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8 毫秒
1.
骺板损伤出现的骨桥组织常引起患儿的肢体短缩及成角畸形,临床上采用骨桥切除,各种材料填充的方法仅适用于小面积的骺板损伤。近年来,众多组织工程骺板软骨的实验研究致力于促进骺板组织再生及防止骨桥形成,在治疗骺板损伤的方法取得了比较满意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2.
骺板损伤是儿童生长发育期的一个特殊问题,也是临床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近10年来,对骺板损伤的研究已经进入到生物力学、流行病学、损伤病理及其发生机制的研究中,所取得的成果对骺板  相似文献   

3.
尹航  张锡庆  张亚  董寅生 《浙江医学》2010,32(9):1315-1317,1433
目的 探索组织工程骺板在氍板损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骺板软骨细胞与可降解多孔聚乳酸复合构建组织工程骺板植入骺板损伤的动物模型中,同时设单纯植入材料和空白对照.应用组织学Masson三色染色、BrdU细胞示踪、X线等检测方法,观察组织修复、短缩畸形和成角畸形情况.结果 组织工程骺板组发现柱状排列细胞,存在较小的短缩畸形和成角畸形;单纯植入支架材料组发现类似柱状排列细胞,短缩畸形和成角畸形明显;空白对照组未见柱状排列细胞,短缩畸形和成角畸形显著.3种方法短缩畸形和成角畸形程度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组织工程骺板治疗骺板损伤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其疗效优于单纯植入生物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工骺板软骨移植修复骺板损伤。 方法:切除家兔左侧胫骨上端骺板软骨约1/3~1/2,制备人工骺板软骨构件移植入该骺板损伤处;右侧胫骨近端骺板损伤后不进行移植作为对照。连续观察家兔双下肢外观及运动状态,摄双侧下肢X线片,测量胫骨角进行比较。行HE染色、甲苯胺蓝染色及免疫组化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移植8周时双下肢胫骨角,对照组为(38.80±13.50)°,人工骺板软骨移植组为(9.01±4.2)°;移植24周时对照组为(54.25±18.33)°,人工骺板软骨移植组为 (11.27±5.1)°,对照组与人工骺板软骨移植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术后2周,对照组胫骨近端骺板内侧缺损处有骨桥形成,无软骨修复组织;而实验组移植后2周时,骺板缺损区已由软骨修复充填,移植的骺板软骨细胞排列未见层次及柱状排列状态,与正常骺板软骨相邻处分界明显;移植4周以后的骺板软骨细胞开始出现柱状排列状态,层次较明显。移植的骺板软骨Ⅱ型胶原染色阳性。结论:人工骺板软骨应能够修复骺板软骨损伤,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海藻酸钙-多聚赖氨酸微球复合骺板细胞,在兔体内异位构建组织工程化骺软骨的可行性。方法将兔异体骺板软骨细胞接种于海藻酸钙-赖氨酸凝胶微球中,体外培养后植入兔背部皮下,分别于2、4、8周取材进行大体及组织学观察。结果体外培养时微球中骺板细胞生长、增殖情况良好;移植皮下后第4周取材可见外形呈类骺软骨样组织块,行HE、甲苯胺蓝、番红“O”及Ⅱ型胶原等染色,镜下观察可见大量软骨细胞及类软骨陷窝样结构,植入的海藻酸钙微球周围组织无明显炎症反应。结论海藻酸钙-赖氨酸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复合异体骺板细胞形成微球,植入同种异体动物体内可以构建类骺软骨样组织。  相似文献   

