束膜瘤罕见,预后较差,临床需注意与恶性神经鞘瘤、丛状神经纤维瘤、上皮样肉瘤、滑膜肉瘤鉴别,可以根据其形态学特点及与神经的关系结合免疫组化鉴别。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胃肠道恶性神经外胚层肿瘤(MGNET)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分子遗传学改变、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方法报道1例罕见的胃肠道恶性神经外胚层肿瘤,复习相关文献,分析其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标记结果,并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方法检测EWSRl基因融合情况。结果肿瘤位于小肠,病变在黏膜下,周界不清,明显浸润性生长。肿瘤组织主要呈弥漫片状、巢状、假乳头状排列;瘤细胞呈上皮样、卵圆形、梭形,胞质嗜酸或透明,核圆形或卵圆形,呈空泡状,核仁不明显,偶见小核仁,核分裂象可见。免疫组化:肿瘤细胞一致性SOX10、S-100和vimentin(+),部分瘤细胞CD56、Syn和NSE(+),Ki-67增殖指数30%。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显示EWSRl基因重排。结论胃肠道恶性神经外胚层肿瘤罕见,具有高度侵袭性,预后差。对该肿瘤确诊主要依靠组织学形态和免疫组化,且需要与其他肿瘤如单相型滑膜肉瘤、胃肠间质瘤以及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等鉴别。EWSRl融合基因检测有助于确诊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GIST)的诊断标准、良恶性参考指标和预后因素。方法:分析GIST的临床表现、病理组织形态,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其CD117、CD34、a-SMA、S-100蛋白的表达状况,并结合随访资料,分析其生物学行为。结果:本组GIST平均年龄57.5岁。最常见症状为腹痛和消化道出血。肿瘤境界清楚,切面灰白,部分区可见出血、坏死、囊性变等继发性改变。镜下:梭形细胞型48例,上皮样细胞型5例,梭形/上皮样细胞混合型3例。CD117和CD34多弥漫强阳性,阳性率为89.29%、80.36%。a-SMA、S-100阳性率分别为28.57%、25%。56例GIST中,良性9例,交界性15例,恶性32例。良性与交界性病例随访24例均健在;恶性病例随访24例,18例无瘤生存,6例复发与转移。结论:GIST好发于中老年,瘤细胞形态多变,排列结构多样。免疫组织化学特征CD117、CD34阳性。肿瘤临床和病理形态、CD117和CD34表达是诊断GIST的要点。肿瘤直径>5cm,核分裂相>5/50HPF可作为良恶性参考指标。肿瘤性坏死、核分裂相>5/50HPF及肿瘤大小是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pithelioid angiomyolipoma,EAML)的病理诊断、鉴别诊断和预后,进一步认识其病变性质。方法应用光镜、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例肾EAML(为复发病例)进行观察,并复习文献,对其临床病理特点、生物学行为及预后进行观察分析及讨论。结果 EAML主要由弥漫、形态多样的上皮样细胞组成,局灶可见多核瘤巨细胞。上皮样细胞呈巢状和片状排列,部分区在血管周围呈套袖样分布。上皮样细胞圆形或多角形,胞浆颗粒状、丰富,细胞异型明显,细胞核较大,核仁清楚,核分裂象易见,并大片出血及坏死。免疫组织化学显示HMB45、Melan-A、SMA阳性。结论 EAML是一种具有恶性潜能的间叶源性肿瘤,免疫组织化学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膀胱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rivascular epithelioid cell tumors,PEComas)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1例膀胱PEComa的临床资料,行组织学观察及免疫组化,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27岁,体检发现膀胱壁实性占位病变。组织学形态显示肿瘤组织位于膀胱肌壁间,大部分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局部在肌壁间浸润性生长。镜下上皮样或梭形肿瘤细胞呈巢团状、器官样、束状或编织状排列,瘤组织内富含薄壁和厚壁血管,血管壁广泛玻璃样变;瘤细胞胞质空亮或淡嗜酸性,细胞核呈圆形,囊泡状,可见小核仁,核分裂象。局部瘤细胞具轻度异型性,可见畸形核及多核巨细胞。免疫组化肿瘤细胞vimentin、HMB45、SMA、actin和S-100均(+),CK、EMA、Melan-A、NSE、Syn及CgA等均(-)。结论发生于膀胱的PEComa罕见,组织学形态结合免疫组化共表达HMB45和SMA有助于明确诊断,应与副神经节瘤、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及恶性黑色素瘤等鉴别。  相似文献   

11.
