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观察桃核承气汤对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大鼠肾脏功能、肾脏病理形态及对TGF-β/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本方治疗CRF的机制。方法 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尿毒清组、桃核承气汤组。模型组、尿毒清组与桃核承气汤组行5/6肾切除手术,假手术组仅行双肾被膜剥离术,空白组不进行手术,术后4周予不同的药物治疗,空白组、模型组、假手术组大鼠给予蒸馏水灌胃,尿毒清组予尿毒清灌胃,桃核承气汤组予桃核承气汤灌胃;治疗后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免疫功能指标及肾功能指标。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SCr、BUN、血β2-MG、尿β2-MG、尿RBP及24 h尿蛋白含量,肾组织TGF-β1、Smad2、Smad3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模型组大鼠Smad4和Smad7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尿毒清组、桃核承气汤组大鼠SCr、BUN、血β2-MG、尿β2-MG、尿RBP及24 h尿蛋白含量,肾组织TGF-β1、Smad2、Smad3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Smad4和Smad7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尿毒清组比较,桃核承气汤组大鼠SCr、BUN、血β2-MG、尿β2-MG、尿RBP及24 h尿蛋白含量,肾组织TGF-β1、Smad2、Smad3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Smad4和Smad7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 桃核承气汤可以明显改善CRF大鼠的肾功能,降低血清SCr、BUN、β2-MG及24 h尿蛋白、尿β2-MG、RBP的含量;桃核承气汤可以通过影响TGF-β/Smads信号通路抑制TGF-β1、Smad2、Smad3蛋白和促进Smad4、Smad7蛋白的表达来实现肾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检测造影剂相关性肾病患者尿液中β2微球蛋白(β2-MG)、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及肾损伤分子1(KIM-1)的水平,了解β2-MG、NAG及KIM-1在造影剂相关性肾病患者中的改变及其与肾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收入49例造影剂相关性肾病患者,同时收入52例健康志愿者,以ELISA法分别检测其尿液中的β2-MG、NAG及KIM-1水平,分析其与患者肾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造影剂相关性肾病患者尿液中β2-MG、NAG、KIM-1分别为(594.62±87.93)mg/L、(24.52±4.64)U/L、(4.68±0.83)ng/mL,均高于健康对照组[β2-MG(108.16±10.55)mg/L,NAG(8.74±1.75)U/L,KIM-1(0.28±0.10)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患者组的肌酐清除率Ccr为(25.09±7.50)ml/min,低于健康对照组的(83.75±33.84)ml/min,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造影剂相关性肾病患者尿液中β2-MG、NAG及KIM-1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反映了肾小管的损伤情况,可作为造影剂...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益肾十七味丸对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改善作用及机制。方法 选取SD雄性大鼠50只,按体质量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单侧输尿管梗阻(UUO)组,益肾十七味丸小、中、大剂量组,每组10只,连续灌胃给药21 d,采用HE染色观察大鼠肾组织病理变化,测定大鼠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24 h尿白蛋白(ALB),测定肾组织匀浆SOD活力、MDA、HYP、COL-IV、COL-III、HA、LN、IL-6和IL-1β含量,Western Blot分析肾组织TGF-β1和Smad3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UUO组血清BUN、Scr、24 h尿白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1),肾小球形态不规则,球囊相连,肾小管融合成空洞或萎缩;肾组织匀浆外基质相关蛋白HYP、COL-IV、COL-Ⅲ、HA、LN含量显著升高(P<0.01);肾组织匀浆MDA含量明显升高、SOD活力明显降低,炎性因子IL-6和IL-1β含量明显升高;肾组织中TGF-β1和Smad3蛋白显著升高(P<0.01);与UUO组比较,益肾十七味丸各治疗组BUN、Scr、ALB降低(P<0.01),...  相似文献   

4.
