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 毫秒
1.
目的研究应用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从2009年10月~2011年4月期间住院接受治疗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16例,均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每位患者手术前后进行问卷调查,主要内容有打鼾及嗜睡程度,同时对患者的动脉血氧饱和度和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进行监测.结果所有患者在手术后呼吸暂停症状均明显得到改善,血氧饱和度也得到了有效提高.结论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可以保持咽腔不发生严重变形,避免腭咽关闭不全,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相似文献   

2.
悬雍垂腭咽成型术后大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通过扩大咽腔,降低气道的阻力增加通气量可明显缓解呼吸道阻塞或呼吸暂停的症状,能有效地改善血氧饱和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是目前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最有效的手  相似文献   

3.
<正>上呼吸道各处的狭窄均可导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发生。本病以反复发作的睡眠呼吸暂停为特征,伴有打鼾,睡眠结构紊乱,血氧饱和度下降,白天嗜睡等[1],易并发心神失常、高血压,甚至呼吸衰竭或猝死。我科2009—2013年对65例OSAHS患者行改良腭咽成形术(UPPP),保留悬雍垂、软腭和咽侧壁成形,充分扩大咽峡和鼻咽峡。术后经过严密观察和精心的护理,患者均痊愈出院,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MUPPP)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科2010年11月—2011年11月期间,15例患者经过多导睡眠呼吸监测(PSG)确诊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均采用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MUPPP),并对手术前后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15例患者运用MUPPP,术后进行跟踪随访(时间为1年),采用主观问卷调查和PSG客观监测,观察到术后呼吸紊乱指数(AHI)较术前明显降低,最低氧饱和度和平均氧饱和度较术前明显提高,患者嗜睡、打鼾、憋气及头痛等症状在手术治疗1年后明显消失,总有效率为100%,术后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使用MUPPP治疗OSAHS,能够有效增大腭咽腔通气面积,并能保留咽腔基本解剖结构和形态,治疗效率高,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刘海根  王元生  易娟 《当代医学》2010,16(19):106-107
目的探讨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疗效。方法自2003年1月~2008年1月,对58例以腭咽平面狭窄为主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行nCPAP治疗后于局麻下行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PSG检测进行术后疗效评估。对术前、术后AHI、最低血氧饱和度、平均血氧饱和度等参数进行自身对照的t检验。结果术后6个月随访观察PSG检测,以AHI下降50%为标准,有效率为82.76%,白天嗜睡改善50例(86.2%),鼾声改善者56例(96.55%)。结论对于以腭咽平面狭窄为主的患者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能获得较好的疗效。选用局麻,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辅以nCPAP治疗,可以大大减少术中术后严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改进经典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vulopalatopharyngoplasty,UPPP)手术方法,探讨保留悬雍垂的必要性。方法:经多导睡眠监测(PSG)确诊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40例,全身麻醉下行保留悬雍垂的腭咽成形术,术中完整保留悬雍垂,切除腭帆间隙脂肪组织,扩大软腭成形范围。结果:主观症状明显改善,6个月后随访采用多导睡眠监测,以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hypopnea index,AHI)下降50%为判断标准,有效率达87.5%。结论:腭咽成形术中保留悬雍垂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OSAHS)是临床常见的睡眠障碍性疾病之一,以睡眠打鼾,反复呼吸暂停及随之发生觉醒导致夜间睡眠不充分和不同程度白天嗜睡为主要症状并常可引起心脑血管及代谢等多器官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是目前外科治疗(OSAHS)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悬雍垂下2/3切除,软腭黏膜切开并保留行侧壁修复以解决术后呛咳和术后仍打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方法 50例患者在表麻 局麻下行悬雍垂下2/3切除,软腭黏膜切开并保留行侧壁修复术,切除双侧扁桃体,扩大腭咽成型范围.结果 悬雍垂和软腭约1个月恢复正常,术后打鼾症状消失35例,同时有效防止腭咽关闭不全的发生.6个月后随访采用多导睡眠监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及血氧饱和度(SaO<,2>),有效率达88%(46/50).结论 腭咽成型术中悬雍垂部分保留和软腭黏膜切开并保留侧壁修复对于术后打鼾和腭咽关闭不全的治疗是可行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两种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优点。方法:对经连续多导睡眠呼吸监测确诊为中、重度OSAHS58例患者分两组,采用低温等离子刀腭咽成形术治疗37例,保留悬雍垂的悬雍垂腭咽成形术(HUPPP)治疗21例。结果:术后12个月Epworth嗜睡评分,等离子刀腭咽成形术和HUPPP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经多导睡眠呼吸监测,HUPPP总有效率80.95%,AHI、LSaO2及鼾声指数手术前后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后总有效率78.38%,AHI、LSaO2及鼾声指数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的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中、重度OSAHS临床疗效肯定,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主客观症状,减轻术后返流等。  相似文献   

