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温经散寒法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目前尚无特效疗法,笔者运用温经散寒法治疗50例,取得较好的近期疗效,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50例,男43例,女7例。临床均符合全国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经验交流学习班制订的诊断标准,其中属第一期(缺血期)6例,第二期(营养障碍期)38例,第三期(坏死期)6例。年龄最大48岁,最小14岁,多为20~40岁的青壮年。病程最长14年,  相似文献   

2.
邱明朗 《国医论坛》1995,10(2):30-30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以下称脉管炎),是慢性全身性血管疾病。笔者近年来以自拟温阳通脉汤治疗阴寒型(缺血期)血栓闭塞性脉管炎24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24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19例,女5例;年龄最小者25岁,最大者56岁,30岁以内2例,  相似文献   

3.
活血化淤法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144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自1959年以来,我们在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过程中,发现周围血管疾病虽然其发病原因和病理变化有所不同,但都有血淤这一共性,故应用活血化淤疗法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将1975年8月~1983年12月以活血化淤法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144例总结于下。临床资料1.性别 144例中男性143例,女性1例。多发生于男性,女性很罕见。2.年龄发病年龄最小者14岁,最大者48岁,20岁以下者9例(6.25%),以21~40岁为最多,共128例(88.89%),41~50岁7例(4.86%)。  相似文献   

4.
1996~ 1 999年 ,我们采用中药脉痹通胶囊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1 0 0例 ,取得了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 .1 一般情况 本组 1 0 0例 ,其中男 72例 ,女 2 8例 ;年龄 2 0~ 31岁 2 1例 ,31~ 41岁 2 2例 ,41~ 50岁 57例 ;病程 <1年 1 0例 ,1~ 3年 71例 ,4~ 6年1 1例 ,>6年 8例 ;局部缺血期 ( 期 ) 31例 ,营养障碍期 ( 期 ) 60例 ,坏死期 ( 期 ) 9例。1 .2 诊断标准 参照 1 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订发布的《中药新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诊断。1 .2 .1 西医诊断标准 患者多为 2 0~ 40岁男性 ,…  相似文献   

5.
益气活血法治疗肢体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肢体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rteriosclros-isobliterans(简称ASO),为下肢血流速度异常,以及血液凝固性亢进,但主要病变为血管壁发生粥样硬化。此病在我国並不少见,但由于重视不够,常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相混淆引起误诊。我们在诊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hromboangiitis obliterans(简称TAO)的同时,治疗本病106例,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06例,男性98例,女性8例,年龄最小者为31岁,最大者为77岁,40岁以下18例,60岁以上12例,41~60岁之间占71.7%左右。  相似文献   

6.
Ⅲ期脉管炎是由慢性脉管炎转变而来 ,临床表现为患者肢体坏死 ,特殊鼠臭 ,剧疼 ,骨外露等 ,祖国医学称之为“脱疽”是十分恰当的 ,我们在临床上采用中药外用为主 ,结合西药治疗 ,提高了保肢率 ,并进一步进行研究观察治疗 ,现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本组共 1 8例 ,其中男 1 2例 ,女 6例 ,2 0~ 3 0岁 1例 ,3 1~ 5 0岁 9例 ,5 1~ 60岁 1例 ,61~ 70岁 2例 ,71岁以上 5例 ,病程最长 4年 ,最短 2月 ,双下肢者 6例 ,左下肢 4例 ,右下肢者 8例。诊断标准 :①慢性脉管炎病史 ;②Ⅰ到Ⅱ期脉管炎症状加重者 ;③溃烂坏疽 ;④患肢A微弱或消失 ;⑤肢血…  相似文献   

7.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属中医“脱疽”范畴。笔者自拟“脉炎散”内服加松桐膏外敷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2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20例中男16例,女4例。年龄16~72岁,以25~50岁者为多。病程最短1.5个月,最长12年,1年以内者16例。双侧下肢同时发病者1例。指、趾并存溃烂2例。有吸烟史者16例。按病情分期:Ⅰ期2例,Ⅱ期6例,Ⅲ期  相似文献   

