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药房》2019,(7):922-926
目的:研究筒鞘蛇菰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为进一步丰富该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筒鞘蛇菰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75%乙醇提取筒鞘蛇菰全株得到醇提物,依次用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对提取物进行萃取得到相应部位萃取物。通过硅胶柱、凝胶柱、半制备柱对乙酸乙酯部位萃取物中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然后结合波谱(质谱、氢谱、碳谱)数据和文献报道对分离得到的化学成分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筒鞘蛇菰乙酸乙酯部位共分离得到了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pyracanthoside(1)、5,7,3′,5′-四羟基二氢黄酮(2)、柚皮素(3)、高圣草酚(4)、橙皮素(5)、樱花亭(6)、圣草酚(7)、金鱼草素6-O-β-D-吡喃葡萄糖苷(8)、青霉酸(9)、二氢青霉酸(10)、2-甲基-3-呋喃甲酸(11)、5-hydroxymaltol(12)和5,7-二羟基色原酮(13),多为二氢黄酮类化合物。化合物2~13为首次从蛇菰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结论:本研究丰富了蛇菰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并为筒鞘蛇菰的质量评价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孙晓  郭耀武  刘越  王国海 《安徽医药》2015,(7):1245-1247
目的:对秦岭产宜昌蛇菰的生药学特征进行鉴别研究,为品种鉴定提供参考依据;对宜昌蛇菰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为有效利用其资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原植物形态、性状、根茎、鳞叶、横切面显微进行鉴别研究;借助紫外分光光度法,通过比较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清除率,评价宜昌蛇菰各部位不同溶剂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宜昌蛇菰的茎横切面表皮以内为薄壁组织,外韧性维管束散在,无明显皮层、中柱以及髓部分化;鳞叶横切面可见主脉维管束散在,无栅栏组织、海绵组织的分化,呈现等面叶的特征。宜昌蛇菰各部位不同溶剂提取液在实验质量浓度范围内,各提取物抗氧化能力均随其质量浓度升高而增强。结论宜昌蛇菰花茎和鳞叶横切面初生构造的特征,对其品种鉴定提供参考依据。宜昌蛇菰根茎、鳞叶、花均具有明显抗氧化活性,三者间无明显差异,故提示其应全株入药。  相似文献   

3.
筒鞘蛇菰镇痛有效部位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筛选筒鞘蛇菰镇痛作用的有效部位。方法采用小鼠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筛选筒鞘蛇菰的镇痛有效部位。结果筒鞘蛇菰甲醇提取物的正丁醇部位能显著提高小鼠热刺激的痛阀;且对小鼠醋酸扭体反应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正丁醇部位为筒鞘蛇菰镇痛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4.
藤茶降血压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藤茶学名为显齿蛇葡萄,英文名称为vinetea,葡萄科蛇葡萄属落叶藤本植物,广西柳州市的融安、融水、三江等县均有大量野生资源分布。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广西分所姚新生院士实验室通过对大鼠饲喂藤茶水溶液,以研究藤茶对大鼠血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藤茶对实验大鼠具有较好的降血压作用,但对心率并无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5.
山胡椒属药用植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国内外有关山胡椒属药用植物的文献进行综述 ,涉及该属的临床应用、药理研究及化学成分 .对山胡椒属药用植物的医药研究、开发工作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风轮菜属药用植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唇形科风轮菜属药用植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风轮菜属药用植物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查阅国内外最近十几年的数十篇文献资料,从化学成分类型、分类学研究、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方面对风轮菜属药用植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风轮菜属植物主要含有黄酮、皂苷、有机酸、芳香族化合物、三萜、甾体等多种化学成分,其中黄酮类和皂苷类化合物为该属植物的主要活性成分。对风轮菜属10种植物用高效液相色谱与系统聚类分析方法进行分类,其结果符合植物分类学的结论,Calamintha glandulosa更接近于Micromeria属。风轮菜属药用植物具有止血、抗菌、抗炎及免疫、抗肿瘤、抗辐射等药理活性,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等。风轮菜属药用植物有进一步开发的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厘清由于分类系统和种分类等级的变化、种鉴定等原因引起的药材标准中法定药用植物基源混乱的情况。方法 查询我国国家和各省市自治区的相关药材标准及权威分类学著作,对植物基源存疑的种,从植物系统分类、分类群等级和种鉴定等各方面进行考证。结果 我国国家和地方标准收载的法定药用植物中,来源于恩格勒系统山龙眼科至蓼科的共有105种,其中基源鉴定清晰,分类无问题,中文名和拉丁学名无混淆的63种,基源存疑有5个科共42种,其中由于属名的异名充作正名而引起拉丁名混乱的1种,属分类系统变化而造成种混淆的5种,种等级分类群的鉴定、归并不同而造成混淆的11种,中文名混淆的25种,并对有混淆的种进行考订纠正。结论 檀香科、桑寄生科、马兜铃科、蛇菰科及蓼科法定药用植物基源有一定问题,经过研究考订,这些问题得以厘清解决。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陕西沙参属药用植物资源,为开发和利用该属药用植物提供资料。方法深入陕西各地进行实地调查,并结合有关研究文献,对陕西沙参属药用植物的种类、生境分布、资源状况及功能主治等进行了归纳总结。结果确定陕西共产沙参属药用植物12种及2亚种,并编制了分种检索表。结论陕西沙参属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具有艮好的开发应用前景。同时各种之间生态学方面均有较大差异,有待于进一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9.
<正>蛇六谷是天南星科植物魔芋或华东魔芋的干燥块茎,属浙江、上海地区地方用药,目前未被国家药典收载。《上海常用中草药》《中国植物志》中认为蛇六谷应为天南星科植物华东魔芋的干燥块茎。包雪生等曾在上海当地考察,发现华东魔芋就是现代蛇六谷,并将其结论编入《上海市中药材标准》,因此在上海地区,蛇六谷应为华东魔芋。《浙江农药志》《浙江药用植物志》认为蛇六谷为天南星和异叶天南星的别名,在浙江地区考察天南星,其药用部位为干燥茎根,其性味  相似文献   

