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背景与目的:探讨槲皮素对人结肠癌细胞SW480增殖、凋亡、细胞周期及CyclinB1蛋白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抗肿瘤机制.材料与方法:以10、20、40、60、80、160 μmol/L的槲皮素处理SW480细胞,采用MTT比色法、流式细胞技术、Western blot方法分析槲皮素对细胞增殖、凋亡、细胞周期及cyclin B1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20μmol/L槲皮素可促进SW480细胞增殖(P<0.05),但40、80、160μmol/L的槲皮素可明显抑制SW480细胞的增殖(P<0.01),抑制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20、40、60、80μmol/L的槲皮素作用SW480细胞48 h,G0/G1期和S期细胞减少,G2/M期细胞显著增多(P<0.01).80μmol/L的槲皮素作用48 h后细胞凋亡率(13.32±4.62)%,较对照组(2.68±1.04)%显著升高(P<0.01);40、60、80μmol/L的槲皮素作用SW480细胞48 h后,cyclin B1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槲皮素对结肠癌细胞SW480的增殖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低浓度可促进其增殖,而高浓度则可抑制其增殖,其抑制作用机制可能与影响细胞周期分布、诱导细胞调亡、调节cyclin B1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姜黄素衍生物体外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侵袭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姜黄素(curcumin)是从天然植物姜黄中提取的酚类化合物,已证实其具有抗恶性肿瘤作用。近年人工合成的姜黄素衍生物被认为抗癌作用和生物利用度优于母体姜黄素,但是对于结肠癌细胞的作用鲜见报道。研究旨在比较天然植物姜黄素及其4种人工合成的衍生物T316、T62、T63、T6F4对结直肠癌细胞株Lovo和SW480的细胞毒性作用、增殖迁移抑制作用和核转录因子(NF-κB)活性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人结肠癌细胞系Lovo和SW480,然后通过MTT分析检测姜黄素及4种衍生物对结肠癌细胞株Lovo和SW480细胞毒性影响;细胞划痕实验检测对结肠癌细胞迁移抑制作用;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对癌细胞克隆增殖影响;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对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通过荧光素酶双报告基因法检测姜黄素及其衍生物对NF-κB活性表达的影响。结果:姜黄素对Lovo和SW480的半数有效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4.2±0.2)μmol/L和(10.6±0.7)μmol/L,分别是4种衍生物对Lovo和SW480的7.0~8.7倍和5.7~7.8倍(P<0.01)。不加任何药物时,Lovo 24 h迁移距离为(160.7±18.4)μm,SW480为(389.9±8.9)μm,但加入姜黄素及4种衍生物后,细胞迁移距离均明显缩短,距离最短是T63作用于Lovo时的(53.2±11.7)μm;T316作用于SW480时的(80.4±9.6)μm。4种衍生物的迁移距离明显短于姜黄素的迁移距离(P<0.05)。4种衍生物在抑制2株结肠癌细胞克隆形成方面也明显优于姜黄素母体(P<0.05)。通过流式细胞检测发现,姜黄素及4种衍生物诱导Lovo的凋亡率分别为(10.05±0.54)%、(55.32±2.86)%、(31.83±0.85)%、(26.01±0.44)%、(21.44±3.01)%,高于对照组的凋亡率(6.98±0.23)%(P<0.05);且4种衍生物诱导凋亡作用优于姜黄素(P<0.05)。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结果表明,姜黄素及其4种衍生物能下调TNF-α诱导的NF-κB的转录活性。结论:姜黄素和4种衍生物均能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力,促进结直肠癌细胞的凋亡,但4种衍生物的作用明显优于母体姜黄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IL-17A对结肠癌细胞株SW480侵袭、迁移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结肠癌SW480细胞,分为实验组(IL-17A50 ng/ml)及对照组(空白组).