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胎盘早期剥离围产儿死亡率达 2 0 %~35% [1 ] 。胎盘早期剥离产前诊断率低 ,特别是轻型胎盘早期剥离[2 ] 。为了使胎盘早期剥离得到及时处理 ,本文就其早期诊断加以探讨。1 临床资料我院 1 995年 4月~ 2 0 0 0年 4月住院分娩产妇 90 62例 ,发生胎盘早期剥离 46例 ,发生率0 51 %。产妇平均年龄 2 6± 2 2 3岁 ,初产妇 37例 ,经产妇 9例。孕周 <2 8周 1例 ,2 8 1 ~ 37周1 8例 ,37 1 ~ 40周 1 5例 ,>40周 1 2例。可明确胎盘附着位置者 42例 ,前壁 1 8例 ,后壁 2 2例 ,侧壁 2例。诊断标准 :除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外 ,产后检查胎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产后胎盘残留的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经病理证实的产后胎盘残留的MRI表现,评价和测量残留胎盘大小、T1和T2信号强度、强化特点、子宫肌层受累程度、胎盘附着处子宫肌层的厚度及对侧子宫肌层厚度、子宫大小及位置。 结果 手术病理证实2例正常胎盘残留,4例残留胎盘粘连,8例残留胎盘植入。术前MRI拟诊正常胎盘残留3例,胎盘残留粘连3例,胎盘残留植入8例;残留胎盘大小为35.92 mm×29.05 mm×33.43 mm~97.24 mm×68.37 mm×130.67 mm;T1WI高信号5例,T1WI等信号6例,T1WI等-高信号3例;T2WI高信号10例,等信号1例,混杂信号3例。2例接受MR增强扫描,胎盘组织均明显强化;胎盘附着处子宫肌层较对侧薄。 结论 MRI可评价胎盘形态,清晰显示残留胎盘组织与子宫肌层关系,是评价产后胎盘残留的良好工具。  相似文献   

3.
子宫破裂误诊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我院自 1980 - 0 1~ 2 0 0 2 - 12共收治子宫破裂 2 2例 ,误诊 7例 ,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7例中 ,植入性胎盘所致子宫破裂误诊为急性阑尾炎2例 ,子宫残角妊娠破裂误诊为急性阑尾炎 1例 ,子宫后壁破裂误诊为胎盘早剥 2例 ,子宫疤痕破裂误诊为疤痕子宫 2例。2 讨论植入性胎盘为一种妊娠胎盘附着异常性疾病 ,常见于分娩期 ,胎儿娩出 1h后胎盘不能娩出 ,应考虑此病之可能。为胎盘绒毛膜穿透发育不良的蜕膜基底层 ,直至子宫肌层及浆膜层所致。发生原因多为孕前曾有子宫内膜炎或刮宫手术创伤史。2例植入性胎盘穿透出血患者 ,均有刮宫手术…  相似文献   

4.
胎盘粘连与人工流产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爱敏 《临床医学》2003,23(8):45-45
胎盘粘连是产科分娩的常见并发症 ,也是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之一。本文就我院 72 5例产科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探讨胎盘粘连与人工流产的相关性。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2 0 0 1年 1月至 2 0 0 2年 12月我院产科经阴道分娩一胎初产妇 72 5例 (除外死胎、死产 ) ,分为人工流产组和非人工流产组。有人工流产史 42 3例 ,发生胎盘粘连 5 2例 ,发生率 12 3 0 % ,其中人工流产 1次 3 15例 ,发生胎盘粘连3 2例 ,发生率 10 16% ,人工流产 2次 83例 ,发生胎盘粘连 13例 ,发生率 15 66% ,人工流产 3次和 3次以上 2 5例 ,发生胎盘粘连 7例 ,发…  相似文献   

5.
1985年12月至1989年12月期间,我院B超诊断妊娠18~40周的胎盘肿瘤11例,其中胎盘绒毛血管瘤3例,胎盘绒毛膜囊肿6例以及胎盘增大2例(经病理证实为有核红细胞增多症)。讨论胎盘肿瘤临床较少见,本组均为良性肿瘤,胎盘绒毛血管瘤声像图表现胎盘内圆形或椭圆形  相似文献   