6.
报告11例单肢骨骺发育异常,男8例,女3例,年龄15月~21岁。其中6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另5例有典型的临床和X线表现。主要临床表现是关节附近的无痛性肿块和畸形。特征性的X线表现包括骨骺的过早出现和一侧或外半侧骺软骨的过度增生,多发骨化中心的形成,而后融合为一体,形成骨骺的偏侧性肥大。11例均仅累及单侧肢体骨骺,其中5例为多骨骺受侵。对有关本病的单质或异质性问题和误诊原因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肱骨远端全骺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肱骨远端全骺分离在5岁以下儿童中是较常见的肘部损伤,且极易误诊为肱骨髁上骨折或肘关节脱位。本组25例肱骨远端全骺分离均为向内侧移位,年龄11个月至14岁,平均5.6岁,属Salter-HarrisⅠ型或Ⅱ型。对本症骨骺损伤的解剖学和组织学,诸骨(和骨化中心)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骨骺损伤的诊治进行了简短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9.
晚发型脊椎骨骺发育不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罕见的先天性脊柱骨骺发育不全(SEDC)的遗传家系,提供骨遗传病资源。方法:对一SEDC家系进行调查,并对1例先证者的临床各相关检查、影像学及染色体进行分析一结果:发现SEDC家族中四代9例患者有共同的临床特征,主要侵犯脊椎、髋关节、股骨头、颈椎:结论:SEDC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可能为胚胎期基因缺陷致骨骺生长层发育障碍:进一步的分子病因学研究可为该病的家系遗传预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肱骨下端全骺分离是幼儿少见的肘关节损伤。Welson氏在500例小儿肘关节损伤中未发现一例。(1)国外文献仅见个案及少数病历报告。(2.3)北京积水潭医院曾报告13例,只有8例手术前作出了正确诊断,(4但此8例无一例作到早期诊断,说明这是一种较少见的、不易早期诊断的损伤。总结本院近二年的病例共发现12例,现就有关问题提出讨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采用复合支架材料构建人工骺板软骨的可行性。方法:分离获得骺板软骨细胞,加入0.3% Ⅰ型胶原酸性溶液、1 000 U·mL-1凝血酶溶液及20 g·L-1人血冻干纤维蛋白原混匀,成为胶冻样软骨组织培养物。定期取培养块固定,常规石蜡切片,行HE染色、甲苯胺蓝染色及免疫组化检查。结果:新制成的以胶原-纤维蛋白混合凝胶为支架材料的软骨细胞培养物呈浅粉红色胶冻样 ,细胞均匀分布于其中。培养3 d后悬浮物呈乳白色,透光度降低。逐渐缩小至直径约7 mm大小,硬度逐渐增加。HE染色见软骨细胞位于软骨陷窝内,软骨细胞培养物有一定层次感,但没有象骺板样排列成柱状。甲苯胺蓝染色显示胞体周围有丰富的软骨基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见Ⅱ型胶原阳性细胞。结论:利用混合支架构建的人工骺板软骨在大小及可塑性等方面结果较满意。  相似文献   

13.
采用儿童尸体肱骨下端骺软骨内血供透明标本与32例损伤后肱骨下端骺软骨进行对照观察.发现:(1)滑车骺软骨血供最差,易产生畸形愈合.(2)肱骨下端全骺分离致肘内翻畸形的重要原因之一可能为滑车骺软骨血供受损.(3)肱骨下端畸形愈合与骺软骨骨折线伤及的部位和该部位血供特点有关.骨折线位于滑车则发生滑车骺变小畸形的机会多.可引起肘内翻畸形;骨折线位于肱骨小头与滑车骺软骨交界处,可引起肱骨下端“鱼尾状”畸形.  相似文献   

