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庆节前夕,虽已是秋高气爽,天气转凉,但北京香山的红叶还没有变红。然而站在香山脚下的土地上时.记者却依然感受到了像红叶一样耀眼的色彩,因为,这里有一项火红的事业。2008年9月27日下午3:00,记者如约见到了北京香山医院副院长、彭胜三叉神经痛研究所所长彭胜。见到彭所长时,他刚做完几个手术,  相似文献   

2.
一个秋日的午后,记者来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见到了骨科主任医师梁雨田.他比想象中更和蔼、亲切,访谈很自然地开始……  相似文献   

3.
第一次见到陈兴华是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医疗救援任务最紧急的时期。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他告诉记者:“能活着就是幸福。”  相似文献   

4.
《肝博士》2013,(6):44-44
2013年10月12日,记者在重庆南岸区弹子石一建筑工地见到了郁闷的程先生,他网购数千元治肝药很可能是几十元一瓶的补肾保健品。  相似文献   

5.
当记者在本次全国“两会”期间见到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立医院副院长翁国星教授时,便立刻注意到他紧锁的眉头与忧思的眼神。在与他的交谈中.记者得知了令他愁眉不展的缘由,也深深体会到了他内心的痛楚。  相似文献   

6.
徐兰 《当代医学》2005,11(9):42-44
8月12日,记者几经周折终于见到了江苏省人民医院院长黄峻,对于医院阳光“走穴”,他表示:“在形式上,已将兼职兼薪转为医生外出会诊。”  相似文献   

7.
《肝博士》2008,(4):44-44
2008年7月6日,在昆明医科大学附二院腹部微创外科接受治疗的62岁患者杨先生还不知道,他刚刚接受的手术填补了云南临床医学的一项空白。记者在昆明医科大学附二院腹部微创外科见到了杨先生,看上去他恢复得还不错。  相似文献   

8.
3月8日下午,记者见到翁国星委员时,他正在驻地房间整理会议资料。看着堆在床上和桌子上的简报、信息以及委员提案发言材料。翁国星感慨地说,从这些材料中,似乎看到了医药卫生事业辉煌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记者见到70岁高龄的谌贻璞教授时,他正在实验室里和他的学生们一起专心致志地做实验。利用实验间歇,谌教授热情地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对于“德高谦谨、艺精技卓”的谌贻璞教授,记者久闻其名,也早知他“淡泊名利、严谨治学”的品格。谌教授终日全身心地扑在临床诊疗、科学研究和教书育人等各项医学工作中,他的敬业爱业精神在医学界被广为传颂。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医院院长》记者见到河南省鹤壁市淇县人民医院院长吴利军的时候是国庆假期第二日,彼时他刚从北京、厦门考察归来,刚回来就在医院值了一晚夜班。吴利军向记者透露,他目前正在忙的工作,一方面是医院新院的建设,另一方面是康复养老机构的规划。  相似文献   

11.
在心肺复苏的急救中,提高心排出量,同时避免肋骨骨折,这样鱼与熊掌兼得的设想是否可能? 武警总医院急救医学中心主任王立祥的回答是肯定的,他的秘诀来自于一件叫做腹部提一压心肺复苏装置的器械,这是他引以自傲的一个发明。在见到《中国医院院长》记者的那刻,他就立刻介绍起了自己这项刚刚问世的新发明。  相似文献   

12.
中医治疗两个月,让因腓骨肌萎缩濒临残疾的江明重新站了起来。今年年初,记者在河南郑州济仁中医院见到江明时。来自湖北武汉的他已能正常行走,除大拇趾外,其余全部恢复正常,再有一个月就可出院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让京城银妆素裹,分外美丽。就在这样一个寒冷飘雪的日子里,记者如约见到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张允岭院长。作为神经内科领域的权威专家,张允岭院长已经从医近30年了。带着对往事的美好回忆.张院长谈起了多年来他在医学事业中的耕耘与收获。  相似文献   

14.
2008年4月2日下午,记者见到葛恒君院长时,他正在刚开业的北京世华针刀中医医院院长办公室接待两名来自甘肃的患者。直到把患者诊断完,安排住院了,他这才满脸歉意地对记者说:“不好意思,让你久等了。都是以前我治过的患者介绍来的,人家大老远从甘肃赶来,挺不容易的.先把他们安顿好,他们就可以少花些钱,多赶出些时间来……”  相似文献   

15.
记不清是第几次见到马依彤教授了。因为记者在国内诸多学术会议上。几乎都能看到担任着新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内科学系主任马依彤教授匆忙的身影。记者知道。他除了现任的上述职务之外,还担任着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党委委员、心脏中心主任及党总支书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新疆心脏起搏介入诊治中心主任等职。从这些“实职”中即可看出.在新疆乃至我国西部地区,马依彤教授在心血管领域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学术地位的。果然,在春光明媚的京城3月,记者在第十一届中国介入心脏病学大会上再度与马依彤教授邂逅时,  相似文献   

16.
当记者最初见到解放军309医院国际肿瘤治疗中心牛旗主任时,便被他那沉稳的气质所吸引。牛旗主任外表显得十分沉着冷静,让人不由自主地对他产生一种信赖感。此前据记者了解,这位在抗癌前沿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的抗癌专家,早年师从我国著名肝癌外科专家汤钊猷院士,  相似文献   

17.
记者如约见到北京天坛医院神经介入科主任李佑祥时,他正耐心接待一位慕名而来的患者。只见他聚精会神地研究着一张张脑血管造影片子.然后便果断、流畅地向患者讲述病情,并同时为患者指出病情在片子上的反映。李佑祥认真的神情和肯定的判断.让人感到十分佩服和信任.而他耐心的解释和适度的宽慰.则带给患者无限的信心与希望。  相似文献   

18.
《肝博士》2008,(2):41-41
2008年2月18日上午,记者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住院部3楼普通内科的病房,见到了正在病床上休息的黄先生。黄先生向记者讲述了自己肝中毒的经历。  相似文献   

19.
迎着一轮冬日里令人感到格外温暖的朝阳,记者来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见到了该院神经内科主任胡文立教授。在采访中,他行医治学的严谨态度,他钻研学术的执着精神,都在平易近人的笑容和谦逊儒雅的谈吐中渐渐明朗。  相似文献   

20.
记者几次约访中国国际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鲍遇海教授,都因他繁忙的工作而搁置。鲍遇海教授除了在宣武医院有紧凑的临床事务和手术安排外,他还经常有遍及全国的会诊出行,同时又承担着大量的科研教学等工作。趁着鲍遇海教授刚从济南紧急会诊回京后的间隙,记者终于见到了这位神经外科学科带头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