Ovarian Brenner tumor is an uncommon epithelial tumor that accounts for 1.5% to 2.5% of all ovarian neoplasms. These tumors are usually benign. Whereas th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eatures of benign Brenner tumors have been described, reports of malignant findings are limited. We report a case of borderline malignant Brenner tumor that imaged as a cystic lesion with papillary projections and solid elements. Correspondence to: J. Takahama.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高胃肠道间质瘤(GIST)影像学表现和病理特点的认识水平。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GIST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胃肠道双对比造影(DC)15例,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9例,DSA检查2例。结果肿瘤位于胃10例,十二脂肠1例,空肠4例,回肠1例。良性5例,潜在恶性1例,恶性10例。良性直径多<5·0cm,边界清楚,DC主要表现黏膜皱襞受压推移改变,CT平扫密度均匀,增强均匀强化,恶性直径多>5·0cm,边缘分叶,DC黏膜皱襞有破坏,表面可见不规则溃疡,CT平扫密度不均匀,瘤体内有多发状和块状低密度区,增强不均匀强化。DSA发现2例小于3·0cm小肠间质瘤,显示血管丰富。病理,肿瘤多为梭形和上皮细胞,CD117( )100%,CD34( )87.5%。结论DC易于发现GIST腔内瘤体,CT定位准确,良恶性判断价值高,DSA显示小体积GIST能我强,GIST确诊有赖于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检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在卵巢Brenner瘤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1月期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诊断为卵巢Brenner瘤的15例病例,分析其超声表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特点。 结果:15例卵巢Brenner瘤患者中,良性12例,恶性1例,交界性2例。12例良性者,表现为实性者5例,其中4例肿瘤内可见强回声钙化,后伴声影,1例肿瘤内未见钙化,表现为囊性者2例,内均未见钙化,1例良性者合并粘液性囊腺瘤,肿瘤呈囊性,未见钙化,余4例超声检查未见病灶,仅在显微镜下发现Brenner瘤病灶。2例交界性者,1例表现为囊性,未见钙化,1例表现为囊实性,可见钙化。1例恶性者表现为囊实性,内可钙化。彩色多普勒显示良性、交界性、恶性卵巢Brenner瘤内均表现为无血流或少许血流信号,三者间无明显差异。 结论:卵巢Brenner瘤可表现为实性、囊性或囊实性包块,良性者多表现为实性,恶性者多表现为囊实性,交界性者可表现为囊性或囊实性,混合其他肿瘤者声像图表现更加复杂。无论良性、交界性、恶性,肿瘤内均可出现钙化,彩色多普勒对三者之间的鉴别意义有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肠胃肠道间质瘤血管造影(DSA)表现与病理特点。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小肠胃肠道间质瘤血管造影资料,并与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做对照。结果:肿瘤发生于空肠6例,回肠5例,其中良性6例,潜在恶性2例,恶性3例。DSA造影表现11例肿瘤供血动脉增粗,2例可见静脉提前显影。良性肿瘤周围血管呈抱球状;恶性间质瘤:可见异常血管、呈乱发状,失去正常的血管分布规则,周围部分血管边缘模糊。病理及免疫组化:肿瘤多为梭形和上皮细胞,CD117(+)100%,CD34(+)72.7%。结论:小肠间质瘤的血管造影征象具有一定的特征性,DSA定位较准确,对肿块诊断及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帮助。确诊有赖于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检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检测hTRT基因表达在卵巢分化型上皮源肿瘤中的价值。方法 用原位杂交检测75例卵巢良性(43例)、低度恶性(8例)、恶性上皮源肿瘤(24例)hTRT基因表达,同时用免疫组化检测p53,G-erb-B2蛋白表达。结果 75例肿瘤中,hTRT基因良性肿瘤12%(5/43);低度恶性肿瘤38%(3/8);恶性肿瘤96%(23/24),三者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螺旋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胃肠道间质瘤的螺旋CT表现。结果良性10例,恶性5例,交界性1例。位于胃部10例,十二指肠2例,空肠2例,回肠2例;肿瘤位于腔内5例,腔外11例,均为单发肿瘤。CT表现:良性GIST(含交界性1例)肿瘤最大径均小于4cm;恶性GIST肿瘤最大径均大于5cm。(1)平扫:良性GIST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缘光整,密度较均匀;恶性GIST呈分叶状,部分边缘不清,瘤内密度不均,呈囊实性改变;1列回肠恶性GIST显示肿瘤细蒂与肠管壁相连,2例见点状及小斑片钙化。(2)增强:良性GIST多呈均匀性强化;恶性GIST呈不均匀性强化,实性部分强化,瘤内见不规则无强化坏死区,瘤内可见不规则扭曲异常强化血管影。