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特点及其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例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患者行下肢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并行经皮血管成形术和(或)血管内支架置入术,观察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特点及手术成功率、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结果 共治疗20条患肢48条血管,手术成功率为95.2%,临床症状改善,踝肱指数较术前明显上升,无一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范围广,膝以下小血管多见.介入治疗近期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在传统内科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可作为一部分难治性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理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改进Z型被膜食管支架的结构,使之具有更好的顺应性,稳定性和耐受性.方法将被膜Z型食管支架的上下钢丝节段之间的交错连接(硬式支架)改为间隙连接(软式支架),并植入治疗43例食管狭窄或食管瘘患者,观察疗效和并发症,并与46例植入硬式支架者比较.结果两组均取得显著疗效.软式支架组胸痛,呕吐等症状显著减轻,持续时间缩短,未发生支架移位,穿孔等重大并发症.结论软式食管支架在顺应性,稳定性和耐受性等方面明显优于硬式支架.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Ⅱ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CHD)患者的临床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 对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冠心病患者进行临床表现和造影结果对照分析.结果Ⅱ型糖尿病合并CHD者集中了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高血压、血脂异常.与非糖尿病的CHD患者相比,Ⅱ型糖尿病合并CHD者冠状动脉血管受累程度高且弥漫性血管病变多.左心室射血分数低.有蛋白尿的Ⅱ型糖尿病合并CHD者冠状动脉血管病变及心功能损害更加严重.结论合并Ⅱ型糖尿病与不合并Ⅱ型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比较,前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弥漫,心功能差.有与无蛋白尿的Ⅱ型糖尿病合并CHD者比较,前者冠状动脉受累程度及病变更加严重,左心室射血分数更低.  相似文献   

4.
2004年7月~2006年12月,我院采用CZES-Ⅱ型覆膜食管支架治疗食管狭窄等64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本组64例患者中,男40例,女24例;年龄18~75岁。包括食管癌、贲门癌合并食管狭窄26例,食管胃吻合口狭窄15例,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11例,化学烧伤引起的食管瘢痕狭窄8例,食管破裂4例。局部麻醉下采用内窥镜引导,用支架释放器置入CZES-Ⅱ型食管支架。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气道Y型覆膜支架植入术在支气管残胃瘘病变中的应用及治疗效果.方法 在支气管镜引导下,对1例支气管残胃瘘患者置入Y型覆膜气道支架,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患者置入支架后呼吸困难即刻明显缓解,进食呛咳消失.生活质量提高.结论 Y型覆膜气道支架置入能有效解除气道复合病变,技术可行,操作简单、安全,近期疗效可靠,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Z"型及网状食管支架置入后的病理学比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10  
目的探讨Z型及网状支架置入实验犬食管后局部的形态学变化特点.方法选择成年健康实验犬,均分为Z型组和网状组,采取自体阔筋膜移植固定法置入Z型或网状食管支架,分别于术后1,2,4,8 wk分批处死每组动物,取出置架部位的食管组织,进行大体、光镜、电镜分析,并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自体阔筋膜移植固定法能有效地固定食管支架.支架术后1,2 wk局部食管粘膜炎症反应显著,成纤维细胞处于旺盛的增殖及分泌状态,有广泛肉芽组织形成及部分纤维化,食管组织开始向管腔内生长;术后4,8 wk增生组织已完全覆盖支架结构,并连接成片,管腔明显狭窄,局部大量的纤维结缔组织形成,炎症反应缓解.两组实验标本病理形态基本相似,仅"网状"组于术后1,2 wk炎症反应明显,粘膜广泛出现溃疡.结论支架术后食管组织主要表现为肉芽组织形成及纤维化,术后4,8 wk随着炎性反应的减弱,纤维化过程渐趋稳定.网状及Z型支架术后的病理过程基本一致,网状支架术后局部炎性反应显著加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CZES型食管支架置入治疗食管良恶性狭窄的疗效.方法 在内镜直视下选用沙氏探条扩张食管狭窄,然后置入CZES食管支架.