10.
龙胆科植物獐牙菜属药用植物的研究及应用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目前龙胆科植物獐牙菜属药用植物的研究及应用概况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综述了该属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结构和药理作用,为更好地利用该属植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汪映宇  张朝凤  张勉 《药学学报》2012,(9):1243-1251
狭义蓼属(Polygonum L.s.str.)是蓼科中的一个药用大属,《中国药典》及地方药用标准收载本属植物10余种,本草著作收载50余种,多数以其地上部分入药。蓼属药用植物的形态较为相似,花、果实很小,不易鉴别和区分,容易造成临床上的误用与混用。为了准确鉴定蓼属药用植物,本文首次对30种蓼属植物茎、叶的组织学特征及其偏光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蓼属植物茎横切面特征较为相似,厚壁组织如木质部、纤维等偏光现象明显;不同种类叶表面观特征的区别较为明显,首次在偏振光下发现了气孔的马耳他十字效应(Maltese-cross effect)。综合茎横切面、叶表面观的显微特征和偏光特性(组合特征),编制了30种(变种)蓼属药用植物的检索表,为蓼属药用植物的鉴别提供了依据。偏振光技术首次被用于植物器官横切面和表面观的研究,为药用植物和药材的鉴别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报道沙参属沙参组和筒花组12种药用植物根的组织构造,并根据对沙参属23种5亚种2变种药用植物根的组织学系统研究结果,编写了组织特征检索表。  相似文献   