肖剑 《河北医学》2015,(2):198-201
目的:研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ys C)及尿β2微球蛋白(β2-MG)及尿肾损伤分子-1(KIM-1)在肾功能早期损伤的监测价值。方法:比较不同24h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UAER)的老年糖尿病患者Cys C、尿β2-MG、尿KIM-1、尿素氮(BUN)及肌酐(Cr)UN的浓度,研究Cys C、尿β2-MG、尿KIM-1、BUN及Cr与UAER的相关性。并对几种指标对肾早期损伤诊断进行方法学评价。结果:EDN组及CDN组与其他各组比较Cys C、尿β2-MG、尿KIM-1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与SDM组Cys C、尿β2-MG、尿KIM-1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Cys C、尿β2-MG、尿KIM-1对糖尿病肾早期损伤的灵敏性优于BUN、Cr;相关性分析,UAER与Cys C(r=0.673,P<0.05)、尿β2-MG(r=0.562,P<0.05)、尿KIM-1(r=0.649,P<0.05)呈正相关,UAER与BUN、Cr无相关性(P>0.05);在对糖尿病肾早期损伤的诊断中,以Cys C、尿KIM-1灵敏度较高,尿β2-MG、尿KIM-1特异度较高。结论:胱抑素、β2-MG及尿KIM-1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早期肾功能损伤诊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防己黄芪汤干预阿霉素肾病模型大鼠的效应强度,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按5mg/kg体重给予大鼠尾静脉1次注射阿霉素建立阿霉素肾病模型;检测尿蛋白量,ELISA法检测肾组织IL-6、TGF-β1浓度。结果:模型组大鼠尿蛋白定量升高,肾组织IL-6浓度增加、TGF-β1浓度降低(P<0.05);防己黄芪汤高、中、低剂量组尿蛋白定量明显减少(P<0.05),肾组织IL-6浓度降低、TGF-β1浓度升高(P<0.05)。结论:防己黄芪汤对阿霉素肾病模型大鼠肾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降低肾组织IL-6浓度、提高肾组织TGF-β1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并发急性肾损伤(AKI)患者尿液中肾损伤分子-1(KIM-1)、β2-微球蛋白(β2-MG)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7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医院收治的子痫前期并发AKI患者40例为观察组,另选择健康孕妇40例为对照组,分别于孕30、32、34、36周测定血肌酐(SCr)水平、尿液中KIM-1和β2-MG水平及尿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孕36周时SCr水平显著高于孕30周(P<0.01),对照组在孕30、32、34、36周时SCr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孕36周时SCr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孕36周时尿量显著少于孕30周(P<0.01),对照组孕30、32、34、36周时尿量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36周时尿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孕32、34、36周时尿KIM-1水平显著高于孕30周(P<0.05,P<0.01),对照组孕30、32、34、36周时尿KIM-1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孕32、34、36周时尿KIM-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孕34、36周时尿β2-MG水平显著高于孕30周(P<0.05,P<0.01),对照组孕30、32、34、36周时尿β2-MG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34、36周时尿β2-M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痫前期并发AKI患者尿液中KIM-1、β2-MG水平改变早于SCr和尿量改变,在子痫前期孕妇产前监控中,尿KIM-1、β2-MG水平检测有利于早期诊断肾损伤。  相似文献   

7.