通过细胞划痕实验观察细胞的迁移能力,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MMP-2/9蛋白及PI3k/AKT/NF-κB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经50 ng/ml的IL-17A处理后,(1)SW480细胞的迁移距离及穿膜细胞数目均明显增加[(2.49±0.18) vs (1.54±0.21) mm及(262.00±24.60)vs (92.00 ±31.16)个,均P<0.05];(2) SW480细胞MMP-2/9蛋白水平明显上调[(0.41 ±0.05) vs (0.23 ±0.03)及(0.76±0.09) vs (0.25±0.04),均P<0.05];(3) SW480细胞AKT磷酸化水平表达增加[(0.72±0.1)vs(0.28±0.04),P<0.05],P65和P50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0.78 ±0.10) vs (0.35 ±0.04)和(0.85±0.15) vs (0.44±0.06),均P<0.05],而c-Rel、ReLB和P52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IL-17A诱导结肠癌SW480细胞迁移和侵袭,其机制可能与激活PI3K/AKT/NF-κB转导通路、调节MMP-2/9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熊果酸(UA)对人肝癌BEL-7404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UA对BEL-7404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BEL-7404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BEL-7404细胞proeaspase-3、caspase-9、survivin蛋白的表达.并用顺铂(DDP)作为阳性对照.结果 UA和DDP对BEL-7404细胞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并呈浓度、时间依赖性;作用48 h后,阴性对照组、uA 50μmoL/L组、DDP 10 mg/L组的BEL-7404细胞凋亡率分别为(0.83±0.25)%、(16.10±0.30)%、(31.87±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作用48 h后,与阴性对照组相比,UA 50μmol/L组、DDP 10 mg/L组的procaspase-3、survivin蛋白表达降低,caspase-9蛋白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UA能够诱导BEL-7404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与procaspase-3、survivin蛋白表达降低及caspase-9蛋白表达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水飞蓟宾对胃癌细胞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低氧条件下体外培养胃癌细胞系MGC803,用不同浓度水飞蓟宾处理后,分别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HIF-1αmRNA、蛋白的表达以及mTOR和Akt的磷酸化水平,MTT法检测水飞蓟宾对MGC803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细胞低氧状态下生长4h后,与正常氧浓度组相比,细胞内HIF-1 α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高[(0.94 ±0.16)vs(0.015±0.03),P<0.01)];经250 μmol/L水飞蓟宾处理后,与处理前相比,HIF-1α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减少[(0.24±0.09)vs (0.94±0.16),P<0.01].与正常氧浓度组相比,低氧并不能增加HIF-1α mRNA的表达[(0.074±0.011) vs (0.07±0.02),P>0.05],即便加入250μmol/L水飞蓟宾处理对HIF-1αmRNA的表达也无明显影响[(0.081 ±0.011) vs (0.07±0.02),P>0.05],但水飞蓟宾能显著增加泛素化HIF-1α蛋白的表达[(0.94 ±0.16)vs(0.24 ±0.09),P<0.01];水飞蓟宾处理后能明显抑制mTOR磷酸化水平[(0.17±0.06) vs (0.53±0.14),P<0.05)],并能明显抑制MGC803细胞的增殖[(52.94 ±6.15) vs (100±3.22),P<0.05)].与处理前相比,50和100μmol/L水飞蓟宾处理对Akt磷酸化无明显影响[(0.16 ±0.09)、(0.17±0.06) vs(0.11±0.04),P>0.05],但250 μmol/L水飞蓟宾处理后,细胞内Akt磷酸化水平明显增强[(0.33 ±0.06) vs(0.11±0.04),P<0.05].结论:水飞蓟宾可能通过影响mTOR和HIF-1α的表达水平而发挥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人胃腺癌细胞BGC-823的生长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方法MTT法检测不同浓度姜黄素对人胃腺癌BGC-823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将1.2μmol/L姜黄素作用于BGC-823细胞24、48、72h,用DAPI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用RT-PCR、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姜黄素对Bax、Bcl-2基因以及Bax、Bcl-2、caspase-3蛋白的影响。结果 不同浓度的姜黄素作用于BGC-823细胞0~72h后,细胞呈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抑制率明显上升,作用48h的IC50为1.2μmol/L。