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胃肠道术后病人出院前教育需求与护士认知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病人出院健康教育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临床中相当数量患有胃肠道疾病接受手术治疗的病人 ,除住院期间对其进行系统的有关疾病健康教育外 ,更应注重病人术后康复期的健康教育。但在护理实践中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 ,进行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远远不能满足病人的实际要求。据此 ,笔者做了此项调查 ,旨在了解胃肠道手术病人对术后康复期健康教育内容的需求 ,以便加强此方面的护理工作 ,达到促进康复 ,预防疾病 ,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1 对象与方法1.1 调查对象(1) 1999年 4~ 7月收住医院外科 ,胃肠道手术后待出院病人 5 0例。…  相似文献   

2.
系统健康教育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康复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目的探讨系统健康教育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精神科常规治疗护理和康复指导,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分3个阶段进行系统健康教育,采用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SDSS)和MorningSide(MRSS)康复状态量表(MRSS)评价出院后1年内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出院后1年末PANSS、SDSS、MRSS评分低于出院时,且低于同期对照组,再人院率也低于后者,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系统健康教育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康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出院后的随访和康复指导效果,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减少肢体残疾,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将7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6例,护理人员制定出院后护理计划,并于出院后6个月内通过随访和预约复诊进行患肢功能锻炼指导、心理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健康教育和护理指导等;对照组36例,仅给予出院健康指导。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肢体功能康复状况(髋关节功能评定)比较,术后3个月及6个月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曲〈0.05),实验组的健康教育效果及预防并发症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出院后的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进行随访和康复指导,解答和帮助处理存在的问题,能有效地促进肢体功能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李巧林 《护理研究》2005,19(8):1631-1632
股骨骨折是四肢骨折中常见的疾病,大部分病人需住院治疗达到骨折临床愈合期,在院外进行康复治疗。因此,对股骨骨折病人进行出院健康教育,使病人掌握科学的康复知识,对促进骨折如期愈合,早日恢复正常功能,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股骨骨折病人长期卧床、恢复缓慢、易发生并发症这一特点,我们把股骨骨折病人的住院健康教育与出院健康教育计划紧密结合在一起。出院前让病人及家属熟练掌握功能锻炼的方法、要点、注意事项和各种并发症的症状及观察方法。  相似文献   

5.
回访式健康教育对股骨头坏死病人健康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回访式健康教育对股骨头坏死病人健康行为的影响。 方法 84例经保守治疗的股骨头坏死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病人在住院期间均接受系统的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观察组按计划实施回访、心理护理和健康行为教育。健康教育内容包括制订康复计划、心理支持、服药指导、饮食指导、功能锻炼和复查指导等。比较两组病人出院1年后健康行为变化及功能康复程度。 结果 观察组健康行为、股骨头坏死症状及髋关节功能障碍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 结论 回访式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股骨头坏死病人健康行为,促进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6.
喻小青 《全科护理》2012,(2):185-186
[目的]研究一对一健康教育在胃肠外科病人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例胃肠外科病人,每周1次由1名高年资护士在对病人及家属进行一对一讲述术前检查、术后康复、用药安全、出院指引等方面的健康教育,并派发各种疾病健康教育宣传单。[结果]出院病人对护士满意度达100.0%,术后病人健康教育内容知识基本掌握率达89.3%,出院病人办理出院程序知晓率达100.0%,出院病人出院健康知识掌握率达90.0%。[结论]开展一对一健康教育可提高病人的满意度,使病人容易掌握健康教育内容,增加病人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  相似文献   

7.
欧晓英  李广群 《现代康复》2001,5(10):142-142
目的 探讨心理康复教育对肺心病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 将60例肺心病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采用药物治疗结合心理康复教育;对照组30例,采用单纯药物治疗。评定两组病例治疗前后心理状态及病人对疾病、健康知识的认识度。结果 观察组心理状态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对疾病、健康知识的认识度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 对肺心病病人实施心理康复教育,改善病人心理状态,提高对疾病及健康知识的认识度,促进肺心病病人的治疗及康复。  相似文献   

