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持续性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50例持续性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法分成对照组25例与观察组25例,观察组患者行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治疗,对照组使用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及1年的有效率分别为96.00%、88.00%、80.00%,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00%、56.00%、4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治疗持续性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比药物治疗的疗效更好,疗效更持久,存在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手术方法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鼻腔表面麻醉和下鼻甲黏膜下浸润麻醉后,在0。鼻内镜下应用微波等离子体手术系统,对120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行筛前神经鼻中隔支切断,下鼻甲打孔消融,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结果随访6个月以上,总有效率94.2%(113/120),显效90.0%(108/120)。结论通过手术方法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近期效果良好,安全可靠,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合并鼻中隔偏曲的变应性鼻炎(AR)患者鼻内镜下行下鼻甲成形术加鼻中隔成形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确诊为持续性AR且愿意行手术治疗的72例患者常规行鼻内镜检查及鼻窦冠状位CT扫描,鼻内镜下同期行下鼻甲成形术加鼻中隔成形术,术后定时随访判定疗效。结果合并鼻中隔偏曲的变应性鼻炎患者手术后6个月有效率为93.1%(67/72),1年有效率为80.6%(58/72),2年有效率为66.7%(48/72)。结论对经过常规药物或免疫治疗效果不理想,合并鼻中隔偏曲的变应性鼻炎的患者,通过鼻内镜下鼻甲成形术加鼻中隔成形术,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12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手术方法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鼻腔表面麻醉和下鼻甲黏膜下浸润麻醉后,在0°鼻内镜下应用微波、低温等离子手术系统,对120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行筛前神经鼻中隔支切断,下鼻甲打孔消融,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结果随访6个月以上,总有效率94.2%(113/120),显效90.0%(108/120)。结论通过手术方法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近期效果良好,安全可靠,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与鼻中隔偏曲的关系,为伴有鼻中隔偏曲的变应性鼻炎手术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72例伴有鼻中隔偏曲的变应性鼻炎的患者,随机分成A、B二组,A组行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加常规药物治疗、B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选取36例不伴有鼻中隔偏曲的变应性鼻炎患者为C组,行鼻中隔黏膜下剥离术加常规药物治疗。随访12个月,观察疗效,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治疗后1周A、B、C三组的总有效率均为100%,1个月时三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A组:100%、B组:18.8%、C组:100%,各组之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C组疗效明显高于B组,6个月时三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A组:95%、B组:全部复发、C组88.9%,A、C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个月时A、C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A组:90%、C组:69.4%,二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高于C组。结论予伴有鼻中隔偏曲的变应性鼻炎患者行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治疗,有较好疗效。变应性鼻炎发病与鼻中隔偏曲有关,对伴有鼻中隔偏曲的变应性鼻炎患者可行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激光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方法和疗效。方法自1996年4月煤炭总医院对266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在鼻内镜下采用Nd:YAG激光对鼻丘、下鼻甲前端、中鼻甲前端及鼻中隔黏膜表面行点状照射凝固治疗。结果266例变应性鼻炎患者,显效115例(43.23%),有效113例(42.48%),无效38例(14.29%),总有效率85.71%。结论鼻内镜下Nd:YAG激光治疗变应性鼻炎可在直视下准确定位,视野清楚,操作简单,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蔡卓  朱怀文  肖富新  阮奕劲 《贵州医药》2008,32(12):1092-1093
我们于2006年3月至2007年3月采用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和鼻丘黏膜划痕加蝶腭神经电灼加双下鼻甲部分切除治疗了22例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鼻中隔偏曲伴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鼻内镜下微波、手术治疗常年性变态反应性鼻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少民  李德周 《河北医药》2009,31(8):983-984
近年来,变态反应性(变应性)鼻炎的发病率日益增加,临床上常以药物治疗为主,近期疗效尚可,远期疗效欠佳,自2006年4月我科在鼻内镜下应用多功能微波治疗仪行筛前神经切断术,下鼻甲黏膜电灼术,部分行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84例,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局麻下鼻内窥镜下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治疗。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0%。观察组总有效率90%。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采用鼻中隔矫正术治疗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疗效优于常规药物治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鼻中隔黏膜下剥离划痕术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局麻鼻内窥镜下,对伴有鼻中隔偏曲者行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伴有鼻甲息肉病变者去除部分或大部分鼻甲;对不伴有鼻中隔偏曲者,按筛前神经鼻内侧分布区,行鼻中隔黏膜下剥离划痕术,去除大部下鼻甲前端黏膜。