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了解新疆和田地区维吾尔族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现状及其与睡眠时间的关系,为促进维吾尔族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提供支持.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新疆和田地区抽取30所中小学校180个班级的7 118名维吾尔族学生,进行身高、体重、睡眠时间的测试,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新疆和田地区维吾尔族在校中小学生的超重率为11.14%,肥胖率为5.61%.维吾尔族男生超重、肥胖检出率为15.46%,7.11%,女生为6.24%,3.9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52.23,34.51,P值均<0.01).维吾尔族中小学生不同年龄段超重和肥胖率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6.03,114.25,P值均<0.01).维吾尔族中小学生每天锻炼时间≥1h的学生占14.99%;每天看电视≥2h的占11.90%;睡眠不足学生报告率为92.40%.睡眠不足学生超重检出率为11.46%,睡眠充足学生超重检出率为7.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14,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睡眠不足维吾尔族中小学生的超重风险是睡眠充足者的1.96倍.结论 睡眠不足是维吾尔族中小学生超重的危险因素.应通过改善睡眠状况干预维吾尔族中小学生的体重.  相似文献   

2.
探讨青少年睡眠时间与睡眠质量的流行现况及其与超重肥胖的关系,为预防控制中学生超重肥胖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宁波市七~十二年级的在校中学生进行睡眠情况等方面的调查,分析睡眠对中学生超重肥胖的影响.结果 宁波市中学生超重肥胖率为15.35%,其中男生为20.97%,女生为9.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1.14,P<0.01).中学生睡眠不足(<8 h/d)报告率为48.11%,男生为42.78%,女生为53.24%(x2=6.81,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睡眠时间与BMI呈负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生睡眠不足是超重肥胖发生的危险因素(OR=1.22),而女生睡眠时间睡眠质量与超重肥胖的相关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睡眠时间与青少年学生BMI关系密切,睡眠时间不足可能是男生超重肥胖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分析上海市中小学生超重或肥胖发生的行为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制定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防控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上海地区调研资料中9~18岁中小学生11 913名,调查项目包括形态指标和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学生睡眠、饮食、体育锻炼及静态生活方式等因素对不同群体学生超重或肥胖的影响.结果 男生每天睡眠时间≥10 h的超重或肥胖检出率(36.7%)高于睡眠不足8h的学生(31.3%)(P<0.01).女生不吃早餐的群体(36.4%)高于天天都吃早餐的群体(17.6%)(P<0.05).小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38.2%)高于喜欢上体育课的学生(30.8%)(P<0.01).初中每天玩游戏和计算机时间≥2h的学生(28.1%)高于<1h的学生(23.0%)(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不愿意参加长跑(OR=1.16,95%CI=1.05~ 1.27)、每天看电视时间≥1h(OR=1.22,95%CI=1.05~1.43)的学生群体发生超重或肥胖的风险较高.女生中吃早餐的学生发生超重或肥胖的风险下降(OR=0.33,95%CI=0.16~0.67).城区学生每天看电视时间≥1h(OR=1.36,95%CI=1.07~ 1.74)发生超重或肥胖的风险提高,郊区每天睡眠时间≥10 h(OR=2.0,95%CI=1.23 ~ 3.25)的学生发生超重或肥胖的风险增加.小学生每天玩电子游戏和计算机≥2h(OR=1.45,95%CI=1.01~2.08)发生超重或肥胖的风险提高.结论 2014年上海市中小学生超重或肥胖检出率与睡眠、饮食习惯、锻炼意愿和静态生活方式相关,且具有明显的群体性特征.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浙江省天台县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的流行现状.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天台县中小学生进行现场调查.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质量指数(BMI),根据《中国学龄儿童超重、肥胖筛查BMI值分类标准》判定学生超重、肥胖,对不同性别、年龄及城乡学生的超重肥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共抽查天台中小学生10 595人,其中超重1 243人,超重率11.73%;肥胖952人,肥胖率8.99%;7岁学生的超重和肥胖检出率较高,7~12岁呈逐渐下降趋势(x2趋势=53.04,P<0.01),12岁后肥胖超重总比例基本稳定在15%~18%(x2趋势=8.26,P>0.05);男生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都显著高于女生(x2=124.63和38.00,P均<0.01);城市中小学生的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高于乡村(x2=10.70和49.66,P均<0.01).