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辨证是医生对病人的症状、体征及理化特征等进行理解和判断的主观思辨过程.医生对疾病证候特征把握的准确度不仅与其知识结构、经验多寡有关,还与其对疾病"症"的信息获取能力的高低有关,由此导致不同医生对同一患病个体的"证"的判断出现差异,甚至出现相反的结论,最终直接影响了疗效的可靠性.为减少这种因判断和理解产生的偏倚,本文基于"症状"具有客观性这一基本事实,以中医临床论治为目标,分析并阐述以"病人"的"症"为依据的2型糖尿病人群分类原理及临床适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睡眠疾病睡眠疾病即以失眠为主症及其相关躯体疾病和其他精神疾病的总称。它是当今临床医生应诊时必然应对的事实。单纯性所谓"不寐"、"失眠"者已经很少,而临床门诊面对的大量病人都是以失眠为主症,同时伴有其他夹杂疾病前来就诊者。对这一类病人,是按分病多科处理为好?还是按中医辨证论治,证中求病,病中求证,证病结合综合处理为  相似文献   

3.
疾病是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生理功能失常或心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症是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可以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恶寒发热、恶心呕吐、烦躁易怒等),也可以是医生检查病人时发现的异常征象(舌淡苔白、脉细数等);是判断疾病、辨别证候的主要依据,因其是疾病个别现象,未必完全能反映疾病和证候的本质。"西医治病"是在《NCCN指南》的指导之下,正确使用手术、化疗、放疗、生物治疗和分子靶向治疗等技术对肿瘤进行综合性治疗。"中医治症"是针对恶性肿瘤患者在疾病发展或治疗过程中所出现的某些症状或不良反应,运用中医学辨证施治的原则进行正确的处方用药,并结合中医学之理疗、情志疗法等技术,以消除临床症状、增强机体免疫力为治疗总则。以此中西医结合理念指导临床对恶性肿瘤的治疗可获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4.
疾病是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生理功能失常或心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症是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可以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恶寒发热、恶心呕吐、烦躁易怒等),也可以是医生检查病人时发现的异常征象(舌淡苔白、脉细数等);是判断疾病、辨别证候的主要依据,因其是疾病个别现象,未必完全能反映疾病和证候的本质。"西医治病"是在《NCCN指南》的指导之下,正确使用手术、化疗、放疗、生物治疗和分子靶向治疗等技术对肿瘤进行综合性治疗。"中医治症"是针对恶性肿瘤患者在疾病发展或治疗过程中所出现的某些症状或不良反应,运用中医学辨证施治的原则进行正确的处方用药,并结合中医学之理疗、情志疗法等技术,以消除临床症状、增强机体免疫力为治疗总则。以此中西医结合理念指导临床对恶性肿瘤的治疗可获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5.
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证与病灶分离现象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证 :患者认为最为难受而导致其就医的症状。病灶 :发病的部位。作者在就诊的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经常发现 ,主证与病灶分离现象的病人 :如以肩部疼痛为主证就诊而颈部症状轻微的颈椎病患者 ;以腿部疼痛为主症就诊而腰部症状轻微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这些病人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病灶部位症状轻微 ,因此当把确诊的结果告诉病人时 ,病人都难以置信 ,这些病人甚至是医生 ,要使他们理解是要颇费口舌的。这是导致错诊和漏诊重要原因之一。为了解主症与病灶分离现象存在的情况及其规律 ,作者作了初步观察 ,现报告如下。1 观察方法1.1…  相似文献   