DAPI染色可见典型的凋亡细胞形态学特征。RT-PCR、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1.2μmol/L姜黄素可以增加Bax表达、减少Bcl-2表达和激活caspase-3。结论 姜黄素对人胃腺癌BGC-823细胞有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的作用,这可能与增加Bax表达、减少Bcl-2表达、激活caspase-3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抗血管生成药物姜黄素对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Raji细胞凋亡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为临床抗血管新生治疗NHL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不同浓度(5、10、25和50μmol/L)姜黄素作用Raji细胞不同时间后,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Raji细胞形态及生长情况;Annexin V-FITC双标流式细胞术检测姜黄素对细胞凋亡的作用;ELISA检测姜黄素对Raji细胞上清中bFGF含量的影响。结果:显微镜下可见,随姜黄素浓度的增加,Raji细胞由成团生长变为单个散在,细胞数明显减少,细胞体积变小,折光性减弱,有的细胞膜破裂,可见细胞碎片;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作用24、48和72h后10μmol/L姜黄素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1.12±1.05)%、(14.74±0.46)%和(25.11±1.43)%,25μmol/L姜黄素组分别为(25.07±5.40)%、(33.50±5.89)%和(55.98±7.41)%,均高于对照组凋亡率(1.75±0.28)%、(2.25±0.29)%和(2.77±0.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LISA法检测结果显示,作用24、48和72h对照组上清液中bFGF浓度分别为(643.41±57.12)、(732.26±60.19)和(931.27±81.04)ρg/mL;10μmol/L姜黄素处理组分别为(212.76±20.07)、(173.23±14.76)和(107.21±12.37)ρg/mL;25μmol/L姜黄素处理组分别为(95.32±11.59)、(71.24±10.03)和(36.41±7.58)ρg/mL;Raji细胞经10、25μmol/L姜黄素作用24、48和72h后,bFGF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在3个时间点的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浓度姜黄素处理组上清液中bFGF含量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姜黄素对Raji细胞凋亡具有促进作用,能够抑制Raji细胞分泌bFGF,其抑制作用具有浓度、时间依赖性,提示姜黄素可能有抑制血管新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miRNA-200c对人胃癌耐药SGC7901/DDP细胞顺铂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SGC7901/DDP及其亲代SGC7901细胞E-cadherin、PTEN、p-Akt及总Akt蛋白的表达;瞬时转染miRNA-200c前体(miR-NA-200c precursor,Pre-200c)提高SGC7901/DDP细胞miRNA-200c的表达,MTT法检测转染后SGC7901/DDP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并分析p-Akt表达的改变;应用Akt通路抑制剂LY94002处理SGC7901/DDP细胞抑制Akt磷酸化,检测处理后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结果:与SGC7901细胞相比,SGC7901/DDP细胞中p-Akt蛋白的表达量显著增高(1.02±0.09 vs 0.17±0.02,P<0.05),E-cadherin、PTEN蛋白的表达量显著降低(0.10±0.03 vs 0.47±0.06,0.18±0.06 vs 0.87±0.06;均P<0.05)。转染Pre-200c后,顺铂对SGC7901/DDP细胞的IC50显著低于对照组[(7.52±0.19)vs(12.18±0.29)mg/L,P<0.05],细胞中p-Akt蛋白的表达量也显著低于对照组(0.22±0.04 vs 0.69±0.09,P<0.05);LY94002处理后,SGC7901/DDP细胞p-Akt蛋白的表达显著抑制(0.18±0.06 vs 0.66±0.10,P<0.05),顺铂对细胞的IC50显著低于对照组[(6.80±0.28)vs(11.94±1.73)mg/L,P<0.05]。结论:SGC7901/DDP细胞的耐药可能与E-cadherin和PTEN蛋白的表达缺失及Akt通路的异常激活有关,而miRNA-200c提高该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可能是通过抑制Akt通路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低糖联合棕榈酸的代谢环境对人结直肠癌细胞SW480的抑制作用及其促进放射增敏的机制研究。方法 在低糖、棕榈酸、低糖联合棕榈酸的处理下CCK-8筛选明显抑制SW480细胞增殖的处理条件。