6.
415例前置胎盘的监测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置胎盘是胎盘附着位置异常的病理性妊娠 ,是指孕 2 8周后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 ,甚至胎盘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 ,其位置低于先露部 ,是妊娠期严重的并发症 ,若处理不当可危及母儿生命。本文着重探讨前置胎盘发生的因素和对母儿的影响 ,以期加强对前置胎盘的认识 ,降低其发生率 ,减少对母儿的危害。1 资料和方法1.1 资料来源  1985年 1月— 2 0 0 4年 1月收入院的孕产妇 ,前 10年定为甲组 ,后 10年定为乙组。甲组孕妇 2 942 6例 ,其中前置胎盘 15 2例 ,发生率为 0 .5 2 %。乙组孕妇 3 90 76例 ,其中前置胎盘 2 63例 ,发生率为 0 .67%。1…  相似文献   

7.
植入性胎盘是产科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近年来 ,发生率有明显上升趋势。植入性胎盘穿透子宫壁可致腹腔内出血 ,对孕妇胎儿危害大 ,因此 ,产前及时诊断与正确处理十分重要。我院 1995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收治 6例 ,现探讨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我院 1995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分娩总数为 2 0 415人次 ,其中植入性胎盘 2 8例 ,发生率为 0 .13 % ,子宫穿透性植入性胎盘 6例 ,占植入性胎盘的 2 1% ,本组子宫穿透性植入性胎盘的发病年龄 2 3~ 30 (平均 2 7.3)岁 ,其中经产妇 5例 ,初产妇 1例 ,孕 2 8~ 36周 3例 ,37~ 40周 3例 ;均有宫腔手术史 ,…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产前超声对胎儿血管前置的诊断价值及漏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患者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并随访孕妇妊娠结局及术中所见。结果 33例血管前置患者产前超声明确诊断29例,均具有特征性声像图表现。均合并一至数个高危因素,其中低置胎盘10例,前置胎盘16例,帆状胎盘22例,球拍状胎盘6例,分叶胎盘2例,副胎盘1例,辅助生殖2例,多胎妊娠1例,单脐动脉2例。合并两个以上高危因素共22例(67%,22/33),其中胎盘位置异常伴帆状胎盘占15例(68%,15/22)。结论 产前超声诊断血管前置简便、可靠、易推广。当常规产前检查过程中发现有上述高危因素时,需仔细检查宫颈内口前置血管,从而有效避免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凶险型前置胎盘(PPP)合并胎盘植入产前超声声像图特征,分析PPP合并胎盘植入产前超声漏误诊原因。 方法应用经腹部联合经会阴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临床拟诊为PPP的51例孕妇行系统超声检查,与产后手术病理及临床随访结果对照分析。 结果51例PPP患者产前超声诊断完全性前置胎盘39例,不完全性前置胎盘12例,其中合并胎盘植入40例(78.4%,40/51),未合并胎盘植入7例(13.7%,7/51)。产后临床及手术病理检查证实51例PPP患者合并胎盘植入42例(82.4%,42/51),未合并胎盘植入9例(17.6%,9/51);因超声图像不典型产前超声漏诊2例(3.9%,2/51),误诊2例(3.9%,2/51,将膀胱静脉曲张误认为血管横跨胎盘与膀胱间)。51例PPP患者经腹部超声检查显示胎盘增厚、弥漫性或局灶性胎盘实质内腔隙血流25例,胎盘后间隙消失、胎盘附着处子宫肌层变薄(≤2 mm)44例,子宫肌层弓状动脉排列紊乱34例,胎盘附着处子宫浆膜层-膀胱交界处血管丰富紊乱18例;经会阴部超声显示子宫下段膨隆、胎盘增厚25例,宫颈膨大、胎盘局部向宫颈内伸入6例,子宫下段及宫颈管胎盘覆盖处血流丰富8例。 结论孕妇凶险型前置胎盘有特征性超声表现,经腹部联合经会阴超声检查有助于正确诊断而减少误漏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部分性膜状胎盘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并总结误诊原因,以提高该病的超声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临床及病理证实为膜状胎盘的患者的声像图特征.结果:(1)全部膜状胎盘表现为:胎盘整体大而薄,厚度约2~20 mm.本组中有3例,超声诊断符合率100%.(2)余7例为部分性膜状胎盘,表现为患者有部分正常厚度的胎盘,有部分膜状化胎盘,依据正常胎盘与异常胎盘的范围及分布情况,分为下列3种情况:①正常厚度的胎盘面积大,膜状化的胎盘面积小;②正常厚度的胎盘面积小,膜状化胎盘面积大.③宫内多处正常厚度的胎盘结构,声像图似乎不延续,不相连部分为膜状化胎盘.本组7例部分性膜状胎盘超声诊断符合率为28.6%(2/7),误漏诊率为71.4%.结论:超声诊断全部膜状胎盘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而诊断部分性膜状胎盘则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1.
前置胎盘是妊娠晚期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妊娠期的严重并发症,如处理不当,可危及孕妇及胎儿的生命,应引起产科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现将我院收治的62例前置胎盘病例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我院2003年住院孕产妇中有前置胎盘62例。患者年龄20~39岁,初产妇25例,经产妇37例,有流产或引产史者37例,占59.68%,剖宫产术后再孕4例,占6.45%。2)诊断及分类:前置胎盘诊断标准以终止妊娠前最后一次检查结果为准,包括超声检查及剖宫产术中及阴道分娩后胎盘检查结果所证实。完全性前置胎盘16例,部份性前置胎盘19例,边缘性前置胎盘27例。2结果…  相似文献   