8.
李巧林 《护理研究》2005,19(18):1631-1632
股骨骨折是四肢骨折中常见的疾病,大部分病人需住院治疗达到骨折临床愈合期,在院外进行康复治疗。因此,对股骨骨折病人进行出院健康教育,使病人掌握科学的康复知识,对促进骨折如期愈合,早日恢复正常功能,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股骨骨折病人长期卧床、恢复缓慢、易发生并发症这一特点,我们把股骨骨折病人的住院健康教育与出院健康教育计划紧密结合在一起。出院前让病人及家属熟练掌握功能锻炼的方法、要点、注意事项和各种并发症的症状及观察方法。1临床资料1996年1月—2005年1月住入我科的股骨骨折病人182例,男113例,女69例;3…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护理路径在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住院病人随机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中医综合保守治疗方案,病例组采用表单式健康教育护理路径表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护理方案,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后1个月的腰椎功能评分和出院后1个月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出院前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病例组29例病人完成研究,对照组28例病人完成研究;治疗1个月后,病例组主观症状得分(7.11分±1.21分)、日常生活得分(11.49分±2.28分)优于对照组(5.32分±1.28分,8.36分±2.77分)(P0.05);生活预防知识得分(85.46分±5.16分)及功能锻炼知识得分(90.35分±5.29分)高于对照组(73.25分±4.26分,82.29分±6.17分)(P0.05)。[结论]对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采用健康教育护理路径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有助于促进病人对疾病预防知识和功能锻炼知识的掌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冠心病介入治疗病人的护理健康教育的最佳模式.方法 参考美国东南外科协会临床路径编制方法,制定护理健康教育路径.将2005年7月至2007年12月在我院行冠状动脉支架内置入术治疗患者403例,随机编组分别采用冠心病护理健康教育路径和传统教育方法进行健康教育,观察比较两组病人健康知识认知程度、术后康复舒适度、出院后随访健康教育牢固掌握知识面;对健康教育路径教育方法满意率.结果 临床路径组能熟悉掌握健康教育路径内容要求的病人达95.56%(191/200);病人术后康复舒适度与对照组相比有175例患者未出现不适症状,占实验组86.63%,P<0.05;病人出院后教育效果随访,92.89%病人对健康异常症状监测能牢固掌握;对健康教育路径教育方法满意度测评满意率98.75%.结论 采用健康教育路径对冠心病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管理是有计划性、预见性、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方法,其有利于病人主动参与诊疗和护理,促进术后功能康复,更有利于病人对远期治疗效果的自我监测,对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的家庭康复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丽英 《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4):1303-1304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家庭康复指导,最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功能活动障碍等不良后果;方法对42例行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出院后给子分阶段进行患肢功能锻炼,预防并发症的健康教育和护理指导;结果对本组病例复查及随访,98%患者6个月后可弃拐行走,并发症发生率明星减少;结论对出院后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详细的家庭康复指导,能有效地促进肢体活动功能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延续性健康教育在急性胰腺炎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6例急性胰腺炎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两组病人住院期间均给予系统的健康教育,出院后对照组仅进行常规健康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为期1年的延续性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病人出院1年后的疾病认知、健康行为水平和胰腺炎复发率。[结果]出院1年后观察组病人的疾病认知情况得分和健康行为水平总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病人胰腺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健康教育能够给予急性胰腺炎病人及时的指导,提高病人对疾病的认知,促使病人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降低疾病复发率,促进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住院期间对鼻咽癌放疗病人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对病人出院后自我康复护理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通过电话回访已出院的曾在我科住院治疗接受健康教育路径与常规教育的初发鼻咽癌放疗病人共120例,其中健康教育路径组61例和常规教育组59例,比较两组病人出院后1个月、3个月自我康复锻炼依从性情况。[结果]住院期间接受健康教育路径护理的鼻咽癌放疗病人在出院后的各项自我康复护理依从性明显高于常规教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鼻咽癌放疗病人住院期间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可提高病人出院后的自我康复护理依从性。  相似文献   