6.
《光明中医》2021,36(9)
随着疾病证型、症状有复杂化趋势的出现,此文以中医理论及诊病技术为基础提出方术繁方的概念,其主要理论特点是通过对疾病的病因、证型所表现的症状多样性与中药功效多样性的相关性进行探讨,在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将中医组方配伍过程概括成全症配伍、药症合象、避毒选和等共五种方法,结合多味小量配伍方式提出中医方术五法繁方的概念,以药症合象为起点将中药的多效性和中医临床的多症状性进行结合,以期为临床诊断疾病探索一种具体的、易于实际处方的方剂配伍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正> 小便不利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出现于许多疾病的不同阶段,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往往有重要意义。现就《伤寒论》中有关条文,对小便不利的临床意义、发病原因及主要证治,谈谈我们学习的体会,以就正于同道。小便不利的临床意义一、辨别津液存亡和疾病预后:仲景指出;“大下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59条)。说明小便不利一症是判断津液存亡的重要依据之一。第111条在论述太阳病中风误用火劫发汗所致的严重变证  相似文献   

8.
干燥综合征(SS)是一种以侵犯泪腺、唾液腺等外分泌腺体为主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主要以口、眼干燥及关节痛等为基本表现。当属于中医"燥痹"范畴,一般多称其为"燥证"、"顽痹"、"燥毒证"等。中医药辨证治疗干燥综合征具有一定的优势,尤其在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缓疾病进展等方面疗效显著,显示了在中医整体观念指导下,辨证治疗SS的优势和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经前证候群,是指月经之前所出现的一系列症状。若伴有精神及行为上的改变,如全身乏力、紧张、压抑或易怒、烦躁等症状,称为"经前紧张综合征"(PMTS)。但在临床上也常见到以主症突出的"经行前后诸症"。首先对"经前证候群""经前紧张综合征""经行前后诸征"的关系加以探讨,并对"经前证候群"的临床表现与鉴别诊断、中西医观点进行描述,而对辨证论治则选用现代医家观点作为研究,最后提出是否能以某一方剂加减治疗经前各症,且以妇女月经周期各期特点作为治疗的思考点。  相似文献   

10.
中风中经络的中医辨证与护理标准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的“证”或“证型”是对疾病本质 (病因病机 )的反映和概括 ,也是临床论治的根本依据。临床上医生在对疾病作出病名诊断的同时 ,还要对疾病进行辨病和辨证结合 ,才能更全面、更准确把握病情 ,指导治疗和护理。这是中医区别于西医的一大优势。1 中风中经络的辨证标准要对疾病的证所包含的各项信息或指标进行分析归类 ,具体可分为基本信息、特征信息和参考信息三个要素。基本信息是指该疾病共有的症状或指标 ;特征信息是该疾病所固有的症状和指标 ,是对证型的特征性反映 ;参考信息是该证型经常或可能出现的症状或指标 ,但它不具有特征意…  相似文献   

11.
"症"是疾病诊断和证候判断的依据.对疾病、证候的诊断性评价及结局评价都离不开对"症"的考察.分析"症"及其分类在辨证论治、临床评价中的作用,将有助于提高对疾病临床评价指标遴选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建立包括"症"在内的评价指标体系提供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12.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理论精华,是中医认识疾病、治疗疾病的基本法则,而“证”是这一理论的关键。它既反映疾病在某一阶段的病因、病性、病位等病理状态,同时也是施治的根据。可是,中医临床医生在临床实践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病人常无明显症状可识,无法判断疾病的性质及立法处方。如有的病人感觉到体内有某些异常先兆,而诉说不出明显的症状,医生从客观诊察上也辨不出寒、热、虚、实;有的病人看来完全象无病的“正常人”,通过某实验室检查证实,确患有某种隐匿性疾病,如隐性糖尿病、病毒性肝炎、高脂血症等;还有某些疾病后期,如急性肾炎恢复期、急性肝炎恢复  相似文献   

13.
叶枫 《光明中医》2003,18(4):10-10
笔者临床工作中接触到大量以咳嗽为主症就诊的病人 ,诊断多由肺系疾病所致。亦接触到不少急慢性心功能不全而出现咳嗽的病人 ,此种病人具有心功能不全的体征 ,可与肺系疾病相鉴别。但也有一些以咳嗽症状就诊的病人 ,经体检 ,咽腔、呼吸道、肺部均无阳性体征 ,X线摄片亦无肺部病变存在 ,临床上又无明显症状体征表现为心功能不全 ,此类病人 ,经问诊和体检多患有心肌炎。近年来笔者共接触到 1 0余例 ,现浅述临证治疗中的认识体会。1 心肌炎伴咳嗽的诊断必须明确  临床中咳嗽病人多到呼吸内科就诊 ,诊断和治疗临床大夫多从肺系疾病考虑 ,心…  相似文献   