14.
经离心管培养骺软骨异体修复兔骺板部分损伤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目的 初步观察经离心管培养生成的骺软骨异体修复兔胫骨骺板部分损伤。方法 酶消化法分离骺板软骨细胞,以90万细胞离心沉降于15ml塑料离心管底,培养生成骺软骨组织,大体、倒置显微镜,组织学观察。民划体移植修复兔胫骨内侧骺板部分损伤模型。X线摄片,组织学大体和光镜观察。结果 (1)离心管内生成的骺软骨外周组织结构类似于骺软骨的生发层,由多层细胞构成,培养3周时有6-8层细胞,随时间的延长而减少;中心部位为肥大的细胞,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多。(2)X线片示实验组胫骨内翻和短缩畸形轻微,而对照组畸形严重。实验组2周骺板缺损充填区形成比骺板宽的新软骨组织,近骨端侧及中心部结构较紊乱,远骨端侧的组织结构与骺板相同。4周时已改建成了良好的骺板结构,生发层比正常骺板宽,与未损伤区分界清楚,为薄层软骨膜样组织相隔,对照组骺板缺损区有广泛的骨桥形成,4周时骨端变形严重。结论 应用组织工程技术从组织结构和功能上修复骺板损伤是可行的,离心管内骺软骨培养3周是植入体内的较佳时机。体外培养生成的骺软骨组织在骺板缺损区的生理环境,作用下可以改建为具有良好定向生长功能的骺板结构。  相似文献   

15.
肱骨下端骺软骨血供标本与损伤后骺软骨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儿童尸体肱骨下端骺软骨内血供透明标与本32例损伤后肱骨下端骺软骨进行对照观察。发现:(1)滑车骺软骨血供最差,易产生畸形愈合。(2)肱骨下端全骺分离致肘有的重要原因之一可能为滑车骺骨血供受损,(3)肱骨下端畸形愈合与骺软骨骨折线伤及的部位和该部位血供特点有关,骨折线位于滑车则发生滑车骺变小畸形的机会多,可引起肘内翻畸形;骨折线位于肱骨小头与滑车骺软骨交界处,可引起肱骨下端“鱼尾状”畸形。  相似文献   

16.
骺板是儿童骨骼发育的基础,具有特殊的结构和功能。多种原因可以导致骺板部分或全部的提前闭合,使肢体出现畸形以及引起相应的关节功能障碍,且随着儿童的生长发育,畸形会逐渐加重。现对其病变的各种过程及其治疗前景作以下综述。  相似文献   

17.
先天型脊柱骨骺发育不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柱骨骺发育不良(先天型)是一种由脊柱和四肢长骨近端骨骺发育障碍所引起的侏儒畸形,类似粘多糖病Ⅳ型。X 线表现的主要特点是椎体变扁,侧位呈横置的梨形;骨盆发育不良;股骨头、颈以及肱骨头骨化不良。但手足短管状骨长度和形态正常。讨论了本病与粘多糖病Ⅳ型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8.
患儿.女,6周岁,因流感而来我院,体检时发现骨骼畸形.既往史:无家族性遗传病史,1岁半时发现骨骼异常,当时以为钙缺乏而引起.  相似文献   

19.
骺板组织工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骺板 (又称生长板 )是位于长骨骺与干骺端之间一层具有纵向生长能力的透明软骨 ,负责骨的生长 ,其组织结构和基质成分呈梯级变化 ,生理活动和生物学行为复杂 ,受全身内分泌(包括激素、生长因子 )和局部旁分泌及自分泌 (多种生长因子 )的调控。内分泌障碍、基质蛋白基因突变、营养代谢障碍、毒性物质、物理因素等均会导致多种骺板生长发育性疾病 ,如软骨发育不良、侏儒症等 ;骺板损伤和感染会导致骺板部分或全部早闭、畸形发育 ,严重影响肢体功能和劳动力。  Langenski ld提出的骨桥切除以脂肪等材料充填仅对小于2 5 %~ 3 0 %…  相似文献   

20.
半肢骨骺发育异常(dysplasia epiphysealis hemimelica,DEH)是一种非常罕见的骺软骨生长发育紊乱疾病,通常好发于下肢,尤其是股骨、胫骨远端骨骺和距骨。通过回顾性分析有完整影像资料、并经病理证实的1例患者,结合文献讨论该病的特点,旨在提高对DEH的认识。1病例介绍患者,男,11岁。发现右足肿块2年,无外伤史,无发热。体检:呈轻微跛行,右小腿轻微萎缩,右踝关节无明显外翻,关节前外侧可触及2cm×3cm硬性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