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鲁卓林 《天津药学》2013,25(3):47-51
关节炎泛指发生在人体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炎性疾病,可分为数十种,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等。临床表现为关节的红、肿、热、痛、功能障碍及畸形,严重者导致关节功能丧失,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本文对近年研发的治疗关节炎新药做一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2.
<正>儿童类风湿病(juvenile rheumatoid disease,JRD)又称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JRA),是小儿时期的一种常见结缔组织病。临床分为三型:多关节型、少关节型和全身型。全身型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  相似文献   

3.
口服鸡Ⅱ型胶原治疗大鼠的佐剂型关节炎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口服鸡Ⅱ型胶原对大鼠佐剂型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佐剂型关节炎动物模型,通过胃管给药方式分别给予高、中、低剂量的鸡Ⅱ型胶原,对大鼠四肢关节进行评分,观察大鼠关节病变的发生和严重程度,采用免疫荧光技术,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鼠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并且用大鼠rINFn检测试剂盒(固相夹心ELISA法)检测大鼠外周血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 建立了大鼠佐剂型关节炎实验动物模型,口服高、中、低剂量的鸡Ⅱ型胶原均可减轻关节病变的发生,其中高剂量治疗组的作用最显著,而且大鼠外周血CD3 T细胞、CD4 T细胞和CD8 T细胞水平与关节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外周血TNFα水平也较模型组显著降低。结论 口服鸡Ⅱ型胶原可有效减轻实验性佐剂型关节炎大鼠的关节病变,其机理与口服耐受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银屑病与关节炎的关系,进一步加深对本病的认识。方法从我院皮肤科收治的银屑病患者389例中选出有骨关节症状,经X线摄片证实有手、足指(趾)间关节骨质改变的关节炎患者30例,并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60例进行对比。结果关节病型银屑病在双手25例中发生在掌指关节及近端指间关节6例,远端指间关节19例;双足9例,跖趾关节3例;远端趾间关节6例;双手、足所累及的关节尚未见有对称性发病。类风湿性关节炎60例中,累及腕关节12例,累及双手近端指间关节48例;双足近端趾间关节15例;双手、足对称性发病56例。结论关节病型银屑病多侵犯双手、足指(趾)间关节的远侧端,类风湿性关节炎多侵犯双手、足指(趾)间关节的近侧端和腕关节,且两者对称性发病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5.
Ⅱ型胶原诱导的小鼠关节炎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顽固性、致畸性自身免疫性疾病。Ⅱ型胶原诱导的小鼠关节炎(CIA)表现为严重的多关节性炎,并能引起慢性、破坏性关节损伤,与RA有很多相似之处,目前国际上广泛用于RA发病机制的研究以及创新药物的研发。该文就CIA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以及CIA发生病变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及关节周围组织的非感染性炎性反应为主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对称的多发性小关节炎。早期可有红、肿、热、痛及关节功能障碍,晚期关节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强直和变形,致残率高。我院对未接受正规治疗、院外滥用激素以及皮质醇降低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采用促皮质素肌内注射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中医痹证范畴。其病机为气血不足,肝肾亏虚,风寒湿邪乘虚而入,痹阻经络、流注关节、而致气滞血瘀,阳气难达造成小关节肿痛变形,这是本病的发病机制,也是辨证的关键。按临床见证可分为4型:湿热痹阻型、寒湿痹阻型、瘀血痹阻型、肝肾亏虚型,按照四型的临床表现辨证论治。6年来共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240例均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骨性关节炎的病因及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亮 《河北医药》2010,32(5):611-614
骨性关节炎(osteo arthrosis,OA)从关节软骨起病,影响整个关节结构,包括软骨下骨、韧带、滑膜、关节囊及关节外肌肉,最终因关节软骨全部脱失而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的一种疾病。骨性关节炎是世界上最常见的关节病,随年龄增大,患病率迅速上升,大于65岁人群中50%以上有骨性关节炎的X线片表现。  相似文献   