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活性氧(ROS)水平、线粒体膜电位及凋亡变化;免疫荧光γ-H2AX染色及克隆形成实验检测放射敏感性变化;蛋白印迹法检测蛋白质水平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低糖联合120μmol/L棕榈酸处理显著抑制SW480细胞增殖(P<0.01);CPT1a、PFKFB3、PKM表达增加,NDUFV1、NDUFV2、NDUFS1表达减少;ROS水平增加(P<0.01);ATP水平降低(P<0.01)。射线处理后低糖联合120μmol/L棕榈酸处理组γ-H2AX焦点数量增多(P<0.05);D0值降低(P<0.01);ROS水平增加(P<0.001);细胞凋亡增加(P<0.001);γ-H2AX蛋白表达增加(P<0.01)。NAC预处理能够逆转ROS、凋亡和γ-H2AX蛋白表达的变化。结论 低糖联合棕榈酸诱导SW480细胞代谢应激,抑制肿瘤增殖,在联合射线照射时通过诱导ROS产生和DNA损伤促进SW480细胞放射增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g3对肺腺癌NCI-H 1650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对凋亡的影响.[方法]MTT法检测人参皂苷Rg3对NCI-H 1650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Annexin-V-FITC/PI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caspase-3、Bcl-2、Bax、survivin蛋白表达的情况.[结果]不同浓度人参皂苷Rg3能有效抑制NCI-H1650细胞增殖,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P<0.01).20μmol/L人参皂苷作用NCI-H1650细胞24、48h,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μmol/L人参皂苷作用NCI-H1650细胞48h,Bcl-2、survivin蛋白表达降低、caspase-3、Bax蛋白表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人参皂苷Rg3对肺腺癌NCI-H1650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呈时间剂量依赖关系,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细胞Bcl-2、survivin蛋白表达,增加caspase-3、Bax蛋白表达,促进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人恶性黑色素瘤细胞系A375凋亡的影响作用,探讨姜黄素抗癌的作用机制。方法:将人恶性黑色素瘤细胞系A375等分为4组,分别用0、5、10和20μmol/L的不同浓度姜黄素对该细胞株作用48h后,通过MTT法测定细胞增殖能力;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采用RT-PCR方法检测细胞BIRC mRNA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BIRC7蛋白及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5μmol/L姜黄素对A375细胞增殖抑制率为(13.28±5.28)%,10μmol/L为(19.24±4.15)%,20μmol/L为(36.93±4.78)%,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5.68,P〈0.01。5μmol/L姜黄素作用于A375细胞48h后凋亡率为(15.88±7.21)%,10μmol/L为(22.31±5.63)%,20μmol/L为(31.61±4.82)%,对照组为(3.36±1.54)%,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78,P〈0.01。0μmol/L姜黄素作用A375细胞48h后BIRC7基因mRNA表达相对倍率为6.15±1.11,5μmol/L为4.54±1.23,10μmol/L为3.36±0.66,20μmol/L为2.54±0.65,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743,P=0.015。0μmol/L姜黄素分别作用A375细胞48h后细胞BIRC7蛋白表达相对比值为0.88±0.36,5μmol/L为0.71±0.28,10μmol/L为0.56±0.14,20μmol/L为0.43±0.15,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36,P=0.037。伴随姜黄素作用浓度的升高,A375细胞的生长呈显著抑制状态,呈剂量依赖性。肿瘤细胞生长、BIRC7mRNA和BIRC7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下调,呈剂量依赖性。结论:姜黄素可以抑制人恶性黑色素瘤细胞系A375的增殖,也可以促进其凋亡,具有抗癌作用,其作用机制之一可能通过下调BIRC7基因的表达促使黑色素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tautomycetin对乳腺癌耐药细胞MCF-7/ADR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MTr法检测tautomycetin对MCF-7/ADR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MCF-7/ADR细胞的凋亡,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tautomycetin对MCF-7/ADR细胞caspase相关蛋白、Bcl-2、Cyto-C、P53蛋白表达和Akt磷酸化的影响.