结论 本地区中小学生的肥胖发生率男生较女生更为严重,且超重和肥胖出现低龄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盐城市亭湖医中小学生健康现况.方法 对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视力、沙眼、龋齿等进行调查.结果 全区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率为61.43%,营养不良检出率为4.61%,龋齿检出率为34.80%.视力低下患病率女生高于男生(x2=4.23,P<0.05),中学生高于小学生(x2=23.79,P<0.01).小学生龋齿的患病率高于中学生(x2 =24.27,P<0.01).结论 亭湖区中小学生健康状康不容乐观,对此应引起全社会重视,进一步做好中小学生的健康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中学生睡眠状况及其与超重肥胖的相关性,为有效控制中学生超重肥胖提供支持。方法 2016年3-4月在乌鲁木齐市20所中学以班级为单位随机抽取8 242名中学生进行睡眠状况等方面的调查,并分析与超重肥胖之间的关系。结果 乌鲁木齐市中学生睡眠质量得分为(4.97±2.48)分;睡眠质量问题检出率为28.44%,男生(26.36%)低于女生(3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66,P<0.01)。中学生平均睡眠时间为(8.18±1.16)h/d,睡眠不足的检出率为48.24%。中学生超重肥胖率为15.47%,其中男生高于女生,城市高于乡村,初中高于高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91.04、11.21、44.36,P<0.01)。多元回归分析表明,中学生性别、年龄、睡眠时间与体重指数(BMI)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睡眠时间与BMI呈现负相关关系,年龄与BMI呈现正相关关系。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中学男生睡眠时间不足是导致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OR=1.23, 95%CI:1.04~1.47,P=0.02),未发现睡眠质量问题与超重肥胖存在统计学关联,亦未发现女生睡眠时间和质量问题与超重肥胖存在关联。结论 中学生睡眠时间与BMI之间存在密切联系,男生睡眠不足可能是导致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山西省交城县7 ~14岁中小学生生长发育与营养状况.方法 对2010年交城县8077名中小学生健康监测状况进行分析.结果 大多数学生发育状况为良好和正常.身高上等的中学生与小学生分别占23.97%、27.85%,身高下等的中小学生分别占0.69%、0.93%;体重上等的中学生与小学生分别占42.01%、48.70%,体重下等的中、小学生分别占1.07%、0.15%.肥胖率平均为19.00%,男生肥胖率明显高于女生(P<0.01),初中生肥胖率高于小学生(P<0.01);营养不良平均为8.57%,女生营养不良高于男生(P<0.01),初中生营养不良高于小学生(P <0.01).与交城县2005年相比,中小学生身高、体重上等所占比率逐年增加,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15.84和193.49,P<0.01),即中小学生生长发育呈上升趋势;身高、体重下等所占比率逐年下降,身高下等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47,P<0.01).营养不良、肥胖的检出率,也呈上升趋势(x2值分别为86.97和72.58,P<0.01).结论 中小学生的身高和体重发育状况良好,中小学生的肥胖、营养不良检出率较高,应引起家长、学校、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江西省大学生超重肥胖、睡眠时间现状及二者相关性,为制定大学生超重肥胖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2019年9—10月,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对江西省11个设区市2 605名大学生进行体格检查和问卷调查。  结果  江西省大学生超重肥胖、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3.0%,3.6%。男生超重肥胖和肥胖检出率(20.8%,6.0%)均高于女生(8.4%,2.1%)(χ2值分别为82.34,25.79,P值均<0.01)。不同经济片区中,超重肥胖、肥胖检出率均以好片区最高(15.8%,5.6%),其次分别为差片区(13.6%,10.3%)和中片区(3.6%,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1.57,14.62,P值均<0.01)。大学生平均睡眠时间为(7.48±1.26)h/d,睡眠充足、不足及过量率分别为69.1%,17.6%,13.3%。男生平均睡眠时间[(7.61±1.46) h/d]高于女生[(7.41±1.11)h/d](t=4.00,P<0.01);睡眠不足率(15.6%)低于女生(18.8%),睡眠过量率(16.1%)高于女生(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3,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睡眠不足者超重肥胖、肥胖的风险分别是睡眠充足者的1.41倍和1.69倍(P值均<0.05)。  结论  江西省大学生超重肥胖问题严重,睡眠不足问题堪忧,且睡眠不足是江西省大学生超重肥胖的相关因素。应保证学生正常睡眠时间,降低超重肥胖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9.
