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中国心脏起搏事业40年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前全球累计共有300多万病人接受了心脏起搏器治疗,其中中国大陆有6.3万人。每年全球新植入起搏器40万台,国内1.9万台。并且以每年15%的速度递增。起搏器已成为心律失常,特别是缓慢心律失常的首选治疗方法。1984年,美国职业工程师协会将心脏起搏器与半导体、激光等并列为20世纪上半世纪最杰出的十大发明。2001年,心脏起搏器与因特网分获美国国立工程院最高奖。  相似文献   

2.
自20世纪60年代起.全世界的哮喘发病率已开始增高,在瑞典北部每年的发病率预计为2.3‰。20世纪90年代后期,有文献报道,肥胖与哮喘相关在西方国家,肥胖发生率与哮喘发生率平行增高,但也存在异议。瑞典北部的阻塞性肺部疾病中心(OLIN)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引起成人哮喘的危险因素,首先将肥胖作为哮喘的危险因素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老年人糖尿病   总被引:51,自引:0,他引:51  
老年人糖尿病刘振平陆菊明下一世纪初期,西方很多发达国家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将占20.0%左右,我国也将进入老龄化社会。由于人口的老龄化及老年人糖尿病(DM)患病率的增加,老年人DM将是21世纪的一个主要健康问题。现将老年人DM的特点综述如下。一、流行...  相似文献   

4.
关注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体重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艳 《内科》2009,4(6):996-997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加之饮食方式的不科学不合理,我国超重和肥胖人群逐年增多。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我国成人超重者为24.4%,肥胖者占3.01%,超重与肥胖之比为8:1,其增长的潜在速度将是很快的。超重或肥胖不仅可显著增加糖尿病的发病率,而且使其并发症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现如今已经是21世纪关系人类健康与发展所面临的巨大挑战。据统计,目前有3.71亿人患有糖尿病,有将近1O亿人预计将在2030年患上糖尿病。现在,“糖尿病国”的人数已经排在中国和印度之后,成为人口第三大国。为此,  相似文献   

6.
世界卫生组织新近发表的1998年“世界卫生状况”报告预测,到2025年世界人均出生时预期寿命将从现在的66岁提高到73岁.人类进入廿一世纪将恬得更健康、更长寿.延缓人体的衰老是保证长寿的基础,但人类迄今对自身衰老本质的了解还十分肤浅,其涉及的内容也十分广泛和复杂。衰老时免疫系统与其他系统也同样进行着生理性衰退,放老年人易患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病和肿瘤等与免疫密切相关的病种,可以想象衰老与免疫问有着内在的联系,值得从事老年病研究者和医师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21世纪是生命科学、新材料技术、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时期。生物信息学作为跨越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两大热点领域的学科,其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无疑将会为生命科学研究带来革命性的变革。为此,本刊2007年度函授继续医学教育内容为生物信息学,并接受新一年的报名和注册登记手续.有关实施方案具体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8.
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如心房扑动(房扑)和心房颤动(房颤)的发病率较高.有时需及时用药物终止。当药物治疗无效时.体外直流电复律被认为是转复房扑和房颤的有效方法。然而高能量电流有时可造成皮肤烧伤甚至心肌损伤.而且电击前需使用镇静药,尽管在20世纪50年代已报道了将食管电极置入犬的体内对心脏进行低电压电除颤.但是由于缺乏稳定的电极系统.故这项技术的应用受到限  相似文献   

9.
20世纪工业发达国家的流行病比例中,慢性病增加,尤其是心血管病和癌,它们的死亡及罹患率居首位,21世纪这些病亦将成为发展中国家的主要死因。  相似文献   

10.
自20世纪50年代发现DNA双螺旋结构以来,现代生命科学在分子生物学时代经历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顺利实施更将分子生物学推向了新的高峰.同时也预示了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近年.随着结构基因组学研究的不断完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逐步深入.生命科学的研究方式、研究理念也正经历着重大变革.由个别基因或蛋白的研究开始转向多分子/信号分子的网络研究:由关注结构功能的生命构成研究转向关注信息流动的生命过程研究,在此背景下系统生物学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生命科学新的前沿。  相似文献   

