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进行血清脂蛋白(α)(LP(α))指标的检测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119例,按血小板计数情况分为3组,分别为日立7060生化仪和ABX血球计数仪上测定LP(α)、白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及血小板、血红蛋白,并进行分析。结果3组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与对照组和3组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组间比较LP(α)都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LP(α)与血小板、血清白蛋白数量都呈负相关,并且LP(α)的检测手段简便、经济、易普及,因此临床上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常规检测LP(α)浓度对预测肾综合征出血热疾病的发生和监测病情进展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药大黄、三七粉对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腔道出血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9例确诊为HFRS伴腔道出血患者按照治疗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34)与观察组(n=35)。对照组采用止血敏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大黄及三七粉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1)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57%,显著高于对照组(67.65%)(P0.05);(2)观察组治疗后血小板计数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平均止血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大黄、三七粉对肾综合征出血热腔道出血的治疗效果显著,应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3.
大生解毒汤为主早期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大生解毒汤早期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 ,治疗组在退热时间、出血停止、尿蛋白消失、血小板复常、尿素氮复常方面优于对照组 ,越休克期、越少尿期患者多于对照组 ,总有效率明显提高 (98.1% ,P<0 .0 5 )。  相似文献   

4.
闻留瑞  刘英 《中国中医急症》2003,12(3):214-214,246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 12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予西医常规处理,治疗组加服中药。结果 在症状与体征恢复及进人多尿期时间、肾功能及血小板复常时间、并发症及转归方面,均以治疗组疗效为优。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急性肾功能衰竭疗效确切,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采用出血热转移因子配合病毒唑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组,对改善肾综合征出血热预后的机制。方法66例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例,用双盲法随机抽取病例分为两组:采用出血热转移因子配合病毒唑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组与以往传统采用病毒唑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组,作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 5 )。结论出血热转移因子配合病毒唑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组疗效好,可能是出血热转移因子对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异常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使病理性免疫过程显著减轻所致。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中药大黄、三七粉对肾综合征出血热腔道出血的治疗作用。方法将临床诊断为肾综合征出血热伴腔道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1例,予大黄3g、三七2g、研成细末混匀,每日3~4次口服,对照组29例,予止血敏2g,每日1次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痊愈17例,显效5例,有效6例.愈显率为70.97%,总有效率90.32%;对照组痊愈10例,显效3例,有效6例,愈显率为44.83%,总有效率65.5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治疗组平均止血时间为(2.32±0.82)h,血小板计数为(8.84±1.13)×10^9/L及血小板聚集率明显提高,与对照组[分别为(4.15±0.69)h,(6.22±0.89)×10^9/L]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大黄、三七粉有促进血管收缩,缩短出血时间及止血作用,可增加血小板数量,提高血小板聚集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清气凉营汤对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热期)的临床干预效果,分析其对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80例住院患者参加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将纳入对象按照观察组与对照组1∶1进行分配,采用随机、中西医结合与单纯西医治疗平行对照。结果:观察组第3天重型转归比例、退热时间、出血时间、肾功能恢复时间和第3、6、9天评分均明显小于对照组;第6天两组间CD3、CD4、CD8、CD4/CD8存在明显差异。结论:观察组重型转归比例、退热时间、血小板复常时间、肾功能复常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淋巴细胞亚群干预有效,临床治疗安全且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加减生大黄汤结肠灌注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少尿期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所有128例患者均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66例采用加减生大黄汤结肠灌注,每天3次,当每天尿量>1500ml时,每天2次,连用2周,对照组62例采用传统的甘露醇灌肠治疗,每天3次,当每天尿量>1500ml时,每天2次,共用2周.结果:治疗组总效率为97.2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88%,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加减生大黄汤结肠灌注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少尿期效果好,可以明显缩短少尿期,改善症状,未见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卡托普利加丹参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改进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治疗。方法 :将 16例符合诊断标准的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疗效观察。对照组用常规综合疗法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卡托普利和丹参。结果 :治疗组在减轻症状、缩短病程、改善肾功能及减少并发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卡托普利加丹参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疗效确切 ,值得临床进一步探讨观察。  相似文献   