探讨中小学生睡眠时间对超重肥胖及血清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为预防中小学生超重、肥胖及相关代谢性疾病提供参考.方法 多阶段分层整群抽取宁夏南部山区泾源县、原州区、海原县、西吉县、同心县5个县区20所中小学共3 01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按1∶2匹配原则,随机抽取超重肥胖学生100名、正常体重学生200名进行睡眠时间调查,并进行身高、体重等指标的体格检查,采用分光光度分析法测定其血清抗氧化指标.结果 超重肥胖组与对照组体质量指数(BMI)、胸围、腰围、臀围、肱三头肌皮褶厚度、肩胛下皮褶厚度、脐旁皮褶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初中男生中,睡眠充足者与睡眠不足者在体重、BMI、胸围、腰围、臀围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控制做功课时间、玩计算机时间和看电视时间后,睡眠时间与初中男生体重、BMI、胸围、腰围、臀围均呈负相关(P值均<0.05).睡眠不足者中,超重肥胖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菌化能力(T-AOC)、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925,3.583,-6.678,-3.634,P值均<0.05).超重肥胖组中,睡眠充足者与睡眠不足者比较,血清SOD,T-AOC,CAT,MDA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648,-3.698,6.990,3.052,P值均<0.05).结论 睡眠时间不仅对中小学生抗氧化能力有一定的影响,而且对初中男生的超重和肥胖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探讨儿童青少年睡眠时间与超重肥胖的关系,为制定相应的预防和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云南省昆明市、大理州、红河州7~18岁汉族学生7 200名,进行身高、体重测量和睡眠时间等调查.结果 7~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分别为11.8%和5.7%.经x2检验,男生超重和肥胖率高于女生;随着年龄的增加,超重和肥胖率逐渐降低;好片和差片的超重和肥胖率高于中片,城市超重和肥胖率显著高于农村;不同动态和静态活动及睡眠状况中仅体育锻炼时间≥1h的超重率和肥胖率显著高于<1h者,睡眠不足者的超重率显著高于睡眠充足者.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各人口学因素、动态活动及睡眠时间对儿童青少年超重或肥胖率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控制人口学因素、静态和动态活动因素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不同睡眠状况对儿童青少年超重率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睡眠不足儿童青少年超重的风险是睡眠充足者的1.954倍,男生睡眠不足者超重的风险是睡眠充足者的2.429倍(P值均<0.05).结论 睡眠不足是儿童青少年超重的独立危险因素.应通过改善儿童青少年的睡眠状况,预防和控制超重肥胖的流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中学生静态行为与超重或肥胖的关联,为相关部门预防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提供政策参考。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于2019年10月对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13~18岁1 208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体质测试,分析阿坝州不同民族中学生静态行为与超重或肥胖的关联。  结果  藏族学生超重或肥胖检出率(14.0%)高于汉族(8.8%)与羌族(8.2%),初中生(10.5%)高于高中生(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9.34,13.62,P值均<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参照组对比,上网>1 h/d、看课外书>2 h/d、电子游戏>1 h/d、看电视>1 h/d的中学生超重或肥胖检出率(23.7%,19.6%,27.8%,26.7%)明显上升(OR值分别为1.26,1.09,1.38,1.18,P值均<0.05)。  结论  阿坝州不同民族中学生静态行为与超重或肥胖呈正相关,减少静态行为的持续时间有助于预防和防控中学生超重或肥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京津冀地区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视屏和睡眠状况及其与超重肥胖的关系,为京津冀地区儿童青少年保持健康体型提供参考和借鉴。  方法  2019年11月借助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参考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指南对京津冀地区4 262名中小学生进行体力活动、睡眠状况、视屏时间调查,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与超重肥胖之间存在的关联。  结果  京津冀地区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检出率为22.03%;其中超重检出率12.01%,肥胖检出率10.02%。男生(26.09%)超重肥胖检出率高于女生(17.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77,P < 0.01);城市(24.09%)和汉族(22.74%)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检出率高于乡村(21.05%)和少数民族(17.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00,7.63,P值均 < 0.05)。体力活动时间合格率为24.85%,视屏时间合格率为38.69%,睡眠时间合格率为57.09%。体力活动时间、视屏时间、睡眠时间3项均不合格的比例为21.68%,1项合格和2项合格分别占42.80%和28.77%,3项均合格的仅占6.7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睡眠时间合格与超重肥胖发生的风险呈负相关(OR=0.72,95%CI=0.52~0.98);与睡眠时间和视屏时间均未合格者相比,2项合格与超重肥胖的发生风险呈负相关(OR=0.57,95%CI=0.36~0.87)。  