11.
当您一看到“狼桃”这个词时.也许感到陌生.其实它就是我们平日里常见的番茄,又被称为西红柿.关于这个名字的由来还有一个奇妙的传说。番茄最初生长在秘鲁和墨西哥的原始森林中.当地人一直认为这是一种剧毒的果子,称之为“狼桃”,无人敢食。16世纪中叶.狼桃被西班牙、葡萄牙商人从南美洲带到了欧洲.但一直被作为观赏植物。直到17世纪.有一位曾多次描绘番茄的法国画家.面对番茄这美丽又可爱的“有毒”浆果.他冒死吃了一个.结果非但没死,还对番茄那酸甜的味道印象深刻.从此番茄无毒的消息传遍了世界,它也被广泛种植并食用。  相似文献   

12.
银屑病关节炎临床诊断标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屑病关节炎(psoriatic arthritis,PsA)是一种慢性炎症性关节病,常在银屑病的基础上出现。早在19世纪初就有关于关节炎和银屑病共存现象的记载.但PsA一度被认为是同时患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和银屑病。直到1964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才首次确认PsA为一独立风湿性疾病,但关于PsA是否为独立疾病仍存在争论。有学者认为其是RA的一种变异型;还有学者认为新发慢性多关节炎是未分化的,随时间推移将出现更多典型特征.起病初期合并银屑病缺乏疾病分类价值。  相似文献   

13.
我国胆道外科近年发展的状况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近年来我国胆道外科发展主要在胆石病的调查和研究、微创外科腹腔镜外科的发展、胆管疾病的治疗和胆道癌的外科等方面.1肥田病胆石病、胆道肿瘤、胆道梗阻、胆道感染是胆道疾病中的四大主题.在我国均有其各自的特点.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胆石病的主要特点是胆管结石约占全部胆石病例的50%,肝内胆管结石的相对发病率约为38%.在1983/1985的第一次全国胆石病临床调查,原发性胆管结石病的相对发病率只占36.2%,已显示出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的胆囊结石发病率上升,而胆管结石的发病率下降的明显趋向.相隔10a之后,1992年的全国调查…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人口平均期望寿命已由改革开放之初的68岁增至目前的73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2001年,我国≥65岁老年人口已占总人口的7.1%,达到9062万。根据我国学者与联合国人口司预测,至21世纪中期≥60岁的老年人将达4.37亿,占当时总人口的31%。21世纪的中国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社会。  相似文献   

15.
面向新世纪临床医师培养的思考刘新光世纪之交,迎来了党的十五大召开,报告中指出,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是关系到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展望未来,21世纪现代医学模式将是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将是从传统...  相似文献   

16.
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和世界人口发展的必然趋势。21世纪是全球人口老龄化的世纪。据联合国估算,2000年世界老龄人口将达6亿,到2020年将达10亿,占总人口的12.9%。值得注意的是,老龄人口的增加(年均递增2.5%)速度快于总人口增长的速度(年均递增1.3%)。而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大大超过了世界的均值,从1982~1997年年均递增3.9%,而同期总人口年均递增值与世界均值持平.以国际通行的60岁为标准线进行统计,我国目前的老龄人口已超过1.24亿,占总人口的10%。1999年10月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已完成成年型向老年型的转变过程.进人了老年型人口国家。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临床病理学研究发展迅速,尤其是日本.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建立了日本肝癌研究会,每2a汇总日本全国医院临床病理学资料.1组织分类汇总日本研究会报道的肝癌患者37962例,其中16038例(423%)经病理证实.在病理诊断中,1...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自治区是全国大骨节病重病区。呼伦贝尔市大骨节病患者近10万人.占自治区病人总数的90%。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发病的人群如今已经步入中年,这些大骨节病患者严重影响病区的经济发展和建设.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现象较为严重。由此可见.病区亟待解决成人大骨节病治疗问题.提高患者健康状况及生存质量。呼伦贝尔市地方病防治研究所于2004年开始应用四川成都云克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云克(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治疗成人大骨节病.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充血性心力衰竭(4)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充血性心力衰竭(4)4心力衰竭治疗的21世纪展望4.1半个多世纪以来,我们对心力衰竭(心衰)的认识是心脏的泵血功能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心输出量减低的最基本原因是心肌收缩力减退。加上前、后负荷的障碍,如心室充盈不足或过多引起前负荷障碍,周围小动脉的收缩...  相似文献   

20.
自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取得了很大进步.使其急性期的病死率由40%降低到目前5%左右。但是存活的病人却仍然面临很多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心功能不全。心肌细胞是一种终末细胞,不能再生,心肌梗死后,坏死的心肌细胞只能由纤维组织代替,心肌数量的减少.导致心脏功能降低.如果坏死的心肌细胞数量较多.终将发展成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