王浩  王琥  朱超  于建平  黄宝砖 《广东医学》2016,(23):3518-3521
目的 观察染料木素对尿毒症大鼠残余肾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沉积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5/6肾切除术建立尿毒症大鼠模型,将模型鼠分为染料木素组(G)和对照组(C),假手术组(S)作为正常对照.术后各组正常饮食,G组同时给予染料木素15 mg/(kg·d)灌胃,C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检测实验各组术前和术后第4、8周尿蛋白、生化等指标.第8周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沉积情况.应用RT-PCR法、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肾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转录、蛋白质表达情况.结果 染料木素组与对照组相比,尿蛋白排泄量减少,血清尿素氮、肌酐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肾小球内α-平滑肌肌动蛋白沉积明显减少,肾小球硬化明显减轻.TGF-β1 mRNA、蛋白质表达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染料木素可以降低尿毒症大鼠残肾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沉积,对肾脏有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赵颖莹  黄燕玲 《广东医学》2012,33(16):2458-2459
目的通过对接触汞作业工人尿液的β2-微球蛋白(β2-MG)、尿汞及血Cr检测结果分析,探讨β2-MG作为汞中毒肾脏早期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接触汞作业和非接触汞作业人员的尿液和血液,检测尿液标本的β2-MG、汞及血Cr,依据接触汞作业时间长短分3组,并与非接触贡作业人员的对照组比较,分析尿液的汞、β2-MG和血Cr结果。结果接触汞作业1年内人群与对照人群比较,尿汞及血肌酐(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β2-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7,P<0.05);接触汞作业1~3年人员,尿汞值达(1.29±0.62)μg/mmol,β2-MG值达(5.81±1.14)μmol/L,血Cr升高不明显。接触汞作业3年以上人员,尿汞、血Cr、尿β2-MG分别达(1.87±1.15)μg/mmol、(135±74)mmol/L、(6.23±2.62)μmol/L。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28,P<0.01;t=9.14,P<0.01;t=16.15,P<0.01)。结论尿汞、血Cr、尿β2-MG水平与接触汞作业时间长短呈正相关,尿β2-MG在作为汞对肾脏早期损害评价指标方面较血Cr敏感,可作为早期预警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降糖三黄片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中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osylation End Products,AGEs)、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探讨其对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将8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1只,造模组69只。采用腹腔内注射链脲菌素(STZ)复制DN大鼠模型。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进一步分为模型组、厄贝沙坦组(给药量0.027 g·kg-1·d-1)、降糖三黄片组(给药量0.675 g·kg-1·d-1);正常组、模型组灌服等剂量蒸馏水。8周后处死大鼠。实验结束前收集24 h尿液测定尿蛋白。处死前采血检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水平。制备肾组织病理切片;测定大鼠肾组织AGEs、TGF-β1含量。结果:造模后各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及肾组织AGEs、TGF-β1、尿蛋白水平均有升高(P<0.01或P<0.05)。降糖三黄片相对于模型组和厄贝沙坦组,能较好地降低血糖、尿蛋白及AGEs含量(P<0.01);降糖三黄片、厄贝沙坦均能明显抑制DN大鼠肾组织中TGF-β1的表达。病理切片显示模型组肾脏局灶肾小管内见糖原沉积,部分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部分上皮胞浆透亮,呈空泡样改变;厄贝沙坦组、降糖三黄片组肾小球的基底膜增厚、上皮细胞水肿、毛细血管腔受压的现象得到改善。结论:降糖三黄片能降低血糖水平,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减少肾组织AGEs的沉积,从而抑制TGF-β1表达,减少尿蛋白排出,减轻肾组织病变进程,效果与厄贝沙坦相近。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肾间质的表达,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拮抗剂缬沙坦(Valsartan)对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方法:20只12周龄雄性SHR大鼠随机分为阳性对照组(SHR组)和缬沙坦组(VAL组)各10只,VAL组每只大鼠予以缬沙坦30mg/(kg·d)灌胃,共12周。取10只12周龄雄性WKY大鼠测量不同时期(12周,24周)大鼠尾动脉收缩压(SBP)、尿素氮(BUN)、肌酐(Scr)、尿β2-微球蛋白(β2-MG)的变化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TGF-β1、Ⅲ型胶原的蛋白表达,RT-PCR方法检测TGF-β1 mRNA在肾间质的表达水平。结果:①同WKY组、VAL组同期相比,SHR组的SBP、尿β2-MG均显著增高(P<0.05,P<0.01)。②免疫组化显示TGF-β1、Ⅲ型胶原在24周SHR组肾间质的表达明显增多(P<0.05);与SHR组相比,VAL组TGF-β1、Ⅲ型胶原明显减少(P<0.05);PCR显示TGF-β1mRNA在24周SHR组肾间质中的表达较同期WKY组明显增强。结论:TGF-β1是参与高血压肾间质纤维化的重要细胞因子之一;缬沙坦能抑制TGF-β1在SHR肾脏的表达,显著减少尿蛋白,具有抑制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医疗机构汞污染的主要情况以及减汞工作的主要内容,阐述了医疗机构减汞工作的重要性。通过对本单位汞污染情况的介绍,着重论述了医疗机构如何做好减汞工作。  相似文献   

12.
