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对双相式护理分级的概念、现行分级护理模式的局限性、实施双相式护理分级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综述,为今后开展双相式护理分级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双相情感障碍缓解期患者情境式交往训练的效果。方法:选本院精神科收诊的112例双相情感障碍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精神科专科护理)及观察组(在专科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情境式交往训练),56例/组,观察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生存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非常满意度、总满意度等数据统计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HAMAD评分、YMRS评分在治疗后的数据统计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结论:采用情境式交往训练干预双相情感障碍缓解期患者,有效缓解患者抑郁、躁狂等临床表现,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情境式交往训练在双相情感障碍缓解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精神心理临床康复中心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缓解期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精神科疾病常规护理,观察组在精神科疾病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情境式交往训练。干预前及干预8周末,评估患者的抑郁、躁狂、生存质量得分情况。结果干预前2组双相情感障碍缓解期患者抑郁和躁狂评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周末观察组抑郁和躁狂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2组双相情感障碍缓解期患者生存质量各领域及总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周末观察组生存质量总分及生活领域、心理领域、独立性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精神信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情境式交往训练可减轻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抑郁和躁狂症状,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分级督导式训练方法在护理操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分级督导式训练在护理技术操作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采用分级督导式的训练方法 对全院护士进行护理操作培训.结果 经过培训,护理人员考核成绩明显上升,培训前后成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用分级督导式训练的方法 进行护理操作培训,对护理人员技能水平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较低,因其自知力缺乏的特殊性,国内针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开展的护理干预措施较少.该文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包括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现状、评估工具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干预措施.建议在临床工作和社区护理中开展基于循证的护理干预,进一步探索适合我国临床实际且能提高双相情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分级式护理在耳源性眩晕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8月—2020年8月医院收治的耳源性眩晕症患者82例,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分级式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1周后的眩晕障碍筛查量表(DHI)评分、中文版跌倒功效量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日记式心理教育在双相情感障碍缓解期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0例双相情感障碍缓解期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日记式心理教育。比较两组应对方式问卷(CSQ)评分及Link病耻感量表评分。[结果]干预后6个月观察组CSQ各维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Link病耻感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展日记式心理教育,有助于改善双相情感障碍缓解期病人应对方式,降低其病耻感。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家庭核心化延续护理支持在双相情感障碍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于本院治疗后出院的双相情感障碍者80例为研究样本,以是否接受家庭核心化延续护理分为两组,2019年1月-2019年6月接受常规延续护理的40例双相情感障碍者设为对照组,2019年7月-2019年12月接受家庭核心化延续护理支持的40例双相情感障碍者设为试验组,对两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双相情感障碍者干预后治疗依从率和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家庭核心化延续护理支持对双相情感障碍者施加干预,可显著提升该类情感障碍者治疗依从率,获得生活质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预警式分级评分管理在心脏病重症监护病房(C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5月1日~11月30日收治的56例CCU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将2018年12月1日~2019年5月31日收治的56例CCU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预警式分级评分管理。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入住CCU及住院时间并评价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入住CCU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均缩短(P0.01);观察组护理安全管理、感染管理、急救管理、护理文件书写、基础护理及病区护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将预警式分级评分管理模式应用于CCU护理中,可提高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缩短患者入住CCU及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张岳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23):3905-3908
目的探讨陪伴式情感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5月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双向情感障碍躁狂患者70例,将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接受精神科常规护理干预的患者35例设为对照组,2017年4月至2018年5月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陪伴式情感干预的患者35例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抑郁程度、躁狂程度、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的HAMD及BRM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WAIS-RC、WMS及WHO-QOL-100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患者实施陪伴式情感干预,不仅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还能提高认知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在外科ICU老年患者中应用分类监护的护理管理方法,对ICU感染控制情况、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相关情况。方法:将手术后入住普外科ICU的老年患者进行分类,采用危重感染老年患者A区监护,危重非感染的老年患者B区监护的管理方法。选择入住B区监护986人作为观察组,与分类监护前入住监护病房的危重老年患者998人相比较。结果:分类监护后感染控制情况,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相关情况有显著差异。结论:分类监护的管理方法具有适应患者病种和病情需要、有效控制感染,保证外科ICU患者监护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The current prototype patient classification system in China has not been updated for over six decades.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adopted a hybrid patient classification method using both disease severity and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scores to classify patients. The time motion approach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direct nursing time of 551 general acute care patients. We found that patients in old Categories according to ability of self‐care and disease severity 1–4 received approximately 7.1, 4.6, 3.4, and 4.5 h of direct nursing care, and the number of hours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Categories 2, 3, and 4. In contrast, patients in new Categories 1–4 received approximately 10.1, 6.9, 4.4, and 2.4 h of direct nursing care in 24 h. The nursing hour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all pairings of the new categories. The new classification system can be used to make nursing care assignments and adjust staffing.  相似文献   

13.
14.
触摸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会兰  蒋晓莲 《护理研究》2004,18(23):2078-2080
从触摸的概念、触摸的分类、触摸在护理工作中应用及注意事项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便秘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李建荣 《护理研究》2005,19(7):1227-1228
It reviewed the classification, causes, and nursing care of patients with constipation.  相似文献   

16.
便秘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李建荣 《护理研究》2005,19(14):1227-1228
综述了便秘的分类、原因及护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在腹膜透析患者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腹膜透析精细化护理团队、建立腹膜透析治疗患者档案、制订腹膜透析患者培训方案和居家腹膜透析患者分级随访管理流程。结果实施精细化护理后,患者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及容量超负荷的发生率降低(P<0.01或P<0.05)。结论对腹膜透析患者实施精细化护理,减少了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降低容量超负荷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对我国推行护理结局分类系统可行性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结局分类系统在我国推行的可行性。方法:对护理结局分类系统与我国护理事业发展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我国卫生保健服务模式的重新架构以及护理事业专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需要推行护理结局分类系统;护理结局分类系统在我国的推行有助于体现护理价值,有助于护士更好地运用护理程序,有助于提高护士的专业能力,有助于推进我国护理学专业化进程。结论:我国有必要逐步推行护理结局分类系统。  相似文献   

19.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compare two patient classification instruments developed in different countries, Perroca's (Brazil) and the Beakta (Sweden) systems and to investigate if both instruments equally assess patients' care requirements. The survey sample comprised 85 patients from a university hospital in southeast Sweden. Statistical analysis used Spearman's correlation and Kappa. The Spearman'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for total scores and classifications were 0.83 and 0.80, respectively (P-value < 0.01). The level of agreement between the instruments related to the different care categories pointed to an overall kw of 0.60 (95% CI: 0.50-0.71). The findings indicate a high degree of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total scores and patient classification assessment using the Beakta and Perroca systems and also a moderate level of agreement between the two instruments in the different care categories. There are few surveys that compare classification instruments between countries making it difficult to know to what extent cultural differences influence measurement approach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