结论  京津冀地区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时间合格率较低,保障睡眠时间将对超重肥胖的发生起到保护作用。应注重睡眠时间和视屏时间对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影响,并在以后的防控和干预中得以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厦门市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及其与身体功能和体能指标之间的关联,为改善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和身体素质提供数据支持。  方法  2019年10—11月,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厦门市2 752名6~18岁汉族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营养不良组、正常体重组和超重肥胖组,利用χ2检验、Kruskal-wallis检验和偏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厦门市中小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为8.4%(231名),超重肥胖检出率为24.2%(667名),男生超重肥胖检出率(31.4%)高于女生(17.0%),营养状况在不同年龄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3,P<0.05)。在肺活量体重指数上,男、女生均表现为超重肥胖组低于体重正常组,体重正常组低于营养不良组(χ2值分别为14.2,5.6;17.2,11.6,P值均<0.01);男、女生握力体重指数、50 m跑及体能指数(PFI)均表现为正常体重组均优于超重肥胖组(χ2值分别为99.5,6.6,10.4;8.18,5.16,7.13,P值均<0.05)。  方法  厦门市中小学生超重肥胖防控形势严峻,超重肥胖均会导致身体功能和体能素质下降。应重视营养状况的改善,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4.
探讨广东省青少年睡眠时间、运动情况与超重肥胖的关系,为青少年体重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广东省深圳市、阳江市、清远市3 020名初中和高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青少年身心健康问卷调查睡眠时间、运动等情况,测量研究对象的身高、体重,并计算体质量指数(BMI).结果 广东省青少年学生超重肥胖的发生率为11.49%,初中生超重肥胖发生率为13.18%,高中生为9.54%;初中生和高中生每天睡眠时间<8h的比例分别为74.83%和94.23%;初中生参加充足(≥3次/周)大强度和小强度运动的比例分别为32.61%和29.02%,高中生分别为18.52%和18.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77.523,42.063,P值均<0.05).单因素分析显示,高中生每天睡眠时间<8h的学生超重肥胖发生率为9.99%,高于睡眠充足的学生(2.47%).多因素分析显示,在调整性别、运动、城乡、父母文化程度、是否独生等因素以后,睡眠时间<8 h/d仍是高中生超重肥胖的独立危险因素(OR=2.77,95%CI=1.34~5.75),运动情况与青少年超重肥胖无相关性.结论 睡眠不足为高中生超重肥胖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否参与运动与青少年超重/肥胖的发生无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睡眠行为及其变化对中小学生体重变化的影响,为制定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选取来自“全国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浙江省3座城市中同时参与2017和2019年问卷调查和体格测量的中小学生,形成605人的追踪调查数据,分析睡眠时长与体质量指数(BMI)的关联。  结果  2017—2019年,男、女生BMI Z评分分别升高了0.24和0.13,9~12岁学生的BMI Z评分升高了0.29,城市和乡村学生BMI Z评分分别升高了0.11和0.25(P值均<0.05);同期睡眠不足总体检出率由37.0%增加到41.8%(χ2=3.68,P=0.06)。在调整混杂因素后,睡眠不足学生的BMI Z评分较睡眠充足学生高0.20(P < 0.01);与睡眠始终充足的学生相比,2017—2019年睡眠时长由充足变为不足、睡眠始终不足的学生BMI Z评分均增加了0.23(P值均<0.05)。  结论  睡眠不足是肥胖的危险因素,睡眠时长缩短的学生体重增长明显,增加睡眠时长可能降低学生远期肥胖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新疆农牧区青少年静态行为状况及与超重肥胖的关联,为农牧区青少年超重肥胖干预提供帮助和参考。方法 2019年9—11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新疆对1 482名农牧区中学生进行静态行为、身高及体重测试,并采用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等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新疆农牧区青少年体型消瘦、正常、超重肥胖的比例分别为18.96%、71.05%、9.99%。在学段、民族、年龄方面不同体型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8、9.14、11.52,P<0.05或<0.01)。新疆农牧区青少年做作业>2 h/d、上网>1 h/d、看书>2 h/d、通勤时间>0.5 h/d、玩游戏>1 h/d、看电视>1 h/d的比例分别为88.39%、81.85%、87.65%、83.94%、84.41%、84.68%。不同民族间做作业、上网、看书、通勤时间、玩游戏、看电视的青少年静态行为检出率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5.96、12.70、95.35、38.59、51.49、77.02,P<0.05或<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上网>1 h/d(OR=1.25,95%CI:1.02~1.53)、看书>2 h/d(OR=1.08,95%CI:1.02~1.38)、玩游戏>1 h/d(OR=1.37,95%CI:1.18~1.48)、看电视>1 h/d(OR=1.19,95%CI:1.13~1.26)是青少年发生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新疆农牧区中学生静态行为与超重肥胖存在正相关关联,有效降低静态行为将对预防超重肥胖发生起到积极帮助。  相似文献   

17.
