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1 毫秒
1.
赵艳峰 《临床医药实践》2009,18(11):813-814
目的:观察脐带旋转指数异常与脐带附着异常是否相关。方法:超声检测350例孕晚期胎儿的脐带旋转指数(1/A)。该指数为脐动脉围绕脐静脉旋转1个周期后占脐静脉的长度的倒数,指数小于0.1考虑为少旋转。分娩后测量脐带附着点到胎盘边缘的距离,将结果分为正常附着、边缘性附着和帆状附着。结果:少旋转组的胎儿脐带约有76.5%为异常附着,正常旋转或高旋转约有2.2%的脐带异常附着,胎儿脐带旋转指数与脐带附着点到胎盘边缘距离之间的相关系数为r=0.953。结论:脐带少旋转与脐带异常附着有显著相关性,若存在脐带少旋转则可提示存在脐带异常附着。  相似文献   

2.
脐带帆状附着是妊娠中脐带异常的一种,即脐带附着于胎膜上,脐带血管通过羊膜与绒毛膜间进入胎盘,对胎儿危害大,死亡率高。我院自2002年1月~2004年6月,共发现4例脐带帆状附着病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总结脐带脱垂预防和临床急救措施。方法报道进入产程后两例脐带脱垂产妇并分析相关文献。结果通过临床症状、检查、急救,成功抢救两例脐带脱垂。结论熟练掌握脐带脱垂的急救方法可减少新生儿死亡率提高救治率。  相似文献   

4.
胎儿的活动可使正常的脐带呈螺旋状,即脐带顺其纵轴扭转,生理性扭转可达6~11圈,如果脐带过分扭转,胎儿可因血运中断而致死亡。我院于2005年1~12月共分娩120条例,其中脐带扭转3例(2.5%),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张玉莲 《蚌埠医药》1993,11(3):19-20
对128例脐带因素与胎儿窘迫的分析,临产发生32侧,发生率25%。脐带因素与脐带绕颈周数,脐带长度,胎心改变,羊水污染有关。诊断胎儿窘迫至分娩时间愈长,新生儿窒息率愈高,新生儿的评分低分愈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健婴宝生物活性愈脐带护理新生儿脐带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新生儿按照常规处理脐带,断脐后即用脐部健婴宝生物活性愈脐带(B型),1~14d内每48h更换一次;对照组新生儿常规护理脐带,不敷用健婴宝生物活性愈脐带。结果观察组脐部并发症发生率和脐带脱落时间明显对于对照组(P<0.01);临床观察过程中未发现有任何不良反应。结论健婴宝生物活性愈脐带护理新生儿脐带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显性脐带脱垂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显性脐带脱垂的发生原因,脐带脱垂时间长短与围生儿窒息、死亡的关系。结果 脐带脱垂多发生于胎位异常、胎膜早破,脐带脱垂时间越短,新生儿预后越好。结论 脐带脱垂与围生儿死亡密切相关,加强预防及正确处理脐带脱垂可降低围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脐带异常对产妇、胎儿、新生儿的影响,了解脐带异常的临床表现,提高诊断水平为母儿提供安全保障。方法:对866例脐带异常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脐带异常的发病率占同期分娩人数的20.4%。866例脐带异常者Ⅲ度羊水污染占34.2%。胎心监护中VD波为17.3%。剖宫产率为51.1%,结论:中只有提高产前产时脐带异常诊断水平,适时决定分娩方式才能确保母儿安全。  相似文献   

9.
胎儿脐带绕体绕肢与围生结局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脐带是胎儿通过胎盘与母体间进行物质交换、转运胎儿代谢产物的主要通道。脐带异常包括脐带长度异常、脐带缠绕(脐带围绕胎儿颈部、四肢或躯干者称为脐带缠绕)、脐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隐性脐带脱垂和脐带脱垂与围生儿结局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隐性脐带脱垂和脐带脱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隐性脐带脱垂组剖宫产率为94.4%,高于脐带脱垂的66.7%(P<0.05).隐性脐带脱垂组与脐带脱垂组分别比较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和5 min Apgar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脐带结扎残端长短与脱落时间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生儿出生后即刻行脐带结扎,我科对脐带残端留取的长短及脱落时间,临床上进行了观察,现总结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2.
陈海英 《河北医药》2013,35(3):433-433
隐性脐带脱垂是指当胎膜未破时脐带多位于胎先露部分的前方或者一侧,又称之为脐带先露[1,2].脐带脱垂是指当胎膜破裂后,脐带掉至宫颈口外,降到阴道甚至外阴处[3].本病发生突然,难以预测,是一种严重危害围产儿生命的分娩并发症,有研究报道证实,一旦发生脐带脱垂,围产儿的致死率可到20%~30%[4].为了分析隐性脐带脱垂以及脐带脱垂对围生儿结局的影响,探讨改善脐带脱垂围生儿预后的有效措施,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33例隐性脐带脱垂及脐带脱垂患儿,比较其预后结果等指标,并做适当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脐带隐性脱垂17例分析建阳市立医院妇产科张瑛玲脐带脱垂的围产儿死亡率较高,脐带隐性脱垂因不易看到或触及,在诊断上较困难,是分娩期严重威胁胎儿生命的并发症。现将脐带隐性脱垂17例作一分析。一、一般资料1992年1月至1995年12月我院分娩总数4356...  相似文献   