结果:Tautomycetin可剂量(0.01~100μmol/L)依赖性地抑制MCF-7/ADR细胞的增殖(P<0.05),IC50值为(1.26±0.12)μmol/L;与对照组相比,tautomycetin (1 μmol/L)可诱导MCF-7/ADR细胞凋亡,早期凋亡比例由(0.67±0.18)%升高至(17.2±3.8)%,晚期凋亡比例由(0.96±0.23)%升高至(28.4±5.7)%(P<0.05).Tautomycetin可活化MCF-7/ADR细胞中caspase-7和caspase-9,降低Bcl-2蛋白的表达,促进线粒体释放Cyto-C,降低p-Akt的水平,但对caspase-8和P53的表达没有影响.结论:Tautomycetin可阻断Akt活化,以P53非依赖的方式通过Cyto-C介导的通路诱导MCF-7/ADR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胎盘提取物(human placenta extracts,HPE)对人结肠癌细胞株Caco-2及SW480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用不同质量浓度HPE处理Caco-2和SW480细胞,CCK-8、Ki-67、CFSE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的变化,Annexin-V/PI及DAPI细胞核染色检测HPE对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PE对细胞中BAX、CDK2及CyclinA2基因表达的影响,划痕实验检测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建立裸鼠结肠癌移植瘤模型,随机分组分别单独或联合给予HPE和5-氟尿嘧啶(5-Fu),观察裸鼠移植瘤的生长状况.结果:HPE处理组Caco-2及SW480细胞增殖能力低于对照组[(0.82±0.01) vs (0.96±0.02),P<0.01;(0.90±0.03) vs (0.96±0.02),P<0.05],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20.47±1.32)% vs(11.01±3.82)%,P<0.01;(20.70±5.19)% vs (8.00±2.69)%,P<0.05];HPE处理组细胞胞质减少、核固缩、BAX基因表达增加[(3.23±1.90)vs(1.00±0.00),(2.25 ±0.55) vs (1.00±0.00),均P<0.05];细胞停留在细胞DNA复制S期,出现凋亡峰;Caco-2细胞CDK2及CyclinA2基因表达降低(P<0.05);并且细胞的迁移能力低于对照组[(0.17 ±0.29) vs (1.50±0.50)mm,P<0.05].HPE处理组裸鼠移植瘤体积小于对照组、生存率高于单用5-Fu组(P<0.05).结论:HPE在体内外通过干预结肠癌细胞凋亡、阻滞细胞周期、抑制细胞增殖及迁移,可能对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百里醌(thymoquinone,TQ)是具多种生物活性的天然生物单体,参与多种肿瘤细胞增殖、凋亡及转移过程。MGC-803细胞株为常见的低分化胃黏液腺癌细胞。本研究探讨 TQ 对胃癌 MGC-80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信号通路。方法以终浓度分别为0、10、25、50、75、100和125μmol/L TQ 处理 MGC-803细胞12、24和36 h, MTT 法检测其对增殖的影响,Hoechst 染色观察细胞凋亡,蛋白质印迹法分析 Bax、Bcl-2、survivin、Cyclin D1、caspase-3、caspase-9、PTEN、AKT、P-AKT、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转移酶(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PARP)、cleaved caspase-3及cleaved caspase-9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结果 MTT 结果显示,10~125μmol/L TQ 抑制胃癌MGC-803细胞,呈现明显的剂量-时间依赖性。流式结果显示,0、25、50和75μmol/L TQ 作用 MGC-803细胞24 h,凋亡率分别为(1.59±1.04)%、(4.26±0.35)%、(8.37±0.67)%和(21.73±1.71)%,F =209.76,P <0.001;G2/M 期细胞分别为(4.18±1.09)%、(6.81±0.28)%、(8.68±0.15)%和(12.26±1.46)%,F=80.388,P <0.001。蛋白质印迹结果显示,PTEN 信号通路相关蛋白 PTEN 及凋亡相关蛋白 Bax、cleaved caspase-3及 cleaved caspase-9表达上调,抑凋亡相关蛋白 Bcl-2、caspase-3、caspase-9、survivin 和 PARP 表达下降。结论PTEN 信号通路参与 TQ 抑制胃癌 MGC-803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16.