评估2015-2017年西藏农村中小学生营养改善状况,为制定少数民族地区学生营养改善政策提供参考.方法 于2015-2017年,对西藏45个实施农村营养改善计划县的学校抽取10%的小学和初中开展营养监测状况评估,共监测6~16岁学生56 674名.监测指标为生长迟滞、消瘦、超重和肥胖.结果 2015-2017年监测学生消瘦率分别为11.62%,9.08%,8.39%;生长迟缓率为10.27%,11.87%,8.99%;超重率为5.17%,6.78%,7.04%;肥胖率为2.49%,2.70%,5.65%,西藏农村学生的消瘦率和生长迟缓率逐年下降,超重率和肥胖率逐年增高,3年消瘦率、生长迟缓率、超重率和肥胖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22.40,81.96,665.88,320.74,P值均<0.01).2015-2017年监测男、女生消瘦率分别为11.85%,7.60%;生长迟缓为10.71%,7.70%;超重率为6.59%,6.00%;肥胖率为3.41%,3.50%,3年男生和女生消瘦率、生长迟缓率、超重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90.25,153.63,8.33,P值均<0.01);肥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4,P>0.05).2015-2017年不同年龄学生消瘦率、生长迟缓率、超重率和肥胖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随着年龄的增长,消瘦和生长迟缓率逐年增长,超重率和肥胖率下降.结论 营养改善计划使西藏农村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状况(消瘦、生长迟缓)有了明显改善,但营养过剩也在增加.需合理配餐、均衡营养、加强锻炼、加强“食育”,以提高西藏地区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8.
聂俊峰 《中国校医》2022,36(11):814-816
目的 了解广州市番禺区中小学生常见病患病情况,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9年13所中小学校学生健康体检资料共10 734人份进行统计分析,检出率组间比较用χ2检验。结果 总检出率依次为:视力低下(48.46%)、龋齿(50.15%)、沙眼(2.74%)、营养不良 (12.32%)、肥胖(4.65%)、超重(7.98%)。其中,男女学生在视力低下、肥胖、超重的检出率存在差异;视力低下的检出率女生高于男生(χ2=50.05,P<0.001);肥胖、超重检出率男生高于女生(χ2=41.83,P<0.001;χ2=45.42,P<0.001);小学生和中学生之间在视力低下、龋齿、营养不良、肥胖、超重等几个方面的检出率存在差异,视力低下、超重检出率中学生高于小学生(χ2=1 101.73,P<0.001,χ2=5.23,P=0.010);龋齿、营养不良、肥胖检出率小学生高于中学生(χ2=206.19,P<0.001;χ2=52.11,P<0.001;χ2=5.68,P=0.020);不同类别的小学之间在视力低下、龋齿、营养不良、肥胖、超重的检出率存在差异,其中在视力低下、肥胖、超重的检出率城区小学的学生高于乡村小学和民工小学(χ2=109.89,8.98,27.98,均P<0.001);龋齿、营养不良的检出率民工小学的学生高于城区小学和乡村小学(χ2=107.93,44.21,均P<0.001;)。结论 番禺区中小学生的健康问题比较突出的还是视力低下及龋齿、营养不佳及肥胖和超重等,其中民工小学的学生尤为严重,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