12.
张婷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1):2726-2727
探讨高海拔地区胎盘早剥的B超诊断误诊及漏诊原因,进一步提高产前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误诊及漏诊胎盘早剥的声像图特征,并与分娩结果对照。结果:发现21例胎盘早剥误诊11例(先兆早产2例,临产1例,低置胎盘2例,胎盘边缘血窦破裂1例,胎盘增厚4例,胎盘后的静脉丛血管2例)。漏诊10例。结论:高海拔地区部分胎盘早剥患者表现不典型易误诊,轻型患者漏诊比例高。  相似文献   

13.
中央性前置胎盘合并植入性胎盘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剖宫产以及计划外妊娠行人工流产术者的增加 ,近年来前置胎盘患者亦有所增加。文献报道植入性胎盘发生率低 ,约为 1/72 70~ 1/2 5 2 6 [1] 。因前置胎盘与植入性胎盘的病因相似 ,二者常合并出现[2 ] ,是产前、产时或产后大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以往对植入性胎盘的治疗多以子宫切除为主 ,保守治疗者因出血量多及合并感染最终仍需手术治疗[3 ] 。1998年 8月~ 2 0 0 0年 6月我院收治 2例中央性前置胎盘合并植入性胎盘 ,分别行保守与子宫切除治疗。现将 2例治疗经过报告如下。1 病历简介例 1:31岁 ,孕 2产 0 ,既往人工流产 1次。孕 37+ …  相似文献   

14.
中晚期前置胎盘的超声显像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晚期妊娠前置胎盘的超声价值。方法:搜集中晚期妊娠阴道不规则流血患者共16例,进行超声检查。结果:诊断中期妊娠前置胎盘5例,其中部分前置胎盘2例,边缘性3例;诊断晚期妊娠前置胎盘11例,其中完全性3例,部分性前置胎盘5例,边缘性前置胎盘3例。结论:超声检查对中晚期前置胎盘诊断,对临床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胎盘异常的超声诊断及声像图特征.方法 采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在我院进行产前超声检查的中、晚期孕妇常规进行B超检查,并重点观察胎盘情况,对异常胎盘进行详细记录、留图,部分病例追踪观察,并与娩出的胎盘进行比对.结果 产前超声检出胎盘异常31例,占受检总数的0.52%,确诊29例,误诊2例,漏诊3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3.9%.其中副胎盘7例,占病例总数的22.6%;胎盘绒毛膜血管瘤9例,占病例总数的29.0%,胎盘植入8例,占病例总数的26.8%;胎盘边缘出血2例,占病例总数的6.5%;轮状胎盘5例,占病例总数的16.1%.结果 B超是产前诊断胎盘异常的首选而重要的检查方法,提高对胎盘异常声像图的识别能力,可有效降低超声对胎盘异常诊断的漏诊及误诊,为产科临床正确处理胎盘异常提供可靠的诊疗依据.  相似文献   