田慧军  王笛乐 《肿瘤防治研究》2006,33(3):185-187,F0003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人结肠癌细胞株SW480诱导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5~50μM姜黄素分别处理SW480细胞6~48h后,MTT法检测细胞的生长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内bcl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MTT显示姜黄素对SW480细胞具有细胞毒作用,呈时间浓度依赖性。FCM结果显示细胞周期中G0/G1期细胞比例增加,S期、G2/M期比例下降。TUNEL法显示凋亡细胞数增加,免疫组化结果显示bcl2基因表达明显减弱。结论姜黄素能抑制结肠癌SW480细胞的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干扰细胞周期及下调bcl2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PI3K/Akt/mTOR通路抑制剂wortmannin或rapamycin对白血病细胞株增殖及其PHLPP(PH domainleucine-rich repeat protein phosphatase)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的wortmannin或rapamycin分别作用于人类髓细胞白血病细胞系K562、HL-60,采用WST-1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AnnexinⅤ-FITC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blotting法检测细胞中p-Akt、Akt、PHLPP蛋白的表达。结果:Wortmannin以时间以及剂量依赖方式抑制K562、HL-60细胞的增殖(P<0.05),48 h的IC50值分别为(187.6±48.4)、(185.5±48.1)nmol/L。100 nmol/L wortmannin作用于K562细胞、50nmol/L wortmannin作用于HL-60细胞12和24 h后,细胞凋亡率均较对照细胞显著升高[(12.4±0.7)%、(17.6±2.3)%vs(5.0±0.6)%,P<0.05;(11.0±0.2)%、(17.9±1.6)%vs(6.8±0.4)%,P<0.05]。Wortmannin分别作用于K562、HL-60细胞12、24、36 h后,p-Akt、PHLPP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rapamycin同样可使K562、HL-60细胞中PHLPP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结论: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剂抑制白血病细胞株增殖的同时降低其PHLPP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姜黄素的抗乳腺癌作用并初步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82对乳腺癌和癌旁病理组织标本中Twist蛋白表达及其差异;CCK8法观察姜黄素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并利用细胞免疫荧光检测姜黄素对乳腺癌细胞Twist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乳腺癌组织中Twist蛋白表达量平均积分为(214.6±67.8)%,癌旁组织中Twist蛋白表达量平均积分为(104.5±71.2)%,统计分析显示乳腺癌组织Twist蛋白表达量比癌旁组织显著增高(P=0.007).50 μmol/L姜黄素处理MCF-7和MDA-MB-231两株乳腺癌细胞后,两株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受到显著抑制(P<0.05).与空白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相比,姜黄素组的两株乳腺癌细胞中Twist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减少(P<0.05).结论:姜黄素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与下调Twist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蜂胶黄酮短叶松素-3-乙酸酯(pinobanksin-3-acetate,PB3A)处理SW480细胞后CXCL1和FOS基因表达的改变及其与PB3A抑制人大肠癌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和Westernblot法检测PB3A(100 mg/L)处理24小时后SW480细胞的CXCL1和FOS基因转录和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 药物干预诱导CXCL1基因的mRNA转录水平下调,差异倍数为0.03(△CT比较,P<0.01),蛋白质表达强度也降低(0.24±0.03)与非干预的对照组(0.52±0.04)比较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药物干预诱导FOS基因的mRNA转录水平上调,差异倍数为13.64(△CT比较,P<0.01),蛋白质表达水平也升高(1.43±0.16),与非干预的对照组(0.58±0.07)比较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蜂胶黄酮PB3A抗人大肠癌细胞的作用可能与其下调CXCL1基因和上调FOS基因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