8.
张连仁治疗虚寒型脉管炎的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自拟方脉管炎Ⅰ号、Ⅱ号和温阳定痛丸治疗35例虚寒型脉管炎。Ⅰ期14例:痊愈6例,显效5例,进步3例;Ⅱ期4例:痊愈2例,显效1例,进步1例,Ⅲ期一级15例:痊愈6例,显效8例,进步1例;Ⅲ期二級2例:无效。并强调本病的饮食和生活禁忌。  相似文献   

9.
李亲长  张芬荣 《河北中医》2003,25(6):426-427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临床常见的周围血管病 ,属中医学脱疽范畴。 1 9970 4~ 2 0 0 1 1 2 ,笔者运用自拟丹参通脉汤内服、外洗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5 2例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5 2例中 ,男 48例 ,女 4例 ;门诊患者 2 9例 ,住院患者 2 3例 ;年龄 1 8~ 2 0岁 6例 ,2 0~ 30岁 1 7例 ,30~ 40岁 2 1例 ,40~ 48岁 8例 ,平均 35岁 ;病程 <1年 1 4例 ,1~ 2年 2 8例 ,2~ 3年 6例 ,3~ 5年 4例 ;单侧下肢发病 39例 ,双侧下肢发病 1 3例 ,侵犯上肢 1 0例 ;有吸烟嗜好41例 ,有外伤史 1 1例。1 2 辨证分型 参照中华…  相似文献   

10.
笔者自1995年6月~1998年12月,以鲜水蛭外敷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60例,疗效满意,兹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60例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最小26岁,最大68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7年。单个溃疡48例,两个以上溃疡12例,均因久患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引发局部溃疡。2 治疗方法将采集到的成虫活水蛭放入泥水盆中,用镊子将水蛭取出,放入75%的酒精溶液中浸泡30min,取出后,每10条加生大蒜1瓣,共捣成酱泥,将水蛭蒜肉泥加入适量鸡蛋清,调匀后涂擦患处。对局部缺血期和营养障碍期者,每日涂擦患处1次;对坏疽期溃疡者,将水蛭蒜肉泥填充在溃疡创面上,外纱布固…  相似文献   

11.
一闭塞性脉管炎案自1957年~1976年,共经治闭塞性脉管炎11例。用中医辩证施治以温阳活血,通络止痛法为主,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兹整理如下:临床资料:11例中36岁至45岁者4例,46岁至55岁者7例;男性9例;女性2例;工人8例、干部3例;病程4至8个月者8例,9至14个月者2例,3年以上者1例;坏死期1例,缺血期10例;疗程4至8个月者7例;9至14个月者4例;痊愈者10例;显效者1例。  相似文献   

12.
笔者自1988年2月~1989年12月中西医结合治疗I期血栓闭塞性脉管炎10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00例中,男99例,女1例;其中左足45例,右足51例,左手1例,右手3例;年龄21岁~30岁者23例,31岁~40岁者31  相似文献   

13.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简称脉管炎)是常见的外周血管病之一。根据病情,按全国统一诊断标准分为Ⅰ、Ⅱ、Ⅲ期,并将Ⅲ期患者分为1、2、3级。一般认为Ⅲ期2~3级坏死病例属重症,治疗颇为困难,能否保留患肢,减少高位截肢率是本病的治疗关键,亦是判断疗效的标志之一。自1962年~1979年,我们根据中医辩证施治的法则,研制了临床有效的方药,  相似文献   

14.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累及血管的炎症和慢性闭塞性免疫性的外科常见病。以往单用中药或西药治疗,疗效欠佳,且易复发。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共治患者37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将临床资料分析如下。[临床资料]37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7例;年龄最小的对岁,最大的81岁,平均年龄42周岁;病程最短1周,最长达7年。绝大多数患者为病情反复发作,夜间静息性疼痛和间歇性破行及肢体末梢发凉,严重者形成溃疡和坏疽。西医将本病分为缺血期,营养障碍期,坏疽期。37例患者中,I期间例,11期匕例,Ill期5例。【治疗…  相似文献   