从动物实验角度研究了外源性谷胱甘肽(GSH)对汞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染汞同时投入GSH后,甲状腺、肝汞浓度与单纯染汞组比较各剂量组均减小,且有显著差异。肾汞低、中剂量组投GSH后肾汞含量下降,其中低剂量组下降明显。提示,外源性GSH可降低组织中汞含量,对汞中毒防治有重要理论及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过Hg在整株水稻各部位的分布研究,揭示了植物对环境中有害重金属选择性吸收和部位富集的基本规律。水稻是选择性吸收Hg的农作物之一,稻根和茎叶是代谢最旺盛的器官,其Hg的含量最大,而籽粒是营养贮存部位,含Hg量却最少,充分显示出自下而上递减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4.
本文着重介绍了汞的危害、国内外减汞现状以及北京积水潭医院减汞工作的进展情况。通过分析减汞的效果,综合论证医疗机构减汞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进行减汞临床对比实验的目的和作用,以及临床对比实验的具体方案,通过分析对比实验的结果,论证减汞工作的可行性,为减汞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离心光度法测定发样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个简便超高灵敏的发样汞测定方法。方法:以溴化物和罗丹明B为显色剂与汞形成离子缔合物离心光度法测定痕量汞。结果:该法线性范围0.001~0.10μgHg(Ⅱ)/10ml,摩尔吸光系数ε560=7.46×107L·cm-1·mol-1,CV:2.1~2.6%,回收率94~102%。结论:该法灵敏度好,选择性高,适于发样中痕量汞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单独给小鼠(x=10)氯化汞(25μmol/kg·d),投药3天全部死亡,但预先投以醋酸锌(1μmol/kg·d×4)后再给同剂量氯化汞,6天内10只小鼠全部存活,提示锌对汞毒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锌汞组肝中汞含量比汞组明显减少,而肾中汞含量则明显增加,脑及血液中汞含量两组无明显差异,肝、肾、脑及血液中锌含量两组均无明显差异。组织学观察汞组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并伴有管型,肝细胞出现浊肿、水样变,锌汞组肝、肾病变较轻微。  相似文献   

18.
单独给大鼠(n=5)氯化汞(10.9mg/kg/d×3)投药3天内全部死亡。但预先投以钼酸钠(300mg/kg/d×3)后再给同剂量氯化汞的动物全部存活。后者脑、肾、肝脏中汞含量比单独给氯化汞的动物减少,而肾、肝中钼含量增高,尿汞、尿钼日均排出量增高。脑中钼含量不增高。此现象提示钼有拮抗汞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测定口服二巯基丙磺酸钠( D M P S)的体内分布并观察其驱汞效果。方法:用 H P L C分离,荧光检测器测定了 D M P S在血和尿中含量,用配有冷原子发生器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尿汞含量。结果:口服 300m g D M P S后4 h 血液中达到高峰, D M P S主要以和蛋白质结合的形式存在于血浆中。口服 D M P S后 9 h,大部分 D M P S以结合成二硫化合物的形式从尿中排出。对龋齿作充填者,口腔科技师,含汞皮肤洗剂生产者口服 D P M P300 m g 进行驱汞试验,3 组不同的接汞人群无论投药前还是投药后,尿汞排泄量均明显高于相应的对照组。龋齿作充填者,口腔科技师,含汞皮肤洗剂生产者用药后尿汞排泄量比投药前分别增加了 24、87 和 44 倍。结论:口服 D M P S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驱汞方法。  相似文献   

20.
外用升,降丹制剂引起汞吸收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进一步验证实验所得的升、降丹药的安全用药剂量。方法:对31例外用红升丹及白降丹制剂的疮疡患者,在其用药前1周后分别检测血汞浓度、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尿素氮(BUN)、肌酐、过氧化脂质(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结果:用药后患者的血汞浓度较用药前虽有明显升高,但血清ALT、BUN、Cr、LPO、SOD在用药前后均无显著性差异,亦未洋中毒症状。结论:成人较长时间外用升、降丹制剂、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