16.
胎盘绒毛膜血管瘤10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对5年内经病理学检查最终确诊的10例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胎盘绒毛膜血管瘤中,8例在常规产前检查时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2例在产后胎盘病检时发现;均为单胎妊娠。6例肿瘤体积较大者中,2例出现妊娠高血压症合并胎儿宫内发育迟缓,2例出现羊水过少,2例出现羊水过多;其中胎盘绒毛膜血管瘤体积最大者孕30周时发展为重度妊高症并胎儿宫内窘迫、胎死宫内。4例肿瘤体积较小者未见伴发妊娠合并症及胎儿宫内发育异常等改变。病理检查示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由大量毛细血管样的血管腔隙和中等量疏松结缔组织组成;其中2例肿瘤表面覆盖增生的滋养细胞,为2~3层,伴轻度异型性。结论胎盘绒毛膜血管瘤对围产期结局的影响主要取决于肿瘤大小,肿瘤占位越大并发症越严重,围产儿结局则越不良。胎盘绒毛膜血管瘤伴不同程度滋养细胞增生并不罕见,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待于长期随访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胎盘植入13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现将我院1997-08~2007-08收治的胎盘植入13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年龄20~39(平均28.7)岁;经产妇10例,有剖宫产史6例,初产妇3例,1例为子宫肌瘤剔除术后2a;本次妊娠前人流次数1~7(平均3)次;合并前置胎盘6例;孕周24~42(平均37.4)周。分娩方式:经阴道分娩3例,子宫下段剖宫产术10例。1.2临床表现除2例前置胎盘孕期有少量阴道流血外,其余11例孕期无异常表现。所有患者均因第三产程胎盘滞留不下或胎盘部分剥离,行人工剥离胎盘时发现胎盘与宫壁粘连极紧,难以剥离或手指无法插入胎盘与宫壁之间进行剥离,或胎盘残留钳刮不下且阴道流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帆状胎盘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帆状胎盘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点,随访胎儿预后。结果产后临床诊断帆状胎盘例32例,超声正确诊断帆状胎盘22例,漏诊6例,4例误诊为球拍状胎盘;16例合并血管前置。典型的声像图特征是脐带胎盘入口远离胎盘,脐血管在胎膜下延伸进入胎盘实质,合并血管前置时,见胎膜下延伸的脐血管跨过宫颈内口,为脐动脉频谱;剖宫产24例,经阴道分娩8例,活婴30例,死婴2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直接显示脐带根部胎盘入口部位与胎盘实质、宫颈内口的位置关系,是诊断帆状胎盘及筛查血管前置的首选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提高血管前置的产前超声检出率及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血管前置病例,总结产前高危因素及声像图特征,并对误、漏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26例血管前置病例产前超声正确诊断22例,产前均存在1至多个高危因素,其中合并帆状胎盘13例(双胎3例)、前置或低置胎盘5例、副胎盘2例、球拍状胎盘2例。误诊2例,1例误诊为脐带先露,1例误诊为胎盘边缘血窦破裂。2例漏诊。结论孕期对存在血管前置高危因素的孕妇行针对性的超声筛查有重要临床意义。宫颈内口切面多普勒超声的应用可以明确诊断和避免漏诊。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前置胎盘及其合并症的方法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0年1月-2011年12月产前超声诊断前置胎盘与分娩后经临床证实前置胎盘的孕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孕晚期超声诊断前置胎盘138例,均进行剖宫产术,手术结果证实138例均为前置胎盘,但随访中发现漏诊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2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粘连12例超声均未提示. 结论 产前超声诊断前置胎盘符合率较高,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但超声对前置胎盘合并胎盘粘连和植入等合并症的诊断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