15.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目前尚无特效疗法,笔者运用益气温阳、祛痰化瘀法治疗1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0例、男7例、女3例、病例均符合全国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经验交流学习班制定的诊断标准,其中属第一期(缺血期)一例、第二期(营养障碍期)九例,年龄最大为50岁、最小为20岁、病程最长10年之久,最短四月。患肢皮温均较健侧为低,10例中未见并发溃疡坏死、七例患肢足背动脉搏动消失。三例搏动减弱。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临床上常见的周围血管病之一。笔者于 1997年 5月~ 2 0 0 1年 10月采用自拟五虫通脉汤为主治疗本病 70例 ,疗效满意 ,并与常规治疗的 70例进行比较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两组 14 0例患者均符合 1990年中国中医学会外科脉管专业委员会拟定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诊断标准[1] 。其中男138例 ,女 2例 ;年龄最大者 4 5岁 ,最小者 17岁 ,平均 31岁 ;病程最长 2 5年 ,最短半月 ,平均 5年 ;发病部位 :单侧肢体112例 ,多侧肢体 2 8例 ;肢体合并坏疽或溃疡者 10 8例 ,无坏疽或溃疡者 32例 ;中医分型 :脉络寒凝型 2 1例 ,脉络血瘀…  相似文献   

17.
<正>跟骨痛是骨科临床常见的病症,本人自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运用小针刀结合中药熏洗治疗本病78例(85足),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78例(85足),男27例,女51例,年龄36~65岁,平均48岁;左侧33例,右侧38例,双侧同时患病7例;病程1~36个月,平均5.6个月。X片显示有跟骨骨刺者52例。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辨证施治32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并与单纯西药治疗的32例患者作对照观察,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入选的64例病人均为本院住院及门诊患者,均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黄家驷外科学》[2]明确诊断.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治疗组男28例,女4例;年龄最大68岁,最小33岁;病程最长6年,最短4个月,平均2.9年;临床分期:Ⅰ期18例,Ⅱ期8例,Ⅲ期6例.对照组男27例,女5例;年龄最大66岁,最小33岁;病程最长6年,最短3个月,平均2.8年;临床分期:Ⅰ期20例,Ⅱ期8例,Ⅲ期4例.两组病例性别、年龄、病程、病情分期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9.
1990年3月~1992年4月,我们采用三阴交穴位注射前列腺素E_1(PGE_1)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引起的疼痛24例,疗效显著,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按随机原则,分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穴位注射)24例,均为男性,年龄28~40岁,平均35.1岁,病程2个月~8年。病变局部缺血期5例,营养障碍期14例,坏死期5例。所有患者均有肢体局部疼痛等典型临床症状及体征。对照组(颅痛定加针刺)24例,均为男性;年龄26~41岁,平均36.2岁;病程1.5个月~6年,平均5.2年;缺血期6例,营养障碍期17例,坏死期1例。治疗方法治疗组用PGE_1100mg溶于0.9%生理盐水500ml中,取该溶液3ml三阴交(双侧)穴位注射,每日1次,疗程10天。对照组:颅痛定90mg,每日1次口服;针刺双侧三阴交穴,每日1次,  相似文献   

20.
中药配合放射治疗鼻咽癌57例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1987~1989年期间中药配合放射治疗的鼻咽癌57例,初步摸索到鼻咽癌放疗后的毒副反应及中医证治规律,现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 57例均为病理细胞学确诊的鼻咽癌住院患者。男44例,女13例、年龄12~70岁,年龄中位数为49岁;癌鳞48例(84.2%,其中低分化鳞癌46例,中分化鳞癌1例,鳞癌1例),未分化癌7例(12.3%),大圆细胞癌和泡状核细胞癌各1例,临床Ⅱ期13例(22.8%),Ⅲ期33例(57.9%)Ⅳ期11例(19.3%)。以Ⅲ、Ⅳ期为主,占77.2%,较陈文湛等所报道的82.2%略低。2.临床证(?) 本文病例放射治疗后均出现一系列的毒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