术后常规口服抗生素治疗7d,局部滴减充血剂,鼻腔生理盐水冲洗。结果50例患者近期有效率达98%,无效率2%。结论鼻中隔黏膜下剥离划痕术能阻断筛前神经末梢,减轻血管张力,降低腺体分泌,去除了部分鼻甲组织增加鼻腔通气面积,同时破坏部分鼻腔黏膜而减弱了变态反应的强度。从而有效的控制了鼻痒、流涕、连续喷嚏等急性症状和以持续鼻塞为主的慢性症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鼻内镜下微波热凝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立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2):1782-1784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微波热凝鼻后下神经、筛前神经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效果。方法:在鼻内镜下微波热凝中、下鼻甲后端之间的鼻腔外侧壁鼻后下神经分布处黏膜及鼻丘和相应鼻中隔前上部筛前神经分布区域黏膜,待局部黏膜变白为止。结果:经随访2年,总有效率87%,显效率65%,有效率22%,无效率13%。结论:经鼻内镜微波热凝治疗变应性鼻炎具有可视性强,操作方便,不良反应轻,疗效显著的特点,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神经肽在持续性变应性鼻炎鼻中隔软骨中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2011年收治的30例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的资料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35例单纯性鼻中隔偏曲患者的资料作为对照组,应用放射免疫法对两组患者鼻中隔软骨进行P物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血管活性肠肽检测,了解鼻中隔软骨中神经肽在变应性鼻炎中的表达意义。结果观察组患者鼻中隔软骨P物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血管活性肠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肽在持续性变应性鼻炎鼻中隔软骨中高表达,在变应性鼻炎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可以作为诊治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3.
鼻内窥镜下微波治疗变应性鼻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微波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 190例变应性鼻炎在鼻内窥镜下利用微波凝固筛前神经分布的鼻丘、下鼻甲和鼻中隔黏膜治疗;随访1年以上,采用治疗前后的症状分级记分和体征分级记分对远期疗效进行对比。结果总有效率为91.7%,症状分级记分和体征分级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症状及体征分级记分,其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鼻内镜下微波热凝治疗变应性鼻炎可在直视下准确定位,视野清楚,操作简单,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吴军 《华北国防医药》2006,18(6):431-432
我们于2003年6月~2005年3月采用鼻中隔矫正术和鼻丘黏膜划痕法治疗了52例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鼻中隔偏曲伴变应性鼻炎,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自2000年始,我们用切断筛前神经鼻中隔支、鼻外侧支,以及鼻中隔、下鼻甲黏膜-骨膜下剥离术(称鼻腔血管-神经切断术治疗变应性鼻炎168例。随访0.5~2年,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我们于2003年6月~2005年3月采用鼻中隔矫正术和鼻丘黏膜划痕法治疗了52例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鼻中隔偏曲伴变应性鼻炎,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与等离子低温消融术联合药物治疗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及下鼻甲肥大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及双下鼻甲肥大患者行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与等离子低温消融联合鼻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术后随访1年。按照变应性鼻炎的诊治原则和推荐方案(2004,兰州)标准,用计分法评定其疗效。结果显效76.7%(46/60),有效18.3%(11/60),无效5%(3/60),总有效率95%。治疗后各症状改善明显,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与等离子低温消融联合药物治疗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及下鼻甲肥大,疗效显著,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彭亚  李湘胜  李琴  柳浩 《现代医药卫生》2014,(15):2320-2321
目的:探讨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在伴鼻中隔偏曲变应性鼻炎中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2年1~12月收治的伴鼻中隔偏曲的变应性鼻炎患者13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治疗,术后定期进行鼻腔清理及换药。治疗后随访1年,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6个月及1年时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0.8%(59/65)、84.6%(55/65)]明显高于对照组[69.2%(45/65)、60.0%(39/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治疗伴鼻中隔偏曲的变应性鼻炎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应用鼻中隔矫正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在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6年6月至2010年9月间我院102例鼻中隔偏曲合并变应性鼻炎的患者予手术治疗并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短期总的有效率为95.98%,1年后总的有效率为86.27%.结论 对于药物治疗欠佳的鼻中隔偏曲合并变应性鼻炎患者,通过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后同时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可以明显改善变应性鼻炎症状,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联合下鼻甲等离子消融术在变应性鼻炎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变应性鼻炎患者13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67例、观察组(联合下鼻甲等离子消融术)68例。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1.18%,高于对照组的73.13%,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联合下鼻甲等离子消融术治疗变应性鼻炎效果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