结果 18例食管狭窄病人,有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一次性放置CZES型食管支架22枚,成功率为100%.明显胸痛2例,低烧1例.术后均能进普食.结论 CZES型食管支架稳定好,耐受性好,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食管环周病变较少见, 内镜下治疗相对困难。内镜下切除术(ER) 可用于治疗短段环周病变。内镜黏膜下剥 离术(ESD) 可完整切除病变, 适用于范围较大的病变, 但对于长环周病变的切除仍较为困难。内镜下隧道式黏膜剥 离术(ESTD) 可提高食管环周病变的切除速度, 且病变长度不再成为食管黏膜病变内镜下治疗的限制。环周黏膜病 变切除后狭窄不可避免, 推荐术后预防性应用激素、球囊扩张或支架置入, 可能需要联合多种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食管狭窄导致患者进食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期,随者介入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支架置入术已成为治疗食管狭窄的主要方法,我们选用Z型支架治疗食管狭窄1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A型肉毒毒素治疗头—颈部运动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 A型肉毒毒素 ( BTX- A)治疗头 -颈部运动病变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对 193例患者 (其中面肌痉挛 12 7例、眼睑痉挛 3 1例、Meige综合征 2 9例、痉挛性斜颈 6例 )采用局部多点注射法于痉挛肌肉注射 BTX- A,并随访观察。结果 面肌痉挛、眼睑痉挛和 Meige综合征的治疗有效率均为 10 0 % ,作用持续时间分别是 ( 15 .8± 5 .0 )周、( 13 .4 7± 8.1)周和 ( 12 .3±2 .3 )周 ;痉挛性斜颈的治疗有效率为 83 .4 % ,作用持续时间为 ( 17.1± 5 .7)周。副作用局限、轻微且可逆。结论  BTX- A局部注射治疗头 -颈部运动病变的首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安琨  傅绪栋  赵桐  李康 《山东医药》2009,49(27):54-55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冠状动脉病变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关系.方法 选择50例CAG检查证实冠状动脉有明显病变者,其中26例为T2DM患者(观察组),另24例无糖尿病(对照组),检测两组hs-CRP水平,比较两组冠脉病变特点.结果 观察组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较对照组更严重,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hs-CRP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T2DM冠状动脉病变发病机制与慢性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人类大肠表面型病变的组织学特征及P53、c-Myc在大肠癌演变过程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研究20例正常大肠黏膜、31例表面型病变、51例隆起型病变及31例大肠腺癌组织中P53、c-Myc的表达情况。结果大肠表面型病变的组织学均为腺瘤,且全部伴有不同程度的异型增生,与隆起型病变比较,两组中、重度异型增生的比例均有显著差异(P〈0.05);大肠表面型病变的P53、c-Myc表达分别为3.2%及25.8%,其中P53表达与隆起型病变比较结果无差异(P〉0.05),但c-Myc的表达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大肠表面型病变与大肠癌关系密切,P53、c-Myc在其向大肠癌演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改良T型支架置入术与经典crush技术治疗真性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自2008年12月至2010年1月共入选62例真性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分支血管直径≥2.5mm),其中34例患者行经典crush治疗,28例患者行改良T型支架置入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即刻成功率、住院期间及术后30d内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术后6个月支架再狭窄率。结果与经典crush组相比,改良T型支架治疗组术后分支最小管腔直径大〔(2.72±0.22)mmvs(2.39±0.30)mm,P0.01〕,分支残余狭窄程度小〔(8.3±6.8)%vs(18.6±10.2)%,P0.01〕,最终球囊对吻扩张成功率高(100%vs73.5%,P0.01),支架内再狭窄率较低(5.0%vs32.0%)。两组患者术后即刻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88.24%vs100%,P=0.12)。经典crush组有1例患者因亚急性血栓再次行PCI治疗。结论改良T型支架置入术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是安全的,其远期有效性优于经典crush技术。  相似文献   

14.