14.
姜德 《新疆中医药》2010,28(5):82-85
西北燥证是新疆人群亚健康状态的主要地域表现,也是多种新疆多发疾病的的重要诱因和临床伴随症征。西北燥证不是一种独立疾病,而是一组以口鼻、咽喉、肌肤干燥和干咳、烦躁等各种不适症状为特征的一组中医证候。西北燥证概念的提出至今已有18年了,  相似文献   

15.
李东涛 《四川中医》2012,(12):29-32
"證"是历代中医用以表述疾病状态的规范字,"證"主要指患者表述的内容,而"候"主要指医生主动探寻,或动态观察所获的信息。"症"字出现在作为医学名词,出现在明代以后,为俗證字。"証"本义并无病象的意思。1964年国家颁布的汉字《简化字总表》,将証字简化成证字,将证也作为"證"的简化字,証、證字便都演变成了证字。"症"顶替了"證"的一部分内涵,作症状解。现代"证候"概念内涵包括疾病的临床综合信息,以及通过医生分析、归纳、推理后得出的概括性结论。  相似文献   

16.
中医学所称的“症”,又称“病状”。包括症状、体征及检测指标等。各种病情中的主要者 ,称为主症。任何“病”、“证”都表现出一定的“症”,因而“症”是临床工作者赖以判断“病”与“证”的重要材料。症状鉴别诊断的目的 ,在于运用中医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科学地从“症”入手 ,对病情进行综合分析 ,不仅讨论不同“症”之间的鉴别 ,更要分析同一症状可以在哪些“病”、“证”中出现 ,从而对“病”和“证”作出正确诊断。1 主症在诊断中的地位分清病情的主次真假 ,对诊断至关重要。例如发热与头痛 ,头痛可以是发热的伴随症状 ,以发热为主 ,…  相似文献   

17.
王新华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20):169-169
慢性肝炎属现代医学的名称,散见于中医的"黄疸"、"胁痛"、"郁症"、"积聚"、"臌胀"等病症.临床上从肝功能损害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轻度为病情较轻,症状不明显或虽有症状体征,但生化指标仅1或2项轻度异常,症状分型多属于:一、湿热中阻证:身目发黄,苔黄腻为主证.二、肝郁脾虚证:以胁肋胀痛,腹胀便溏为主证.重度为有明显或持续的肝炎症状,如乏力,腹胀,纳差,便溏等症,可伴有面色黎黑,肝掌,蜘蛛痣或肝脾肿大但无门脉高压征者.  相似文献   

18.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导致腰腿痛的重要原因之一,占腰腿痛病人的60%以上,是困扰临床医生和病人的一大顽疾。主要是腰椎间盘发生退变以后,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马尾神经、神经根等组织所引起的腰痛,并且伴有坐骨神经放射性疼痛等症状为特征的一种疾病。然而,  相似文献   

19.
<正>中医证候是辨证论治的基础和核心。对于证候的准确判断,关系到对疾病病理阶段的把握、临床用药的选择以及对疾病预后的判断,是决定治疗成败的关键。而目前对于证候的判断主要依靠临床医生根据经验进行判断,其主观性较大,需  相似文献   

20.
卢良君  许爱娥 《中医药学刊》2013,(10):2312-2314
目的:探讨白癜风中医"症"的分布特点及辨证规律。方法:临床登记了747例白癜风患者的症状、体征及白斑色泽等资料并进行频数及系统聚类分析。结果:"症"的频数降序表提示,以"寒热虚实"辨证,白癜风以虚证、热证多见。聚类分析显示,白癜风进展期或发病早期以实证、热证为主,以虚证为多。结论:通过寒热虚实辨证,白癜风的证型分布存在一定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