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患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GE LOGIQ7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5~11 MHz,对经超声检查明确诊断为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29例的幽门壁的厚度、幽门管的直径及长度进行仔细观察以及测量,并动态观察幽门至少5 min看形态是否变化。结果:经超声检查明确诊断为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29例均与手术结果相符合,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超声检查诊断患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方法简单、安全、诊断准确率高,应当作为诊断患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慕秋霞 《吉林医学》2011,(29):6181-6182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婴儿期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8例临床拟诊婴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患儿,局部进行全面的横断及纵断扫描,详细记录幽门管长度、厚度、幽门肌层厚度等,并对超声诊断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8例临床拟诊婴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患儿,超声诊断17例,诊断符合率94%。结论:高频超声检查对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有较强的特异性,安全、简单易行,可作为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诊断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之一,占先天性胃肠畸形的首位…。通常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在幽门部可扪及“橄榄”样肿块,但是肿块触诊率随着临床医师的经验和手法技术差异以及婴幼儿自身因素(如肥胖、哭吵等)而不同。近年来我院应用超声对50例临床疑似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进行了检查,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分析总结通过高频超声对临床疑有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31例患儿进行超声检查.观察其幽门的形态、结构,分别测量幽门管长度、肌层厚度及幽门管腔内径.结果:31例患儿超声检查测量各径线均达到诊断标准,与手术结果相符.结论:高频超声以其无创、实时等优点可以作为诊断婴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首选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5.
超声对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怀民 《当代医学》2009,15(3):110-111
目的探讨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声像图特点。方法对疑响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患儿进行常规超声检查。结果本组超声诊断的6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均经X线胃肠造影及手术证实。结论及早正确诊断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超声在婴幼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35例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的术前超声检查征象,并对幽门管各径直进行测量.结果 3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术前均经超声检查确诊,诊断率为99.8%.超声显示典型的声像图特征.幽门管长径、前后径及肌层厚度径线均达到幽门肥厚的诊断标准.结论 超声检查作为诊断CHPS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饶海冰  翟玉霞  郭岳霖 《河北医学》2010,16(9):1029-1032
目的:系统研究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超声诊断技术,包括检查前准备、检查方法及诊断标准,以提高其超声诊断的准确性。方法:研究组前瞻性研究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25例,术前超声检查过程严格执行拟定检查方法(包括检查前准备、检查过程的体位及检查手法),其中诊断正确24例,漏诊1例;对照组搜集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28例,术前超声检查方法未作严格规定,其中诊断正确21例,漏诊7例。所有病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图像质量更好,病变检出率更高,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结论:合理应用超声技术能准确诊断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检查前的充分准备、检查过程的合理的体位及检查手法的综合运用均是提高病变检出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消化道造影和超声的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14年4月延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资料,入选患儿均得到术后证实,患儿手术前分别进行超声及消化道造影检查,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影像特征。结果 100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造影检查中95例可见幽门管细狭及排空延迟,患儿中42例肩样征,22例菌伞征,18例乳头征,42例线样征,32例双轨征,31例鸟嘴征;97例患儿中超声下为阳性,超声测量幽门肌厚度为5~9 mm,幽门直径为14~21 mm,幽门管长为15~27 mm;超声检测时患儿幽门管长度、幽门管直径以及幽门肌厚度和手术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采用消化道造影及超声检查诊断时应根据患儿情况确定选择何种诊断方法,帮助患儿早期确诊,为后续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ongenitalhypertrophicpyloricstenosiss,CHPS)是新生儿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国外发病率3‰,占消化道畸形的第三位[1,2]。诊断主要依靠临床及X线钡餐检查。近年来我院应用B超对24例可疑为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进行了检查,并与钡餐检查(GI)及手术结果对照。1资料与方法对24例在本院就诊疑为CHPS的患儿作腹部B超检查,年龄20~75d,平均36d,男18例,女6例,平均住院日12.5d。采用AlokaSSD-256线阵实时超声显像仪,探头频率为5MHz。检查前禁奶6h,临检时饮水50~150ml。患儿取右侧卧位或仰…  相似文献   

10.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是婴儿常见病,占消化道畸形的第三位。对该病未能及时诊断和手术治疗.病儿年发生严重营养不良,重者衰竭死亡。以往彦断主要依靠X线钡餐透视来确诊,近年来超声逐渐成为检查本病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我们总结29例经手术证实的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的超声检查结果,并结合文献进一步探讨高频超声诊断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王鹏鹏  田家卫 《吉林医学》2013,34(16):3198-3199