结论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CT检查有助于肿瘤的定位及肿瘤良恶性的判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层粘连蛋白(LN)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卵巢癌临床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治疗的正常卵巢20例、良性卵巢肿瘤30例、交界性卵巢肿瘤30例、恶性卵巢肿瘤6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组织中LN的表达情况。结果在正常卵巢、良性、交界性与恶性4组之间,LN的表达阳性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24.127,P<0.01);基底膜表达的完整性分级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Hc=53.263,P<0.01)。LN在癌巢基底膜表达的完整性与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腹水形成及术后生存时间有关:临床分期晚、组织学分化差、淋巴结转移、腹水形成及术后生存时间短的肿瘤,比临床分期早、组织学分化好、无淋巴结转移、无腹水及术后生存时间长的肿瘤LN表达明显减少甚至缺失(P均<0.01);而恶性肿瘤不同组织学分型间LN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LN作为细胞黏附相关因子与恶性肿瘤的浸润和转移有关,癌巢周围层粘连蛋白的缺失可作为判断肿瘤恶性程度和预后的指标,可望成为判断卵巢癌预后的独立性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统计大兴区医院近9年手术切除的卵巢肿瘤1201例,分析其组织学特点,为大兴区妇女保健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理2003~2011年手术切除卵巢肿瘤的病理资料,严格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卵巢肿瘤分类标准进行病理诊断及分类。结果1201例卵巢肿瘤患者中良性肿瘤l096例(91.26%),交界性肿瘤25例(2.08%),恶性肿瘤80例(6.66%);表面上皮一间质肿瘤484例(40.30%),生殖细胞肿瘤622例(51.79%),性索一间质肿瘤83例(6.97%),转移性肿瘤11例(O.92%),非特殊性软组织肿瘤1例(0.08%)。良性肿瘤中生殖细胞肿瘤占55.88%,表面上皮一间质肿瘤占37.19%;恶性肿瘤中表面上皮一间质肿瘤占63.75%,转移性肿瘤占13.75%。卵巢肿瘤发生于21~40岁者占总数的57.53%,良性肿瘤发生于21~50岁者占78.56%,恶性肿瘤发生于31~60岁者占77.14%;生殖细胞肿瘤在小于20岁的患者中占68.18%;卵巢肿瘤良性双侧发生率为7.76%,其中生殖细胞肿瘤占74.12%,恶性双侧发生率为33.75%,其中上皮性癌占74.07%,转移性肿瘤占25.93%。结论本组调查对象中,卵巢肿瘤中生殖细胞肿瘤最多,其次为表面上皮一间质肿瘤;良性肿瘤中以生殖细胞肿瘤最多,恶性肿瘤中以表面上皮一间质肿瘤最多。卵巢发病年龄以生育期多见,恶性肿瘤发病年龄较良性肿瘤高,年轻患者中尤其小于20岁者多为生殖细胞肿瘤;卵巢肿瘤双侧发生率恶性高于良性,良性多为生殖细胞肿瘤,恶性多为上皮性癌。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输卵管系膜交界性上皮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组织起源。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输卵管系膜交界性上皮性肿瘤的临床资料、大体形态、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结果。结果仅1例主诉下腹痛,其余3例为术前B超或术中发现附件肿块,病变无盆腹腔种植转移;肿瘤位于输卵管系膜内,与同侧卵巢、输卵管分离,囊性,见囊内乳头状赘生物或囊内壁粗糙;乳头为2级或3级,上皮明显增生,可呈筛状,见脱落的上皮细胞簇,细胞轻到中度异型,核浓染,大小较一致,核分裂罕见,未见破坏性间质浸润。免疫组化:CK7和pax8(+),CK20和calretinin(-),CK5/6局灶(+)。术后随访,均无复发。结论输卵管系膜交界性上皮性肿瘤从苗勒管囊肿发展而来,多为单侧发生,无腹膜种植,术式参照卵巢同类肿瘤,预后好。  相似文献   

20.
5种肿瘤标志物检测在卵巢肿瘤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血清CA125、CA724、CA199、CEA、AFP多种肿瘤标志物在卵巢肿瘤的临床意义与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方法检测45例卵巢上皮性癌患者2、1例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患者,对照组为15例交界性卵巢上皮类肿瘤患者、56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上皮性及生殖性)、76例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23例附件脓肿患者血清CA125、CA724、CA199、CEA、AFP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①卵巢癌患者五种肿瘤标志物均高于卵巢良性肿瘤(P0.01),CA125良性肿瘤与交界性肿瘤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四种肿瘤标志物良性肿瘤与交界性肿瘤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仅采用CA724与CA125相比时,则CA724在诊断卵巢癌的特异性高,而CA125灵敏性较高;在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中,CA125在腹水阳性时升高明显,与腹水阴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CA199在上皮性粘液性腺癌明显升高,与浆液性腺癌有显著性差异(P0.05);AFP在恶性生殖类肿瘤异常升高,与上皮性恶性肿瘤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上述五种肿瘤标志物在诊断卵巢癌都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