14.
心血管病出院患者电话随访健康教育探讨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目的 提高心血管病患者对疾病康复和日常保健知识的认识和自我护理能力。方法 将 12 6例心血管病出院患者分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出院指导和电话随访健康教育 ;对照组只做出院指导。结果 观察组出院后 1年内再次住院率 12 3% ,对照组为 2 6 9% ,两组比较P <0 0 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对心血管病患者出院后进行定期电话随访 ,延续健康教育 ,具有良好的社会效果 ,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再住院率  相似文献   

15.
钟光云 《当代护士》2014,(3):135-137
目的探讨健康信念模式在帮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康复治疗中建立健康行为的作用。方法将84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干预组接受以健康信念模式为基础的疾病知识卫生宣教(包括改变不良习惯、戒烟、呼吸锻炼、氧疗、饮食改变、预防保健等非药物管理指导),出院后电话回访并督导各种康复治疗行为的落实情况。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出院3个月康复治疗落实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再次住院人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信念模式对COPD患者在康复治疗中建立良好的健康行为有促进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时德菊 《全科护理》2012,10(33):3073-3075
[目的]探讨综合性健康教育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的作用。[方法]抽取首次住院的精神分裂症病人137例,随机分为实验组68例及对照组69例。对照组常规行健康教育;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疾病知识集体讲座,团体心理活动和定期召开出院病人家属见面会、出院电话随访等项目,进行综合性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健康教育后知识掌握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实验组病人出院6个月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综合性健康教育可使病人降低病耻感,提高主动服用药物的依从性以及对疾病的知识掌握、疾病康复、预防复发、降低复发率等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陈华琴  高薇 《护理研究》2015,(12):1463-1465
[目的]探讨微信随访对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盐城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即将出院的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8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病人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和电话随访,研究组病人在出院后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接受微信随访。出院后1个月、3个月对两组病人髋关节功能及功能独立性进行比较。[结果]出院后3个月研究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出院后3个月研究组病人部分依赖率低于对照组(P=0.027),完全独立率高于对照组(P=0.014)。[结论]微信随访可以提高健康教育效果,促进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关节康复。  相似文献   

18.
刘云  曹亚琴  尹萍 《全科护理》2016,(4):414-415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甲状腺恶性肿瘤临床护理路径中的应用。[方法]对住院的503例甲状腺恶性肿瘤病人按照甲状腺恶性肿瘤的临床护理路径及标准健康教育计划,对病人预约住院阶段、术前准备、术后恢复期、131I治疗前期等进行健康宣教,并对其出院前康复、出院后随访等进行指导。[结果]503例按制定的临床护理路径和标准健康教育计划进行了相关的宣教指导。在计划实施过程中1例在预约阶段未能戒烟,2例在131I治疗前期准备中因未能及时停药而延期治疗,1例在131I治疗后重新服药时因错服剂量而引起心率加快,其余病人均能按健康教育计划完成各阶段诊疗计划。[结论]在甲状腺恶性肿瘤临床护理路径中建立和实施健康教育计划,可在短期内提高病人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满足病人对自身疾病的知情权,提高诊疗的依从性,促进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帮助病人掌握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康复知识.[方法]对11例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人采取术前教育、术后康复知识教育和出院后知识教育,由专人负责制订实施,评价健康教育计划.[结果]健康教育效果评价优占92%.[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及出院时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病人配合手术治疗的积极性,促进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20.
张爱和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9):3109-3110
目的:探讨家庭康复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为脑卒中患者的家庭康复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04例经急性期的临床治疗后,留有肢体功能障碍,即将出院的患者,分为家庭康复组和对照组,各52例。出院时用上田12级评价两组的上下肢体功能.对照组按常规给予出院指导和健康教育;家庭康复组在此基础上由康复护师给患者及家属进行规范化康复指导.开通热线电话,定期巡诊等。6个月后两组用上田12级评价上下肢功能。结果:两组出院时效果差异无显著性(P〉 0.05),6个月后效果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家庭康复能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肢体功能。[著者文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