10.
牛毅  王曦 《中国中医急症》2013,(11):1953-1954
目的观察在常规处理基础上加用芪参胶囊对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疗效。方法患者13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予常规处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芪参胶囊,观察两组血小板恢复正常和尿蛋白消失的时间。结果治疗组治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其血小板恢复正常时间及尿蛋白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处理基础上加用芪参胶囊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研究白茅根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资料均随机选自本院接收治疗的肾综合征出血热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共102例,手术时间为2013年5月—2016年5月期间。对102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抽取表法进行分组,分别为西医西药治疗组和中医白茅根治疗组。西医西药治疗组采用支持治疗及利尿等,中医白茅根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以白茅根为主的中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出血情况、尿闭情况、休克情况、肾功能及生化指标变化等进行比较。结果中医白茅根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16%,西医西药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0.59%,中医白茅根治疗组治疗效果更好,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白茅根治疗组患者出血、尿闭及休克情况均显著低于西医西药治疗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白茅根治疗组血浆尿素氮、血肌酐、丙氨酸转氨酶及天冬氨酸转氨酶等均显著低于西医西药治疗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茅根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疗效显著,能够有效缩短出血时间,改善患者肾功能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老年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以214例老年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为观察组,367例非老年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为对照组,就两组之间的临床特点进行比较。结果:老年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起病缓慢,临床表现不典型,休克发生率高,病期重叠多,合并症多,病死率高达35.5%。结论:老年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表现重,为一组危重型病例,临床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回顾性分析26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主要临床资料,并重点阐述出血、休克、肾衰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6例重型肾综合征中出现的出血、休克、肾衰等采取腹膜透析的治疗手段,给予相应的有针时性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严密的病情观察和精心护理,为临床确定诊疗措施提供了详细准确依据,进一步提高了治愈率.结论: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早期采取干预措施,对提高重型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人治愈率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长期口服中药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小板计数及出血情况的影响。方法:将60例阴虚火旺的IT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中药汤剂,对照组口服强的松片,分别记录所有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3、6个月时血小板的计数及出血情况。结果:治疗组在1月时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的出血状况均得到了明显改善,且两组在出血状况方面无明显差异;在2个月以后两组的血小板计数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出血情况方面,中药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长期口服中药治疗ITP是有效的,且有助于减轻患者的出血情况,但在治疗早期是否需要中西医结合治疗,要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温肾益髓法治疗肾阳虚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方法:选择符合要求38例的病例随机分成中药组19例,及安雄组19例,在规定疗程中观察中医证候改变情况,测定治疗前后外周血常规、骨髓干/祖髓细胞相关抗原表达的变化,观察两组的疗效、造血及骨髓细胞调控功能、不良反应。结果:中药组总有效率89.5%,安雄组总有效率73.7%,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中药组的中医证候有效率(94.7%)明显优于安雄组(P0.05);中药组治疗前后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增高及血小板上升有显著差异(P0.05),且血小板上升优于安雄组(P0.05);中药组治疗前后骨髓中CD34,值明显降低(P0.05);中药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温肾益髓中药可以明显改善肾阳虚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可以提高患者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及血小板数量;可以降低患者骨髓中造血干/祖细胞抗原CD34值明显降低,温肾益髓法治疗肾阳虚MDS患者不但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且可能对该疾病进展有良好的干预,还是一种安全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以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为三大特征。目前尚无治疗本病的中医治疗方案。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发热期33例,并与单纯西医治疗3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7.
香丹注射液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出血128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血为肾综合征出血热(以下简称出血热)三大主症之一,临床治疗中强调把好休克、出血、肾损三关,出血是治疗关键之一。我们用香丹注射液治疗出血热出血。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1996年5月~1997年11月,笔者加用生脉注射液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发热期患者,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38例HFRS发热期患者均按1987年全国肾综合征出血热防治方案诊断标准确诊,并经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检查证实。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17~65岁  相似文献   

19.
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机主要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尤以脾、肾为主要环节。肾综合征出血热早期运用双黄连,具有解热、抗病毒及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热退、少尿期、血小板复常、尿蛋白消退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0.
地丹凉血针为主治疗肾变病综合征出血热出血证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洪  周学平  金妙文  周仲瑛 《陕西中医》2003,24(10):874-874,880
目的 :观察清热凉血类中药对肾变病综合征出血热出血证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5 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3 0例 ,给予地丹凉血针静脉滴注 ,对照组 2 2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 96 .6 7%,平均止血时间 3 .1 0± 1 .97,对照组分别为 5 9.0 9%和 5 .6 8± 2 .81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 )。提示 :本方法对本病具有凉血止血的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