14.
临床上新生儿脐带结扎后,采用2.5%碘酒消毒断面并以无菌纱布包扎,3~7日残端脱落。脱落后脐窝有时稍潮湿,可涂95%酒精,或1%甲紫溶液,一般效果好。但在脐带残端坏死过程中,有时有炎性分泌物,造成皮肤破损,并发脐炎。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我们采取剪脐的方法,缩短脐带脱落时间,从而避免脐部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脐带统颈是分娩期一种常见并发症,现将我院1994-03-1997-03间发生的396例脐带统顿作一回顾性分析,探讨脐带统顿与胎)[宫内再迫的关系,以司找方法减少脐带统颈对胎儿及新生儿所致的不良后果。l一般资料我院1994-O3~1997-03间分娩总放共3593例,脐带统顿音396例,发生率为11.02%;其中脐带统颈1周老296例,发生率为74.75%;脐带绕颈2周老78例,发生率为19.70%;脐带统颈3周老21例,发生率为5.309%,脐带统颈4周老仅1例。以绕颈1周及2周者多见。占94.44%。390例为初产妇,6例为经产计平均年龄26岁,孕周37-41周。2与脐…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脐带切断扎闭后,其残端脱落时间一般为1~7d,脐带中的脐静脉和脐动脉纤维化后与脐扎部皮肤组织相愈合。新生儿脐带因多种原因造成脱落延迟,是继发新生儿肉芽肿和新生儿脐疝的主要诱因,因此探讨新生儿脐带脱落延迟原因,以减少其带来的不良后果,具有重要意义。我院儿科门诊2000-01~2000-03有4例新生儿脐带脱落延迟患儿就诊,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4例病例,均为男婴,就诊时间为生后第20天~51天,平均为35d,其中3例患儿生后因病用抗生素,有2例有炎性渗出,经局部处理后,脐带于第27天~54天脱落。脱落以后有2例脐疝形成,1例形成…  相似文献   

17.
脐带夹处理水肿脐带的应用和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水肿脐带的结扎和处理经验。方法回顾2006年1月至2008年7月736例有不同程度脐带水肿的新生儿临床资料。结果经双重脐夹结扎的水肿脐带,其残端平均3~5d干瘪并自然脱落。结论双重脐带夹断扎水肿脐带简便、经济、安全、有效,适合各级医院。  相似文献   

18.
杨丽丽 《河北医药》2013,35(10):1577-1578
新生儿出生后从断脐至脱落前后,脐带断面是一个开放性创面,易被细菌侵入繁殖造成脐部感染[1]。不同脐带结扎方法対脐部愈合有不同的影响,若处理不当容易引起新生儿脐炎和出血。如何促使残脐早日脱落,促进新生儿脐部愈合,我院采用气门芯+脐带夹法处理新生儿脐带,效果较好,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0年10至12月出生的由同一名助产士结扎脐带的新生儿200例,根据分娩的先后顺序随机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新生儿脐带异常的不同处理方法与疗效.方法 选取2年内发现脐带异常的95例新生儿作为观察组,同时随机选择95例同期分娩方式相同的脐带无异常的新生儿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所有脐带异常的新生儿病例最后均经超声诊断并同时进行病理证实,异常的脐带延迟断脐,先采用一次性脐带剪断器在脐带远端正常组织部位剪断脐带,用无菌纱布包裹脐带夹和脐带残端,待几小后脐带的残端变成棕色,逐渐自然干瘪发黑,再在严格消毒下进行二次断脐,每日消毒脐部待脐带残端自然脱落;脐带囊肿或脐带静脉瘤如初次断脐后无法进行二次结扎的请新生儿外科和影像科多科会诊,确定异常脐带的性质及处理部位,严重的转新生儿外科手术处理.结果 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脐部感染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感染指数异常、体温升高、脐部出血、脐疝的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新生儿脐带异常的正确处理方法对脐带残端愈后起到关键作用,可以减少感染、出血、脐疝等不良后果,有利于新生儿的健康.  相似文献   

20.
脐带脱垂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玉环  王建华 《华夏医药》2002,6(3):108-109
脐带脱垂对胎儿的生命造成极大的威协,通过对13例脐带脱垂的原因分析认为,水囊引产和胎位不下是造成脱垂的主要原因,而纠正胎位不正,掌握好水囊引产的方法和监护是控制脐带脱垂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