10.
李红光  李志勇  彭涛  郭建萍 《西部医学》2008,20(6):1251-1252
目的探讨等离子低温射频消融(Temperature-controlled 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vulopalatopharyngoplasty,UPPP)、术后无效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的疗效。方法选择18例UPPP术后无效的0SAHS患者接受RFA治疗。比较治疗前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鼾声评级和Epworth嗜睡程度评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总有效率66.67%,患者治疗6月后鼾声评级降低,Epworth嗜睡程度改善。治疗后6个月AHI较治疗前降低。结论对UPPP术后无效的OSAHS,等离子低温射频消融(RFA)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悬雍垂腭咽成形扩大咽腔,改善上气道的有效通气,治疗OSAHS。结果:术后随访1年,术后79%患者睡眠呼吸状态明显改善,有21%患者出现开放性鼻音,咽异感症及进流食返呛入鼻腔等症状。另外部分患者再次出现轻微的打鼾症状,尤以酗酒后加重。结论:UPPP术后,可明显改善睡眠呼吸状态,提高睡眠的有效率,可以改变因睡眠有效率降低而造成的一些病理性改变,如心、脑、血管疾病,白天嗜睡、头痛头晕、精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上气道压力测定法判断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vulopalatopharyngoplsaty,UPPP)后失败患者气道阻塞部位。方法对10例UPPP术后仍有打鼾或白天嗜睡的患者同期行整夜睡眠监测和上气道压力测定,判断其呼吸紊乱程度和气道阻塞部位,分析体位对呼吸紊乱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pnea index,AHI)的影响。结果3例为中度,7例为重度阻塞性呼吸暂停。上气道阻塞部位可分上部(主要为腭后区)和下部(主要为舌后区),10例均为上部和下部联合阻塞,其中6例以上部,4例以下部阻塞为主。仰卧位呼吸暂停AHI(66.52±22.51)次/h,侧卧位AHI(47.82±21.82)次/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结论上气道压力测定法可较好地判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气道阻塞部位,多数UPPP术后患者以腭后区阻塞为主,且仰卧位较侧卧位更易引起气道塌陷。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高能脉冲 CO2 激光保留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可行性。方法 :对 2 3例经多导睡眠监测确诊为轻、中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 ,纤维喉镜作 Muller法检查阻塞部位在腭咽平面。采取坐位局麻下用高能脉冲 CO2 激光行保留悬雍垂腭咽成形术。结果 :2 3例患者伤口均 I期愈合 ,白天嗜睡、乏力缓解 ,咽部结构形态与正常一致 ,无咽腔狭窄等并发症发生。以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下降 5 0 %为疗效判断标准 ,有效率达 83%。结论 :高能脉冲 CO2 激光保留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是治疗轻、中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有效方法之一 ,优点是术中出血少 ,手术时间短 ,术后反应轻 ,并发症少等。  相似文献   

14.
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通过扩大咽腔,降低气道的阻力增加通气量可明显缓解呼吸道阻塞或呼吸暂停的症状,能有效地改善血氧饱和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目前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由于患者常合并有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及肝功能异常,术中或术后易出现并发症,如出血,上气道梗阻,心、脑血管意外,腭咽关闭不全,发音异常,咽腔狭窄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提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方法。方法对32例Ⅱ型狭窄OSAHS行UPPP手术时,结合等离子消融治疗。术前后予多导睡眠监测(PSG)评价疗效。结果术后AHI、呼吸暂停低通气时间较术前明显下降,而最低血氧饱和度明显提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患者打鼾、憋气、头痛及嗜睡等症状均于6个月内明显减轻或消失,按照杭州会议(2002年)标准评定疗效,治愈12例,显效13例,有效7例。结论悬雍垂腭咽成形术结合等离子消融术治疗Ⅱ型狭窄OSAHS患者,疗效满意,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6.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指上气道塌陷堵塞引起的呼吸暂停和低通气不足,具体指成人于7h的夜间睡眠时间内,至少有30次呼吸暂停,每次呼吸暂停时间至少10s以上;睡眠过程中呼吸气流强度较基础水平下降5%以上,并伴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下降≥4%,或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1].临床表现为打鼾与呼吸暂停交替出现,夜间不能安静入睡、躁动、多梦,白天晨起头痛,倦怠、过度嗜睡、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目前主要有悬雍垂腭咽成形术、软腭部分切除术、扁桃体咽腭弓切除术、气管切开术及激光等外科手术治疗手段[1].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vu-lopalalophanyngoplasty,UPPP)后的疗效分析和总结。方法选取经多导睡眠图(Polysonmgraphy。PsG)检查并确诊的OSAHS的患者120例行UPPP手术,根据其术前及术后整夜多导睡眠图aPSG)检查结果作自身对照分析。结果术后随访六个月。120例OSAHS患者中。术后较术前PSG监测指标(呼吸暂停总时间(A1)、呼吸暂停及低通气指数(AHI)、最低血氧饱和度(SaO2)有显著性差异。结论UPPP手术治疗OSAHS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赖晓霏  骆文龙 《重庆医学》2008,37(14):1568-1569
目的观察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如何评判OSAHS的手术指征。方法对符合手术指征的286例OSAHS病患者进行UPPP手术,根据其术前及术后整夜多导睡眠图(PSG)检查结果作自身对照分析。结果286例OSAHS患者中,术后较术前PSG监测指标〔呼吸暂停总时间(AI)、呼吸暂停及低通气指数(AHI)、最低血氧饱和度(SaO2)〕有显著性差异,AHI<15,SaO2>97%,总有效率达93%。结论UPPP是治疗OS-AHS效果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已行悬雍垂腭咽成型术(UPPP)并症状复发者,探讨应用硬腭截短-咽侧成型术进行治疗的可行性。方法8例行硬腭截短-咽侧成型术者手术前、后进行Muller试验、头影测量和多导睡眠监测(PSG)。结果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PSG检测7名患者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和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较术前有改善。结论硬腭截短-咽侧成型术可以有效扩大腭咽间隙,可以作为部分UPPP术后复发患者的补救手术。  相似文献   

20.
影响悬雍垂腭咽成形术疗效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登华 《当代医学》2009,15(27):110-111
目的探讨影响悬雍垂腭咽成形术疗效的因素。方法对33例我科诊断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行保留悬雍垂的腭咽成形术,对手术疗效、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主要阻塞部位在腭咽腔及舌咽腔,多数适于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但因受呼吸道其他部位阻塞因素的影响,导致手术疗效参差不齐。结论术前明确咽腔的阻塞部位,对估计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手术疗效具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