13.
蜡梅属植物有很高的观赏和药用价值,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病毒、镇痛等药理活性。然而,现今研究多关注其种质资源、品种分类、化学成分和临床应用等方面,缺乏分子生物学方向的系统总结。本文通过整理近年来基因组学、分子标记、分子鉴定、转录组学和功能基因克隆等方向的研究结果对蜡梅属药用植物的系统进化、遗传多样性、分类鉴定、次生代谢、抗逆机制及生长发育过程等多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梳理,并就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和研究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加快蜡梅属药用植物的深度开发应用提供理论参考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4.
赵翡翠  李杰 《中国现代医药》2010,27(13):1177-1182
目的 综述乌头属药用植物中生物碱的国内研究进展。方法 对近十几年来国内发表的具有代表性的相关文章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结果 乌头属药用植物主要成分为生物碱,现已从多种乌头属药用植物中分离鉴定出各种生物碱单体。综述了生物碱的各种含量测定方法。结论 应加强对乌头属植物中有效成分和毒性成分的分析,以加大这类植物的开发利用,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胰岛素信号传导系统中的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1B,PTP1B)是胰岛素增敏剂的新靶点之一。本文旨在制备人PTPlB蛋白,并观察多蕊蛇菰(Balaophora polyandra Griff.)提取物对PTP1B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以IPTG诱导基因重组的hGST-PTPlB BL21 E.Coli工程菌过表达人类PTP1B蛋白,经GST亲和层析柱纯化得到hGST-PTPlB蛋白质。以Bio-Rad蛋白分析试剂测定蛋白含量。采用体外酶学方法,以多肽para-NitroPhenyl Phosphate(pNPP)为底物,观察药物对hGST-PTPIB酶活性的影响。多蕊蛇菰全草用石油醚加热回流,再经不同浓度的水、乙醇等溶剂提取,减压浓缩后得蛇菰提取物。结果:经hGST-PTPlB-BL2 1E.Coli工程菌扩增、诱导表达、并经GST亲和层析柱纯化,可得到人类hGST-PTPIB蛋白质,平均得率为9.2土2.7mg/L。将该蛋白质产物用7.5%SDS-PAGE电泳,紫外扫描分析在分子量40KD附近有明显的单一条带,为hGST-PTPIB蛋白质。分离多蕊蛇菰全草共得到61个提取物。其中,在体外对PTPlB酶的抑制率〉50%的有21个提取物。对抑制率〉80%的7个活性部位,进一步分析量效关系,其50%抑制率的浓度(IC50)分别为0.566、0.588、0.596、0.616、0.667、0.970、和1.23ug/ml。结论:诱导基因重组的hGST-PTPP1B-BL21 EColi工程菌可得到hGST-PTPP1B蛋白质,不同提取部位的蛇菰提取物对PTP1B酶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明确陕西省区域内药用植物特有种资源现状及其多样性。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查阅等方式对陕西省区域内药用植物特有种的种类特有性、物种组成、区系成分、科属类型、药用价值及濒危程度进行研究。结果 在研究区内有自然分布的中国药用植物特有种101科331属共713种。仅在陕西省区域内有自然分布的有15种,其余698种同时在中国其他省份也有自然分布。这713种在陕西省第4次资源普查中有233种(69科159属)未采集到标本。研究区内的药用植物特有种中蕨类植物7科11属共11种,裸子植物4科10属14种,双子叶植物82科278属627种,单子叶植物8科32属59种。研究区内的药用植物特有种的生活型多为草本,其次为灌木和乔木,半灌木和附生植物占比最少。研究区内种数≥20种的有9科,种数≥10种的属有4科。陕西省药用植物特有种所属的90科划分为13个分布区类型并具有9个变型,分布科数较多的是热带分布(2~7类)共计是34科。研究区内药用植物特有种属于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有5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有14种;陕西省地方重点保护植物有26种;有21种可以作为中国药典2020年版中收录药材的基原植物。结论 陕...  相似文献   

17.
《中南药学》2017,(12):1733-1738
针对青牛胆属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进行全面的综述,为开发该属植物的药用价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摘 要 目的:筛选筒鞘蛇菰止血有效部位。方法: 用95%乙醇对筒鞘蛇菰原药材进行回流提取,残渣加水煎煮,合并滤液,浓缩。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对浓缩液进行萃取,分别制得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相部位。通过测定凝血、出血时间和体外血浆复钙时间,考察其止血活性部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乙酸乙酯部位能显著地缩短凝血、出血时间和体外血浆复钙时间(P<0.01)。正丁醇高剂量组也可缩短小鼠的出血时间和体外血浆复钙时间(P<0.05),但对小鼠凝血时间影响不显著(P>0.05)。石油醚部位和水部位组对小鼠凝血、出血时间和体外血浆复钙时间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筒鞘蛇菰中具有止血作用的活性成分主要集中在乙酸乙酯部位。  相似文献   

19.
综述了鬼针草属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介绍蛇葡萄属植物的研究概况及展望其开发前景。方法以国内外发表的文献为依据,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对蛇葡萄属植物近年来的研究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蛇葡萄属植物含有多种化学成分,药理活性显著,具有良好的研究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