常规的冠脉内支架植入是预先用球囊扩张冠脉病变部位,给支架植入创造一个良好的通道,然后再植入支架.近年来,随着支架植入技术和球囊预装支架设计的改进,临床医生对一些经选择的病变(A型和B1型)开始试用不用球囊预扩张的直接支架植入.本研究主要是观察不用球囊预扩张的直接冠脉内支架植入术的优点及安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的胃镜及胃电图特点,为腹型过敏性紫癜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对29例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过敏性紫癜患儿进行胃镜及胃电图检查,观察胃、十二指肠黏膜病变特点及胃电图的变化.结果 胃镜检查显示胃和十二指肠黏膜呈现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肿、糜烂甚至溃疡,以十二指肠降部病变为著,食管黏膜未见异常.腹型过敏...  相似文献   

16.
2型糖尿病及合并大血管病变糖尿病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观察   总被引:43,自引:1,他引:43  
目的 观察C反应蛋白 (CRP)在 2型糖尿病 (DM )及DM合并大血管病变时的浓度变化。方法 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CRP水平。在 2型DM患者 (伴或不伴大血管病变 )、无糖尿病的大血管病变患者、空腹血糖受损 (IFG)者、糖耐量低减 (IGT)者以及正常对照组测定血清CRP水平。结果 IGT者、2型DM以及无糖尿病的大血管病变患者血清CRP水平明显增高 (P <0 .0 5~ <0 .0 0 1) ;2型DM伴有或不伴有大血管病变患者以及无糖尿病的大血管病变患者间血清CRP水平差异无显著性 ;大血管病变患者血清CRP水平较非大血管病变者明显增高 (P <0 .0 5 )。结论 CRP在 2型DM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均具有致病作用 ;就致动脉粥样硬化而言 ,CRP是普通人群 (包括 2型DM )的一般危险因子 ,并非 2型DM的特殊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喉罩通气全麻下经纤维支气管镜行Y型气管支架植入术的疗效、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选择隆突受累的复合气道病变6例,在行静脉全身麻醉后,再在喉罩通气下经纤维支气管镜指导和X线透视下,放置气道Y型一体化自膨胀式支架.结果 喉罩通气全麻下Y型气管支架置入均获得成功,6例患者置入内支架后症状均缓解,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安全性高.结论 喉罩全麻通气下气道Y型支架置入能有效解除气道复合病变,技术可行,操作简单,耐受性好,为临床治疗复合气道梗阻提供了一种新的安全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8.
隆起型早期胃癌是早期胃癌的常见类型之一.约占早期胃癌的1/4。早期胃癌病变范围相对较小,病灶形态多样,边界不清,且隆起型病变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病变色泽有时与正常胃黏膜相差无几.常与良性隆起型病变相混淆。易为临床医师所忽视,术前确切了解淋巴结转移情况和疾病分期则更为困难。为探讨隆起型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本文对作者所在医院近16年来26例确诊的隆起型早期胃癌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 Y 型硅酮支架置入方法技巧及气管食管瘘(TEF)封堵的相关临床问题。方法复习我院 Y 型 Dumon 支架置入病例,分析操作准备、气管食管瘘封堵疗效及相关注意问题。结果确定气管支架直径[(横径+纵径)/2]并适形裁剪、打磨,硬质支气管镜下高频通气,支架由推送器经硬镜释放,配合可弯曲支气管镜,可成功置入,术后雾化吸入和随访复查,瘘口封堵良好,未见并发症。结论 Y 型 Dumon 支架对于隆突周围 TEF 疗效肯定、安全。充分病情评估、仔细测量瘘口大小,选择合适直径、医护密切配合是 Y 型硅酮支架置入重要环节,加强术后随访管理可一定程度上预防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气道Y型覆膜内支架作为一种治疗隆突部位良恶性病变的国产新型镍钛记忆合金支架,支架的放置都是在表面麻醉下完成^[1]。本文旨在介绍一种喉罩通气全麻下放置气道Y型覆膜内支架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