目的:探讨超声对婴幼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HPS)的诊断及术后复查的声像图特点。方法:选择经超声诊断并手术治疗的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18例,回顾性分析术前、术后的声像图特点。结果:18例高频超声检查术前幽门管长度(20±0.3)mm,幽门环肌原(5.2±0.7)mm,幽门直径(17±0.6)mm。结论:超声是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安全、简便、可靠的诊断方法,并能及时对术后患儿随访检查,对于患儿诊疗具有很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高频超声对19例反复呕吐、年龄8—60d的患儿进行超声检查,对患儿的幽门管长度、幽门肌层厚度及幽门管直径进行测量。结果高频超声可以准确地测量出患儿的幽门管长度、幽门肌层厚度及幽门管直径。结论高频超声对婴幼儿的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诊断具有肯定意义和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王彦  何秀军  敖颖  唐琼 《吉林医学》2011,(24):5084-5085
目的:探讨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HPS)的超声诊断及其临床价值。方法:用高频探头对38例临床呕吐查因的婴儿,经腹部进行B超检查胃及幽门,测量幽门管长度、宽度及幽门肌厚度,以空腹后胃腔扩张,以幽门肌层厚度>4 mm,长度>16 mm,短轴断面直径>15 mm,作为诊断肥厚性幽门狭窄的标准。并与手术进行比较。结果:诊断2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年龄分别为56 d、46 d,均为足月儿,男性,均经手术证实,并于手术后4~7 d呕吐症状消失。术后幽门环形肌逐渐缩小,至6周后恢复正常,病情痊愈。结论:超声检查安全、简便、可靠,对婴幼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诊断具有肯定意义和重要临床价值。可作为新生儿、婴儿呕吐查因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常规检查项目,特别是可作为新生儿诊断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有望取代传统X线钡餐检查。在儿科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小儿先天性幽门肥厚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小儿先天性幽门肥厚狭窄患儿28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进行超声检查及术中检查。对比患儿超声检查与术中检查时的幽门前肌层厚度、幽门管直径和幽门管长度;计算超声检查的准确度。结果:超声检查的诊断准确度为100.00%;超声检查幽门前肌层厚度、幽门管直径与术中检查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检查下幽门管长度明显短于术中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检查在小儿先天性幽门肥厚狭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婴幼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HPS)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本文对年龄在3个月以内反复呕吐的婴儿,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其中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婴幼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诊断具有肯定意义和重要临床价值.结论 超声诊断是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首要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婴幼儿期肥厚性幽门梗阻(IHPS)的临床意义及比较X线钡餐造影诊断的优势。方法:对96例患儿通过超声与X线钡餐造影观察幽门管长径、幽门管前后径、环形肌厚度等指标。结果:96例患儿中90例应用超声单独作出诊断,其中87例为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3例为幽门前瓣膜,均与手术相符,诊断符合率100%。19例应用超声与X线钡餐造影联合诊断,2例幽门水肿伴胃食管反流,2例幽门痉挛,经临床保守治疗痊愈得到证实。2例胃扭转均与手术相符。结论:应用超声诊断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可为临床提供方便快捷、准确可靠的手术依据,明显优于X线钡餐造影,可作为常规首选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和上消化道造影对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HPS)的诊断价值及分析二者的优劣性。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怀疑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研究。结果31例患儿中超声准确诊断30例,漏诊1例,上消化道造影准确诊断31例,误诊3例。结论超声和上消化道造影诊断肥厚性幽门狭窄具有互补性,二者结合可提高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提供更可靠的手术依据。  相似文献   

18.
[背景]探讨B型超声波与X线钡餐检查联合应用在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病例报告]给175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患儿进行B型超声波和X线钡餐检查,B型超声波检查测量幽门管长度、宽度及幽门肌厚度,X线钡餐检查观察对比剂透过食道和胃部情况,适时摄取X线检查片,并与手术所见进行比较.用B型超声波与X线钡餐2种检查联合应用诊断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未见假阳性.[讨论]2种检查结合具有互补性,可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婴幼儿呕吐原因,探讨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诊断要点。方法:分析2009年1月~2014年2月在我院就诊185例呕吐婴幼儿的临床资料,对确诊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患儿回顾性分析,总结其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结果:其中胃肠炎及呼吸道疾病所致呕吐149例;肠套叠18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12例;其它6例。结论:婴幼儿呕吐原因繁杂,通过分析病情借助影像学检查,可以降低或避免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B型超声波与X线钡餐检查联合应用在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73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进行B型超声波与X线钡餐检查,B型超声波对幽门管长度、宽度及幽门肌厚度进行测量,X线钡餐检查观察对比剂透过食道和胃部情况,适时摄取X线检查片,并与手术所见进行比较.结果 173例患儿均经B型超声波与X线钡餐检查诊断为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术前诊断均与术后诊断相符合,未见假阳性.结论 B型超声波与X线钡餐2种检查结合具有互补性,明显提高准确性,为外科手术提供了精确的诊断依据,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