9.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个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多系统性炎症性的自身免疫病。它的高发病、高致残给人类正常生活带来很多痛苦。对其研究有效治疗的关键,即为动物模型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0.
12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风湿性关节炎(rgeumatoid artgritis,RA)是一种以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多系统性、炎症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以慢性、对称性、周围性多关节炎性病变为其主要特征,可表现为受累关节病痛、肿胀以及功能下降.当炎症破环软骨和骨质时,出现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RA主要累及小关节尤其是手关节,病情多呈慢性且反复发作,病情发展和转归个体差异性大,如不给予恰当的治疗和护理,病情会逐渐加重,致残率高,影响生活质量,给患者身心带来巨大痛苦.我科自2002-06~2008-12共收治了12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口服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Polyglycosidium,TWP)治疗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ithritis,RA)的效果。方法通过建立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对正常对照组、致病组、TWP治疗组大鼠关节炎症指数、影像学、病理学等相关指标进行评估。结果口服雷公藤能明显降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关节评分;能明显抑制大鼠的继发性多关节炎的关节症状,还可明显减少RA大鼠的关节外表现。结论口服雷公藤能有效减轻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的关节病变,具有很好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2.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及关节周围组织的非感染性炎性反应为主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对称的多发性小关节炎.早期可有红、肿、热、痛及关节功能障碍,晚期关节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强直和变形,致残率高.我院对未接受正规治疗、院外滥用激素以及皮质醇降低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采用促皮质素肌内注射治疗,疗效满意,但可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如注射部位剧烈疼痛、皮下硬结、红、肿、抵抗力低下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骶髂关节炎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影像学特点。方法:总结分析2009年—2013年腰背痛及骶髂关节炎的2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13例患者中,男147例,女66例,其中脊柱关节炎161例,骶髂关节炎退行性病变16例,致密性骨炎14例,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9例,代谢性骨病7例,肿瘤性疾病4例,掌趾脓疱性关节炎1例,骶髂关节感染1例。脊柱关节炎患者HLA-B27阳性率84.5%。脊柱关节炎患者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轻中度升高,骶髂关节感染和肿瘤性疾病患者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升高明显。脊柱关节炎患者影像学主要表现为X线、CT示骶髂关节骨侵蚀破坏或磁共振成像显示为骶髂关节骨髓水肿。结论:非脊柱关节炎引起的骶髂关节炎并不少见,应提高警惕,防止误诊,尤其是HLA-B27阴性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银屑病关节炎(PA)的临床特点、治疗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对21例P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男女之比为2.5:1,80.8%的患者有远端指(趾)间关节受累,54.8%骶髂关节受累,膝关节42.9%受累。结论 PA的远端指间关节炎型多见,各种不同类型可重叠存在。柳氮磺胺吡啶与甲氨喋呤联合治疗效果较好,预后与早期诊断及治疗有关。  相似文献   

15.
小鼠Ⅱ型胶原性关节炎模型的制备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制备Ⅱ型胶原诱发的小鼠关节炎模型。方法 利用Ⅱ型胶原乳剂皮内注射。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Ⅱ型胶原性关节组小鼠的足爪肿胀和关节评分明显增加,并且Ⅱ型胶原诱发的迟发性变态反应呈阳性,血清中也检测出抗Ⅱ型胶原的抗体。结论 Ⅱ型胶原乳剂皮内注射可制备关节炎小鼠模型。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白芍总苷(TGP)对大鼠胶原性关节炎(CIA)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成6组:正常组、模型组、地塞米松(2 mg·kg-1)组及3个剂量(25,50,100 mg·kg-1)TGP组;用鸡Ⅱ型胶原建立胶原型大鼠模型;观察胶原型类风湿性关节炎(CIA)大鼠关节指数(AI)及关节组织的病理学变化;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白介素-1β(IL-1β)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结果白芍总苷可明显降低关节指数,抑制关节组织病理学改变;白芍总苷大、中剂量组能明显降低胶原性关节炎大鼠血清中IL-1β和VEGF的含量,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白芍总苷对大鼠胶原性关节炎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是与降低血清白介素-1β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水平、诱导炎性细胞因子网络趋于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针刀+阻滞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30例患者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病例资料。结果本组病例一次性治愈28例,局部红肿消失,关节功能正常;2例患者治疗2次后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总有效率达100%。结论针刀+阻滞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安全有效,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小儿常见的一种结缔组织疾病。本病多因患儿外感风、寒、湿、热诸邪后正气不足,腠理疏松,邪气乘虚而入,致气血经络运行不畅,瘀血、湿浊、痰饮互结,阻于关节日久,导致关节灼痛肿胀,渐致关节活动受限,关节僵硬,最终严重畸形而致残。故清热除湿祛风、消瘀化痰通络是治疗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基本方法。并选用一则典型案例以验证。  相似文献   

19.
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囊、滑囊、软骨、骨质和其他组织中而引起病损及炎性反应,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及皮温升高。由于部分医师对痛风性关节炎的认识不够,经验不足,误诊率高。现对我院3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多发性关节软骨高吸收、损伤、下骨质暴露、生成骨赞和关节间隙索性等为主要病变的退行性疾病,软骨是该病变的始发部位,软骨退变、软骨细胞的明显减少也是该疾病的主要特征。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科应用等离子刀在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60例,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